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伐谋 ...

  •   从县衙回来,平静的生活似乎没什么变化。
      一日上午,海宁正在书房里给‘十二兽’讲周边国家的‘国际关系史’……
      “天承十七年初春,董国三皇子为缓和当时的窘迫局势派刺客扮作使节行刺当今圣上天承帝,不料误袭六皇子熠星,造成严重后果……至此,两国邦交正式破裂……天承十七年夏末,西疆军队集结……”
      笃笃敲门声忽然响起。
      卫尘离门最近,用脚钩钩门,门打开,
      “哎,老大?!”
      周奕冲他们点点头,在门口打个手势,示意有话跟海宁说。

      海宁一脸莫名地尾随他出来,“怎么?”
      周奕表情微微有些不自然,“县衙派人来了。”
      海宁把眼睛一眯,“出什么事了?”
      除了最开始几个月,衙役们搞不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总是屁大点儿的事也来请他们回去,在屡经他们调教以后,现在几乎已经不见这类‘紧急事情’的发生了。

      周奕把手里的帖子递给他——是大BOSS——新任的太守大人写的,被衙役们连夜送过来。
      算是约见的帖子。
      只是言辞间对海宁这个一县之长‘玩忽职守’,不老实在县衙呆着反而到处乱跑颇不以为然。
      反正语气是很严厉,约见想必也没好果子吃。
      一个新来的太守怎么能知道海宁不在县衙守着呢?
      县衙的衙役早被两人收得服服帖帖,嘴严的很。若有官员求见,对外一律推说老爷去十里八村走访民情去了。
      若是百姓告官司,衙役们则会用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推到月末。
      从未有过纰漏。

      其实当不当官,周奕倒不觉得有什么,只怕……海宁受得是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地认为仕途才是学子最高尚的出路。
      为的是光宗耀祖……
      若是参到被降职、除名……他会很伤心吧!
      他们两人对视,眼里都有浓浓的疑惑和担心,最后还是海宁先放开,笑了笑,“有什么大不了的?就算最坏被革除公职,投入大狱你不也能救我出来嘛。再说……‘叶汉’反正也是用的别人身分,白捡来的,没辱了祖宗的名……官丢了又怎样……”
      海宁扯了扯嘴角,“别瞎操心,想那些有的没的,我去继续了。”说罢,转身返回书房。

      周奕僵硬的站在那里,手里还捏着帖子……
      海宁还是很在意的。
      虽然不能以自己光明正大的身份,不能用自己的名字参加仕途,告慰祖宗亡灵,但是能切身的为百姓分忧当好父母官就已经是一种理想实现了。
      为理想奋斗,其实不需要那么多虚幻的头衔名号。
      海宁真的已经很尽心尽力了。
      为了怀中县百姓的生活,强撑架势去跟邢家几次交涉,受尽白眼;又要跟太守虚以委蛇,达到目的后,再排除万难的坚决划清界限。
      起码此时此刻怀中县一片和乐安宁的生活局面,是海宁一手一脚整治出来的。
      起码此时此刻湘州官场上的片刻清明,有海宁大半的功劳。
      起码此时此刻他新任的湘州太守有今日这个机会,是海宁给造出来的机会!
      他一直在为自己的理想,为一方百姓而奋斗,燃烬才华。
      若不是海宁为了怕他的身份暴露,也许能以叶汉之名一飞冲天;若不是自己自私得非拉着他一起忙生意上的事,海宁的成就远不如此。
      难道只因自己救过海宁,便把他当成所有物,他的意愿、他的志向、他的兴趣都要以自己的考量为先?
      只因教过他那些杂七杂八的小把戏,他便要终生为自己‘服务’?
      自己一直在利用他……是的,利用,尽管不想承认……但事实上……海宁为他做的太多,自己都理所当然的享受了。
      从未替他考虑过……
      从未!
      直到接到这封措辞严厉的信函自己才猛然觉醒……为什么……这么迟钝?
      海宁跟着他其实是委屈的吧!

      ………………………………

      海宁如约三日后到太守府上,拜见新太守。预计的一顿排头是肯定跑不掉的,新任太守的训话,海宁也算料到个八成。

      “……身为父母官,时时踏足远行,不坐镇县衙及时处理公务,致使公文累牍,民怨载道,你难道不觉愧对百姓?”
      “怀中县多年贫困,朝廷体恤百姓连年减免赋税,你身为一县之首不但不叩谢天恩,心存感激,还敢在连年两载丰收之时瞒报收成,少纳皇粮,这是渎职之罪……”
      “一县之令,不能及时为百姓排忧,不能为朝廷解难,你辜负百姓信任,枉费圣上的器重……”
      新太守黑口黑面声音虽然不急不大,但是句句犀利,直指错误。当着海宁的面,把他批到体无完肤。
      海宁站在下手,低头缄默。
      每个月总要抽出一半精力放在教导‘十二兽’身上,也总要抽出大半时间放在生意上。
      渐渐起色的怀中县是他和周奕共同努力的结果,却不能成为他们炫耀的成绩,反而要变相盖着埋着,免得引人注意——因为他们没有可以曝露在阳光下的身份。
      他找不到可以反驳太守的话,为自己辩解的理由——是永远不能揭露出来的秘密。
      被罢黜他认!若说治罪,想必也能功过相抵,他不怕。反正以他原本的身份,就不该还存着这样的心思。
      是周奕给了他藐视皇权的勇气,是周奕教他掩盖身份的本事……
      而自己贪得无厌、心中妄想,惹来的麻烦,是自己的疏忽被人抓到纰漏……
      无官一身轻也好。
      也好!

      太守坐在上位,抿着茶,“没什么话要说吗?”
      “下官知罪!”
      太守沉默地看着下首状似恭谦的海宁,半晌,忽然转了话题,语气更似聊起家常,“听说你是天承三十四年的二甲八名进士出身……”
      “是!”海宁谨慎的应着,心微提,太守提这件事干什么?
      太守慢条斯理地继续说,话里的内容却愈发让海宁忐忑起来,“二甲八名的进士……能在放榜之年就被委任县令一职,能在三天处理完一个月的县衙公文,能把几十年的贫困老县整治到如今富庶安康的局面……这样的人材在我们大殷朝可不多见啊!”
      这几句话说得海宁心里没了谱,只是先含糊的答应着,“是……下官的运气。”
      “运气?应该是坏运气吧,”太守首次下了座位,缓步来到海宁身边,态度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鼓励晚辈似的拍了拍他的肩,“叶汉,你这等才华怎么让本官相信你科考时只能考到二甲第八名?”
      海宁的肩,在太守的手掌下几不可见地轻轻一颤,随即海宁抬起头看着太守,眼神清澈,语气坚定,“大人抬爱,下官才疏学浅,散漫懈怠,二甲八名虽不及下官心中期盼,但也不敢妄言屈才,怀中县能有当前些成就确实是下官的运道。”

      太守盯视他的眼睛许久,好像要透视到海宁的心底,评估他这样说法的真实性或者是掩藏的动机,最终,轻哼一声,转身又坐回上位,拿起小几边上一个青色文书,晃了晃,
      “栗州按察使有个空缺,这是吏部的升迁公文……”
      啪的一声拍到海宁的胸上,海宁连忙用手接着,不可思议的看着太守,太守面无表情地对着海宁,“不管有什么原因,你做县令游刃有余,确实有些大材小用,这个……是本官向吏部保举的你。待上任为官,不可再疏忽懈怠,不能丢本官的脸面!”

      海宁看着手里的升迁令文,上面的字由清楚到模糊,再由模糊到清楚,咽下梗住喉咙的肿块,顿了几顿,用低微沙哑的声音,“多谢大人赏识抬爱,只是下官……”
      太守伸出手打断他,“先拿回去,仔细考虑清楚再作答复!”

      ………………………………

      与此同时,
      京城太子府,松露苑。

      太子殿下的书房总是在静默中繁忙。
      书案上青灰色的宗卷总是干净整齐地摞成几排等候主人的批阅,不见一点儿散乱与随性,跟书案的主人一样,自律严谨到一丝不苟。
      而此时此刻,书案上却扔着一本相比之下有些陈旧的公文,被斜斜地放在旁边,好似不经意随手一撂,又好似方便随时取阅,那公文的边缘处微微起了些毛边,就是那种因为多次翻看而造成的折印痕迹。

      罗耀阳伏在案边,在最后的一本折子上作了批注……完毕,搁下笔,合上公文放到一边,向后靠在椅背上。
      在一旁伺候的广福连忙端起一盏沏好的茶,递到罗耀阳的手里。
      太子爷接过茶碗轻抿一口,品品,然后闭目养神,轻缓的吸气…吐气,好像要把一天的疲劳之气统统呼出去……
      广福趁着这一会儿的工夫,整理好书案上的公文,该撤的撤,该换的换……
      好一会儿,罗耀阳张开眼睛,光洁整齐的书案面上,不见了成山的公文,不见了用过的茶碗,只有那本有些残旧的公文依然摆在上面,显得那么突兀。
      他看着那本翻看得飞了边儿的公文,嘴角忽然起了一抹笑意,黑亮的眸子依旧深邃,却也显得分外愉悦与清澈。

      两年多的光阴,自己这样情感淡薄的人也时而被涌上来如巨浪般的思念打得毫无招架之力。几次按耐不住想动用暗探的势力把那只小狐狸挖出来,却每每思及那纸笺上的话……到最后一步还是忍下了。
      不敢相信真的生生忍了两年,不敢相信真的耐下性子纵容那只狐狸‘胡作非为’了两年。
      他非圣贤,耐心也终有极限。
      近些时日,罗耀阳已让户部调查这两年异军突起,迅速成长起来的商人店铺来锁定周奕的藏身之处,刚刚圈定了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他还未做最后的定夺,吏部官员一番歪打正着已经把周奕和卫海宁曝露在眼前。

      起因是吏部对怀中县的调查考核得出了一个相当矛盾的评价。
      ——办案断得简单明快,县务治理也出类拔萃,只是‘官员自律’一项差得一塌糊涂,这样的人自然容易引起关注。
      幸亏纪珂还记得那年游园会上周奕的‘意外摔倒’,还记得当年名叫叶汉的‘见义勇为’的行径,还记得那个才貌并不出众的举子‘因祸得福’一闪而逝的瞬间。
      世上怎么会有如此巧合?
      叶汉,叶汉,若自己所料不差,真的叶汉应该就是被卫海宁短暂收留,最后病死的异乡人——必定是个上京赶考的生员。
      敢冒名顶替参加科举……这卫海宁的胆子够大的!
      罗耀阳想到这不禁轻哼,周奕的胆子更大,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与卫海宁串通消息,肆意妄为,无法无天。
      不过……是时候收网了。
      这可是周奕自己撞进来的,他焉有放过之理?!
      何况,两年多的光阴,他也应该闹足、野够了,自己的耐心也将耗尽,这一次他亲自出手。在那头狡猾的小狐狸警觉前,一举成擒。

      “广福!”罗耀阳盯着桌上陈旧的公文封皮盘算了半晌,忽然开口,“你和殷乾安排一下,五日后我要离京南下,不可声张。”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2章 伐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