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前传:http://www.jjwxc.com/onebook.php?novelid=242106

      正文:

      江面、芦荡、树林、山峰,尽在一轮皓月的渲染下显得分外的宁静而柔和。
      一叶扁舟,穿梭在随风摇曳的大片芦苇丛中,缓缓地沿襄江而上。小小的船头,锦衣青年抬头仰望着天空,见云气变化万千,却难掩那月色。
      中秋,无端的烦恼,无尽的思绪尽上心头,任那一江秋风吹拂也无法消散。

      舱门轻启,蓝衣侍从步上船头,轻声提醒道:“大公子,夜晚江面风大,请入舱休息。林清自会守护。”
      终于把所有的思绪化为一声叹息,嘱咐了一声:“这里已近边界,小心一些,后半夜让林鸿换你。” 转身进了船舱。

      舱内,点着数支红烛,暧意融融,空气中弥漫着龙蜒的香气。同样是一身蓝衫的林鸿,正向放置在一角的香炉内添加香料。
      “大公子,喝杯暖茶,早点安歇吧,明天就要进入魏国了。”林鸿放好香,又倒了杯茶递了过来。
      “嗯。”接了茶,尚未品尝,眼光先已落到一旁床上睡着的人儿。明天,就要入魏境,江上防守严密,船是坐不得了,只好改走陆路,但不知他的身体可能承受车马颠簸之苦。

      端着杯子坐到床边,看着沉睡不醒的人,伸手抚向那白玉般光洁的脸颊,将几缕发丝拢到一边,万千怜惜的目光,尽洒其间。
      林鸿见状微微一笑,这一个多月来,从成都来到襄樊地界,一路上舟车劳顿,大公子却好似有用不完的精力。对那人事不知的人照顾得尤如婴儿,看上去他并不是个会照顾别人的人,却执着得不肯借他人之手,偶尔还会弄得手忙脚乱的,但仍是乐此不疲。

      刚想再说上一句什幺,听到舱门轻弹了一下。林鸿见状对锦衣青年道:“我去看看,清哥好象有什幺发现。”人已窜了出去。
      锦衣青年皱皱眉,水面上可不是他的擅长,本来走水路不如陆上来得快,可现在已经在东吴的地界,目前两国虽然还是联盟的关系,但随着孙夫人的回吴,这样的联盟早已是摇摇欲坠。为了少过几个关口,也为了行水路可以免除马车的颠簸之苦,让早已是身心皆伤的人行得舒服一些。更兼林氏兄弟长年在外以行商为掩护搜罗各处情报,对此处的地理比较熟悉,水里的本领也有几分,才选择了沿襄江而上过吴境去魏国。

      但水路一向是东吴人的专长,要真在此时碰到他们的巡哨,倒是很难对付。出手狠了,会给本来已脆弱的联盟雪上加霜,要是手下留情,又恐对方会危害到这次行程。
      正在思量之时,林鸿回到了舱内,“大公子,不是东吴的巡哨,是水上的劫贼,功夫好象还不错,如何处置?”

      “你在舱里守着,我去打发那些蟊贼。”能在吴魏边境布防严密的地方打劫,自然是有点本领的,锦衣青年伸手自床边取出一把剑,来到了船头。
      此时小船已出了芦苇丛,来到较宽阔的江面,见对方的船已接近,船上约有十数人,为首的劫贼喊道:“留下所有钱财对象,放你们一条生路。”

      锦衣青年暗自好笑,这十数人根本就不入他的眼中,只是如果不一举击溃劫贼,恐怕会惊动东吴的人。想好了对付的方法,锦衣青年故作害怕:“这位大爷,我等是行商之人,出门在外求利更求太平。要财尽管来取,只请不要伤我等性命。”

      听到猎物的恳求,劫贼早打好主意,按惯例先答应了下来,等船靠上去,取财杀人再毁尸灭迹。
      两船一靠近,锦衣青年冲林清打了个手势,两人拔出配剑,轻身一闪,已落到对方的船头,手起剑落,两个劫贼完全没有防备,瞬间就送了性命,横尸船头。

      劫贼们何曾见过这种阵势,打劫多年,从来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猎物,好象此时被猎的不是他们而是自己。一阵慌乱,剩下的劫贼各举兵刃,向两人冲过来。
      锦衣青年见状一喜,这样可是会省自己很多力。起剑轻舞,又是两名劫贼祭了剑,林清也不落后,将一名贼人逼落江中。为首的劫贼见势不妙,转身跃入江水之中,剩下也跟着跳入水中。林清暗道不妙,手上已扣入几枚暗器,双眼直盯着船周围的水面。

      月光下的水面果然轻起微波,小船象被什幺牵着似的在水上打起了转。林清双手一扬,暗器破水而入,水面顿时泛起一阵水花,又一具尸体浮了上来。只是锦衣青年也微微有点晕弦,毕竟他只是初涉一些最基本的水上功夫。小船慢慢地停止了转动,两人都死死地盯住水面。忽然听到自己的船上林鸿的惊呼声:“大公子。”

      锦衣青年心中一急,顾不得追杀劫贼,马上掠回了自己的小船。只见林鸿从舱内窜出,怀中抱着早先在床上的那人,用披风从头裹到脚。“大公子,他们凿漏了船。”
      接过林鸿怀中的人,把剑交给林鸿,感觉到脚下的船确实在缓缓下沉,锦衣青年冷静地道:“上他们的船。”

      两人还未上得贼船,却见那船猛的一侧,船上的林清虽已射出了暗器,可水中的贼人却有好几个,在水下一侧用力,林清在贼船险险翻身的那一刻,也掠回了这边。
      林家兄弟两边护住锦衣青年,无奈小船仍在下沉。林清沉声道:“大公子,这里离岸边数十丈宽,我和鸿弟护你入水,你带二公子泅到岸上。”

      锦衣青年有些犹豫,自己可以自保,林家兄弟水里的功夫也不差,水中那剩下的几个劫贼不会是他们的对手,只是自己泅水问题不大,怀里的人可不知道受不受得了这秋水寒气。
      还在犹豫之时,水中窜上数人,手中兵刃带着一串串水珠,直取船上的三人。林家兄弟尚未出手,就听到有暗器破空之声朝着这边过来,几支利箭,将水里窜出的人尽数又射入水中,力道之狠,几乎是马上毙命,连惨呼声也不曾响起,只有尸体落入水中,带出很大的声响,溅起无数水花。

      锦衣青年抬眼望去,江面上数十丈远处如箭般飞来一艘小船,船头立着一白衣人,手上正弓开如满月。才听见水中又有劫贼窜出,这次那些人连兵刃尚未举起,白衣人已右手一松,三支利箭齐齐飞来,将最后几名劫贼射入江中。
      等到小船近前,锦衣青年才看清,来人也不过和自己年龄相仿,但手上的功夫着实不差,不由得暗自起了戒备之心。

      白衣人也细细打量了一下锦衣青年,脸上微显出一些诧异,方才亏得中秋节明月当空,在远处发现这里的一些状况,很早以前自己就是做那一行的。看到劫贼的船靠近了一艘小船,心里明白这些劫贼心狠手辣,杀人越货,无恶不作,怎奈自己的船离得尚远,想帮也帮不上,直到看到一锦衣青年飞跃上贼船,举手间已将贼人毙于剑下,功夫很是不错,还未松口气,又见剩下的几名劫贼跃入江中。

      白衣人于这一行相当的熟悉,知道他们自觉不是对手,必定会下水翻船或是凿船。也看出锦衣青年于水上的功夫生涩,取出身边的弓箭,看劫贼自水里翻上,手指一松,把那几个人又射入水中。
      此时船到近前,才看清锦衣青年十分年轻,怀中还抱着一人,被披风从头到脚裹得严实,只留一头秀发随风飘荡。
      白衣人在船头抱拳行礼道:“这位兄台,想是遇到劫□□了,看你的船已漏,何不到在下的船上来。”

      锦衣青年也不答话,看白衣人身手不弱,水上的功夫更是好,贸然上对方的船,万一是敌非友,还不如泅上岸来得安全。
      白衣人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笑道:“兄台的身手这几十丈宽的水面当然还不成问题,只是你怀里的人好象有伤病在身,未必能受秋水寒气之苦。”

      才说到此,就听舱内有人道:“与他多说什幺,要上就上,不上还求着他不成。”一个看似小了几岁的红衣少年走上船头。
      锦衣青年道了声谢,对林家兄弟道:“上去。”兄弟两人明白他的意思,先行掠上了对方的船头。
      红衣少年看了便是心里不悦,好心救了你,还防我们到这种地步,让手下的随从先过来占得有利地形,难道还怕我们害你不成。

      心里有气,手上猛的抓过船侧的撑竹,水中一点,自己的船竟然向后倒退了过去。心说,你要是过不来,掉到水里,淹个半死,再捞你上来,看你还敢不敢怀疑别人。
      “贤弟,不要这样。”白衣人出言阻拦,锦衣青年见船离数丈,知道对方有心想看自己的笑话,嘴角不由得浮起一丝冷笑,微一提气,身形如箭般飞出,已上了对方的船头。

      白衣人脸上露出惊奇之色,如果对方是只身上船,他自信这点距离内也能做到,可他手中尚抱着一人,换作是自己,只怕未必能上得船头。
      红衣少年脸上也闪过一点惊奇,却默不作声,转声回到舱内。
      锦衣青年这才点头示礼,脸上带着似有还无的笑容:“方才多谢这位兄台援手,感激不尽。”
      白衣人谦虚地一笑:“在下姓宁,方才那位是我的拜弟凌公子。兄台不必言谢,举手之劳而已。”
      “宁公子幸会,在下姓孟。”
      “舱外风大,不如到舱内暂歇。”

      宁公子进了船舱,留下林家兄弟仍在船头,只见不大的舱内布置得很雅致,另有一桌尚未饮用的筵席摆在那里,红衣少年坐在桌边,一旁也站着两个随从。
      看着锦衣青年仍抱着被披风裹得严严实实,只露一头如丝般秀发在外的人,宁公子不由得莞尔一笑,暗道这位孟公子也真够怜香惜玉的,自己刚脱离险境,还不肯放下怀里的人。

      “孟兄,那里有张床,可以把你的佳人放下了。”
      孟公子脸上闪过一丝不悦,把怀里的人轻轻放到红衣少年身后的床上,冷冷地道:“这是我二弟,他病得很重,一直在昏迷中。”
      “哦。”宁公子有些不好意思了,这幺漂亮的一头秀发,加上披风间隙露出晶莹如玉的肌肤,自己才会误以为那是个女子。才要转身,见覆在脸上的一角披风滑落,露出苍白的一张面容,见孟公子忙将披风重又裹好,方才离了床边。

      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但那份震惊让宁公子差点忘了呼吸。心里道:“这个人,怎幺可能。。。。。。”如果不是红衣少年推了他一把,也许就会脱口叫出声来。
      红衣少年满脸的不悦,本来中秋佳节,和爱人相约游江赏月,尽性把玩,谁知酒还没喝上几口,爱人先是动了侠义之心,救了几个不相干的人上船。那几个人,在红衣少年看来,就算是他们不出手,也完全可以自保,爱人简直是多此一举。更何况被救的人还心无感激,甚至于处处提防着他们,这种感觉让他十分的不爽。

      宁公子回到桌边,脸上已没有了先前的从容,好象有一些事在困扰着他。等孟公子转回身后,才强忍下心头的疑惑道:“孟兄,中秋夜相逢即是有缘,何不一起来畅饮一番?”
      孟公子客客气气地回绝:“在下从不饮酒,宁兄请随意。”
      红衣少年冷笑道:“我的酒也不是随便什幺人都能喝的。”

      宁公子强迫自己的眼光不去看床上的人,只问道:“孟兄是要去哪里,此地正处边界,且夜晚的江面也不好走。”
      “我二弟有病在身,我要带他去求医,赶得急了些。”孟公子淡淡地回答着,“今晚多谢相助,明天一早请找一处地方靠岸,我们要换车马。”
      红衣少年小声嘀咕了一句:“难不成让你们待一辈子,有本事今晚就下船去。”
      不等对方开口,宁公子忙道:“贤弟此言不妥,与人方便,也是与已方便。孟兄尽管留下,明日一早便送你们上岸。”一面说着,乘孟公子不在意这际,向红衣少年使了个眼色。
      不明白爱人为什幺有些举动,但明白是叫他闭嘴,虽然不乐意,红衣少年却也不再说什幺了。
      三人围坐在桌边,也不多言,只略谈了些此地的风土人情。

      天气微明,锦衣青年就要告辞。宁公子也不多留,叫手下的两个随从,找了一个可靠岸的地方,让一行人下了船。
      锦衣青年再次表示了感谢,随口吩咐林家两兄弟,去找辆马车。
      宁公子别过锦衣青年,回到船上,催着手下立刻扬帆离开,见爱人的脸色已是铁青:“这就是你邀我出来赏中秋月,救了人还被别人防得象贼一样,又不准我说话。甘兴霸,下次休想我再来陪你。”
      “公绩,别生气,知不知道我们昨晚遇上的是什幺人,等一下马上会有一场好戏让你瞧,这个中秋过得还真是有意思。”甘宁有些得意得笑了出来。
      “管你遇上的是谁,天皇老子我也不在乎,反正没有下次了。”凌统的气显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消的。

      “你们两个到前面的小春亭靠岸,去驿站拉两匹马来。”甘宁吩咐两个随从。
      “干吗,我们的马不是在水营中吗,现在还不回去,回头大都督知道了,岂不是要怪罪?”凌统真的是有些生气了,一晚上的船没坐够,现在又想着要跑马。
      “公绩,我现在就是要和你马上去找大都督,方才那几个人如果找到马车再上路的话,必定要路过襄江边上最后一个陆上关口,马车行不太快,我们就到那里布置拦下他们。”
      看甘宁很认真地在说,凌统有些疑惑地问道:“拦那几个人干吗,还要请他们喝酒不成?”
      “昨天那位孟公子,将他怀里的人放到床上,裹着的披风露了一角,后来他马上又盖好,只是一瞬间,我已经看到,那个人是谁,我想我绝对不会看错的。”

      “是谁,让你这幺紧张,我好象记得你有些失神了。”凌统也起了好奇心。
      “说起来那人你也是认识的,常山赵子龙。”
      “啊”凌统张大了嘴,半天没合拢“怎幺可能?”
      “公绩,你也是见过赵云的,他这样的人,见一次就很难忘记,更何况他来过东吴数次,还陪着刘备住了半年,我怎幺可能看错?”甘宁极为肯定地说道。

      其实甘宁和赵云不但相识,还有些过结呢。记得当年赤壁之战后,甘宁随周瑜兵发南郡,与守将曹仁几番交战,在周瑜付出了一箭的代价后,又用了诈死计,眼看南郡即将到手,甘宁领兵杀到城下时,赵云早已用孔明的妙计赚了南郡。

      当时周瑜气愤不过,命甘宁强攻南郡,赵云的手下万箭齐射,伤了不少吴兵,甘宁不甘示弱,亲自向前,被赵云亲手一箭射落了甘宁座骑的马铃,马儿受惊,险些将他掀下马背。甘宁清楚的记得,当时赵云在城头冷笑道:“我奉军师这命取了南郡,给周都督备箭无数,看在两国联盟的份上,不取尔等性命。甘将军若再强攻,那赵云的下一箭,射的可就不是将军的座骑了。”
      至此,周瑜明白孔明早作了准备,强攻下去,只有损兵折将,还有可能给曹操渔利之机,虽然气不过,但还是不得已退了兵。只是赵云当时那一箭,却让甘宁一直记在心里。

      此后,赵云又陪着刘备东吴招亲,那段时间住在南徐,偶尔会在城外打猎。那一日正巧两人在郊外相遇,甘宁心中不服,找机会和赵云比武,结果三十招过后,赵云就说两人不相上下,不愿再交手。当时自己也认为武艺与赵云在伯仲之间,可是回家后才发现,左胁下衣服已被划破,若不是赵云手下留情,只怕自己早就伤在他的枪下了,这却是甘宁认为有生以来所受的最大侮辱。再加上赵云那俊美如玉的外表,甘宁说什幺也不会忘记。

      见甘宁说得这幺肯定,凌统也不由得细想了起来。又听甘宁接着说道:“就算那二个随从,本领也差不到哪里。至于那个孟公子,更不是什幺无名之辈,能和赵云在一起的,功夫理应不在他之下,公绩,你不妨猜猜,他是谁。”

      “照你这幺说,如果那个人真是赵云的话,那孟公子的确不会是无名之辈,他一定不是刘备荆州的旧部,那些人我们都见过,可是这个人很面生,应该是刘备入川后收下的。不过川中大将,可以和赵云比肩的,应该没有。此人气度从容,相貌不凡,更兼有一头褐发,神情中透着股霸气,他自称是孟公子,我想除了那个狂妄的西凉世子马孟起外,不作第二人之选。”凌统也极为聪明,甘宁略一提点,便想出了答案。“只是他们两个怎幺会到此地,那赵云好象受伤不轻,究竟蜀中发生了什幺事?”

      “等我们在关口截住了他们,不就知道发生了什幺事了吗。多想无益,船一到小春亭,马上靠岸,他们毕竟对此地没有我们熟,时间上还是赶得及的。”甘宁非常有把握。
      “我们真的要截住他们吗?把他们截下来做什幺啊,现在吴蜀尚在联盟中,如果扣留对方的大将,不是会破坏联盟吗?兴霸,这事还得商量着来,抓人容易放人可就难了。”

      “你多虑了,吴蜀联盟早就是一文空纸,刘备占着荆襄不还,为了讨还,周大都督曾多用计,结果都无功而返,最后还操劳过度吐血而亡,此仇不报非君子。现在孙夫人也回了东吴,他们自己送上门来了,正好拿下。刘备待赵云犹如关、张,外加一个马超,怎幺都够换回一个荆襄了。就算真的换不了,折他两员上将,也够刘备受的了,这两个人,可是多少人都换不来的。”甘宁心里实在是得意,暗想赵云你要是落到我手上,连本带利我要向你讨还。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