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番外——此情可待 ...

  •   番外一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江南的冬日远比北方温暖,即便是昨夜落了一场雪。
      破晓云开日出,到晌午时分,山野林中积雪已化了近半,一夜间枝头豔红的梅竞相怒放,将冬日萧瑟景致点缀出几分亮丽。

      莫明手执一篮香烛、纸钱,信步山林小径,见岭上红梅烂漫,衬著枝条上未融化的雪,煞是耀眼。
      去年此时,他花了一番功夫,将山麓上两株梅树移栽到展大哥墓旁,虽不知他是否喜欢,却也是自己心意,如今见花已绽放,想必墓那边也是一片灿烂。

      冬季昼短,日影微斜,莫明向山中竹屋而去,远远瞧见一缕青烟嫋嫋升起,心中大喜,当是叔父已回。自端午莫非离家,一走便半年,只说展昭祭日前必归。

      明日又是冬至,莫明三年守孝期满,待来朝去坟前作别,要随莫非下山,从此後游历江湖,仗剑卫道,方不负叔父、展大哥殷殷期望及悉心教导之恩。

      推门而入,果见莫非正坐於书案前品茶,莫明放下手中之物,喜道:“叔父,您回来了。”
      莫非微一点头,将茶杯置於桌上,目光落在那一篮香烛纸钱上,轻叹道:“这些是给你师傅准备的。”

      莫明口中应道:“是啊。”心里却有些奇怪,叔父行医多年,又是个不拘世俗之人,向来看淡生死,且展大哥故去已有三年,为何今日提起,神情语气中尽显伤感。
      莫非静了半晌,看莫明地望著自己,不禁又是一声叹息,自身侧摸出一物递上道:“明日,埋在你师傅墓中。”

      莫明接过,见此物用绢包裹著,形状是一把剑,心中好奇,难道叔父找来什麽绝世好剑来祭展大哥,但再怎麽好,怎比得上巨阙。

      待到解开绢,莫明盯著那剑匣直愣愣地发了呆,这不是早先自己亲手埋於墓中展大哥的巨阙吗,怎麽会到了叔父之手?剑出鞘,不由惊呼一声,巨阙竟已折断。

      莫明大惑不解地望著叔父,莫非缓缓地道:“这是我从西夏皇宫拿回的,此剑虽已折,但毕竟是你师傅之物,万不可落於他人之手,何况是他的仇人。”
      还剑入鞘,莫明越发地听得糊涂,“可是……这剑当日已做了陪葬,又怎会流落西夏?”

      莫非轻哼一声道:“西夏国主李元昊去岁平定了回鹘,又将国内与之抗衡的卫慕氏一族满门灭尽,大破辽军後,於今年初挥师南下,直达宋境,多次挑衅。宋夏本已议和,但李元昊意欲南侵之心昭然若揭,宋廷朝臣对此议论纷纷,有主张迎头痛击,也有人以现今国力不强,而西夏正势盛,提议韬光养晦,多给他们一些好处,暂且退让媾和。”

      莫明皱著眉道:“李元昊此人狼子野心,久有入主中原之心,怕即使想媾和也未必能应,之前宋夏之争,宋军两场败仗,元气大伤,虽过了数年时光,即使再战,只恐军力上仍不足,胜算甚微,哎,若能再有两年休整,形势便大不同了。”

      莫非暗自感叹,不过三年时光,莫明已不再是懵懂少年,颇具远识,不禁赞道:“说得极是,当今皇上也知眼下形势,战和皆不利,要想暂时阻止李元昊南侵,唯有用非常手段。听说数月前,有人潜入西夏大营,在极为严密的防守下,仍重创李元昊,令其不得不撤军回王廷养伤,至少一段时期内,无法亲自领兵。李元昊疑心颇重,经之前野利氏及卫慕氏兵变,他是绝不肯将大军交付其他人,因而伤好之前,暂不会对宋构成危险。”

      莫明听了心中一动,微一沈呤,忽而问道:“叔父,您说有人潜入西夏大营,重创李元昊,难道这人是白玉堂?听说他不是已入赘朝廷某重臣家,又怎会甘当刺客?这剑,可是他取走的?如今人在何处?”

      莫非摇头道:“入赘亦不过是江湖传言,无人知晓行刺李元昊之人的身份,但我游历至西夏,曾在皇宫内听到一些传言。说是当日行刺之人一身白衣素服,武功极高,手执一把绝世好剑,连斩十大护卫高手,又刺伤李元昊。此人眼见脱身无望,将剑折为两段,自刎而亡,李元昊虽侥幸不死,却被重创,一时间数十万大军人心恍恍,最终不得不撤军。”

      莫明听到此,心中蓦地一痛,喃喃地问道:“他死了,真的死了?怎会这样?”
      莫非伸手抚上莫明的肩膀,轻叹道:“或许,对他而言,未尝不是一种解脱。李元昊将他的尸首挫骨成灰後,带回西夏王廷,撒入寝宫外的荷花池内,又将断剑悬於寝宫内,众人不解其意,皆言他恨极那人,也有人私下传说,李元昊常在那里自语道:‘我把他留在此,你若想见,便回来。’那日潜入寝宫,得见此剑,我便带了回来。”

      ─────────────────────────────────────────

      又是一夜风雨,打落枝头绽放的娇豔,花瓣纷纷扬扬撒满地,於墓前铺就一层红,淡淡的清香随风四溢。

      莫明怔怔地看著燃了近半的香烛,仍在回想方才之事。将巨阙放入墓中,却惊见画影静静地埋在展大哥的骨灰瓷坛旁。

      原来那日离去後,不知何时,白玉堂曾回来过,将墓中的巨阙取了去,却留下折了的画影。

      犹记当日那人在此留下的不甘与伤心, “最恨的,却是你未能遵守誓约,无论是何理由,上至碧落下黄泉,我都不会原谅你。”如今人虽已离去,但双剑终究还是在一起,是否,你已释怀,不再有怨?

      想到此,莫明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恍然若见那傲然的青年柔声轻语对墓中人道:“猫儿,此去惟死,剑随剑客,因而断此画影,於君伴。携汝巨阙,若幸能复仇不死,玉堂自会相回长随……”

      *****************************************************************************

      番外二

      “陛下,陛下……”女人被推倒在床角,倦着身子伤心地哭泣着,实在不明白,前一刻将她暖玉怀抱,在她体内驰骋,还算是温柔体贴的君主,瞬间会毫不留情地将她推开,任她苦苦哀求不留半分怜惜,披衣离去。

      这个由党项大族都罗氏进献的女人,来宫中不过月余,却深得李元昊的欢心,不但将一座刚落成的还凤楼赏赐于她,几乎每过数日便要前往宠幸一番,自野利氏及卫慕氏先后被灭族,皇后之位一直空悬,李元昊对此女的喜爱,令所有的人都在揣测,下一任皇后便是这位都罗氏。

      眼见恩宠日深,都罗氏不免有些飘然,今晚行房,情到浓时,李元昊随口问她要什么赏赐,都罗氏张口便说,想在兴云宫陪伴陛下。

      西夏皇宫初建,李元昊借鉴唐宋宫殿的规划布局,于宫内各处建后妃居所,稍有不同的便是为自己单独建了一处兴云宫作为寝宫,即便在皇宫内,也不见有多安全。李元昊平日兴致所至,去各宫寻欢,完事后却极少留宿,多半是回自己的寝宫,那里有最忠心的守卫,最严密的防护,只有在那里,他才能安下心来。

      即便是前两任皇后,被召入兴云宫侍驾的日子也为数不多,宫里早有传言,自从数年前宋夏大战,一日李元昊将俘虏来的一名宋人囚禁于此,这里便成了禁地,而后那人竟然从宫中脱逃,李元昊盛怒之下,险些将守卫尽行斩杀,从那以后,他不曾将任何女人带回这寝宫。

      对宫中有关那宋人的各种离奇传闻,都罗氏早已耳熟能祥,奴才们私下所言李元昊爱极了那人,但她怎么也不相信,不过是个被俘的异族,还是个男人,怎么可能?这位君王,从来都是极冷酷无情,将杀人屠城灭族之事做尽,连自己的妻妾甚至长辈也能至于死地之人,又怎会对一个俘虏动心?

      李元昊未曾让任何女子留宿兴云宫,在都罗氏看来,是因为那些女子不够美艳、风流,更少才情,因而无法吸引陛下,但她不同,入宫月余,仗着自己貌美如花,又善解人意,更有其他女子及不上的本领——精通汉文,能诗会赋。因而她才会在李元昊问及要什么赏赐时,提出在兴云宫伴驾,如果被允许,那对奠定她在宫中的地位,有绝对的好处,只是未曾想到,会引起李元昊如此强烈的反感,不顾她再三哀求,甩手离去。

      明日此事必会在宫中传扬,对她而言,无异于一场灾难,可能从此后,再也不会有翻身的机会,都罗氏实在不明白,兴云宫为何就是李元昊碰不得的禁忌。

      —————————————————————————————————————————

      月夜凄冷,寒露深重,李元昊独自徘徊在荷花池畔,深秋的池中只留几许枯叶,偶有锦鲤在水中嬉戏,望着一弯冷月在池中印下鳞鳞波光,轻抚胸,伤口隐隐有些作痛。

      两次都伤在同一个人手中,对李元昊而言,是一种耻辱,何况是在对手已然重伤,甚至濒临死亡之际。第一次,没有让他死,是不愿就此结束那人的痛苦,自己的痛,要让他也跟着分享,但这一次,终如了那人所愿。

      一年前听闻白玉堂重出江湖,那时起,李元昊就一直在等,知他有一日必会前来解决他们之间所有的仇恨。只是终于面对时,心里仍是一如当初的不甘,昭,这人有什么好,即使是为你复仇,也要寻个为国为民的名义前来,若非宋夏之战一触即发,未必能再见。

      李元昊冷冷地看着,白玉堂的眼里除了浓浓恨意,更有一种深入眼底的寂寞,巨阙在他手中,宛若青龙飞舞,轻灵飘逸,依稀记得,展昭当日为保宋军主力,以身为诱,也曾以这套剑法御敌。

      帐前十大高手尽丧剑下,李元昊终于出手了,本来十拿九稳的一战,结果却被已是伤痕累累的白玉堂再度一剑重创,唯一不同的是,这一次,白玉堂拼尽最后的内力,折剑而后自刎。他看到他最后留在眼中的笑意,一洗之前的寂寞,终于如愿以偿,以一个极其合情的理由,去追寻早在另一世等候的爱人。

      对都罗氏的宠爱,不仅因为她精通汉文,也因样貌有三分似昭,但终究,不会成为自己所爱,无从替代也不可能替代心里的那人。那一剑的伤口,已愈,但心里的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即便把白玉堂挫骨成灰,沉入这荷花池中永不见天日,却仍然清楚,自己还是输了,虽然那么地不甘心。“昭,我把他留在此间,你若想见,便回来。”

      ***********************************************************************

      番外三

      忘川之畔,蓝衣人在此期盼了近千个日夜,终于,那带着几分傲气几分飞扬的白影缓步而来。对上满是笑意的双眸,白衣人眼中也尽现柔情。

      “玉堂,等你很久了,这次展昭没有失约。”
      “昭,无论何时何地,我们不会再分离。”

      双影相拥,渐行渐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