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2、 ...

  •   “公达,”方夏和荀攸交接完政务,问:“长文那边有些忙不过来,我还得调个人过去,准备在在你和文和之中挑一个,短则三两月,长一点可能要到明年开春,等来了人会调回来的,你怎么看?”

      方夏路上多番思考也没下定论,还在犹豫,两个人选哪一个。荀攸单论处理政事的经验,可能比贾诩多一些,但贾诩曾去过宛城,对那边情况应该了解更多,各有优势。不过先前听了荀攸的汇报之后,偏向调他去。

      贾诩既然跟进了袁家商队这条线,心中已有良策,一事不烦二主,这个时候把他调走可能影响后续的计划,坏事儿就可惜了。不过也不是不行,接下来的事情可以交给郭嘉,他肯定也能处理好的。

      虽然之前已经考虑到,可以接收袁术一部分手下,分到谯郡和宛城去,但现在还是没影儿的事儿,总得在秋收之前把这件事儿给敲定了,不能耽误宛城的秋收。现在给钟繇去信查一查谯郡城内,冬天之前应该能有结果。

      不过调查也不是必定就能有结果的,万一一个人都找不到,派去的人怕就得在宛城过年了。既然她难以决定,这种事儿还是听一听两人的意见好了。

      荀攸只道:“攸但凭主公差遣。”

      这个回答在方夏意料之中,荀攸的性子内敛,除了献策的时候,平时也挺寡言的。虽然没有陈群那般工作狂,干活也很勤快,任劳任怨的,多半是不会反对的。她点了点头,道:“既如此,文和呢?我去问问他。”

      荀攸道:“此时当是在家中看书。”

      他是“过来人”,很明白一下子得了很多没看过的书的人应当是什么样的表现。

      方夏道:“我去见见文和,这两天就会有决定,公达你做个准备。”

      “是。”荀攸点点头,道:“攸告退。”

      荀攸走后没多久,方夏便听得快马入城,一路奔到太守府前方停的声音。先前荀攸还和方夏说,贾诩派去谯郡的探子,差不多就在这两天回信,这不就到了?

      “貂蝉大人,是贾大人的信。”卫兵前来禀告。

      方夏点了点头,道:“放那儿吧,我一会要去找文和,正好与他带去。”

      她正翻看着桌案上积累下来的文件,这些东西大部分都被处理了,她只需要过一遍即可,但依然有小部分,得要她签字盖印,因为不多,方夏也懒得再拖,准备先处理了,等她再抬起头来,却见许久不见得小徒弟甘玉探了个脑袋瞧她,也不知是来了多久了。

      方夏是下午时间入城,和荀攸聊了一会,加上处理公务的时间,差不多也到私塾下学的时间了。她冲甘玉笑了一下,道:“玉儿下学了?”

      她对甘玉一直是放养的,前段时间又忙,即使见到也不过是匆匆一面,倒是有些时候没和她聊了。阎象要是不给方夏推荐女儿,她怕是真快把这个徒弟抛脑后了。这会瞧着,甘玉似乎长高了一点。她这个老师是有点不合格。

      甘玉乖巧的叫了一声老师,小心翼翼的问:“老师现在不忙吗?和荀大人聊完了?不处理政务吗?”

      “没事儿了,”方夏也不急着找贾诩,让她过来坐下,问:“最近怎么样?和老师说说?”

      甘玉这才放心。

      她细细和方夏说起了最近发生的事儿。

      和大人的角度不同,甘玉说的事儿很小,多是私塾之中的趣事儿,听起来倒是让人心中愉悦。

      她说的第一件事儿是关于五铢的。

      五铢比甘玉大一点,现在十三四岁,半大小子,他和郭嘉一起长大,郭嘉读书的时候,也跟着旁听,虽不如自家先生聪慧,但识文断字还是没问题的。之前方夏带走了郭嘉,他不用照顾自家先生,便闲了下来,这些日子常去私塾听课。

      许昌的私塾规模挺大的,主要招收的都是方夏挑选的一些孩子,教育从娃娃抓起,等个十年她就能得一批基层吏员了。平日里也不拒绝有心想学的孩子蹭课。不过这些东西,还是需要一定基础的,真正的大字不识一个的平民百姓,想听也听不懂。

      五铢听了几回,便被先生发现了,稍稍考教之后,问了他姓名、家庭,又问他愿不愿意来私塾上课。

      五铢说是要照顾他家先生拒绝了。

      自此之后他就没来了。

      先生不认识五铢,还在课上感叹了一回,说他底子好,是个可造之材,不来可惜了。但甘玉倒是和他见过。

      她道:“老师,五铢要照顾郭先生,可他空闲的时候可以来啊,你同意他来上私塾吧?”

      方夏有点感慨。

      她见过五铢许多回了,整整一年多,却没考虑到这一点,他这个年纪,当还是可以上学的时候,还是甘玉提醒,她摸了摸小丫头的发髻,道:“我会和奉孝提一提的,五铢这个年纪,让他去听听课,也没什么不好。”

      郭嘉想来是不会反对的,他怕是巴不得五铢别盯他那么紧。

      甘玉点点头,说:“谢谢老师。对了,还有一件事儿。”

      她这次说起了孔毅。孔伷作为大儒,对儿子自然是有所培养的。他之前跟着父亲,学的多是四书五经,而私塾的先生,之前因为方夏和他们谈过的原因,毕竟她花钱不是养书呆子的,对这些涉猎极少,主讲更实在的东西。

      方夏印象中孔毅胆子极小,都是躲在母亲身后,话都没说过一句,但他却在私塾上和先生对立起来了。原因就是觉得先生讲的不对,不先讲经书,反而去追求那些最不该注重的东西,这是舍本逐末,为读书人蒙羞。这倒是像之前撺掇孔毅找她拜师的那些破落户会做的事儿。

      甘玉说:“先生被气得吹胡子瞪眼,直接把他赶出去了。”

      “这件事儿解决了?”方夏问。

      孔毅读不读书她无所谓,但是一想到孔夫人又要哭一场,说不定还会找她怀念一下亡夫,方夏就有点头大。毕竟拿人手短,欠了孔伷一座城,这件事儿方夏怎么都得管一管,至少他儿子成年之前得管。

      “文若大人带他与先生致歉,这才过去了。”甘玉说。“先生还说,课上讲些什么,这是您同意的,让他找您去。”

      荀彧处理这种事儿,方夏是放心的,松了一口气,道:“给你们请的先生都是有大才的,多听些没坏处。”虽然她是个网瘾少女,自己就没认真听过课,方夏也知道听课这件事儿是好的,她是宽以待己,严以律徒。

      甘玉点点小脑袋,还给她背了一段文,说:“老师我背的可好?”

      “不错。”方夏夸她说,“刚下学还没用膳吧,我带你一起去。”

      接下来,方夏带着甘玉用了一顿饭,这才让她自己回家。

      方夏询问太守府中卫兵,得知昨日回来之后,贾诩一直没离开,连早膳都没出来吃,还是卫兵询问之后,给他送过去的,在屋子里关了差不多一天了。她道:“既然如此,备上一份,和我一起给他送去吧。”

      想了想,她又道:“奉孝那边也给他送一份吧,他还没起?等他醒来让五铢给他热一热。这饭还是得吃的。”

      她合理怀疑郭嘉是因为不想去看大夫,所以故意装睡,但一路舟车劳顿,也可能是真的累了,总不能真把他拽起来,不行就明天再去吧,也不急这一天。这种事儿靠躲是没用的。

      “是。”

      方夏领着个提着食盒的卫兵走到贾诩的院子,院门没关,贾诩果然在屋内看书,聚精会神,听到声音,只道:“放在一边吧。”

      方夏道:“文和。”

      贾诩放下书,道:“诩失迎了,貂蝉大人勿怪。”

      “无妨。”方夏让卫兵放下食盒,道:“正巧找你有事儿,听闻晚膳都不曾用,便给你带了一份。”

      “多谢。”贾诩道,“貂蝉大人可是有事?”

      方夏点了点头,让卫兵退下,才道:“有两件事儿要和文和商议一番。”

      方夏把信递了过去,先问了第二件事儿,贾诩关于利用陶谦和袁家交易粮食从中作梗的具体细节,荀攸说的比较简略。

      如果确定了第二件事儿,第一件事儿到底调谁去宛城,这都不用问了。

      贾诩拆了信,看了一眼道:“如此,事可成矣。”

      他这才跟方夏说了谋划。

      主要便是挑选陶谦麾下一贪财之人,在他们交易完成之后,让这人动手抢夺即可,最好是在徐州境内动手,如果离开徐州境内,到了谯郡的地盘,到时候可能会和袁家掰扯。根据回来的情报,他有一个人选,便是笮融。

      贾诩又解释了一番。

      笮融这个人还是有意思的,他很崇尚小众的宗教佛教,为此在他所辖的下邳区域内,大肆收缴财物,造佛像,塑金身,为了搞十分奢靡的浴佛节,把原本应该上交给陶谦的物资截流,也就徐州富庶,换成遭了灾的地方,百姓早就过不下去了。

      而陶谦因为身体不大好,今年也不怎么管事儿,倒是让他糊弄过去了。但现在即将秋收,得清账了,陶谦肯定会发现下邳上供的物资数量对不上的。袁家这一笔,多半是填不满这个无底洞的,但多少能补一些。

      笮融为了填窟窿,这个时候他什么都会愿意做的。毕竟,得罪袁家没关系,袁家固然势力庞大,也管不到徐州来,对方不能拿他怎么样。但恶了陶谦,他可是地位和小命都可能没得。孰轻孰重,自然明了。

      而且,笮融此人心性凉薄,对陶谦并无忠心,他们只要以刘表的名义与他接触,动之以情,诱之以利,只要事情能成,袁家这一只商队灭了,陶谦真的追究,允诺他来荆州,给他一城之地,不愁他不动心。

      方夏对这个名字没什么印象,她本来还想提议张闿,除了陶谦本人,徐州的人方夏也就记得个张闿了。不过见贾诩一切已经计划好,也就不献丑了,她道:“既然如此,这事儿就交给文和了。文和你负责此事吧。”

      “主公,还有一事?”贾诩问。

      “先前想问问,你和公达,得暂调一位去帮帮长文,现在你负责此事,那就交给公达了。”

      贾诩道:“案牍之事,诩实在无心应付。”

      于波云诡谲的局势中,翻云覆雨,搅动乾坤,这才是他向往的。他不是不能做,只是不想,当然方夏真要分派,他也会接。

      方夏是尊重他们意见的,双方态度这么明显,她也没什么好犹豫得了。

  • 作者有话要说:  三国时期佛家并不强盛,基本上佛从汉朝才刚兴起。
    主流还是儒道法。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