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三 ...
-
2015.4.6
其实小时候经常和妈一起出去旅游。倒是从十岁开始,就极少出去了。十岁算是一个转折点,搬家到陌生的省市,缺少和朋友的交流,还有开始写故事。这十年一直把自己困在一个小小的世界里,慢慢的写,慢慢的挣扎,到最后几乎窒息,才终于决定搁笔一段时间。这次自己一个人出来,终于解放了一回。
我先前总没有那种勇气,能够突发奇想,说走就走。总有太多的牵挂,太多的顾虑。哪怕是不得不走,心里也总是沉甸甸,像是有块石头压着心脏,浑身不舒服。这大概也是记事起从未好好享受过旅行的原因。
近两年一直试图改变自己,所以变得话唠,在熟悉的人面前老是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有时是自言自语,有时是聊天。但话唠于我而言,大概也就两种情况:要么是我喜欢和对方说话,要么是和对方在一起时觉得心太远,如果对方不说话,便更觉得不如分开,因为陌生人似的距离和沉默让人忍不住想要逃离。当然了,这两种情况有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我面对的都是我在乎的人。
而这些年,总是后一种情况居多的。自从离开家,我已经没再碰到过即使没有语言交流,也依旧能让我感觉我们心很近的人。以至于我必须不停说话,才能压制住我心头的压抑和不安,控制自己不要逃走。
话唠久了,连自己都快忘记我其实是个喜欢安静、喜欢独处的人。
倒是这回来杭州,欣喜地找回了自己,也碰上了即便是沉默也不会让我不安的人。
清晨独自走在安静的街道上,独自坐公车,独自寻找方向,慢慢悠悠,一路走向目的地,一路看风景。再也不需要适应别人的节奏,错过太多的美景。
这种自由和悠闲是我失去已久的。因此就算天气阴沉、身体疲惫,更多地感受到的也是愉悦和身心舒畅。
怎么可能不高兴呢找回了自我,找回了自由。哪怕只身一人,也不会迷失方向,不会害怕惊惧。
我想这些年我学会的,不过是“我们需要适应,但也需要自由”。我见识到太多与我渴望的、喜爱的生活节奏截然不同的节奏,也努力去适应,以至于常年内心抑郁不安,有太多复杂的情绪不能宣泄也来不及宣泄,最终外表适应,内心却变得疲惫、伤痕累累并且丑陋不堪。
我们的大脑为了自保,通常会选择“忘记”我们不喜欢的人事物。当我意识到自己记忆力严重衰退、刚发生的事不久就忘记甚至只记得痛苦的情绪却忘了这情绪的来由时,我就确信我活得并不快乐。
一直强迫自己接受事实,一直告诉自己“必须适应、必须改变”,把自己折磨成如今的模样。但心里其实也在怀疑,这样对吗
有时候也会问自己,你是谁你想要什么你为什么变成现在这样了
记得每回别人问我“为什么会失眠”,我都会回答“不知道啊,要是知道就好了”。我也没有撒谎,我是真的不记得到底有什么事一直一直压在我心里。只是每回提起为什么失眠、为什么生病、为什么心情不好,在茫然地回答“不知道”时,都会眼眶湿润,随时要落泪。
决定要来杭州的那天,心中产生一种强烈的欲望。我至今还记得那种感觉——那种急切地渴望逃离我所置身的环境的感觉。
所以考虑不过几个小时,就决定要去杭州。
出行前也并不慌乱,并不紧张。直到坐上火车,才感到满心的欢喜。
心中不再有无数疑问。不会想念任何面孔,没有任何东西压在胸口令我喘不过气。
这真是种奇妙的感觉。我在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人面前无论如何也找不回的安全感和快乐,竟被这座城市给予。这是这次旅行、这座城市给我的最美的馈赠。
也许确实如我所想,我的现在和将来都必须适应更多我不喜欢的东西、不喜欢的节奏,又或者喜欢却不合适的人。但我希望,我总该有这么一两天的时间,独自走往陌生的城市。
既是找回自我,也是找回自由。
p.s.宝贝,妈妈不奢求在这个需要适应的时代保持什么本我真我,只希望还能有这种一个人的旅行,让我记住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为什么变成现在这副模样。
我也希望将来你能拥有我所感受到的这种真正的快乐。
p.s.p.s.昨天在微博上看到马伊琍的一篇文章,《孩子,你慢慢来》,心中略有感触。妈妈希望将来宝贝你也能慢慢来。比起急着让你独立、成熟,妈妈更希望你生活在让你感觉温暖、安全的环境里。安全感可遇不可求,挫折和灾难却时有发生。既然如此,何必让你刚出生就在这种环境中痛苦地成长。人的大脑要到二十来岁才会发育完全,我不忍心在你还没懂得什么是“值得、不值得”之前,就人为地逼迫你成长。那样的成长是没有目标的,兴许会让你懂得如何生存,却一辈子不懂自己究竟为什么而活。
为了给你安全感,妈妈愿意逼迫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在你幼年时给你温暖、安全的家。这样你就不至于怀疑自己,不至于时时事事都背负极大的压力,被紧张和压力推着走,甚至毫无方向。妈妈希望你从容不迫,一辈子都活得踏踏实实。
这值得,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