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抱养 ...
-
王氏数着念珠,心里却怎么也静不下来。
一声婴儿的啼哭传入耳中,她深吸口气,忍住了没有站起来,等着人来报信。
很快,便有小丫头跑进来,“恭喜太太,赵姨娘生下一位小千金。”
王氏松了口气,一声阿弥陀佛脱口而出,才接着道:“快去告诉老爷和老太太。”
那丫头应了,王氏又道:“赵姨娘怎么样?”
“姨娘头一回生产,有些困难,这会子已经累晕过去了。”那婆子道。
“叫人到库房取些滋补的药材给她,别委屈了她才是。”既然生了女儿,王氏也就没什么必要为难赵姨娘,叫老爷知道了,心里又要怪罪她。
那婆子领命去了,王氏又叫人抱了姐儿过来,刚出生的孩子,看不出眉眼生得怎样,只一头胎发十分黑亮,她轻柔地摸了摸,跟身边的大丫头蕊儿道:“是个可人意儿的,倒让我想起元丫头当年出生,也是这么小小的一个,一转眼就那么大了。”
“可不是,大姑娘出生的时候奴婢才刚进府呢。”蕊儿十五六岁年纪,容貌平常,说话行事却比别的丫头周到稳重,王氏正是看中了她这一点,才将她从一个三等小丫头一路提拔上来。
“只可惜元丫头从小没跟在我身边,”王氏轻叹口气,元春和宝玉都是在贾母身边长大的,自从珠儿长大,她就没体会过养儿的乐趣了。
蕊儿笑道:“大姑娘虽未跟着太太长大,却日日都能见到,也与跟着太太没甚区别了。”她隐约猜到了王氏的意思,却没有顺着接话,万一不成,怪罪到她这儿来就不好了。
王氏意味深长的笑笑,将襁褓还给奶娘,“好生伺候着,出一点差错,我头一个饶不了你。”
奶娘连连应是,抱着姐儿退下了。
王氏又呆坐了片刻,才起身,往老太太屋中报喜。
贾母屋中跟往常一样,十分热闹,贾母怀里抱着宝玉,旁边坐着元春,正逗着两个孩子说笑话。
见她来了,贾母笑问:“听说赵姨娘又剩了个姐儿?”
“正是,”王氏一脸喜气,“媳妇刚瞧过那孩子,可人得很。”
“好,我这又多了个孙女儿。”贾母随口嘱咐。
元春笑盈盈道:“以后祖母屋里更加热闹了。”
“以后热闹的日子多着呢,过两年珠儿媳妇给您生个重孙重孙女儿的,四世同堂才好呢。”贾珠年初刚娶了国子监祭酒的女儿李氏。
贾母被说得越发欢喜,“我看是你想当祖母了吧,也是,你这几年管着家务,身边没个孩子,怪冷清的。”
“冷清倒也不冷清,这不正好有了三丫头,赵姨娘身子不好,又要服侍老爷,恐怕没什么精力照顾孩子,我少不得多上点心。”贾政宠爱赵姨娘众人皆知,她也没必要藏着掖着。
贾母微微皱了皱眉,这二儿媳妇什么都好,就是太老实了,“既然这样,索性把三丫头抱到你跟前养着罢,你照看着,我才放心。”
“这样好,以后我也可常抱她到老太太身边来。”王氏面上也不见如何喜色,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应了。
一个庶女日后的生活,也不过这么几句话就定了下来,贾母很快又问起别的事儿来,“叫老爷别太逼着珠儿读书,累坏了身子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贾珠明年就要参加秋试了,全家人对他都期望很高,特别是贾政,把自己未完成的愿望全都加在了长子身上。
“老爷的性子您还不清楚,恨不得珠儿这一去就考个状元回来,珠儿别看斯斯文文的,骨子里比谁都要强,我劝了几次,都当耳旁风了,珠儿媳妇劝了几次,这才好些。”
“这孩子,改日我劝劝他,”贾母对贾珠还是赞许居多,自宁府的贾敬之后,贾家也就珠儿得了个秀才的功名,老二虽酷爱读书,却是个榆木脑袋,不通俗物,幸亏皇上赐了个官做,靠他自己,恐怕还不如现在。幸好贾珠不像他父亲,是个可造之材。
被认为是榆木脑袋的贾政此时当真有些脑袋痛,他摸着颔下一点胡须,连着叹了好几口气。
身旁清客只道他得了女儿心中不快,扯出个笑劝道:“当真羡慕老爷的福气,两儿两女,都是金玉一般的人物。”
贾政闻言又叹了一口气,摆摆手起身对屋中几人道:“你们回去吧,我进去看看孩子。”
前院到荣禧堂的路不算远,贾政却走得很是艰难,他还没准备好见一屋子不认识的妻儿老小,而且这一家子妻儿老小都不是省油的灯。
透过雕梁画栋的荣国府,贾政几乎看到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不过既然他来了,事情就有改变的可能。
贾政踏进荣禧堂,看着几个大字,暗暗握了握拳,进了妻子王氏素日宴息的耳房,却听说王氏去了老太太屋里,他只得转向赵姨娘屋里,看看自己刚出生的女儿。
姐儿正睡得香甜,躺在襁褓中,十分乖巧安静。贾政父爱泛滥,竟生出几分怜惜,书里的贾政舍得自己的女儿远嫁他国,他可不舍得,只要贾家不倒,还怕给女儿找不到一个好归宿么。
正愣神,听得里屋一个娇弱的女人声音道:“老爷来了,快扶我起来,给老爷请安。”
贾政忙轻手轻脚进了里间,“你快别乱动了,好生躺着休息。”他一面说,一面打量面前的少妇。眉目俏丽,眼波灵动,此时因生产面色略显苍白,更添了几分楚楚风姿。
怪不得能让古板的贾政都动了心,这个赵姨娘果然是个尤物,不过贾政实在对一个刚生过孩子的产妇提不起兴趣。
赵姨娘这会儿心里最是脆弱,便半是撒娇的唤了声:“老爷。”
要在从前,贾政早上前扶她躺下了,可今天贾政却好像没听见一样,转头对小丫头道:“好生服侍。”
那丫头怯怯应了,主仆二人就这样看着贾政转身出了屋子。
王氏正好从贾母屋中回来,见贾政从赵姨娘屋里出来,眉头不易察觉的皱了皱,随即换上笑容,“恭喜老爷了。”
贾政微微勾了勾唇角,“你费心了。”王氏姿色不如赵姨娘,通身却有一种当家主母的稳重气质,自己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和她和睦相处,一是因为她当家太太的身份,二也是因为王家的势力,还有可利用的地方。
夫妻二人一向相敬如宾惯了,王氏并未觉得有什么不正常,微笑着把贾政让进了屋,“老太太听说又得了个孙女儿,很是高兴。”
贾政坐到炕上,默默听着,他已然猜到王氏要说什么。
果然,王氏亲自给他斟了杯茶,笑道:“听说赵姨娘身子不好,怕怠慢了姐儿,便说让我把姐儿抱到身边养。我如今有了珠儿媳妇帮忙,清闲不少,正想身边有个孩子,便答应了。”
探春跟着王氏长大,对探春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起码吃穿用度上少不了她的,以后出嫁,王氏也要多给添些嫁妆,只是难为了赵姨娘,从前有贾环倒还罢了,现在贾政换了人当,以后恐怕是没有贾环了,赵姨娘再没了探春,日子肯定不好过。
贾政吹着茶,有些犹豫,最终还是道:“这样也好,赵姨娘年轻,没经验,还是你让人放心。元丫头过个三五年就要出嫁了,倒是三丫头能陪着咱们的时间长些。”
王氏自然明白贾政的意思,让她对三丫头好些,三丫头也会对她如亲娘一样。王氏不管心里如何不容人,面上却一定不会让人挑出错来,“我明白,老爷放心,元丫头有的,三丫头也不会少了。”
贾政赞许的点了点头,“就随了两个姐姐的名字,叫探春吧。”
这么早就有了名字,可见贾政对赵姨娘母女的重视,王氏心里有些不悦,但还是道:“这名字好,别致又有灵气儿。”
“你也别太辛苦,家里的事儿,能放手的就交给珠儿媳妇去做,你多照看几个孩子才是要紧,特别是宝玉,万不可惯得他太顽劣了。”他这几个孩子,贾珠、元春都是让人省心的,探春还小,用不着操心,唯独一个宝玉,要好好教育,别一开始就长歪了。
“我都省的,宝玉其实聪明着呢,说话有趣得很,逗得老太太很是高兴。”因抓周时宝玉抓了胭脂钗环,贾政不喜宝玉,王氏为此也十分伤脑筋。
“越是聪明越要小心,别学些坏毛病到身上,总之你不可太溺爱孩子。”王氏的一片慈母之心那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好心办了坏事,在教育子女上和贾母一样都有些失败。
王氏只得应了,又道:“我知道老爷望子成龙心切,但老太太说了,不可太逼着珠儿读书。”
“你放心,我知道分寸,改明儿带他出去走走,还是要懂些人情事理,以后入了仕途才顺遂。”贾宝玉天性不爱仕途经济学问,自己也不想逼他,但贾珠既然走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像从前的贾政一样没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