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十一章 来自老康的心灵鸡汤 ...

  •   连日的忙碌,胤礽已经很久没有来后宫了。踏进坤宁宫,就看见雪嫣拿着一本书在看,上面印着密密麻麻的西洋文。

      “怎么想起了学习西洋文?”老夫老妻,早已没了少男少女的羞涩与悸动,胤礽很自然的靠着雪嫣坐下。又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对着雪嫣说了一遍,感叹道:“高处不胜寒呀!做太子的时候,虽然不可能事事称心如意,但出事了毕竟有皇阿玛挡着!现在真正是体会到了孤家寡人的味道。对于几个兄弟,朕既要顾忌着皇阿玛的面子,尽可能的给他们尊荣和权利。又时刻的防着他们,担心他们抱成团。”

      “你现在理解皇阿玛的苦心了吗?”雪嫣笑着放下书,宽慰道:“西方有位哲人说过幸福本来就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充满着缺陷。就算我们天潢贵胄,也不能事事尽己意。但反过来讲,不也正是这些不尽人意得憾事、难事衬托了我们的幸福吗?”

      “你总是会安慰人!”胤礽笑着在雪嫣脸上亲了一口,双手下移,摸了摸雪嫣的肚子说道:“宝珠已经这么大了。怎么这一点动静都没有呢?如果再这么下去,朕担心朕的那帮言官们又开始闹腾了。”

      雪嫣脸上一红,随后一抹愁色开始涌上眉头。她记得上辈子的太子妃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对于她来说都是心头肉,但身在这个位置,有时候,身不由己。一个没有嫡子的皇后,纵使胤礽护着她,但终归是站不稳脚跟的。

      “如果我们注定这辈子只有一个女儿怎么办?”雪嫣眼睛直勾勾盯着胤礽。

      “不可能!”胤礽被她盯的发毛,又觉得雪嫣说的话太过武断。可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确实没见雪嫣再有怀孕得迹象。难道他们的身体有毛病。
      第二天,有关皇上传召太医的消息传到了畅春园,胤礽忙完政事就被康熙身边的大太监李德全请了过去。

      “胤礽,朕听闻你昨晚夜招太医。可是身体有什么事?”虽然从皇位上退了下来,但是毕竟从政多年,留下的势力盘根错节,要想打探一个消息还是轻而易举,自从胤礽当政之后的各种做法都一一的传进了他的耳朵,但他尽可能的不管不问,给儿子足够的空间。

      胤礽的眼神暗了暗:“不知道是哪个爱嚼舌根的奴才传闲话到皇阿玛的耳朵里。儿臣身体很好,劳皇阿玛挂心了。”胤礽上位之后把更多的心思放在里朝堂,宫中的奴才也多是沿用了以前,昨天的事让他心中震惊,到底是谁这么长舌把事情传出去。这么小的事情都有人传出去,那么他在朝堂上的事情皇阿玛是否知道,难道皇阿玛在他身边安插了沿线?天哪,难道我连自己的皇阿玛都要怀疑!

      “你也不要多想,”胤礽从小在自己身边长大,他一个眼神,康熙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这件事并不是有什么故意透露给朕的,是你十八弟偶感风寒,朕招太医的时候随口问的。”

      当时太医正给十八阿哥诊脉,康熙就在身边,看着自己最小的儿子忽然感叹道:“胤礽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怎么还没有嫡子呀!”别说嫡子,就是庶子也只有弘皙一个,这点和他比起来差远了。

      诊脉的太医回了一句:“太上皇放心。奴才昨晚去坤宁宫给皇上诊脉,皇上身体健康,多子多福完全不成问题。”

      胤礽有一瞬间的脸红,为自己的多疑而愧疚,也为被康熙给看穿了有一点心虚。

      “陪朕去走走!”到底是自己最喜欢的儿子,康熙不忍苛责。边走边谈道:“朕幼年登基恰逢多事之秋,自此发愤读书至呕血,得老祖宗喝止才作罢。但自此明了张弛有度乃万物之理。后来多年养成好习惯,每逢饭点毕进膳,每逢二更必就寝,每逢五更必晨读。”

      “皇阿玛一直是胤礽的楷模!”这一点不是奉承,康熙一直十个很自律的皇帝。

      对于自己儿子的崇拜,康熙习以为常,“朕知朝堂政事繁忙。朕也知你是个爱民的好皇帝。但再忙,也不能冷落了后宫呀!朕还等着抱孙子呢!”

      康熙以为胤礽一天忙的没时间那啥,今天是来给胤礽做思想工作的。胤礽听了一早上康熙的心灵鸡汤,有点哭笑不得,道:“皇阿玛,儿臣谨遵就是了!只是子嗣一事实在强求不得。再说儿臣还年轻,不着急。眼下,倒是有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等待儿臣去处理。儿臣想征求皇阿玛的意见!”

      本不想告诉康熙,但转念一想,康熙迟早会知道的,自己瞒的了一时,瞒不了一世。更何况,他想听听康熙的态度,于是就将胤俄在陕西的事情给康熙说了一遍。

      “这个逆子!”康熙气的骂的,“早知道他是个浑不吝求不成器的。朝廷官员是他能够随便鞭打的吗?查清楚怎么回事了吗?”

      “还没有。朕已经派了五弟前往陕西去安抚查访。”胤礽搀扶着康熙来到畅春园的清风亭坐下说道:“七弟来信中语焉不详。这件事,我想等他们回来再说。”

      “嗯,”康熙点了点头,“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这点不要姑息他。老十的性子朕是清楚的,一向鲁莽,这次给他给点教训也是应该的。”

      “皇阿玛,一年一度的科考马上要开始了。具体的事宜三弟在负责。但朕想在这次考试中设几个新的科目。”以前的科举取士,都是以文章策论来排榜的,这次胤礽想网罗一批具有特殊技能的人才。大清的官员不能只是满口之乎者也的儒生。“我们大清国土辽阔,虽说也是天下太平,万民富庶。但潜在的危险也是不能忽略的。前几年我们在和葛尔丹的对战中,对方就使用杀伤力极大的火炮,而我们大清却鲜少有人懂这种杀伤力极强的武器。每逢黄河泛滥,我们总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治理,但总是治标不治本。”

      康熙摆了摆手说道:“朝堂上的事情,你自己做主。朕不插手。术业有专攻,我们确实需要一些类似徐霞客、鲁班那种能工巧匠。但八股取士也不全无道理,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箴言。具体的事情,你自己去慢慢琢磨吧!”

      “听皇阿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胤礽道:“朕会仔细琢磨皇阿玛的话。”

      康熙知道胤礽的话不无道理,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但在这件事情上,他不打算给胤礽提个醒。有时候,只有自己碰壁了,才会回头。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第十一章 来自老康的心灵鸡汤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