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记者对少校的第一次采访 ...
-
一见秦之岭松了口,吴涯马上找好采访地点,架好机器。
进入工作状态,林晏气场全开,抛出第一个问题,“什么情况下你决定对丁丁实施截肢手术?”
“有一根水泥柱为丁丁支撑起一个安全三角区,但不巧的这根柱子插在他的右小腿里,造成了右膝以下组织坏死。当时截肢是带丁丁离开的唯一办法。”
面对镜头,秦之岭镇定自若,条理清晰,丝毫没有初上电视的人常会犯的紧张。
“你有医学背景?”
“我是特种兵出身,不复杂外科手术会做。”
林晏心道难怪呢。
“当时为什么是你下去救丁丁,而不是其他人”
虽然没有贵贱之分,但指挥官不能轻易涉险,这是普通人都知道的道理。
“如果是一场战役,该派突击手就派突击手,该派狙击手就派狙击手,我不会冲在最前面。但这是地震救人。我们不是专业救援队伍,军官也好,士兵也罢,无论是技巧还是经验都是一样的。既然谁下去都一样,那就我下吧。”秦之岭冷清分析原因,丝毫没有把自己塑造成英雄的意思。
“当时想过进废墟后可能再也出不来了?”
“我没有考虑过后果。因为人一旦在乎结果,心就不稳,而心一不稳,手也就会抖。”他毫不犹豫的回答让林晏和吴涯动容。
“谢谢接受采访。”
秦之岭抬手看表,八分钟。跟聪明人打交道果然干脆。
林晏一边收话筒一边说,“其实你决定下废墟,还有一个理由是,这里的每个人都是父母的儿子,有些还是孩子的父亲,你无法命令任何一个人,所以你宁可自己涉险,是吗?”
虽然是反问,但她的表情很笃定。
秦之岭感到微微惊讶,这个女记者竟然看透了自己的心思。
难得看到“黑面金刚”失语,林晏有些得意,主动伸出手来,郑重地自我介绍,“我叫林晏,树林的林,言笑晏晏的晏。”
话语刚落,就听见一个奇怪声响,林晏的脸刷的红了,因为叽咕声是从她肚子里发出来的。15个小时没有进食,身体可不管你有没有胃口,如实报警。
秦之岭装着没听见怪声,伸出手,轻轻一握,触感微凉。
他弯腰从饭盒里拿了2个花卷塞给林晏,“先垫垫,还热着呢。”
林晏接过温热的花卷,刚想道谢,就听到远处传来一声大吼,“搜救犬来了”。
包括秦之岭在内的所有官兵扔下饭盒,迅速的跑回了各自岗位。
看着官兵们整齐划一的归位动作,林晏豁然开朗。为什么秦之岭在黄金救援时间里允许士兵吃饭?因为搜救犬还没有来,救援在某种程度上等于做无用功。
在以往的自然灾害中,盲目救援的事时有发生。有一年西部山区发生地震,由于得不到经纬度的有效资料,很多救援队伍找不到预定的救援点,只能走到哪儿看到有需要,就停下来进行救援。有时甚至会出现两支救援队伍重叠的现象。
其实,带兵的都不傻,哪有不懂这个道理,只是形势比人强,没有人敢当带头大哥。
七营秦营长在团里是出了名的胆儿大,其他人可不想碰地雷。
事实上这次行动秦之岭胆大的过了头,甚至惊动到了集团军高层。军长尉迟熠曾当他的团长和师长,看着这个陕西娃从兵王成长为最有前途的营级干部。
当天晚上,尉迟军长在电话里把聪明过人又胆大包天的得意弟子骂得狗血喷头。
秦之岭老老实实挨训,点头哈腰的恭维,“老师长,您骂的太对了。”心里却在腹非,接这种电话比挖掘救人还累。
“听说当时有记者找你?没有被他们拍到吃饭吧?”尉迟军长消息灵通。
“哪能呀,记者是咱兄弟,搞定搞定!”秦之岭安抚自家老首
长。他带的兵随他,贼精贼精的,吃饭时怎么会让摄像机对准他们。
最后尉迟熠提醒秦之岭要注意影响,这件事才算揭过。
因为一句“搜救犬来了”,林晏改变了原来的计划,决定留在这里守候。
“吴涯,咱们看看搜救犬的本事,再抢个头条。”
吴涯心领神会,扛起摄像机,将镜头对准了那群特殊的“战士”。
六名驯犬员各带一条搜救犬,一字排开,威风凛凛,气宇轩昂。四条犬是稳定可靠性最高的德国黑贝,另有两条是娇小的米格鲁犬,弥补黑贝无法钻入狭小空间的缺陷。
秦之岭把队伍分成六个组,七营的搜救工作正式启动。
黑贝在废墟上矫捷地跳来跳去,米格鲁犬在倒塌建筑物空隙里钻进钻出,搜救犬们每次停下来,周围官兵的心都会被吊起来。
林晏站在一旁观望,心情像股票K线图一样,上上下下。
突然有一条黑背不停地犬吠,驯犬员示意有情况,那一组士兵马上开始挖掘。接着一条米格鲁犬钻进狭小空间不出来了,也是有好消息传来。
不出半个小时,七营负责的区域共发现了四处地点有生还者的迹象。
远处,秦之岭混在一群士兵中,正甩开膀子挖掘,浑身是汗。虽然废墟上的人都穿着统一迷彩服,但不知怎么的,林晏一眼就瞧见了他。
望着手中两只已经冷透的馒头,林晏突然有了胃口,只三,四口就吃完了,心情也变得明朗起来,那些在大自然淫威下产生的胆怯和低落因为这些最可爱的人而一扫而空。
十一点整,估摸《新闻直击》编辑组已经开好策划会了,林晏给责编哈姐打电话,拨了三次才拨通她的分机,不过接听的却是一个有着醇厚声音的陌生男人。
“你好,我是林晏。请问哈姐在吗?”
“林晏,你好!我是陈朗。”
没想到陈朗已经到电视台报到了。
“陈朗,嗯,师兄,这么快就上班了?”林晏马上改口叫师兄,因为两人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是一个学校的。她个人非常欣赏陈朗的新闻报道风格。
“昨天就来上班的,办公电脑还没有配,暂时挤在哈姐这边。她上午还有一个会,你有什么事我可以转告。”
“那我过一会再打来吧,主要是和她沟通一下晚上新闻连线的内容。”
陈朗笑道:“我是今晚节目的主播,你也可以先跟我聊一聊。这可是我第一次在先锋卫视出镜。”
抗震救灾报道第一天,陈朗就已到位,一切都在雷拓掌控中。
“师兄,目前为止有两条新闻,一条现在正在拍摄,主题是搜救犬参与救援,已经锁定四处有生还迹象。另一条已经完成拍摄采制,是一名二年级小学生被埋40个小时后获救。这条新闻的点是营救的难度非常高,救援人员在废墟下对小学生实施了截肢手术。”
“我在网上看到了这个事件的报道,这孩子的爸爸也在地震中去世了。新闻的转载量很高。”
“嗯,师兄,不过我的角度和网络上的不一样。”林晏把自己对丁丁获救一事的处理和盘托出,“我不喜欢煽情的方式,那不是新闻而是鼓动。当观众情绪被调动起来时,他根本看不到真相,只会盲从。这其实是很不负责任的。”
林晏阐述原因的时候,心里有点突突的。因为对亚洲记者来说,陈朗是神一般的存在。如果雷拓否定她的思路,她会觉得领导不在一线看问题着眼点不同,但倘若陈朗不满意,林晏一定认为那是对她业务能力的否定。
陈朗静静地听完了她的陈述。
“林晏,我很高兴你能独立思考并坚持自己的观点。《新闻直击》就应该有思想有深度,□□式的煽情早就过时了,刚才你说拍了小学生被救,我还担心你也会人云亦云。”
听出对方语气中带着欣喜,林晏忐忑的心安定了。
不过陈朗也提了一点建议,“秦之岭这个人物一定要做的鲜活,切忌做成高大全的英雄。搜救犬的角度很有看点,不过注意措辞,避免做成批评性新闻。毕竟国家在灾难救援方面还比较落后,专业设备不到位在所难免。”
能得到陈朗的认同,林晏觉得自己就像广告里的那个劲量电池小子,浑身是劲。
陈朗对工作要求的苛刻也体现出来了,就是不放过任何细节。
“你计划站在哪里和演播室连线?”
新闻连线的背景是很有讲究的,一定要突出在现场的感觉,如果是外派的活儿,记者一般会选择在当地标志性建筑前出镜。
林晏觉得既然是抗震救灾报道,那么应该把连线地点设在有救援人员工作的废墟现场。
“不过这只是我的想法,还得和贡南省台卫星车负责人商量,看他们愿不愿把卫星车开出去。”林晏不是那么确定。
租赁卫星车的电视台有好几家,按照惯例,都是记者们来卫星车里工作,连线的地点也设在卫星车旁边。有句行话,卫星车一开,钱烧的快,而且即使你付得起这笔巨款,也要看人家的技术条件是否支持。
陈朗鼓励她去尝试看看,并嘱咐他们在巫中要注意安全,才挂了电话。然后那个清秀苗条的身影一直在陈朗的脑海里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