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第一次接触《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在高中的时候,文学作品之于当时的我只是空暇时打发时间的休闲品,自然不可能对这本书有什么深刻的体悟,说实在话在我模糊的记忆里它更像一部情色小说。第二次我是带着见识一下经典名著的心态再次打开这本书的,没想到却一发不可收拾,如饥似渴地读完之后,我产生了一丝怨恨。这种怨恨之感,每每在我读完一本令我有所得却同时无限迷惑的好书时浮现。在我看来真正一无所知的人是最幸福的,即使可能毫无意义,没有思想,他们的世界也是单纯而快乐的。但我们大多数人都自觉或不自觉的开始成长,随之思考,然后迷茫,最后绝望。每一本好书都给我带来一次又一次精神层面上的成长,揭开一层又一层自我欺骗的面纱,但即使所得痛苦多于快乐,我却还是乐此不疲,痛苦地死去总比临死也不知道什么是死亡地死去要好得多。《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就是这样一本令我痛并快乐着的书,无论读了多少遍,无论什么时候读,它都能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和迷茫,我相信在我的生命旅程中是不可能完全读懂它的。
      在书中有这样几段话: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生存之轻和生存之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态度和生存方式。孰优孰劣?该选择轻,还是选择重?是人类生命的无解之题。
      所谓生存之重,指的是生活的负担和人生追求、理想、使命使人感到沉重的压力。人们主动的追求生存价值,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承担自己的义务,这样的生存方式无疑会让人感到有压力。对亲人的依傍,对故土的眷恋,对友谊的诚挚,对爱情的忠贞,对社会、历史责任的承担,这一切都像是地心力一样让我们的行为有所依托,但有时也会以戏剧性的方式让我们经受选择和决定的考验,这时它们就成为了负担,那是一种外在和内在皆有的压力。这些压力很重,让人感到劳累,紧张和疲惫,而人由于不堪其重往往会产生苦恼和痛苦,甚至会怀疑或者否定这样的生存价值。
      所谓生存之轻,指的是生活的享乐,心灵的安宁,让人感到自由散漫,感到空虚无聊。人们主动地躲避生活的压力,主动放弃人生使命感,轻蔑为他人所重视的理想、崇高等等,既不为名利所累,也不为义务所累,游戏人生,享受自由所带来的一切快乐。当然这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轻——这种层层压力消解之后无重力吸引或牵制的感觉,它既可能让人自由不拘,也可能产生无所凭依的空虚和惶惑。有时,轻会让我们感到反叛失去了对象、行动失去了目标、存在失去了意义。
      个人的抉择可能并非发自内心,受到外部或内部种种无奈的约束,但一经选定,就不应后悔,毕竟那是自己的选择,即使放弃选择随波逐流又何尝不是一种选择。世间众人,有的选择轻盈的活着,有的选择沉重的活着,也有一些在两者之间徘徊犹豫。就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男主人公托马斯,就经历了轻与重的两难抉择。遇见特丽莎之前,他在□□领域里如同唐璜般自由自在,他不受任何限制地享受着存在的自由也就是“轻”,责任、嫉妒等沉重的因素是他不愿体验的。然而,经历了政治上的坎坷、夫妻间的冲突之后,他越来越认识到“重"的东西的价值,也越来越认识到“轻”之虚渺。最重要的是,他发现特丽莎最终占据了他的记忆与激情,“轻”终于让位于“重”,他与特丽莎日趋和谐,连死亡也没能分开他们。
      萨宾娜在书中是背叛的象征和符号,她的人生不是沉重的,而是轻盈的,世间降临于她的不是重负,而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她选择成为自由而无拘束的画家,对男女关系也是视为一种享受,她不愿意让□□约束双方,也不在意对方是否有新欢,所以她发现托马斯和特丽莎的关系之后并没有让嫉妒折磨自己,因为不愿意给自己的精神带来压力。这也是她选择“轻”的一生的表现。诚然,她的背叛充满了激情和快乐,向她展开了一条新的道路,通向各种背叛的风险,可是这条路走到了尽头又会怎样?一个人可以背叛父母、丈夫、国家和爱情,但如果父母、丈夫、国家和爱情都失去了,还有什么可以背叛呢?小说最后写到:
      “她的画卖得很好,她也很喜欢美国。但这仅仅是停留在表面。表面以下,是一个对她而言完全陌生的世界。这地下,没有她的爷爷和叔叔。她害怕自己被关进棺材,埋在美国的土地下。……她却想死于轻之征兆。她会比空气还轻。”
      即使坚定如萨宾娜在生命的最后也感到四周的空空,以至她会突然觉得墓地是冰冷的,感到恐惧,这种空虚就是她一切背叛的目标吗?她不禁产生怀疑。轻,也是难以承受的。
      如果说米兰•昆德拉对托马斯、特丽莎、萨宾娜、弗兰茨四人生存状态的描绘带给我关于轻与重这两种人生态度的思索的话,卡列宁的存在则展现了牧歌式的纯粹的温馨与愉悦。书中最后几十页题为《卡列宁的微笑》的文字,曾使我,且至今令我感动和炫目。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那些优雅而美丽的文字,从中感受那份昆德拉小说中少见的牧歌式的天真和单纯。卡列宁无疑是快乐的,在男女主人为爱与忠贞、自由与责任的问题而苦恼的时候,只要一个牛角面包,一次田间的散步就能让它兴奋异常。它的生命简单而充实,什么都不能停止它的微笑,即使是死亡。就如小说所说:
      “人类之时间不是循环转动的,而是直线前进。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不可能幸福的缘故,因为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
      卡列宁的幸福就在于它的时间是循环的,生命是由无数个相同的今天组成,日复一日地叫醒主人,叼着牛角面包,散步玩耍。狗的爱是没有冲突,没有撕心裂肺的场面,没有变故的,它们陪伴在主人的身旁过着建立在重复之上的循环生活,并期望他们也这样。这种爱人是无法做到的,因而我们不幸福。
      我并不喜欢《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它一次又一次地促使我做出种种痛苦与无奈的人生选择,却不得不去读它,因为一旦认真读过它之后就无法逃脱这种吸引力——生为何,死为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