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祖母 ...

  •   景和园正房堂屋内,一众婆子簇拥着个鬓发如银的老太太在首位坐下,老人家手缠念珠,看似慈悲。徐姨娘早早候在院子里,如今已是亲捧茶果,很是殷勤:“老太太一路可累了?”

      徐姨娘一袭兰色犁纹绸外袍,三十上下的年纪,鹅蛋脸、柳叶眉,肩若削成、腰若约素,举手投足皆是一派风流,相较一旁衣着朴素的大太太,更显风韵。

      “一路上走得慢,倒也还好。”老太太说着,接过徐姨娘递来的茶水,顺了顺气。

      徐姨娘这才朝一旁的大太太钱氏也行了个礼:“姐姐这些日子照顾着老太太,也是辛苦了。”

      “伺候老太太本是做媳妇的分内事情,倒是姨娘掌家辛苦。”钱氏这两年被徐姨娘打压得没了气焰,只浅声说了句。

      “老爷信任,哪里敢言辛苦。”说罢,从袖间取出一封信笺,道:“老爷让人从京里送来了信,给老太太过目。”

      看过信,老祖宗微微蹙眉,徐姨娘才说着:“老爷信上说了,正巧碰上郡主过世,今年该会晚些回来。”

      “能有多晚,不过是个郡主,陛下也不能因此废了朝事不是,再者老爷这回是立了功的,这些年政绩也都是优,还怕不能往上升么。”大太太钱氏随口应了一声,却挨了老祖宗白眼。

      “你倒是事事宽心,什么话也敢说。”老祖宗语调平平,却是骇得钱氏不敢再言语,她素来不得老太太欢心,今日又不知说错什么了,只好噤声不语。

      倒是一旁徐姨娘浅笑盈盈:“姐姐心态好,也是福气,不似我这般操劳命,前儿我父亲也来了信,说是在京里帮着咱老爷打点,老祖宗只管安心。”

      这话却是让老祖宗顺心,眉梢染了喜色,免不了夸赞徐姨娘几句。徐姨娘的父亲曾官至阁老,如今虽告老在家,门生却遍布朝野,有徐阁老在京中帮衬,便没什么担忧的。

      正巧几个孙儿进屋,更是让老太太开怀。

      二姑娘赵湘君最为热切跑上前:“老祖宗不在这些日子,君儿可想念得紧,担心老祖宗在庙里可吃得惯?睡得好?”

      赵湘君小嘴儿甜,几句话哄得老祖宗颇为开心,顺手将孙女抱在怀里:“知道君姐儿孝顺,老祖宗都好着呢,只是我们君丫头怎么瘦了?”

      “姨娘说,君儿只有在老祖宗身边养着,才能白胖。”回答得天真,却更显心诚。

      “是么?”老祖宗捏了捏赵湘君的脸颊,说着:“行,赶明儿让刘妈妈给你收拾了东西,搬来景和园陪老祖宗住,老祖宗可得给你养胖些。”

      赵湘君欢呼一声,窝在老祖宗怀里,甜甜说着:“就知道老祖宗最疼湘君。”

      小丫头本就长得可人,一撒娇更是讨喜,徐姨娘在一旁看着,很是欣慰,又推了推手边的赵湘华,华哥儿立刻晓意,上前磕着头:“孙儿给祖母请安。”

      “快起,快起!”老祖宗拉着华哥儿上前,君姐儿华哥儿,一左一右挨着老祖宗坐着,询问了孩子的功课,便听外头吵杂,夹着哭声,遂问着:“怎么了?”

      外头嬷嬷弯着腰,急匆匆进屋回话:“可不好,笙姐儿将阳哥儿撞着了。”

      阳哥儿是老祖宗的心肝宝贝,一屋子人听了回禀,表情各异,最心焦的莫过于大太太,手心手背都是肉,此时恨不得赶紧出去瞧瞧,却碍于老祖宗在,不敢表露。

      赵湘君却是噙着笑,这才多久,又能瞧见大姐的好戏,遂状似无意说了句:“呀,小侄儿还不到四岁,被大姐那身.....结实一撞可不得了,别伤了阳哥儿。”

      老祖宗眉头更是皱起,拄着拐杖怒气腾腾便往外头去,赵湘君与赵湘华姐弟则互换了个眼神,欢喜跟在后头。

      转过花圃,一众人便看着整个躺倒在地上的阳哥儿,身下是零落的白梅,被碾得残败,阳哥儿双腿扑腾着,衣袖都沾了灰尘,小脸蛋虽不见泪痕,哭声却尤为凄厉,母亲孙氏在一旁哄了许久,也不见哭声减小,渐有些焦急,反是站在一旁的赵笙南有些一头雾水,她才进到这个身体,府里人还没认全,行路更是小心翼翼,哪里会惹事,倒是这小娃娃不知从哪里冒出了,直直往自己身上撞,却他委屈得不行?

      见愈多的脚步声靠近,才惊觉不好。果真,会哭的孩子有糖吃,阳哥儿哇哇的哭声听得老祖宗心疼,赶忙上前将他从地上抱起,哄着:“可怜的小哥儿,和老祖宗说说怎么回事,老祖宗给你做主。”

      “回老祖宗,是孙媳妇的错,没看着阳哥儿走路,让磕着了。”孙氏赶紧上前回话。

      老祖宗却是瞪了孙氏一眼,斥道:“没问你话,让阳哥儿自个儿说。”

      见老祖宗护着自己,阳哥儿趴在老祖宗肩上更是哭得响亮,手指却精准指着赵笙南:“大姑推我。”

      阳哥儿眼神掠过赵笙南时,带了些故意的挑衅,赵笙南这才明白,怕是这个身体之前有得罪过这小娃娃,如今故意报复的。心中微微一叹,正想着如何辩驳,手臂却是猛地挨了一拐杖,火辣辣地疼。

      被一拐杖打蒙,眼眶霎时氤氲了雾气,心中怒气更是腾地涌上,前世即便自幼丧母,却性子尤为刚强,莫说挨一棍子,就是被人说句重话也是要十倍还回去的,不待她发作,跟前却先挡着了两人:“老祖宗息怒,笙姐儿还小,也不是故意的。”

      其中的孙氏她是认得的,之前落水生病,这位嫂嫂都有来看望,也很是关心,另一位妇人看着四十岁上下,将她紧紧护在身后,应就是赵笙南的生母,钱氏。

      也正是两人求情,老祖宗稍稍消了气,赵笙南也冷静下来,不住对自己说着:你不是周怡娴,你叫赵笙南!没有资本得罪赵家老太太的小可怜虫!

      许是被那一棍吓蒙,老祖宗怀里的小哥儿瞪着眼愣住,蠕动唇瓣半晌,才找回声音,扯着老祖宗衣袖怯怯道:“大姑......应该不是故意的。”

      老祖宗冷哼一声,却没再动手,只道:“做姑姑的,怎么这般欺负侄儿,亏得你大哥疼你,竟都白疼了。”最后叹息一声:“你这丫头没一天省事!”

      赵笙南已经瞧出了形势,遂低着头,声音故意带了哽咽:“孙儿行路不慎,老祖宗责罚。”

      “笙姐儿年岁还小,也不是故意的,老祖宗训诫几句便罢。”一旁徐姨娘见钱氏护女的架势,阳哥儿又松了口,应也闹不出什么,遂顺水推舟做了好人劝着。

      “可不是,老祖宗消消气,气坏身子君儿可难过。”赵湘君也是扯着老祖宗衣袖说着,这一唱一和,时间真真好。

      两人一劝,老太太气倒消了大半,念着徐姨娘和君姐儿心善,遂抱着阳哥儿进屋,徐姨娘看完了笑话又得了夸赞,自然心满意足,大伙儿都跟着进屋,倒是大太太走到赵笙南身边,心疼着:“可疼?”

      怎会不疼,她活了二十年,这还是第一回挨打,即便心中有委屈,却更有气,况且她素来不习惯在外人面前表露脆弱,即便这是一心疼护她的“母亲”,遂僵硬地摇了摇头。

      钱氏眼眶泛红,却是嗔怪说了句:“怎来得这么晚,赶紧进屋去给老太太磕个头,让老太太消消气。”

      等钱氏走开几步,赵笙南却还站在原地,春纤以为自家姑娘是委屈难过,正想劝解,却看小姐从发间取下一只发簪,往手臂的衣袖上重重一滑,上好的金丝织绣被划开一个口子,叫春纤颇为心疼,这可是姑娘最好的一件衣裳。

      “姑娘……”以为姑娘是气急,春纤不知怎么安慰,却听赵笙南小声嘀咕了句:“既是挨了一棍,便不能白挨。”

      不明白小姐意思,春纤却不敢细问,接过鹤冬的眼神后,便恭敬跟着小姐身后进屋去。

      屋子里众人已经坐定,赵笙南按着吩咐给老太太磕了个头,老太太也没怎么高兴,只哄着阳哥儿,倒是赵湘君在一旁说着:“大姐走路素来不用心,今儿是撞着阳哥儿,前日里更是奇了,也不知在想什么,竟往池塘里掉,可是吓坏了姨娘。”

      看似帮忙说话,入了耳里却总觉不是那么回事,还把她落水的事情轻描淡写也抹去了,真是一点善意都没有,也难怪能做出推亲姐姐入水的事情。

      赵笙南抬首看了眼这位妹妹,淡粉色百褶散花裙,显得人娇俏玲珑,明眸皓齿、笑靥如花,一扭头,更惹得头上珠钗盈盈作响,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说话却尤为机敏,与她相较,赵笙南倒像是庶出的小姐,没半分气度。

      大姑娘落了水,一屋子却没人出头说句话,老祖宗显然信任赵湘君,只淡淡扫了眼大孙女,道:“以后小心些,毛毛躁躁哪有大家闺秀的样子,多学着点你二妹妹。”

      本还想着今儿当着老太太的面把上回落水的事情闹腾一番,如今瞧着,便是说了缘由,她也得不到好,遂压下欲出口的话语,只点头应了句,又道:“孙儿想念老祖宗,听老祖宗回来,便亲手做了桃花羹,才来得晚了些,偏巧遇着阳哥儿,可惜给撞了。”

      听了这话,老祖宗才正眼看了赵笙南,才注意到,今儿这丫头穿了件金丝软烟罗裙,她身材略微臃肿,这裙子掐腰,倒将腿拉长了些,尤其赵笙南皮肤白,也能衬得出,竟让人觉着很是好看。平日里赵笙南多喜欢艳丽衣裙,打扮颇为俗气,老太太总觉是随了小家子气的大太太,上不得台面,便渐渐对大孙女疏远,尤其大孙女嘴笨得紧,瞧不出一点孝心。

      赵笙南身边的鹤冬却是机灵,扑通一声跪地,接着赵笙南的话往下:“大姑娘前日落了水,躺着病了两日,今早听闻老太太和大太太要回来,欢喜得不得了,不顾身子虚弱,硬撑着起身去院子里亲自摘了桃花做羹,小姐哪里做过这些活,又说孝心不能替,手指都烫红了呢,因此耽搁了会儿,怕老祖宗怪罪,才急急赶来,哪里晓得撞了阳哥儿。”

      这么一番话,不过十四岁的丫头,竟说得如此明白,赵笙南心中一喜,面色却配合着有些落寞难受。

      见老祖宗有些动容,一旁徐姨娘却是打岔:“姑娘这般委屈,莫不是气恼老祖宗那一棍子不该?”

      赵笙南眉头微蹙,却是摇头:“笙儿岂敢,老祖宗责打得对,阳哥儿是笙儿亲侄,哪有不疼惜的,笙儿如今心里也难受,又想起不小心打翻了给老祖宗的桃花羹......”

      “打翻了便打翻了,我也吃不得多少。”老太太语气已经缓了许多,却看赵笙南有些不自然往右臂看去,老太太不免也注意到,金丝的袖纹被勾了丝,怕是刚才那一拐杖打得太重,到底是孙女,遂道:“难得你有孝心,彩屏,去库房把上回苏州运来的缎子都给大姑娘送去。”

      这话却是让徐姨娘大吃一惊,立刻给赵湘君递了颜色,赵湘君哪里不晓得意思,尤其自己心里也很是不悦,上回苏州那批缎子尤其好,总共不过二十匹,府里这些姐妹一人得了两匹,老祖宗因最疼是她,多给了两匹,如今应剩下十匹,却要全给了大姐,她怎会服气!

      和他一样不服气的还有赵湘华,囔着:“老祖宗偏心。”

      “可不是,赶明儿君儿也去学做桃花羹去,平日里给老祖宗送来的杏仁酪桂花糕可都抵不过姐姐那一碗呢。”

      老祖宗没好气看了眼这两家伙,道:“上回你们谁没得缎子,只你大姐因为功课不好被你们父亲罚,才没得,也罢,今儿你们两个孝顺,再赏一匹,阳哥儿也有。”

      “老祖宗这话说的,好似我们要和姐姐抢东西一般,姐姐是大,多得些也是应该,只要老祖宗心里记着君儿的好,君儿可就知足。”赵湘君挽着老祖宗胳膊,甜甜说着,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却是直直盯着赵笙南,即便隔了许远,也能觉出赵湘君眼底的嫉恨,真是被疼宠惯了,容不得别人分走一分。

      可惜,她想要的却是十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三章 祖母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