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一、 ...
-
弟子瑜:
时如流水,华不再扬。自昔京郊南安一别竟期月有余,尤记彼时秋日未至,南寺钟声蝉鸣鼎沸,唯你我二人有朗朗书声。酿泉代酒,品而论道,抵足而眠,好不快哉。弟之高才为兄望尘莫及,几番论道受益良多。然待得放榜之日,不才愚兄高中,弟竟名落孙山,实令人慨叹不已。愚兄本愿入得殿前,待弟来年再行上京,便可有家宅以安身,免得宿于郊外荒寺之苦,却再无弟之踪迹。直待愚兄受封翰林,领旨赴任,见弟之同乡,方知弟竟不胜暑热,病来山倒,未能于会试之中挥斥方遒,一抒己见。愚兄唏嘘,然无力往江南一探,望弟安心修养。若有乡野村医所不能及者,大可告于为兄,兄自当为弟求访京中名医。
京都烟花之地繁多,愚兄出身之地贫苦,未尝品百花之酿也。百花之酿固醇香也,未有弟坐与论道矣,品而无味,甚念尔。兄待置办家宅于京都繁华之地,扫榻以迎弟来年再行赴试。
兄微熹
永和二年小雪于京都
长兄微熹:
兄多惦念,弟惶恐之至。
弟非不耐京都暑热也,论于暑热,江南之地更甚。然江南之水清而鱼米丰,京都之水贵而求不得,弟恐不服水土而已,归家期月,修养数日,业已痊愈,不敢劳动长兄于京都贵胄之地为弟寻医。然弟虽无碍,家中老母劳累过甚,一病不起。父母尚在,不敢远游,来年可否上京仍未可知,恐辜负长兄好意。兄已封翰林,自可知天外有天,弟不过坐于陋屋井底,只观一方天地而已矣,坐而论道者,怎会非弟不可?承蒙长兄高看,弟顿首惶恐。长兄待人接物至纯至善,贫苦之地百姓亦多质朴,尚无所碍。然金銮殿中正如长兄入口之百花之酿,而京中争奇斗艳者又何止千万?长兄仆一高中,即封翰林,乃初绽之蕾中艳冠群芳者也,务必珍重,尤勿与将凋未谢之花争奇。
南安之情,弟且未忘怀,然长兄高中,弟唯困于江南一隅。此去路遥,车劳舟顿,弟许无力再行。江水汤汤自弟门前东去入海,古已有之,不能北上。弟虽知晓鸿雁春日北上,不日便至,却手无缚鸡之力。故弟无以为托,聊思故人亦甚无趣味。不如弟安居田园,设一私塾,五六子弟;长兄谋于京都,置一家宅,三四品官。各自安好,便是上佳。
弟子瑜再拜
永和三年立春
弟子瑜:
如弟所言,京中固鱼龙混杂尔,然善者终胜于恶者之数。近日受翰林院先生鲍汝仁教导良多,兄甚感之念之矣。鲍先生方逾不惑之年,已成中流砥柱,当为吾侪之表率。愚兄不才,蒙鲍先生看重,于京都可有安身之地矣。不知弟可愿再行上京?如若不然,于乡野之间,弄二分薄田,亦可活矣。况弟曾言家中尚有酿酒作坊一座,想来不愁吃穿。然天公之怒不可知也,弟万万保重。若有朝一日,弟愿再赴京都,为兄必扫榻以待。
兄微熹
永和三年谷雨于京都
弟子瑜:
蝉鸣不止,盛夏已至,秋水未可望穿,仍不得弟之音信。为兄忧之急之切切,愿为山高水且遥,而弟无恙矣。
鲍先生家宅中井水澄澈,愚兄今日方知京都之水之贵也。兄亦知弟不愿再行上京之源也。为兄不知时不曾强求,而今更不可为也,弟且随心而为,勿有后顾之忧。
为兄虽未艳冠群芳,而今尚已立于京都繁华之地,弟若愿往一探,为兄将喜甚矣。
兄微熹
永和三年夏至于京都
弟子瑜:
秋夕之日,月圆花好。鲍先生许其女漱玉与愚兄,故兄虽离家万里之遥,尚有一处可与团圆。然弟音信渺渺,为兄忧心甚矣。离别之时,弟曾告诫为兄京都贵胄之地不可掉以轻心,兄不曾置诸心上,是兄鲁钝。至于而今,兄虽已识得京都之烟云,却有鲍先生指点道行,有漱玉照料起居,来年亦将添人丁尔,可谓顺遂。唯与弟一别,难得音信,时时惦念。不知弟是何景况?来年待吾儿将诞,可借弟高才,赐一乳名表字?
兄微熹
永和三年秋夕于京都
长兄微熹:
劳兄挂念,是弟之罪也。知兄顺遂,弟亦喜甚矣。至于兄之幼子,弟惶恐也。盖弟不曾面见嫂夫人,亦不曾知晓幼子之将诞,何德何能得此权柄予一人名姓?兄之才学亦高,况有鲍汝仁翰林在侧,又何必求诸外人。鲍先生既如此高看长兄,长兄可执晚辈之礼,尊之敬之,以德服人者久也。
至于弟之时日尚可,堂兄经营家业,弟于家宅之中设一私塾,教邻人子弟二三。唯家慈劳累过甚,又不耐苦寒,一病不起,命弟速速成家,为弟聘于邻村秀才之女。此女姓姜名莲儿,自幼从其父遍读经史子集,贤良淑德,可当良配。弟遂从母愿,与之结为连理,相敬如宾,至于今日已近一年矣。今年冬日又更寒冷,弟自当照料老母,不可远行。一往京都,山高水长,便如书信,非鸿雁不可速达矣,何况人乎?长兄居于京都高位,谋于朝堂,自有施展抱负之时;然弟虽知有花曰莲可出淤泥而不染,更愿游于故乡清溪之中。常人者七十古稀,你我兄弟二人皆常人也,唯余四十载,何苦纠缠于山重水复?不若相忘江湖,各自游弋,亦为美事也。
劳动长兄时时关照,是弟之罪也。愿兄体谅,莫使弟难为。
弟子瑜顿首再拜
永和三年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