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苏芸娘 ...
-
“昔年奴曾在画舫之上,一曲琵琶,名动京城。”
“奴不知道那人自何处来,又去了何处……奴只知,那人逍遥自在,乃是天上浮云般的人物,奴所不及。”
天元十二年,名伎苏芸娘嫁入当时豪富王家为妾,自此苏河画舫之上少了一个琵琶仙,王家多了一个美人妾。
夜来忽梦少年事。
琵琶声声欲语迟。
“奴与那人只有一面之缘,可是这天下的缘字,也只有一面便够了。”
“奴羡她,又妒她。”
“奴想她。”
那年那夜,那人白衣胜雪,横卧在画舫一侧,提着酒壶且吟且歌——芸娘在那人眼里,看到了星辰日月。
“你会琵琶?”
那人并不是画舫主人请来赴宴的宾客,倒像是循着酒香和乐声摸上来的方外野人。
芸娘始终记得那人斜眼看她的样子,那眼里有着星辰日月的人似笑非笑,广袖一扫便将画舫的客人们都扫到了一边,“跟我走。”
她笑道,芸娘甚至还来不及尖叫一声,便抱着怀里的琵琶被那人拽着跑出画舫之外——一江秋月,凌波四散。
那人抱着芸娘,竟是踏浪而行,不湿鞋袜,一轮秋月挂在当空,芸娘只是畏高,便用袖子遮住脸,等到耳畔萧萧风声息止,芸娘才敢睁开眼睛。
那人带她来到了京城最高的踏云阁顶上,她从未觉得这月亮这般大,这般圆,这般近过。
“怕吗?”白衣人这样问她。
“奴怕。”芸娘闻言答道。
“莫怕,你奏你的琵琶,我嫌那些人吵。这里好,这里静。”白衣人不止从何处抽出一支青青翠翠的竹枝,舞了几下,“好酒,好人,好月色。”她扬竹一旋,挽了一朵剑花。
芸娘颤抖着手指拨弄了几下琴弦,然而那白衣人却不听她的曲调,自顾自的在这雕梁画栋之上舞剑——一招一式,皆可入画,生生将一袭白衣胜雪,翠竹如画,舞作寒光剑影,绽放若素色牡丹。
舞至酣处,白衣人扬起酒葫芦,酒倾出壶,恍若一道山泉入谷,被那人倒入口中。
芸娘不知怎的,看着那人豪饮舞剑,胸中涌起一股澎湃来,畏高之意也尽数散去,手上的琵琶声快了起来,竟带出几份战鼓急促的气势。
“好曲。”白衣人手上的剑舞也越发快将起来,不处一刻将那手上翠竹枝舞得密不透风。
然而乐声一转,又从金戈铁马之逝,化作一江映月秋水,滚滚东流。
白衣人的竹剑也缓了下来,似是醉了,又似是清醒。
那夜,京城百姓听了一夜的琵琶,如痴如醉,芸娘观了一夜的剑舞,竟不知疲倦也不知高处寒冷,只盼此月不沉,此舞不终,此曲不息。
此人不离。
“多谢姑娘相陪,贫道无以为报,玉竹为凭,他日若有所求,焚之便可。”
那人这般言罢,便飘然而去,了无踪影。
匆匆二十年,这世间已没了名伎苏芸娘,只有王苏氏,美艳妇人轻抚二十年依旧青翠如初的竹枝,浅笑轻声道:
“若奴焚此竹,君可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