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7、[完本感言]他们活生生地存在,活生生地爱 ...

  •   亲爱的读者:
      感谢你。
      《苏妲己》的故事,至今正式完本。从灵感初现,到大结局,断断续续经历了一年的时间。非常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本来情节已经非常完整,不想写这篇后记的,可是故事的一些背景和细节有必要交代一下,更何况,我还没有好好答谢一路陪我走来的你们~

      主题篇·禁忌之恋

      很久以前

      故事要从苏护和楚离萱说起。
      原本的章节其实是从梨嫣幼时开篇的,离萱的故事是作为插曲断续出现在小梨嫣的梦境中。可是后来在整理稿件的时候,我越想越觉得离萱是一个可写之人,不仅要写,还要大写特写。这就构成了梨嫣出场之前的十余章,是整个故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浓墨叙述苏妲己父母的爱情,明显受启迪于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我觉得在《倚天》中,最动人的爱情不是张无忌和四美的纠葛,恰恰是张翠山和殷素素的故事。后来张无忌和赵敏之间的纠缠基本是张翠山和殷素素的翻版。
      有感于此,我特意将苏护和楚离萱置于一个对立的立场上,要知道,凡是身份对立的两个人相爱,故事往往更扣人心弦。所以你会发现,我在构建恋人关系时几乎将其全部搞成对头:妲己和哪吒、妲己和闻千烨、殷郊和波西娅、姬发和叶胧……当初我在网站上传,系统要我选择作品标签,我毫不犹豫地选了“相爱相杀”、“虐恋情深”这两项。当冤家们因为种种因缘相吸相斥、想爱不得又欲罢不能时,是最好看的部分,当他们走到一起过上日子之后,反而渐渐变得索然无味。
      苏护和楚离萱就是这样的身份。
      苏护作为商朝的将军,奉命征伐敌国楚梁,血洗了楚梁城。而离萱是楚梁的小公主,目睹自己的父亲死于苏护剑下。所以一开始,这两个人就有不共戴天之仇,这也是后来离萱跳崖的伏笔。有读者对出现在离萱梦中的那个美妇人感兴趣,问我主角的转变是否与美妇人有关。其实细心的读者能够猜到美妇人的身份——没错,她就是夏朝末代王后妺喜。在文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道具——带有“喜”字的白丝巾的真正主人就是她。其实她也就是个引子而已啦,主要是给女主角苏妲己送丝巾来的,对人物性格没有影响。
      离萱和苏护的纠葛在正文中有清楚的交代,在此无须赘言。反倒有一个人我不得不提两句,那就是萱护两人间的“第三者”——广贞夫人。
      广贞夫人杨颖颜,是苏护的正室,是两度致死离萱的直接凶手。但她却恰恰也是最受人同情的悲情形象,她本身是苏护名正言顺的妻子,却因楚离萱的插足而失去丈夫的爱恋。离萱爱上苏护是无奈之举,苏护爱上离萱是情不自禁,加之娶广贞为妻也是奉旨成婚,所以这一段畸形的爱恋始终是广贞心里的一道阴影。这段三角恋情里,每个人都没有错,然而结局却十分惨烈。广贞的结局没有明示,但妲己在成婚之前曾对苏护说了这么一句话:“父亲,我以楚离萱女儿的身份要求您,好好对待大娘。”这也算是还正妻一个公允。

      前世姻缘

      不得不承认,妲己和哪吒的爱恋是整个故事的主旋律。千百年前的小狐狸救了一颗脱水的七星血莲子,莲子开花之后却将小狐狸烧伤,小狐狸转世为人,肩头印了一朵莲花胎记。如此明显的隐喻让人一眼就知道这俩人是命中注定的姻缘。
      可是后来阴错阳差,妲己因为亵渎神灵被押解入都,碰上纣王,改写了一生的命运。这里我用了一点笔法,因为在原著《封神演义》中,是纣王听说冀州妲己艳冠天下,命苏护献女,苏护起初不从,后听了西伯侯的建议献女入京的。入京的路上被狐狸迷死附了身,变成了心术不正的妖怪。
      如果说妲己是整个故事中不容质疑的女主角,那么究竟谁是男主角就有待商榷。原则上来讲,应该是拥有了妲己真爱的哪吒,可是从戏份上来讲,哪吒的戏份却不是最多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中没有男主角。如果非要揪出个男主角的话,个人认为不是哪吒,而是帝辛。
      妲己真正爱过的男人有四个:伯邑考、哪吒、帝辛、闻千烨。伯邑考是妲己的初恋,第一次见面,那棵小青松就扎进了她的心里。可是在“祭典碎骨”那场戏里,伯邑考阻住妲己的生路,思想迂腐至极,妲己三观尽毁,对他彻底死心。闻千烨是妲己爱过的最后一个男人,很多人感觉妲己不爱闻千烨,其实不是,妲己真的爱过他——在她亲手剜下他头颅之后。
      妲己最轻盈的爱情毫无疑问给了哪吒,她对哪吒那是24K纯爱。可是要论妲己生命中戏份最重的男人,还得是纣王帝辛。
      历史上帝辛姓子名受,也作“寿”,“辛”是他的号。而“纣王”这个称呼其实是深受压迫的百姓对他的咒称,不是什么好名字,一般用于民间私聊。早些年的电视剧不懂这个,朝臣当面呼“纣王万安”,大王也好脾气地“爱卿免礼”。还有台词称赞妲己为“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其实“沉鱼”一说源自西施,“落雁”说的是王昭君,“闭月”说的是貂蝉,“羞花”说的是杨玉环。这四个女人远在妲己之后,妲己老死的时候她们还没出生呢,用这样的典故是不严谨的。所以你看到我的作品40万字没有一个成语,因为绝大多数的成语和典故都是后世才诞生的。不过这东西也是个悖论,你明明知道殷商时期的文字、音韵和训诂跟现代是截然不同的,他们说话的发音和语法是现代根本没法考据的,但你还是要写他们的对话。所以就出现了没有成语,但人物全用现代白话文来对话的现象。这玩意真是没办法。
      言归正传,妲己爱帝辛,但她对帝辛的爱明显不那么单纯,其中夹杂着抗拒、反感、冷淡、憎恨,当然,还有说不出口的深厚的爱。
      妲己和帝辛纠缠的过程是非常虐心的,相比于她对哪吒一往无前、矢志不渝的爱,她对帝辛的爱则是反反复复、筋疲力尽。帝辛的爱是凶猛的、霸道的,有时却也是无奈的、可怜的。哪吒因私会妲己被亡灵武士抽去莲筋投入大狱,醒来之后,帝辛亲自去探视,本可以一剑要了他的命,却不想他说出了这么一番话:“孤王多想,就这么一剑刺穿你的喉咙,用你的血,来祭奠孤王所受的屈辱……可是我不能,你要是死在我手上,她会一辈子记得你的好,我永远也赢不了……”(《妲己探监》)
      帝辛可爱又可怜的形象,在这一刻跃然纸上。毫无疑问,帝辛是非常聪明的,他知道要想真正得到妲己的心,哪吒肯定不能死。
      故事发展到最后,帝辛是移情别恋了。这一方面是妲己刻意安排,以美色迷惑他,意图拖垮他的身体。另一方面,妲己打的什么算盘,其实帝辛心里清楚。那时候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呢?因为波西娅的原因,殷郊与帝辛决裂,姜王后误死于他之手。当时的帝辛妻离子散,大统流失,妲己腹中的孩儿是他身为男人和国君最后的财富,所以他不能动,也不敢动。待到后来,他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卧床不起,正在这时,妲己诞下龙子,是彼时殷商王朝唯一可以倚靠的血脉。正巧姬发举事,战事四起,妲己身后还有战神苏护。那个时候,苏妲己在内在外的势力高度集中,权倾朝野,帝辛已经到了动不了她的地步,无奈之下,只能让权于她。历史上有很多通过弱化王权来满足控制欲的女人,比如吕后、窦太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等等。
      还说妲己和帝辛。妲己夺权之后,并没有立刻害死他。相反,她表现出了难得的真情。文中有两次提到她想抱着孩子去看帝辛,可每次都遇见第三者在场。那时候帝辛对她已经有了明显的隔阂和疏离,她即便想要亲近,也是不可能了。
      纵观妲己短暂的一生,她虽然和好几个人睡过,但真正嫁与的,只有帝辛一个人,她是有情结的。所以在故事的结尾,妲己与哪吒对峙的地方是帝辛的陵墓,她最终在最思念的人的身边,死在了最爱的人的怀里。

      情节篇·封神之约

      《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短短十余字,成就了一部五十万字的《封神演义》。整部《封神榜》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在诸多剧情、人设方面给了我很多启迪,在此遥表谢意。
      挑几个有名的情节与大家分享。
      不管是在《封神演义》原著还是在诸多版本的电视剧中,都有妲己蛊惑纣王设炮烙之刑的桥段,这其实是有据可依的。《殷本纪》中载:“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既然是史实,那就一定要写一笔,可身为主角的妲己为什么要设这么一种残酷的刑罚,当时我犯了老大难。后来灵机一动,让离萱死于炮烙,后梅伯拿这个说事儿,顺理成章让妲己唱了这一出。
      《封神演义》中还有妲己将伯邑考剁成肉酱一说,说的是伯邑考进京赎父,狐狸精看见这么个美男子,顿时春心荡漾,想要成其好事。但“圣人之子”严厉地拒绝了她,这使她心生怨恨,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随即以被骚扰为由让纣王赐下醢(音同“海”)刑,将伯邑考剁了稀碎。在本部《绝代妖姬》里,这个情节得到了重现,只是我稍微改变了下人物形象,让伯邑考背了道貌岸然的黑锅。
      伯邑考之死随即引出下一个经典桥段——比干挖心。在原著中,比干看出了妲己的狐狸身份,跑到她的老窝一把火烧了她不少狐子狐孙,妲己怨恨不已,以犯了沉疴为由,蛊惑纣王拿玲珑心来医治,这便有了比干剖心的戏,还有无心菜的对白。这个桥段在封神传说中非常有名,不能不写,于是我借伯邑考之手将妲己掐个半死,让帝辛帮忙找玲珑心来治。当时为了要让这个情节尽可能的合情合理,我下大力气做了很多伏笔。第一就是当时哪吒被抽去莲筋,需要玲珑心这救命的药引,这成了妲己要心的主因;第二就是凤鸣岐山,比干说了一句“不知何处,好一声鸟鸣”,让帝辛起了杀机,妲己再无意一推,终于让帝辛下了狠手。当然,为了给我的女主角洗白,我当时设定她不知道玲珑心是比干之心,事后她亦十分后悔。
      文中还有很多其他我们熟知的情节,例如云中子除妖、帝辛杀妻灭子等等,我一一给了不一样的诠释,在这里就不细说了。

      人物篇·以爱之名

      绝代妖姬·妲己

      你爱也好,恨也罢,她是这个故事的灵魂。
      我曾经给这个故事取了好几个名字,最初的想法是“妲己外传”,可是觉得实在平平。后来干脆以人物命名,“苏妲己”就好了,但总觉得不能表现她的倾城和妖娆。最后没办法,改了一个烂大街的“绝代妖姬”,至今也觉得书名太三俗,嗯,有待改良。谁有好想法可以告诉我。
      我写这本书最初的冲动来源于香港版《封神榜》,我女神温碧霞演的苏妲己一下就击中了我。我开始收集殷商时期的资料,着手准备这部作品。
      我始终觉得原著《封神演义》中妲己由善入恶的转变被处理得非常粗糙,她坏得也太简单粗暴。因此我塑造的苏妲己摒弃了狐狸的因素,完全让她从人性上变“坏”。纵观全文,妲己人性的转变有几个关键的节点:第一是母亲的死,她误以为是紫鸢下的手,三观崩裂。在这之后炮烙了梅伯、灭了太卜三族、剁碎了伯邑考、挖了比干的心;第二是被帝辛赐毒之后失忆,在捡拾记忆的过程中一点点变坏,弄些乌烟瘴气的天师和美女去搞帝辛。有人好奇苏妲己是否真的失忆,她是真失忆了,但后来她又一点点想起来了;第三是生了孩子之后,她又算计上了闻千烨,人家在前线卖命,后来她把人给杀了。其实那个时候是形势所迫,姬发起义,还有哪吒助阵,帝辛被胡喜媚所惑,躺炕上等死……她有孩子,她是个母亲,她已经到了不坏不行的地步。
      苏妲己不是什么好人,但其实她也没想的那么坏。她所做的一切“坏事”,都是以爱之名:祭典碎骨是为了救她的姐姐,献身纣王是为了保哪吒一命,挖玲珑心是为了救哪吒,弄死闻千烨也只是为了保护她的孩子。
      有的读者会发现,随着剧情的推移,妲己的心理描写越来越少,一点点变得少言,变得叵测。这是因为,我越来越不敢直接触碰她的内心,因为心理活动一旦泄露,这个人就不再神秘。而一个人,失去神秘后就会变得柔软,变得让人恨不起来。而苏妲己这个人物,怎么能让人不恨呢?
      妲己的结局,我曾设想了很多个,包括她和哪吒在一起了,或者她表面被姬发杀死了实际上偷渡到一个未知的地方……但这些实在太烂俗,因为苏妲己这号人物的结局一定是死掉的,而且要死得轰轰烈烈,死得不轰烈都不是她的风格。定稿中的结局其实我不是很满意,本来是想学习埃及艳后的死法,让她被毒蛇咬死,后来想来想去,还是让她死在了哪吒的怀里。也算完成了她终生的心愿。

      火莲灵珠·哪吒

      哪吒这个传说形象在中国可谓深入人心,但像我这样把他和苏妲己拧成一对儿也是蛮拼的。在这个故事中,哪吒的前世是一颗莲子,被妲己的前世所救,长成一株莲花。后来也是他结束了妲己的生命——尽管妲己算是自杀。
      哪吒原本可以快快乐乐做他的三太子,偶尔耍个枪套套圈调戏一下花季少女,最后娶个王公之女也就罢了。可他偏偏招惹了妲己,爱上她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劫数。
      其实在整本书40万字中,哪吒的戏份并不多。其间我几次试图给他加点戏,但每次都加不起来,后来就放弃了。其实这个人物塑造得并不算成功,因为从头到尾没有太大的成长。当然,因为本书以塑造苏妲己为主,其余一概人等都是配角。在苏妲己的生命中,哪吒是她爱得最纯的一个男人。妲己第一次对他心动,应当是在祭典碎骨那幕戏里,所有人都在与她为敌,只有哪吒为她挺身而出。这成为她爱上他的伏笔。当然,妲己能够爱上哪吒在于三观一致,彼时伯邑考是坚定的卫道士,笃信神灵和尊卑秩序;恰巧哪吒是个混货,上天入地什么也不怕,正好和妲己一拍即合。
      后来,妲己和哪吒之所以走向殊途,主要也是由于三观的背离。妲己为帝辛献身的时候就说过:“我要你将整个江山都赔给我。”她是有政治野心的。后来各种阴错阳差,她成了帝辛背后的掌权人,又是储君的母亲,她只得坐上了那把椅子,成为殷商的代言人。
      而哪吒的人设就是灵珠子下凡、伐纣的先行官。《封神演义》中哪吒本是昆仑山上的一块灵珠幻化,后经太乙真人送下凡间投胎至李家。他自带反殷商的属性。后来他和她走上对立的位置,也是命中注定了。
      全书中,哪吒的几次集中出现,都是感情线的高^潮:在巫彭山上与梨嫣偶遇,不巧梨嫣掉进了猎人的洞穴,他替她疗伤,第一次萌发了情感上的悸动;他在太卜府被云中子捆进了衣柜,与妲己咫尺之隔时也是动人心弦;尤其是在与尹之梨大婚前夕,他变作鲧捐的模样去看望妲己,两个人一言一语,从互相试探到敞开心扉,是感情上质的升华,我自认是全文难得的高质量感情戏。最后他在帝辛的墓地与妲己针锋相对,双方各自都走得太远,已经难以回到从前。
      其实哪吒有一个重要的情节被我删掉了。是在水灾过后,梨落宫坍塌,妲己又因为蓉丽的事与帝辛产生了一系列的误会,搬到了御花园附近的清斋。恰巧哪吒出现想要带她离开。在百翠园的一个年久失修的小园子里,哪吒和妲己在一处四下无人的石洞里面,其实是发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的。所以后来帝辛看到哪吒的那块红手帕,发疯似的找妲己算账强^暴了她,是有原因的。只不过百翠园里的那段激 情戏,我反来复去也写不好(总是流于低俗)。后来整理的时候干脆删掉了。就让他们保持纯洁的爱恋关系吧。

      一代暴君·帝辛

      帝辛,姓子,名受,谥号纣。谥法上“纣”表示残义损善。
      根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帝辛其实是个非常聪明勇武的君主。《殷本纪》记载:“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说的就是帝辛这个人天资聪颖,文武双全,力大无穷,据说可以手格杀猛兽。然而却有点自大狂:他的智慧足以拒绝臣下的劝谏,口才足以掩饰自己的过错。他凭着才能在臣子面前自我夸耀,凭着声威到处抬高自己,认为天下的人都比不上自己。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神话传说里,帝辛都不是个正面的君主。他凶狠残暴,荒淫无道,刚愎自用,穷奢极欲。这些在本文里面都得到了体现。不过我还是尽量给他洗白了一些,看上去也有点人情味。
      帝辛会看上妲己,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是她的美貌。苏妲己的美貌世人皆知,我在文中借西伯侯姬昌之口评价她“眉如翠羽,脸若桃花。日后将艳冠当世,或将有倾国倾城之忧。”第二是她的利用价值,彼时正巧鬼方国骚扰边境,帝辛需要苏护带兵出征,所以将苏妲己收入宫中以作筹码。第三是因为三观相符。彼时在朝在野高度迷信神灵,太卜的存在严重威胁帝辛的王权,帝辛一直视之为眼中钉。妲己居然敢劈碎天帝兆文,一下子就对了帝辛的胃口。
      后来,帝辛爱上妲己完全就是理所当然(你五十岁了身边还有这么个年轻貌美的少女你也会理所当然)。当然因为性格的原因,他有点S的倾向,动不动就又打又骂的,让妲己吃了不少苦头。不过一报还一报,苏妲己就不是个好惹的,你欠她多少,她一点一点总要讨回来的。
      小说的后三分之一写得较为匆忙,帝辛死得也比较粗糙。历史上好像说他在周兵攻破之际,于鹿台自杀。小说中我还是让他死得体面了些,其实我也挺同情他的,他有几个时候挺可爱的。

      殷郊&波西娅&谢尤伶

      最后我想说说殷郊的爱情。
      殷郊是一个有点软弱但是非常善良、非常暖的人。他一生爱过两个人:北海国过来联姻的公主波西娅,和大商的富贾千金谢尤伶。
      其实波西娅完全是殷郊的配角,是我重点用来烘托尤伶的。不知道读者有没有发现我虚构的北海对应的其实是俄国(但俄国的历史没有中国悠久,商朝的时候还没有俄国文明。所以我虚构了一个北海。)波西娅在和族人对话用的那组“鸟语”,并不是我用脸在键盘上随便滚出来的,是我用谷歌翻译出了俄罗斯语,听它的发音再转成汉文的(也是无聊)。
      波西娅是一个悲情角色,她带着母国重大的任务来到大商,意欲混淆殷商血统,让母国吞并大商。其实她可以做得很好,就是唯独不该爱上殷郊。
      重点说说谢尤伶,她是我全文中最喜欢的角色之一。她原本是江南的大家闺秀,为了一个“天下最好的郎君”远嫁都城,以一个小三的身份插入别人的婚姻。但她天性乐观,沉静有度。新婚之夜新郎逃跑,她反而赞赏;受了殷郊的莫名指摘,她却也受不得冤枉。尤其一段殷郊上门赔罪的戏码,二人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看得颇有趣味。彼时女方的内心活动着墨不多,“此时尤伶才眨了下眼睛,竟生生砸出一大颗眼泪来。她看着被泪水打湿的琴弦,抬手自斟了杯酒,喝得更烈了。”尤伶对殷郊的情根,便是此时种下。
      相比尤伶对殷郊的情意,殷郊的反射弧显然长了很多。中间还想把尤伶送出去,那段写得我也是心酸(虽然是为了引出姬发演的戏)。
      综观文中所有的感情戏,我认为殷郊和尤伶的质量最高,细节各方面都很生动,情节也够虐。其实这里面有点伏笔,就是殷郊和妲己之间也有那么一点意思,细心的读者能够发觉。但其实只止于好感和欣赏,不算什么。

      总体而言,还有好多想要说的人,比如离萱,比如叶胧,比如闻千烨……对我这种文人来说,每一个亲手创造的人物诞生出来就是活的。他们活生生地存在,活生生地爱。《苏妲己》最开始有45万字,后来删删减减到39万字。写得我非常疲惫,我想以后也不会再写这么长的故事了。真的很佩服那些动辄几百万上千万字的作品,那种作品别说写了,我读都读不下来。不过说句实话,铺开一个故事、展现一个主角的成长,真的没必要那么长。打个架都要打二十章,上个床都要上十章,实在是浪费墨水。真正的大师,都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
      最后卖个广告,我的新作品《幻海龙踪》已经开始在晋江连载。文笔更成熟了,情节更有趣了,内容更搞笑了。欢迎捧场。

      宁为郭襄
      2017.6.25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