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空间的妙用 ...
-
徐桓得了个随身空间。
空间来的正是时候,虽然面积不大,只有一条小溪,一间茅草屋子,两三亩地。远处的青山绿水翠竹小湖朦朦胧胧被雾气遮挡,看不清楚也走不到地方。
有点像网络上的农场游戏。
不过不管怎么说,空间里水质甘甜,土地肥沃,且有奇妙的效果,种出来水果蔬菜什么也快,而且,随着他收获了一茬庄家升级之后,他发现空间可以开辟的土地更多了。
前辈们很多拿了空间去买山,徐桓也有这个想法。不过,他并没有去老家,而是去了西北。
他在上学的时候,看到书上讲的国家荒漠化严重,心里很受触动。草场退化成了荒漠,触目惊心。他有空间,空间有改良物种的能力,就算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溪水也能让他节省很多时间和金钱。他想去治理荒漠。
上班这么多年,他积攒下了一笔钱,几十万,足够让他包一块地治理。况且,荒漠地的价格本来就便宜。
之所以选择甘州,则是因为他的好友张绍在甘州,还是本地人,毕业之后回家考了公务员。有他在,至少会少很多麻烦。
从金绫机场下机,张绍早在外面候着了,他开着车来接人,看到徐桓,又是高兴又是担心:以你的本事,在哪里不好,偏偏来沙漠受罪。
徐桓笑了笑:你对家乡就是这么评价?
张绍气急:我是真心为你担心,你不知道这里风多大。你在这里歇两天,回头我给你安排去荒漠化地带转一圈你就知道了。
徐桓静静的笑:我来的时候就做好了准备。我孤身一人,现在做什么都很自由,可是在大城市里赚再多钱我也不开心。我想做点有价值的事情。
张绍叹了口气。
他请了几天假,带徐桓四处勘察地点。其中不乏遇到大风天气,灰头土脸,张绍是习惯了,徐桓看着满天风沙,若有所思。
最后,在祝阳定了下来,这里有防风固沙基地,本身就有这方面的意识,况且,有张绍的死党胖子虎哥在,这让张绍也有几分放心。
徐桓花了二十万,包了一块五千亩的荒漠,承包年限是七十年,很漫长。
有空间在,他能感受到荒漠之下有条地下河,水汽不多,不过聊胜于无。
这里的县政府很支持徐桓,甚至从市里拨付的治沙基金里拿出一部分,买了树苗送给他。政府的书记握着他的手,十分感谢。书记老家就在这里,有人为他老家做贡献,为百姓造福,这让他很感激。
办妥了承包手续,徐桓开始基础工作。他资金少,没有先上滴灌系统,他在包的荒漠边缘挖了个地下室,住在里面,先把树苗一批批的用空间水泡上几天,让空间水把树苗改造的强壮点,而后,雇人开始种树。
树种的深,这些都是沙漠中特有的树苗,沙棘,沙枣,小叶杨、旱柳、黄柳、柽柳等生长快、耐沙埋的树。
他每天请人种十几亩,在请的人回去之后,他挨个的看,顺便偷偷的给树木浇水。等植物成活之后,他就不怎么浇水了。
乔木,灌木,草,他没有忽略任何一样。
在种植的时候,他不是没有遇到过困难,有村子里喂养的牛羊,啃他种的树木,随后,他就把用铁丝把已经种好的地带围了起来。
有人偷偷砍他种下的树苗喂牛羊,他就雇人在树木上喷上治虫的药,割了树苗喂羊的人来闹,反而被胖子和虎哥收拾了。
再加上书记听闻这件事之后气急败坏,跑到村里发了一通大火,宣布再有人捣乱就给送局子里,如此一来,再没人敢来占小便宜。
徐桓索性请了村长家的儿子,来为他看护树林。又通过虎哥的关系,雇佣了八九个人,帮忙看守树木,毕竟五千亩不是个小面积,而在荒漠中车辆行驶不便,光凭人的脚走着很麻烦。
虽然地处西北,一个人住,不过他买了太阳能发电机,又扯了网线,蔬菜水果之类空间里多的是,只用偶尔去城里采购一下调料衣服之类就行。
他的日子过得悠闲,倒叫来看他的张绍又好气又好笑。
危险的时候也不是没有,风沙突然来了,他躲进半埋在地下的地下室,听风沙拍打着墙壁门扉。风小的时候还好,大的时候,让他一开门就被沙埋住膝盖。
刚扎了根的花木被风吹跑了,重新补种过几次,过程总不是想象中那么顺遂,而徐桓也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他的心态,让小胖和虎哥都感慨不已。当然,他们都不知道徐桓的心态来自于空间。
有空间溪水在,他种下的树木成活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不过,众人也不奇怪。能整天拎着水桶在荒漠里晃悠,这样辛苦种下来的树怎么也不会少。
除了种植防风固沙的沙漠植被以外,徐桓也免不了考虑怎么创收。毕竟,他再能通过股市赚钱,也比不上绿林能自立。为此,第二年,等荒漠的林木有了起色之后,他开始在林地中没隔一排就种上黑枸杞子,这是他特意挑选出来的黑枸杞子,在空间里种出来的,假装外出,从快递公司那里取来,其实并没有花什么钱。品种优良,又在空间里优化了一番,种在地里没多久就过了过来,发出嫩绿的叶子。
有空间溪水浇灌,枸杞的成活率很高,没过多久,发了芽,开出淡紫色的小花,荒漠里每点绿色都让徐桓开心,更何况,开花就代表着可以结果,有收获则让徐桓十分欣喜。
看守园地的人也知道枸杞的重要性,徐桓说了,他们的收入与林地的收入挂钩,这让所有看护林子的人,对这些枸杞很看重,毕竟,诺木洪林场的成功近在眼前,村里人不少去过诺木洪采摘过枸杞子。
有了期待,村里人对林场也有了期盼的心理。
徐桓给林场里人发的工资不低,平均每人两万每年的收入,在祝阳县城也是绝不少的。在村子里每年只有几千块收入的村民来说,真的是高薪。
离家近,每天绕着地转几圈,扶一扶歪了的树苗,给快干死的苗浇浇水,偶尔遇到大风天再补种一遍苗是最辛苦的,不过这种事不多。
眼看着苗木都发了芽,荒漠染上一层绿色,林场的面积一天天扩大,村里人眼里也有了色彩。
书记往林场跑了几次,等枸杞开花的时候,他在林场里转了一圈,开心的对徐桓保证,他会给徐桓极优惠的条件开办公司,销售林场的出产。
种下枸杞的第一年,枸杞的产量一般,品质却还不错,只是销售途径没有打开,不过徐桓宁可收在自己手里,也不低价卖出。不过,他的枸杞挑的是好品种,同时因为空间优化的缘故,品质非常好,送到质监局进行检验,得出了很好的结果。有了质检证书,再有质量,回头客来的比徐桓想象中更多。
枸杞花开的很好,徐桓弄来了几箱子蜜蜂,养蜜蜂采蜜。蜂蜜的品质也非常好,徐桓一并委托给胖哥,由他销售。偶尔会作为赠品,送给枸杞的购买商。也备受好评。
第三年,荒漠上的植被已经扎根荒漠,虽然徐桓不再浇水,植被依然冒出绿绿的嫩芽。经过不断的努力,徐桓包下的荒漠已经全种下了防风固沙的作物,最外层,耐旱易活的沙柳最多。越靠近村子,种的经济作物多。徐桓每天绕着他包的荒漠转一圈,随处可以看到芽木,心里的开心谁都看得出来。
有了植被阻挡,村子里的风沙较往年少了些,这让村子里的人也意识到了好处。
从空间兑换出来的粗根矮草植物慢慢的扩大面积,这种草耐旱抗沙,根部很长,能扎到极深的几米一下的地方,叶子又细又短,表面有些抗晒的胶质层。这些草和沙柳一起固定沙土,十分好用。
枸杞结果之后产量不错,这一年靠着上一年的销售,枸杞的销售完全不成问题。
头一年的枸杞结果不多,到了第二年,适应了环境,枸杞的产量比去年更好,同时,徐桓也在一点点扩大种植面积。
他的枸杞种的并不成片,因此,每亩地里种植的枸杞也并不迷离,平均每亩地的产量只有一百多公斤。每公斤的售价是四十元,种植了约摸有三百亩,300*100*40=120。
这让徐桓有点发愣。
不过,扣除成本,林场里雇佣的二十个护林人,每年2万的工资,两个主管每人3万,再扣除雇佣采摘枸杞人的工资(15万),剩下约有八十万。他索性又拿出百分之五的收益,当做年终奖金发了出去。
这让林场附近的村民兴高采烈,村民有人家就在林场工作,枸杞成熟时也有人去采摘枸杞晒枸杞干活赚钱,这样一来,年底家里的收入也有了三四万。比起从前一年苦哈哈几千块钱的收入,实在是大飞跃。
村长更是笑眯眯。他儿子担任林场的主管,工资就有三万,奖金又发了几千,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全家都不成问题。
他敲了敲烟袋,筹划着给自己儿子找个媳妇。只要林场还在,这份工资又有的赚。至于自己买地种枸杞,这念头不是没有过,不过,他有自知之明。又不是谁都愿意生活在风沙里,之前又不是没有人种过树,可全打了水漂。与其冒那风险,倒不如跟着人乘凉。况且,徐桓投下的钱可不是一星半点。
第四年,除了扩大枸杞的种植面积之外,徐桓在林场里又增加了枣树,杏子,葡萄,核桃之类的植被,以及甘草,苁蓉等各种草药的种植,增加经济作物。为此,他特意去诺木洪农场学习了一番技术,慢慢培养这些果木。
空间带给他了许多便利,不过学到手的技术,才是真正的财富,他学的很认真。
林场里的经济作物还是太少,林场也仅仅达到了收支平衡,之前的投资慢慢收了回来,没有让徐桓自己再往里面投钱,至于想要盈利,还要扩大经济作物的种类。
选择这么一条路,徐桓从来没有后悔过,也并没有向谁诉苦过,有人问起过相关问题,他也只轻描淡写的略过。这并不是什么痛苦的事,他的付出每一分都能看到收获。也有了不菲的收入。
在他的推动下,村里人也开始学着种树。
有了林场作为挡风墙,村子里的风沙小了许多,粗根草的蓄水能力很强,林场的地下水汽比徐桓来之前更多。
村长从徐桓那里得了话,村子里可以从徐桓那里低价得到树苗,由此,村里人在村外种了不少沙枣,自家院子里种上枣树,不管怎么说,总归有了绿色。
徐桓在林场里放养了不少土鸡,算是增加收入的一种,这样吃起来也方便。不过他是怎么也不愿意养羊的,羊的破坏力太强,而他的林场还太脆弱。
顺便养了獭兔,獭兔喜欢半干旱的环境,也喜欢吃沙柳,粪便可以改善沙漠环境,一举多得。
还搭了个大棚,种些蔬菜吃。
除了林场和村子里消耗之外,更多的运到临近的镇上卖。这些不赚钱,只是在自家方便之外给镇上一些福利罢了。镇上的消费水平一般,后来种出来的枣还有苹果之类,更多是运送到市里销售。
虎子刚好是运输公司,这些交给他很方便。互惠互利。
第五年,林场里的树木长势很好,徐桓也成了新闻人物。市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毕竟五千亩的林地,这算是不错的政绩了。
上了几次新闻之后,林场成了有名的地方,不少人闻讯而来,林场倒成了一个旅游地点。
第六年,林场的形势稳定住了,徐桓手里有余钱,又包了五千亩荒漠,将林场向外扩展。同时,村子里也有人,或多或少的包了荒漠,跟着徐桓的脚步走。
徐桓不以为忤,反而很高兴。治理荒漠并不是靠一个人两个人就能有起色的,只有大家一起行动起来,才能做的更好。
事业做的大了,爱情却没有多少收获。荒漠里生活条件不怎么好,徐桓有空间可以每天洗澡就算了,普通人家水够喝就满足了,至于刷牙洗脸洗澡,完全放在温饱之后。对徐桓来说,这可是绝不能接受的。
放弃了大都市的生活,没有男女朋友的徐桓孤身来到荒漠,创业之初他无心想那么多。等不用操心那么多的时候,却发现没有喜欢的对象。
倒是张绍,对他的情况很了解,暗自里替他着急。徐桓却觉得,并不重要。他一个人这么多年下来,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不断的种树,不断的扩大种植面积,每五年承包一块土地,等到徐桓六十岁时,他已经将十万多亩荒漠变成了林场。在他的带动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投身于绿化荒漠的行动。他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号召力的精神象征。
绿油油郁郁葱葱的树木成为一片绿色宝藏。人工小湖,溪水,摇曳的野花,高高的林木,结满果实的灌木,偶尔冒出头的动物,这里看上去像是东北的林场,无数到这里的人都为这样的景色而感叹,甚至不能想象以前这里是荒漠的景象。
他的大半辈子都为了这片荒漠努力,在人生的最后时光,把林场捐献给国家,开始背起包四处旅行。从中国到外国,欣赏音乐,观看歌舞,呼吸森林里的气息,看着无边无际的海洋……
当他闭上眼睛时,只觉得心里一片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