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8、第五十八章·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

  •   第五十八章·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吉光初来乍到,自然是要学习一番王府规矩的。且就如寡言所说,这王府里的规矩多如牛毛。张妈妈自个儿不识字,便以为吉光也不识字,只一条条把那些规矩死背给她听,且她还是个急性子,背了一遍就要求吉光也能记下。被张妈妈喝斥了两回后,吉光就发了狠,请许妈妈帮她找来一些纸,她给裁成小纸条,把张妈妈背下的内容给默了下来。直到这时张妈妈才知道,她们灶下新进的“小子”,竟还是个“才子”,于是她忽地就不肯再给吉光背规矩了,只从总管着内厨房的二等管事黄妈妈处借来厚厚一本所谓“王府行为准则”,丢给吉光,她只负责定期检查作业就好。

      许是出于不识字的人对于“文化人”的天生敬畏,从那以后,她对着吉光虽仍是没什么好脸色,至少不再像之前那般动不动就张口喝斥骂人了。

      学了三天规矩后,张妈妈便不肯再叫吉光光领月钱不干活,开始领着她一一熟悉那灶下的“业务”——在她被分到灶下的第三天,恰巧就是府里发月钱的日子。吉光原以为凭她欠下那么多债,定是拿不到钱的,不想张妈妈领了月钱回来后,竟也仍给她一个荷包,说是她的月钱。这月钱虽不多,不过才两百文,可对于从没指望过有这样好事的吉光来说,也算是一笔飞来横财了。

      跟着张妈妈跑了两天后,吉光渐渐便知道,她们这灶下,差不多算是府里最下等的仆役了。在她们的上头,顶着灶上的那些厨娘们。而灶上那些脾气一个比一个古怪的厨娘们,又归厨房总管黄妈妈管。黄妈妈的头上,还有一个总管着内外厨房的管事,姓杜,人称杜爷爷,据说是只笑面虎。再往上,还有个总管着厨房和其他什么地方的二管家——这就已经不是张妈妈能够得到的级别了,故而她也就没跟吉光多做介绍。

      而再再往上,才是那个叫吉光无来由忌惮到不行的内院总管长寿爷。

      许是出于某种小动物的直觉,打在府门前和那白眉毛老头儿对了个眼后,吉光本能地就知道,那老头儿看她极不顺眼。不过当她弄清这府里的职等分工后,她那一直悬着的心倒是放了下来。原来这府里有一条规矩:一层只管着一层的事儿,绝不允许出现越级管理的情况。因此,哪怕是那可怕的长寿爷看她的眼神再怎么不善,至少他不可能越过她头顶上那么多级的管事,直接把巴掌拍到她这还尚未入等的小厮头上。

      至于说灶下,人手倒也还算是简单,包括张妈妈在内,只不过七个婆子和四个丫环。另外,就是她这么一个假小厮了。那四个丫环,分管着灶上的四口大灶,平常只管着各个灶上的用火,其他诸事统统不管。七个婆子里,三个管着洗涮,凡是采买回来的菜,和那用过撤下来的碗筷,都归这三人管。另外还有两个生得特别粗壮的婆子,专管着灶上的担水劈柴。剩下那个最胖的,就是当初嘲笑吉光的手像鸡爪子的那个,专管着杀鸡宰鹅——当然,猪是不用内院杀的,都是在外院杀好了送进现成的肉来。至于张妈妈,就吉光看来,差不多属于灵活机动的性质,哪里忙不过来了,她就往哪里去帮把手。不过,若是动用到她,那一组人马就要倒霉了,非被骂个臭头不可。

      渐渐的,吉光也算是看出来了,这张妈妈就是个嘴上不饶人的,天天骂着要甩人耳括子,可真正动手的,却是一次也没有过。

      这灶下的诸人,每人各领什么差事,原都已经形成惯例的,如今突然加进一个吉光,且看着还这么瘦小干扁,虽说她一来就露了一手,看着仿佛力气不小的模样,可因着府里那“连坐”的规矩,各组人马都怕贸贸然加入一个新人,万一担不好差事,白白叫自己也跟着挨骂受罚,便都不肯叫吉光加进来。于是,吉光只能天天跟着那张妈妈四处“打零工”。不过她天生一副好奇的禀性,对什么事都想看个究竟,偏那张妈妈又忽悠着她,各门有各门的门道,连洗个碗也有一套专门的手法,吉光便认真旁观了一回,见那专管洗涮的婆子们洗起碗筷来,果然不仅速度快,且还件件干净,她便也下手试了一回,却是叫那为首的婆子笑着把她洗过的碗碟又重新拿去再洗了一遍,她这才不得不服。

      这灶下诸人,多是老实本分的性子,不然也不会这么多年陷在这最底层的灶下不曾有稍许进阶了。除了那四个烧火丫环外,余下的几位又都是有孩子的妇人,见那小吉光年纪虽小,看着仿佛担不了什么事的模样,偏是个手脚勤快的,且那小嘴儿也甜,谁忙不过来,她都乐意主动过去搭把手,于是不知不觉间,这灶下诸人就都对她亲近了起来。甚至有一天,张妈妈忽然就发现,不管是谁忙不过来,诸人竟都不叫她了,而都是直接招呼着小吉光过去帮忙。偏那小吉光也不计较,什么差事都乐意插上一手,人也好学,竟渐渐把这灶下的差事,除了她干不动的担水活计外,竟什么都学会了。后来,她甚至还磨着胖婶要学那杀鸡宰鹅的本事,偏看着那活蹦乱跳的鸡鸭又不敢下手,倒叫一只老鹅追得她满院子乱窜,平白给灶下辛苦的众人做了一回开心果。

      于是许妈妈便发现,即便她没有使钱收买众人,似自家姑娘在这灶下呆得也很开心自在。

      不过,也有例外的。

      那给灶上厨娘打着下手的四个丫环中,有个叫小梅的,禀性中有那么几分像王明娟,总觉得不占人便宜便是自己吃了亏,明明忙得过来,她也要招吉光过去帮忙,以至于到了后来,她干脆叫吉光顶了她的差事,自己溜出去玩耍了。

      其他三个丫环都是老实人,便有看不过眼的,撺掇着吉光跟那小梅翻脸,吉光这会儿已经把那灶下的活计都弄懂了,正看着那些厨娘们的手艺好奇,倒也不以为意,乐得逗留在厨房里,看着那些厨娘们如杂耍般耍着刀功。

      众人的眼都是雪亮的,她的厚道不计较,渐渐的,叫灶上那些原本十分看不起她们这些灶下婢和灶下小厮的厨娘们,也悄悄对她另眼相看起来——至少不像对小梅那样动辄喝斥。再渐渐的,连那分管着厨房的黄妈妈也觉得,这不知什么来路,被二管家硬塞过来的“小子”,倒也是个可造之材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只说这小吉光在灶下混得风声水起之时,那景王殿下的日子却是有些不太好过起来。

      却原来,自那长史大人高升后,不知打哪里刮出一股歪风,只说这景王府的长史在景王府呆不长的原因,竟都是被那景王给折辱虐待的。甚至有人还有鼻子有眼地说着这荒唐王爷是如何折辱长史大人的故事,连他给前一任长史家新添孙辈送的贺礼,也被人歪曲成是一种恶意羞辱——当然,周湛送礼时,心里确实是存着羞辱的意思的。

      到了这时候,怕是再怎么官迷,再怎么在心里惦记着那五品的官衔,那些很是重视风骨的官员们也不得不在人前表现出一二那“生命诚可贵,仕途价更高,若为风骨故,二者皆可抛”的气节了,于是纷纷婉拒了这景王府长史官的一纸任命。

      而他们的拒绝,则叫圣德帝十分恼火,深信这都是因为景王一向荒唐惹来的众怒,便把景王招进宫去一顿训斥,又以替太后祈福的名义,把他扣在上书房里,足足罚周湛抄了半个月的经书,直到眼看着那皇家书院即将开学,这才将他放出宫去。

      而叫周湛恼火的是,圣德帝不许他出宫,倒是不禁止后宫那诸多妃子长辈们以各种名义关心他,时不时就请他过去吃茶看戏聊天。当然,席间陪同的,还有各家各个年纪各种长相的闺秀们——不用长寿爷以那种古怪的眼神看他,周湛也知道,这是变相的相亲。

      比起那些闺秀们或羞怯的偷窥,或大胆的直视,周湛倒是宁愿叫圣德帝罚他再把那经书抄上个八百万遍。因此,一得到赦令,他就麻利地溜回他的王府,任由宫里的娘娘们再找借口宣他进宫,他是打死也不肯去的。也亏得圣德帝孝心甚诚,最恨人借着糊涂了的老太后生事,不然怕是就要有人借着老太后的旗号,把这不听话的景王给诓进宫去了——打圣德十五年起,这老太后就一年糊涂似一年,甚至连眼前的人都渐渐不认识起来。当时的人们不知,只道是太后老糊涂了,后世的人才知道,这一病症,原来叫作“老年痴呆”。

      吉光原不知道王爷不在府里,直到有一天,原本显得高高在上的管事黄妈妈忽然拿钥匙开了一旁一直锁着的小灶间,且还亲自卷起衣袖下了厨,她这才知道,原来之前王爷一直被扣在宫里。

      这些日子,吉光过得极是充实。这灶下的活计在别人眼里是低贱劳累的,可对于喜欢流汗的吉光来说,却并不以此为苦,甚至还很有几分自得其乐的意思在其中。白日里,她忙忙碌碌,到了晚上,往往是一挨着枕头就睡着了,除了偶尔听人提及王爷时,叫她想起那么个人之外,她也没把太多的心思放在王爷身上。因为她觉得,王爷身边伺候的人多了去了,应该也不缺她这么个假小厮,于是渐渐便没心没肺地把那位爷给抛到了脑后。

      至于周湛,每每被后宫嫔妃们逼着去相亲时,看着那些闺秀们装腔作势的模样,他则总是忍不住会想,如果吉光在这里,她会怎么说,脸上又是个什么表情。

      因此,回府的第二天,他便找了个借口支走长寿爷和长寿爷的忠实门徒沉默,单带着寡言一人,去那灶下走访那在他看来,心直口快得大快人心的小厮吉光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8章 第五十八章·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