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明月曲(捉虫) ...

  •   “记得你此前跟朕提过,先皇兄四子,在讲武中最是用心,武功进益也最大,那日朕在德阳殿斩囚,见此子果然有傲骨,有胆识,所以特命他随你出征。”

      “陛下……”孝瑜白着脸奏道,“四弟昨夜遇刺,至今高烧昏迷,恐不宜随军。”

      孝瑜早听说了孝瓘在德阳殿闯下的祸端,竟被皇帝当场改了名字,似乎有意要除去他文襄帝皇子的身份;如今又命他出征剿戍,岂非凶险异常?

      “朕正午下旨,他夜间遇刺,还真是巧啊……”高洋的唇边闪过一丝轻蔑,他转向杨愔,“行刺皇子,实在非同小可,定当彻查……另外,你也替朕去探探四郎的伤势……”

      高洋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那个倔强的少年——他跪在那儿,抿着和他父亲几乎一模一样的薄唇,皮鞭如何挥落,终不出一声,仿佛根本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对王权的蔑视和挑衅。

      他是帝王,征战四方,他要的是所有的臣民匍匐在他的脚下,敬仰他,崇拜他——也许是缘于幼年所受的不公平的待遇,他的这种愿望近乎偏执。

      高洋是高欢的次子,遥远的前方是父亲高大伟岸无法超越的背影,挡在眼前的却是兄长高澄过人的容貌和横溢的才华,丑陋呆笨如他,就这样在兄长的阴影下扭曲的成长。

      他恨高澄,他明媚得像太阳,吸引了父母以及所有人的目光;他恨高澄,他总是那么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他永远无法忘记兄长死后,他把自己的篡位计划说与母亲娄氏的时候,母亲鄙夷不屑的目光。

      在那一片质疑声中,他终是成功了。他整饬了晋阳的军队,把孝静帝赶下龙椅,堂堂的坐上去;他带领大齐的军队征伐四克、威震戎夏。他分明已到达了父兄都无法企及的巅峰,为何面对那个不愿屈服的少年,依然会觉得自卑?

      他这才知道,自卑也是一种惯性,从幼年起便深植在他的骨髓中——他这个跛足的鳞皮怪物,总是用来衬托王兄的英俊岐嶷。

      如今,他已起了杀心,怪只怪这孩子明亮而高傲,与皇兄实在太像了。

      因孝瓘在绿竹院附近遇刺,有司在院内及周边调查案情,孝瑜暂时将孝瓘安置在静德宫中——齐代禅后,高澄的正妻冯翊公主元仲华被册为皇后,孀居于静德宫,尊为文襄皇后。

      “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何会伤成这样?”元仲华望着素柏软榻上昏迷不醒的孝瓘,愁容满面。

      “昨夜,我去找四兄,跟他说出征的事,谁知还没进院,便看到侍从搀了他回来,说是遇到了刺客……”

      “出征?他一个半大的孩子?”

      “恐是那日斩囚,四弟逆了龙鳞,不久便传下出征的旨意。”孝珩又将德阳殿的事讲了一遍,只是隐去了死囚的身份。

      “这孩子,面貌柔弱,身体矍瘦,怎么这骨头硬得似铁一般?若当真不敢杀人,也应痛哭求饶才是啊……”

      “四兄并非不敢,而是不愿!”延宗不平道,“他心里便只有那个狗狗!……”

      孝珩狠狠的瞪了一眼延宗,才令他住了嘴,不过元仲华也已悟了大半,然而,她并不深问,只叹了口气道:“静德宫毕竟是孀所,四郎不宜久居于此,我看不如先送他到硖石山寺静养一段时间吧?”

      孝珩与延宗告退去筹备,孝琬方从内室中出来。

      “那不是二兄和五弟吗?母亲刚为何我推进去?”

      元仲华用绢巾擦拭孝瓘的额头。

      “当初若非母亲与姑母设计,也不会有‘窃妻’了……”

      “孝琬!别胡说!”

      “我说错了吗?那阿秃师难道不是家家请来的?为了证明他所言非虚,家家又以战事为由,断了四弟的药……”

      “够了!”元仲华背向着孝琬,她的身子有些微微发颤,手中的绢巾被攥成一团。

      “如今四弟因元氏而得罪了阿叔,母后就不能稍加庇护吗?”

      “静德宫尚且风雨飘摇,我又有何能力护他?更何况……”元仲华转过身,眼里渐渐腾起了水气,“你难道不明白家家不肯收留他,到底为着谁?你的身份太过敏感,我们不能行差踏错一步啊!”

      孝瓘早已醒了,他的眼睑微微颤动着,听到此处,他便把头偏向内侧,一串泪珠悄悄的滑入枕中。

      孝瑜依嫡母命将孝瓘送至硖石山寺。

      寺院依山体而建,下临江水,殿堂宏伟,楼舍有致,庭院中植了柏树与白果,岩崖间一川飞瀑,岩崖下一泓清泉。

      “四弟,你究竟有没有看清刺客的容貌?”孝瑜坐在孝瓘塌前,神情甚为焦急。

      “天色晦暗,不易辨别。”

      “他未带兵器吗?为何抽了你的剑?”

      孝瓘有些微窘的低了头,“是我疏于防范。”

      “哎!你这样怎么上战场!阿叔还让你去……大兄,你别……”一旁的延宗刚一插嘴,便被孝瑜踢了一脚。

      “此事已在调查,你不必担心。”孝瑜顿了顿道,“你伤重未愈,若有人……探视,只管躺着便好,无需顾及什么礼节。”

      孝瓘业已听延宗说了宣德殿上的事,想来大兄如此嘱托,多半也是因为阿叔的疑心,可他心中早有打算。

      款月台上,一轮满月自珏山双峰间突涌而出,灵光闪烁,堪称奇景。

      月下,五弦琴旁端坐了一位披了白色狐裘的少女,芊芊素手间流转出绝妙的琴音。

      身畔忽起啸吟之声,初时轻缓,而后锵锵。

      琴音稍顿,复又响起时,旋律正和着那啸声,两音相遇,竟得益彰。

      少女偷偷抬头,正望见那迎风傲啸的少年,背倚如轮的玉盘,身沐如练的月华,绝美的侧脸闪耀着异常明亮的色彩,长长的睫毛也仿佛染上一层银色的霜雪,禁不住心猿意马。

      琴音乱了。

      啸声遂止。

      孝瓘转过身,那少女有些慌乱地站起来。

      孝瓘一怔一揖。

      少女仓促的还了礼。

      “清操!”身后传来女子的声音,“此处风景虽佳,但天寒不宜久坐啊!”

      “阿婶。”孝瓘给赵郡王妃见了礼。

      “四郎!”赵郡王妃郑氏面露惊讶之色,几步迎上去,“哎呀,几年不见,都长这么高了!”

      “阿叔没有同来吗?”

      “他在定州监修长城,我带清操去下都应诏。”郑氏笑咪咪的看了一眼清操,“也不知我家女郎有没有这样的福缘。”

      孝瓘也听说皇帝下诏遴选新妇,以高门淑女充实后宫。

      “荥阳郑氏,门第甚高,堪配天子。”

      清操瞥了一眼孝瓘,便低了头去,再不多言一句。

      “女郎怕羞了。”郑氏嬉笑着,摸了摸侄女的头。清操不乐意的将姑母的手推开,郑氏敛了笑,问孝瓘道,“四郎为何也来这寺中?也是路过借宿吗?”

      “阿兄!”孝瓘还未答,却听到远处的延宗急急的唤他,“天气这么冷,你怎么就跑出来了!”

      他们循声望去,但见延宗领着杨愔奔着他们走来。延宗走在前面,对着孝瓘挤眉弄眼,到了近前,还嗔怪道,“仆射大人奉旨前来……我寻思你伤重不便,说代你出去接个旨吧……你怎么还硬撑着起来了……这弄得就像我说瞎话似的!”

      他干笑了几声,气氛却并没有更好一些。

      孝瓘倒很听话,顺势便伏在了延宗肩头,杨愔也紧走几步,却并未过去搀扶孝瓘,而是与赵郡王妃相互见了礼。

      “想不到郑门的好琴音,居然还有妙手回春的功效。”他对着郑氏说,脸上缀了笑。

      “仆射大人说笑了。”郑氏弯了弯嘴角,似还要说什么,却见原本左手边的清操,不知何时换到了右手边,还伸着脖子使劲张望。

      “我看四郎并无大碍,不然也不能来这里和琴。”她顺势一拉清操,“夜寒风高,我等女眷,实不宜久留,就此告辞了。”

      她走在前面,清操不情愿的拖在后面,却还不时回头张望。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明月曲(捉虫)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