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二章:鎮江探前鋒 ...

  •   清幽的山林中,矗立古朴的殿堂。
      一身着青色长衫的青年轻轻叩门,随即走入,到帘幕前微微一揖,道:「师父,师姐托砍柴的王大伯代收的信。」说着递出一封信。帘幕后一人走出,收下,微笑道:「知道了。去把其他信件交给你师弟们吧。」
      「是,我先去了。」青年退出室外,随即叫道:「大家快来看信!」一阵喧闹。
      「师姐好体贴,给小泉手帕擦眼泪!」一人大笑着。
      啪的一声。「还给我!」
      「师姐好体贴,给自负风流的师兄扇子!」唰的开扇声,「大家快来,我就是那『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的『淫』公子!」
      「你这小子,不要命了!」
      「『淫』公子饶命!小的不敢了!」
      「纳命来!」
      ⊙⊙⊙
      「师父尊鉴近日天候转凉,无法朝暮定省,服侍左右,内心什挂怀。
      下山数日,踏足苏州,得遇良友,幸甚。此女姓林,单名椿,字淡心,性善。
      另,遇一组织,由一白衣少年南宫远带领,误将徒儿及林椿认作另一组织『朔』之手下,徒儿不甚卷入此纷争,甚是惶恐。虽已解决,末尾南宫远以死谢罪之『一樽还酹江月』,令人不胜唏嘘。
      后因左右无事,意随林椿寻访宜昌,此次停留无锡三日,随即沿长江而上,请师父毋须挂怀。谨此。
      恭颂长安
      徒夜兰风谨上」
      中年男子轻轻阖上信简,眼神悠远。
      ⊙⊙⊙
      清脆的马蹄声扬起一片尘土,带起长江畔的青草一阵摇曳。二骑纵缰而过,马背上一为蓝衣女子,一为黄衣,朝镇江城驰去。
      路边一处小茶馆,门外吊着一木牌,摇晃着「茶」字。外头虽然有些风沙,店内倒也洁净。
      「我以为你只是寄一封信,没想到寄了这么一大包东西去。」林椿道,啜了口茶。
      「如果不给些礼物给师弟们,我回去肯定会被他们缠着不放。」夜兰风轻笑。
      「哦?你都寄了些什么礼物?」
      「给四个师弟分别是剑穗,书签,扇子和手帕。」
      「手帕?」
      「小师弟爱哭。」夜兰风语带戏谑,让林椿一阵无语。
      过不多时,夜兰风又道:「在镇江你打算做什么?」
      「镇江为边防要塞,武林人士众多,或许能问道些往事。」林椿若有所思。
      「诚然。武夷和东岭之恩怨尤其是关键。多些情报总是好的。就是不知道在何处可以寻访到武林前辈。」
      「走一步算一步吧。」林椿叹口气。
      「恩。」
      ⊙⊙⊙
      到了镇江已是黄昏。暮色的晚霞渲染整片天空,在河流丶水田和埤塘上点缀了奔驰的云彩,与宁静而枯萎的荷叶形成色系相近而动静相异的对比。
      镇江城中不同于苏州无锡,添了几分匆忙和紧迫犹如行军。城中不时可见身着轻甲的军人携长枪走过,流连于茶馆的人也相对的少。不过,由街道上可看出,此地习武之人也较多,身背长剑的武林人士随处可见。
      两人信步于街道,却无理由随意接近打探消息,使他们有诸多不便。
      「不如我们来制造一点混乱吧。」林椿无奈的说道,徒然惹来夜兰风一个白眼。
      「不然你打算如何?」
      「显然你在用中餐时只顾着吃。」
      「如何?」
      「方才附近有几位,讨论著最近这里要开给比武会,不仅仅是切磋,更要招揽年轻男女从军效命国家。」
      「哦?」林椿眼睛张大:「看来是个好机会。」
      「不然我告诉你做什么?」
      林椿无语了。
      ⊙⊙⊙
      隔日,县府前的广场上,集结各路人马,不只心存壮志亟欲报效家国之辈,更大多是前来一睹他人风采凑热闹的。
      前方,镇江知府端坐于上位,其他几名将军武官分坐两旁,颇有气势。再更下方,又有几名武林人士,眼神犀利,俨然前辈风范,打量着众人。
      只听得大锣一响,「锵」的第一场比试就已开始。两人两人为一组,一次有三组在场中过招,用的皆是木制兵刃,点到及止。
      场中拳风脚影,打的热烈,场下夜林两人趁着吆喝声此起彼落之际,讨论下一步动作。
      「听说这比武会的赢家若要从军可以优先编入高等部队,享有优厚待遇。可是我们若要探消息,大概只能从那几名武林人士下手。」夜兰风沉思。
      「要有个理由,又不能打到去从军,还真的有些麻烦。」
      「或者,你上去打个几场,做几个漂亮的失败,看看事情发展?」
      「也是可行。」林椿点点头:「不过要和那些人独处依然有些难度。」
      ⊙⊙⊙
      过不多时,林椿选好对手,到得场中和对方过起招来。对手是个约莫二十五岁的青年,拿着一柄长棍当枪使,棍影点点,武艺倒也不错。林椿则是拿着一木剑,剑法却让夜兰风看的啼笑皆非:异于往常之犀利偏锋,反而快速刺收,俨然东岭双剑,不过因单手优势,速度犹快上几分,却无双剑配合之守势。生疏且怪异,使此法轻灵有余而沉稳不足。
      两人都属于功多于守,让场中三组属他们切磋最为精彩,连那几名武林前辈也不由自主频频将目光投向此处。
      打到兴头,那青年将枪法耍的极致,一枪横扫,林椿亦全力挥出一剑来挡,碰的一声巨响,木剑脱手飞出,枪尖已点在她胸前。旁边观众大声鼓噪中,两人纷纷下场,换上另一组。
      ⊙⊙⊙
      「如何?」
      「还好。不过你那剑法实在怪异。」夜兰风笑道。
      「你有看见那些前辈的反应吗?」
      「你的剑脱手时,其中一名表情有些特别。有点像笑,又有些像怀疑。」
      「哦?哪位?」林椿好奇道。
      「左首第二名。」夜兰风微指那留着白色短须的男子,约莫五十来岁,眼神和平,正专注的看着场中比试的一组。
      「现在呢?」
      「看来我们只等了。」夜兰风苦笑。
      ⊙⊙⊙
      这比武一直延续到黄昏,才选出大约五十名,又分两组,前十五名优先编入特殊军旅,另三十五名也在军中享有较优厚的待遇。
      「甚好,甚好。」知府首度起身发言,众人不约而同停止骚动。 「今日感谢诸位参与,此次比武大会正式落幕。选出的五十名壮士,请跟着这名侍卫走,邀请与你们共进晚膳。其余诸位可由后方出口有序退场,切莫推挤。在次感谢各位参与。」
      喧哗又起,众人纷纷起身离开,夜林两人亦随着步向门口。
      「看来这次是白忙了。」夜兰风苦笑。
      「没关系。问也未必问的出什么。」林椿自我安慰。此时为了避开人潮,两人牵马步行于西侧城墙边的官道上。在黄昏斜晖中,城墙显露鲜明的橘红。
      「两位姑娘请稍等。」一官差从后方急急忙忙跑来:「知府大人有请,请两位务必来一趟。」夜林两人有些惊讶的对望一眼。「是,谨遵此命。」
      ⊙⊙⊙
      镇江衙门不比苏州,添了一股肃杀之气,官差行动也匆忙几分。
      入得大门,穿过前厅,走过中庭,才来到一旁的会客室。里面除了几名侍卫,只有知府本人和那注意到她们的武林人士。
      那知府看见来人,目光轻轻向两人一扫,露出一丝微不可查的笑容,道:「两位别拘谨,随意坐。」说着朝对面椅子挥了挥手。
      「是。」两人应道,由下首入座。
      「两位想必知道,吾为镇江知府,而此位,为吾友──亦或者,你们武林人的前辈,黄应奇。」那人一一黄应奇微微颔首,替两人各斟了杯茶。
      「而两位想必也在思考,为何我特意邀两位前来一续。」知府略略停顿。
      「谨聆教诲。」林椿有些谨慎道。
      知府淡淡一笑:「毋须拘谨。原因有二。其一,你们所乘之坐骑,是苏州官马吧。」一个问题,毫无疑问。
      「是。乃苏州知府所赠。」夜兰风不卑不亢的回答。
      「可有凭证?如私豢官马是重罪。」锋利,但毫不讽刺和不悦。
      「请。」夜兰风呈递上一封书简。知府快速看过一遍,随即递给黄应奇,过不多时亦阅毕,交还。
      「如此便无疑虑。其二,这封信内也有所解释。今日在场中比试时,吾友即谓吾曰:『此人武功绝非等闲之辈,而他有所隐瞒。』于是我便注意上了心。」知府注视着林椿。
      「实诚惶恐。却不知前辈如何看出来的?」林椿言道。
      黄应奇微笑:「第一,我从没看过东岭使单剑。第二,你的剑法有些不纯熟。第三,棍者,长兵,剑虽也属长,却仍较短。两者相交,长者不利。焉有短兵被击飞之理?」
      「晚辈受教了。」林椿叹口气。
      「这信中亦略有提到两位于苏州之事迹,甚是嘉许。却不知两位来到镇江,所谓何事?」知府接口。
      「在下来到镇江,实为探寻。探寻十久年之旧事,拟一路向长江上游而去。镇江为出名武城,亦想由此询问些往事。」
      「原来如此。」知府点头,正欲开口,一人敲门,于外轻声道:「知府大人,晚膳已备妥。」
      知府闻声,道:「知道了。」又向夜林两人和黄应奇道:「今日宴请胜出众人,不知几位是否一同前往?」
      静默至此的夜兰风有所表示,有礼的道:「在下两人并非胜出者,恐引来侧目,只好谢罪婉拒了。」
      「如此,是我没有思虑周全,毋需道歉。」
      此时黄应奇也道:「知府大人,我素来喜静,请容许我也逃过一回吧。正好也在此指点两位后辈。」
      「甚好。那么先告辞。」知府微微一抱拳,转身离去。
      「多谢前辈。」林椿说道,心中满怀因黄应奇思考周到感激。
      「不必谢。那种拘禁的常会我也不习惯。景青就是这么样的人,跟朋友就比较放松,遇到公事就不苟言笑。」黄应奇挥挥手道。
      「景青?」林椿有些疑惑。
      「啊。抱歉。一时没改过来。就是知府大人,全名陈景青。日京景,青色之青。」黄应奇略感尴尬。又道:「那么两位想问些什么?」
      「是这样的,」林椿开始解释:「十九年前,我父亲死于异乡,虽他自言为咎由自取,我和母亲仍想知道当时经过。我们并无报仇之念,也没把握能探寻至如此久远之事,只是想要一试。」
      「原来如此。」黄应奇捻须沉思:「那么两位想要打听些什么?」
      「有关东岭与武夷的旧事。」
      黄应奇神色略微动了动:「不瞒两位,我原本亦为武夷门人。你们想问的就是十九年前那场大战?」
      林椿和夜兰风对望一眼,迟疑道:「那么…」
      「无妨。你们问吧。」
      「不知前辈是否知道『林藤』这人?」
      「林藤?没有。」
      「依据我们的推测,我父亲一一林藤,是武夷中人。」
      「很抱歉,我并没有听过。」
      「这样啊…」林椿略微失望:「没关系,那可否请前辈解释一下当时的情况?」「可以。」黄应奇仿佛陷入了回忆之中:「当时,仿佛晴天突来的响雷,异变陡起。」
      ⊙⊙⊙
      「当时,异于东岭对娶妻生子的反对,武夷门人十分开放,且有了家室之后,常常选择下山居住,避开纷争。
      那天,一位师兄带着妻子与新出世的女儿来探望师门。大家为他们设宴洗尘,顺便恭喜喜获新生。虽然那时与东岭关系已有些紧张,那天大家抛下几个月以来的紧绷,稍稍欢乐些。
      没想到,当天深夜后,那师兄一家三口就此失踪,房内整齐,仿佛根本没人就寝过。隔日下午,武夷谱失窃,傍晚东岭众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上武夷。攻击的并非东岭全数,但都是菁英,且从秘道攻入,措手不及。 」
      他收回望天回忆的双眼,看到夜林两人有些迷惘的表情,才赶忙补上一句:「武夷图就是纪录武夷各处地形和秘道的图。」
      看两人恍然,续道:「直到大战开打,才发现武夷门人居然有许多核心人物不知所踪。我们节节败退,发动机关封住他们的去路一一那是武夷图上也没有的陷阱。然而,那没法阻止他们的进攻。在眼见无望时,我师父对我们几位徒弟说,去吧。别为了这些前代恩怨葬送了后半生。」黄应奇眼中闪动着一丝泪光。
      「我到现在还记得,师父在山上继续阻挡,我们逃下山,眼睁睁看着山上化成一片火海…」
      一阵静默之后,黄应奇才又清了清喉咙,开口,隐含着愤怒:「不过,我事后才知道,东岭当天也被灭门!」
      夜林两人听到这突如其来的话,惊讶的道:「怎么可能?」
      黄应奇神色黯然,道:「所以,当时两派之战,才会牵连整个武林。这场斗争看似两派,却疑点重重,怎奈当时派中首要人物均已死在混战中,无从查证。」
      又沉默了一下,低声道:「我不恨任何人,不过也不想再探究,只希望类似的事情不要再发生。」
      说罢,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夜色:「这些事情或许由你们这些年轻人去探查也不错。」回头笑了笑:「让你们亲身体会,下一代,一定不会再发生了吧?」
      她们没有回答,只是起身一揖,恭声道:「多谢前辈。」说着步入夜色凉如水,隐约听到黄应奇吟着:「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注1>

      注1 陶渊明归去来词之第二段起始,有隐居之意。

      注:南宋偏安,在镇江发生过一场大战的(忘记叫啥战争),所以虽然在长江流域也是边防重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