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林昏瘴不开 ...

  •   金城公主突然而来,却连此次宴会的主角只看了一眼便匆匆离去,好似就是为了专门来看柳家才回长安的九娘而来的。一时间众多小娘子以及杨家亲厚之家的夫人们,看向柳蘅的目光都有些深意了。

      柳家几姐妹的表现却是另一番情景,柳芙心思不深,虽有些疑惑,却觉得凭着自家三叔父的本事,即便是金城公主也不可能叫柳蘅吃亏的。柳菂却是有些羡慕嫉妒的,怎么只柳蘅一乡下来的土包子得了公主的青眼?都怪自家阿爷不及三叔父有才干。

      柳荻却是在想,前世柳府的倒塌,三叔父之死,都和金城公主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是这里面的原因,她却是不清楚的。只知自己出嫁才三日金城公主被发现死去,还是死在三叔父的百美园里。可是金城公主到底是怎么死的?和三叔父以及蘅娘到底是何关联,她一概不知。前世里,这个时候的柳蘅眼睛盲了,自然也不会出门参加什么宴会的,明面上并未和金城公主碰到过的,但是今日金城公主这番举止,分明就不同寻常。自己该怎么做才好呢?

      至于柳七娘和柳十一娘,两人心里如何想不知道,面上却是一脸的担心关切之色。

      柳蘅脸上却很的平静,脑中却是在飞快地转动着。自己初初会长安,就算长相出众也不会这么快传出去的,更何况本朝并没有只凭容貌就会高看女子一眼的习俗。那么金城公主今日这番该是和便宜父亲柳赟以及继母晋阳长公主有关了。只听金城公主提起生母王令则的那些话,柳蘅敢肯定金城公主一定是酸溜溜的。那么她到底是为了姑母晋阳长公主抱不平呢?还是她自己酸溜溜的?

      想到最后,柳蘅都有点变了脸色,这等脏的事情,她只觉得恶心。只是想起外祖家王重和王怡华之事,再细想历朝皇家从来没有少过不/伦之事,她就觉得自己的猜测并非没有可能。毕竟柳赟的长相风度是看得到的,加上十来年的位高权重的加成,以及他穿越男的内里,并不同于此时男子的风貌,吸引力自然是极大的。

      柳蘅按下猜测不再多想什么,大大方方面对众多的女眷的目光,带笑地看完了杨家小郎抓周,又规规矩矩地品尝过了宴席方随着众人归家。却不知她的名声在夫人们之间却是上升了一两个度,倒是她没有想到的。

      不多时晋阳长公主就听说了金城也跑去了杨家,当即挑了眉头,冷笑了起来,摇着美人团扇对着柳蘩道:“这个金城,她那点心思谁不知?和韦氏一般无耻!看看你那阿舅宠信的都是些什么人?你现在该知道我为何拦着你和十三娘了吧?今日这样的情景,你是护着柳蘅还是冷眼旁观呢?都不太妥当。”

      柳蘩叹息了一声,片刻后才低声道:“阿娘,正如你所说的,陛下宠信韦氏多年,她膝下又有赵王和吴国公两子,依着阿舅的意思似乎赵王被册为太子的可能性最大。而您素来和韦氏不对,若是他日赵王登上大位,那么韦氏就是皇太后了,到时候您还有我和十三娘便失了庇佑了。不如现在和韦氏低头,也好多日后的难堪。”

      晋阳长公主捏着团扇的手指一紧,若是这话是其他人说的,她自是不会抑制雷霆怒气。如今这话却是女儿所言,她虽生气,却还算平静。

      “你阿娘自记事起就没有向谁低过头,你现在劝我去向韦氏那贱妇低头?”说完这句话,晋阳长公主那细细描绘的斜月眉变成了九曲眉头了,“赵王想做太子?蘩娘你还是个孩子,这里头的内情可不是面上看起来那般。你阿舅宠幸韦氏不假,但是若要立赵王做太子,早就立了,何须等到今时今日还不曾言明?”

      晋阳长公主虽疼爱女儿,但是对于自己的谋算,却并不打算告诉女儿,摇了摇手道:“你去十三娘那儿看看,夕食也一道用吧,你做阿姐的,多看着她一些。”

      柳蘩知道晋阳长公主的意思,这是不想再说下去了。抿了抿,她便起身行礼出了屋子。心里却着实有些担心,阿娘的打算难以捉摸,是不是该和阿爷那边打听一番呢?阿爷毕竟于朝廷内外的事情更加看得清些,金城今日这番举措,可是韦贵妃授意的呢?

      晋阳长公主一等女儿出去了,就丢下了手中的团扇,看向玉石大立屏阴影处的高继光道:“你马上传消息进宫,让柳淑妃得知韦氏不止看中了柳蘅,还有意柴家的小娘子,柳淑妃自然坐不住了。”

      “是。”高继光恭敬地领命,转身之时看向长公主的余光却是担心、爱慕的。他是比宇文芳更早知道金城公主的不妥,也正是他从中使了力,才使得金城公主嫁给元十九的,不成想金城还不老实,而这后头的事情,高继光却实在不知该如何报于公主知晓。他担心晋阳长公主受不住,也因此恨惨了皇帝和柳赟,尤其是后者,恨不得一刀杀了——若是没有了柳赟,这些烦心事都不会有,长公主也不会伤心了……

      高继光深凹的眼中尽是冷光,收敛心神,拢了深色长袍,快步消失在公主府的花木深处。

      柳蘅等人回了府,先是去拜见了白太夫人,大夫人将宴席上的诸事捡重要的说了,白太夫人便让孙媳妇和小娘子们都告退了,只留下两个儿媳说话。

      白太夫人这才一改孙女们面前普通老奶奶的形象,看向大夫人杨氏道:“听说金城公主也去了杨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和只和九娘说话?”

      大夫人点头,一脸凝重,“母亲,儿也担心这是咸池殿的意思。本来河北动乱使得王妃甄选的事宜推到了明年,然朝中依旧不平静。咱们家出了淑妃殿下,自是站在五殿下秦国公这边的。本来若是晋阳站在咱们这边,便算是有了丁太妃的支持。可如今人人都知咱们家和晋阳的关系,都知晋阳同咸池殿韦贵妃、楚玉殿朱昭媛走得近。而若九娘被咸池殿瞧中了,那可真是一团乱麻了。”

      白太夫人也觉得事情有些瞧不分明,倒是二夫人小白氏,撇嘴道:“阿嫂也说得太严重了些。只看三弟并不多见九娘便知他对这个嫡长女的态度了。再则,金城今日的举动说不定就是故意的误导咱们呢?韦贵妃便是有意替赵王择妃,也不会是九娘呀。听说韦贵妃最看好的乃是柴家的小娘子呢,柴家的那老祖宗德阳大长公主还在,还有一位靖边侯,比起三弟来,他可是手握西陲重军,又是皇后娘娘的外家。咸池殿便是瞧中了九娘,最多也就是个有封号的夫人罢了。”

      近来小白氏的心情很不好,不是因为柳宽新得了两个美人。她不高兴的是九娘一回府,杨氏就处处高看一眼,倒是将她的六娘和八娘都压了一筹、小白氏没有太多的心眼,却是个疼爱孩子的母亲,耳边听了几次杨氏对柳蘅的宽厚,心底就有些不忿。

      白太夫人虽不太喜欢柳蘅,但毕竟是自己的亲孙女,是自己的血脉。听了侄女这话很不高兴,冷声道:“九娘做了侧室你这个伯娘的颜面就好看了?你阿嫂方才的话竟然还没有懂,真是没有脑子!”

      小白氏脸色一红,只是她深知自己这婆母兼姑母的性子,平时一副旬寻常老人的样子,但是动怒起来却是半点情面也没有的,便垂首认错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杨氏虽不喜小白氏的掐尖要强,但她知道若没有小白氏的无能,也衬不出她这个嫡长媳的长处来。便出声劝道:“母亲,二弟妹的话虽糙了些却也在理。儿今日听我娘家阿娘话中露出的意思,宗室里格外高看一眼德阳大长公主的。柴家的女儿归了谁家,宗室便不会像如今这般没有偏颇了。”

      白太夫人在长安城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父亲、丈夫、儿子都是为官之人,对朝中这些事情也不像普通妇人那般一直半解的。她只一想,就清楚了,问大夫人道:“今日吴国公可是去了杨家?金城话里还露出将九娘和吴国公一起说的意思?”

      大夫人一点就透,惊讶道:“母亲的意思,即便咸池殿里有意拉拢三弟,也不过是故意糊弄咱们的?九娘若是归于吴国公,即便咱们家和三弟不重视九娘,行事起来还有有些顾忌的。咸池殿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小白氏却不太明白,她看向太夫人又看了看大夫人,不是说韦贵妃想给赵王聘哪家的小娘子为王妃吗?怎么就扯到了吴国公的身上?

      白太夫人也从没有指望过次媳聪明起来,放松下来靠在美人靠上,“咸池殿必是这样的意图。所以咱们家到底如何待九娘的,老三如何待九娘的,让府中的奴仆们闭紧了嘴巴,便是有人来打听,只说她是府中娘子们中最得咱们喜欢的就是了。便让咸池殿自去打算,咱们稳稳当当的便不会有事的。倒是宫里头淑妃那儿,你后日进宫去和淑妃说透了,不必担心家里。”

      杨氏知道柳淑妃是个比太夫人还要有成算的,多余的话说出来反倒不美了,她忙应了。一边的小白氏却是一头雾水,忍不住问道:“母亲,难道看着韦贵妃和赵王去谋划?若是真娶了柴家的小娘子可就坏了呀。还不如咱们家的小娘子嫁去呢……”

      白太夫人横了一眼小白氏,见她闭嘴了也不多说什么,摆手让她和大夫人去下去了,才叹了一口气,对身边的老仆妇何媪道:“若是当初晓得这么多事,怎么也不能答应雨娘让她嫁与尚是越王的圣人……”

      何媪伺候了白太夫人一辈子,算得上是世上最了解太夫人心思的人,低声劝道:“当初谁能想到皇后不但没有一病而去,还拖了这么多年呢?咱们家殿下当初嫁给越王为夫人,可是柴家同意的。谁知他们家转眼就背盟弃约,韦家女也进了王府。这么多年了,受委屈的可是咱们家的殿下呢。太夫人就不心疼么?”

      白太夫人老眼中闪过锐利的光来,“正是心疼雨娘,我才由着大郎去折腾,才让三郎娶了晋阳。却不想皇帝这般冷心冷清,而晋阳又如此无用。幸好三郎还算争气,不然他若是废了,我就真没有面目去见夫君了。九娘长得像她的生母,三郎不耐烦见她,我也不耐烦见她,你一会儿去同阿方说说,让九娘没事别往我这边走动。”

      何媪想起了当年的三夫人王氏,这么多年了她也不曾见过有女子比王氏更美更耀眼了,可惜了却是个脑子不清楚的。她暗叹息了一声,但对柳蘅却是没有半分通融,不但将太夫人的意思说了,还特地叮嘱方媪拘紧些柳蘅。

      柳蘅对这些事儿自然是不太清楚的,她深觉自己对长安的社交界所知太少了,便让阿桃多多和柳芙等人的婢女多打听一些。其余日子里,多是和姐妹们一道跟着夫子或是学半日的诗书、或是学琴、学画等,再半日则是说说话赏赏花,做做针线等,倒也悠闲。唯一让她不满的是,她不被允许去探望寄住在杜家的舅母和王映华,只得让阿杏收拾了几样好的药材和东西送了过去。她没有想到,隔日里舅母杜氏竟亲自过来了柳家。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6章 林昏瘴不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