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大义申主张 ...


  •   听闻此言,黄太后立刻神色端凝起来,缓缓说道:“这孩子心思灵巧,这一点本合了哀家的意。但身为皇后,母仪天下,却还是厚道笃实些好。而且,于饮食太过讲究靡费也不好。皇上沉迷于烹饪,哀家已觉不妥。倘若再来个皇后推波助澜,那皇上岂不是更无心朝政了?哀家以为,皇上还是另选贤德女子襄助皇上才是。”
      “母后所言极为有理,朕也觉得立后需立德。不过,朕想请问母后,做人做事诚心正意,是否称得上有德?”君逸凡并不反驳黄太后,而是微微一笑,抛出了一个好似不甚相干的问题。
      “诚心正意,君子之道。当然是有德。”黄太后不知他所问何意,略一愣,便即答道。
      “当日,有人曾向朕说过这样一番话:‘凡事都讲究一个认真,饮食是人生的基本需求,这做饮食的人应该心里怀着敬意,做出来的饮食让吃的人点头微笑,自己的付出才有意义。哪能马虎草率,应付了事?’母后觉得这番话算不算得上诚心正意,契合君子之道?”君逸凡一副恳切探讨大道的模样。
      “哦?这番话却甚是微言大义,不知是何人所云?”黄太后也觉得这番议论新鲜有理,不由颔首赞许。
      “便是那位倪小姐。朕当日听了这番话,便觉得醍醐灌顶,方知大道即存于日常生活之中,对为君之道亦有了进一步的体认:所谓为君之道,就是要对天下苍生心怀敬意,庙堂之上,所作出的政令决策,要让天下百姓点头微笑,才算明君。因此朕认定了倪小姐便是朕的贤后,必将助朕成为一代明君。还望母后成全。”君逸凡双目中放出逼人光彩,神情间有令人不容反驳的威严。
      黄太后幼读经书,识得大体,本非一味以色事人的女子,否则亦难从一名寻常妃子一步步成为统率六宫的皇后。听完君逸凡这番议论,看着眼前这神态自信气宇轩昂的年轻皇上,她的心中掀起阵阵激赏,心绪起伏不已:原来这个自幼跟随身为废后的母亲在冷宫中长大的孩子,这个自己以为恩同再造一直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的孩子,这个自己虽名义上认为亲子抚养却一直不甚注意不甚关心的孩子,竟已成长为这么有血有肉有见识的男子汉,他一定会成为一代明君的,可惜了这么多年,自己并未尽到母亲的责任。也许今后的岁月里能弥补也未可知。眼下,还是先成全了他的心愿吧!若是那倪小姐才德有亏,大不了哀家操心些,每日提点调教着就是了。只是,委屈了裳儿了。不过,裳儿任性娇惯,本来也不是皇后的理想人选。唉!我黄家竟是出不了第二位皇后了。但我黄德容既已嫁得先帝,深受先帝恩宠,当须事事以君家江山为重,方不负先帝的一片心啊。
      黄太后瞬间心中已转过这无数念头,君逸凡却一无所知。只见她看着自己沉吟不语,兀自露出奇异的微笑,还以为这位精明厉害的太后正在想什么有力的理由反击,不由再度挺了挺胸膛,一副准备据理力争的模样。
      “哀家觉得皇上所言甚是有理,既然皇上心意已决,那么哀家也当赞同。那就请皇上命钦天监择定良辰吉日,诏告天下,准备大婚吧!”黄太后思索会子,庄容说道。
      君逸凡没料到黄太后答应得这么爽快,这事这么容易便解决了,心中倒有一千个狐疑不定。不过,想到出尘成为皇后一事大局已定,还是禁不住喜出望外,于是向黄太后深深作了一揖:“多谢母后成全。”
      “皇上无须多礼,哀家还等着抱皇孙呢!只是,哀家有一个小小的请求,不知皇上能否答应哀家?”黄太后笑吟吟回答。
      “母后但说无妨,孩儿定当遵从。”
      “皇上还是原谅了裳儿,今儿就去她的寝宫,两人言归于好吧。以后新皇后入了宫,皇上也不能冷落了裳儿。后宫之内,原要雨露均沾,方才安宁,皇上觉得哀家所言是不是呢?”
      “这……当然,母后所言极是。”没料到黄太后说出的竟是这个要求,君逸凡已允诺在先,此时当然无法反悔,只得硬着头皮应承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