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想,云遥“震撼”的到底是什么呢?直到后来看到了“格局”二字方才恍然大悟!
诚如云遥所言,民国是一个乱世。作为一个乱世,民国的形态更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五代、南北朝、三国,它们都是由各方势力割据的时代——当袁世凯因为称帝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抗致使政权倒台,死后全国更是一下就失控了,其中以段祺瑞、张作霖、吴佩孚等为代表的军阀割据一方,除此外还有川军、黔军、滇军等各种各样的势力。这些势力独霸一方,全国很快就进入了古代那种诸侯割据的战乱时代。
虽然后来国军崛起,通过北伐战争以及中原大战等各种战争基本上实现了表面的统一,但是各种势力依然拥兵自重——由于他们都拥有一定的地盘和军队,同时还在不断地招揽人才,招兵买马,以期扩大自己的势力,所以他们并不听从中央的调令。这也是为什么国军在抗日战争和后来的解放战争中打的仗总是败多胜少的根本原因。
换言之,当时整个国家依然是一种分裂的状态,所以各方势力为了各自的利益,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不可避免地想要通过战争来积累争夺的本钱。于是,民国成了战乱的时代。
较古代那些诸侯为了实现君临天下而发动的争夺战争而言,民国时期军阀之间的争夺战更为惨烈:直奉战争、直皖战争、中原大战,没有一天消停过。
战争带来的后患最明显的便是民生凋敝,经济倒退。历史上的乱世因为战乱不断,老百姓食不果腹,青壮年被抓去打仗从而没人种庄稼,没人搞水利等基础设置建设,所以经济状况每况愈下。
(参考资料:《中国民国史》)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被压迫的人民发自内心想要反抗、想要自由便很好理解了,同样地,这也是为什么那个时代会有那么多仁人志士心甘情愿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原因。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其实,让云遥真正感到震撼的应该是革命先辈们在那种压迫之下奋起反抗的热忱与大无畏,他们的“格局”简言之不过“信仰”二字。
但信仰的力量又是无穷的,老陌自觉不善言辞,只能说曾经让我同样深感震撼的是一本叫做《红色家书》的书信合集,捧读那些书信,聆听先辈们对信仰、对革命、对家国、对亲人的心声,大抵就能触到那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了,也就能找到为什么他们面对死亡依旧可以从容和坦然了。
其次,小云遥提及了“另有所图”的父子情。
在这里易千舟和易谦是父子更是战友,小谦之所以能够在尘埃落定时一笑了之除了血脉亲情以外还有志同道合的成分在里面。
所谓志同道合不过是共同向往着美好未来罢了,这就和古风小说里的父子君臣差不多,江山社稷为重,天下大义为先,说到底就是儒家传承下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过也不完全一样,毕竟老陌没想把人写成“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的英雄,所谓“另有所图”也就是这点小小的“私”心。
至于小云遥最后为我开的“专场”老陌觉得很有必要拉出来认真说一说:“拖评”没什么好歉疚的,我一直相信慢工出细活,一篇高质量的评论肯定要经过深思熟虑的,与其一天十篇敷衍之作倒不如十天写一段能引起共鸣的话,更何况老陌也没有真的强求过。小长评这种东西从来就是意外之喜,我并不奢望每一个人都能和我笔下的文字来一场灵魂交流。
所以,不存在体谅不体谅之说。而小云遥写这些反倒显得老陌苛待了她似的,我看着并不欢喜;同时,我存了什么“另有所图”的心思呢?老陌自认为处事还算周正,为人亦可算是磊落坦荡,我为何另有所图?诚然不知小云遥何意……一脸懵逼的老陌坐等小云遥解答。
不过我也知道我等不到的答案了,小云遥早就不逛这个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