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按照正常的发展,其实就是这样的:
欧阳卧底进了□□,在魏先生的一步一步诱惑下不断黑化,使计调换私吞了那批毒品,陷害了海堂。毒品失踪,魏先生让林樱炸船潜逃,炮灰了周裕,使这宗事件死无对证,然后又打死了拉皮条的鞠万算是给周助一个交代。
魏先生对欧阳的态度使刘炼不满,终下手决心易主。
龙马跟了周助之后很是忠心。
替他干掉了关越,摆平了欧阳,但是在这过程中,他的心思已经不单纯。
如果周助不走,或者还能维持表面的平和。
但终究周助对西区已经无挂念。
龙马知道与钟国光无关,却忍不住迁怒,从下杀手这一刻开始他就不是当初跟着周助说一不二的龙马了。
海堂这个小卧底一事无成就被炮灰了,但是好坏他也挽救了阿钱(滚!)
他的吸毒给原本想要维持正义的陶成武很大打击。
他并不知海堂是去做卧底,所以导致他一心只想混日子做个小警察。
龙马破坏关越的交易,是第一次利用陶成武,也可以说是他逼陶成武面对自己的□□身份。
陶龙和钟周应该算是一种殊途同归了。
魏震天为了黑化欧阳,做了很多很自私的事情。
其实这一切可以说都是他一手造成的。
拉皮条的炮灰的很无辜,石鞠这俩算是酱油党。
脑补的大石是油头粉面西装革履还带着白手套的道貌岸然衣冠禽兽状满手鲜血还有洁癖的军火大佬。
最后的结局其实是轮回。
你干掉别人,别人早晚也会干掉你。
有那么多后生仔虎视眈眈地看着这个位置,他们比你当初更狠更不怕死。
取名《以父之名》是因为龙马生于教堂。
周董的,仁慈的父,我已坠入,看不罪的国度。
看《学警》的后遗症,觉得那些坏人会去祷告和告解是一个很强烈的冲突。
为了怎么一步步掀开谜底,在故事最后让大家知道真相,最苦手的是故事的着手点,以及如何行文和展开。
故事铺的网太大,而每个炮灰都是不认识的,所以写作顺序和角度很重要。
于是,才挑了这个比较复杂和混乱的插叙手法,每个人的角度不同,到最后才能拼出一个真相。
想要的效果就是:
揭开周裕的死→怀疑周助杀了魏先生
揭开鞠万的死→怀疑大石杀了魏先生
欧阳阿钱的部分→怀疑欧阳杀了魏先生
到最后才揭开谜底,不知道有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
不过看大纲,可能魏先生的死虽然贯穿全剧,但没有起到一条线索的作用啊,望天。
综上:想表达的是——混□□是没有好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