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旨意 ...

  •   皇上一时沉默不语,大臣们都以为皇上已经心有犹豫,只是金口玉言,不好说出反悔的话。原静姝却知,皇上不过是在等自己解决问题罢了。
      她心中暗骂万俟笙这皇上当得可真是轻松,有了问题直接交给自己,自己不过是被他封了个正六品小官,就要鞍前马后为他鞠躬尽瘁了。
      心中这般想着,她面上不显,反而道,“众位大臣这般说了,臣倒是有不解之处,不知能否得个答案?”
      几个先前曾吃过亏的老臣暗自提起了防备,才道,“你有何问题?”
      原静姝道,“何为臣?事君者也。何为君?社稷之主也。何为社稷?土地谷粟也。谷粟从何而来?是百姓从地里种出来的。如今宁州大旱,百姓流离失所,朝不保夕,朝廷的赈灾粮早一天到达,就会减少数千百姓的死亡,结果诸位大臣为了自己的利益争论不休,迟迟定不下人选。等到皇上一锤定音,众位大臣因着臣不是你们心中的人选加以反对,那接下来呢?是否又是新一轮争吵?”她嗤笑一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诸位大臣都文采斐然,写出的折子花团锦簇,可圣贤书读到哪去了?你们在朝堂上争吵了这么久,可有一句话是真心为民的?”
      她看着一旁哑口无言的一干臣子,心中不由得快慰。这些话不是没人知道,只是因着种种缘由轻易不能说出口,但她却不在乎这些。嘲讽的话一句接一句,如针般扎在这些大臣的心上,但他们偏偏无法开口反驳,只因这个女子所说都是正确的。
      “既然皇上先前任命臣为右台御史,那臣若是不弹劾几位大臣,岂不是白担了这个名号?臣便弹劾户部尚书、兵部侍郎、参知政事等大臣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反而争权夺利,利欲熏心,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之辈!”
      她心中早已想清楚,既然上了皇上这条船,就要有破釜沉舟的决断。她既然已经被朝中大臣所不喜,还不如彻底一点,撕破脸皮。不破不立,破而后立,这朝中不是没有看不惯派系斗争的中立派,只是他们势单力薄,人微言轻,不敢掠其锋芒罢了。而原静姝要做的就是把这群人收入麾下!
      原静姝被皇上封为右台御史,即使这官职不过正六品,而且没实权,但却是名正言顺御史台的人。
      古往今来,言官都是不可小看的一个团体。尽管他们品阶不高,但他们的笔杆子却是一大利器,没有任何一个官员想要去面对御史的口诛笔伐。前朝就曾有一位丞相,大权在握,权倾朝野,但因着做了几件名头不好的事,被言官抓住了把柄,御史们以命进谏,最终以这位丞相上表请辞而告终。那群言官凭着不畏生死而青史留名,但那位老丞相却没保住自己的清名。众人在提起他时,至多只会说上一句,“某某朝的某丞相,被言官弹劾以致告老还乡。”没有人会记得他曾为朝廷做过的事。
      成王败寇,古今不外如是。
      原静姝虽说是女子,可这御史却是实打实的。她如今在大殿之上当着众臣的面,弹劾几位老臣,不提她口中的话语,但说她的身份,就让人挑不出毛病来。而她口中的话,不得不说是字字诛心。
      被她提到的户部尚书连忙站出来道,“臣冤枉,臣......臣不过是提出派遣人选,以供皇上选择,并没有旁的意思啊。”他反驳的倒是快,但未免太过苍白无力。他自己应是也觉察出来了,支支吾吾了半天,还是退回了本来的位置。
      参知政事郑伯勋是三朝元老,本人又是坚定的保皇党,听到原静姝的话气了个仰倒。他毕竟年纪大了,没有户部尚书反应快,但是见户部尚书退了回去,马上站了出来,怒道,“你一个妇道人家,在这里信口雌黄,你可知污蔑朝廷重臣是何等的重罪?不过是狐媚惑主的红颜祸水,倒是把自己当成遗世独立的君子了,哼!”
      原静姝知道两人同站在皇上的阵营,她先前想着郑伯勋毕竟年纪大了,而且又在朝中颇有威信,也不愿与他发生争斗。但她一味避让,反而被人小看,这些老臣更加得寸进尺了。她也被激起了血性,听了郑伯勋的侮辱不怒反笑,道,“郑大人真是好大的官威啊,口口声声污蔑朝廷命官,却不知臣哪一句话是污蔑?至于狐媚惑主,红颜祸水,臣可担不起这么大的重担。”她拂袖冷笑,“郑大人不过因着自己轻视女子,便也看不上臣受到皇上重用,臣倒是想问问郑大人,臣做过什么事是恃权乱政,祸乱朝纲的?要担得这样的骂名?”
      郑伯勋一时被问住了,原静姝自从上朝确实没发表过什么言论,朝廷众臣就当看不见她这个人,但他为人眼不着砂,既然认为女子上朝是错的,就将原静姝一干言行举止都否定了。可是如今,他却除了原静姝的性别,再也挑不出毛病。但他也不甘示弱,反而道,“你媚惑皇上允你上朝,还说不是祸水!”
      原静姝冷笑道,“照郑大人话中的意思,皇上岂不是成了商纣、周幽之流?为了讨女子欢心而昏庸无道,不顾纲常?”
      这话说的严重,郑伯勋一时被镇住,竟不知如何反驳。说不是,但他先前已经将原静姝形容成妹喜、妲己之类;说是,他哪里有胆子当着皇上和文武百官的面怒骂皇上?何况皇上继位多年,虽无功绩,但也没大的过失,哪里到了昏君的地步?
      皇上在上面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一幕,原静姝能将这帮大臣说的哑口无言,倒是不出他的意料之外,但他却没想到,这个女子竟把自己都捎带上了。不知是单纯反驳郑伯勋,还是恼了自己这般事不关己的做法,所以出言暗讽?
      事情到了这样一步,再吵下去也没什么用,万俟笙见下方的大臣大都被原静姝说服,少部分脸上带着不甘愿表情的也没站出来,终于一锤定音,“既然众位大臣都无异议,那就这么定了。”他又沉吟了一瞬,道,“若不是夏爱卿和侍卫司的沈统领抓到了这群流寇,宁州大旱的消息也不可能透露出来。朕便命夏爱卿前往宁州剿匪,至于沈统领便升任宣抚使并骑都尉,护送原爱卿和赈粮前往宁州。”
      侍卫司统领说起来也不过是正七品小官,连来上朝的资格都没有,如今倒是一下子连升了几级。而且侍卫司并不由兵部管辖,而是隶属上林苑监,算是皇家禁军的一支,如今一个侍卫司的统领领了这份差事,难得兵部尚书没蹦出来。
      也是,夏戈率兵剿匪,可不是要通过兵部,这份功劳总归兵部逃不了了,何必还要锦上添花?看皇上的意思,只怕花没添上,功劳先丢了。
      整个早朝将宁州大旱的事情定下,除了先前曾说过一句话,接下来江桓都是静静站在一边,看着两个派系的官员相斗。他很清楚如今朝堂的状况,这般争吵,少说要三天才能议论出个解决方法。而对于他来说,事情自然是拖得越久越好。
      没想到,皇上不按常理出牌,将原静姝提出来当靶子,而这个靶子非但没有成为众矢之的,反而将一干大臣辩得张口结舌。
      他此时才算开始正眼看原静姝。先前,这个女子在他心中不过是有些聪慧,身份尊贵,相貌上乘的丞相小姐罢了,而如今,只能说不愧是原昱的女儿。若为男子,有了这样的身份,只怕更不好对付。
      只是这样的女子,非但是政敌的女儿,还被皇上任用,真是暴敛天物。
      江桓暗暗叹息,心中油然生出一股可惜之情。

      江桓的心思,原静姝自然不知道,她正在为这次宁州之行多做打算。
      这一次出行和上一次大有不同。
      先前出使滕国,实际上和她关系并不大,她不过是占着原家的名号。如果没有三子夺位的事,整个出使过程是很容易的,就算换个人去也没有问题。但这一次前往宁州,她是主官,她需要向百姓发赈灾粮,安抚民众,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尤为重要的是,宁州知州有问题,其他各城城主是否有问题未知,这就代表着一旦到了宁州境内,她在明,对方在暗,若是对方打定主意,想维持宁州混乱的现状,那么第一个要收拾的一定是她。
      看似一份美差,实际上只要她一进了宁州,头上就会悬上一把利剑,至于什么时候掉下来,她不知道。
      这样扑朔迷离的境况,皇上竟放心的交给她,真是对她十分信任啊。
      她心中苦笑,却只能认了。
      如今的她,没有资格和皇上讨价还价。她唯一能做的事,只有将这件差事漂亮的完成,狠狠堵住朝野众臣的嘴。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2章 旨意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