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 18 章 ...

  •   福宁宫中燕王朱棣到底跟徐氏说了什么,谁都无法知道。只是在走出后宫时,燕王突然叫纪纲上前,下令让他多派几个人去京都护在三个小王爷身边。

      之后的日子,庆寿寺的主持道衍和尚开始频繁的进出王府。因为先帝刚刚去世,所以外面的众人都下意识的认为燕王总是召见道衍和尚,是为了给先帝念经祈福。

      燕王与道衍一起秘密商谈的时间越来越久,渐渐的陈林也多了一些自己的时间。而如今闲暇时,陈林却再也不敢荒废独自待着,而是直接前往燕王府的护卫军军营中。

      先帝规定,亲王不临民,不裂土。所以在战时和特殊情况下亲王能掌控属地的所有军队兵权,但一旦无战事,当地的军队便不再由他掌管。所以说燕地虽有十万精兵,但却不真正的属于他。在危难时刻,王府的护卫军才是唯一真正属于燕王,唯一不会背叛他的存在。

      燕王初到燕京时,他身边有亲卫五千七百七十人。朝廷是按照每位亲王的身份和所属的藩地为他们分配护卫军的,每人从三千人到一万九千人不等。但因为燕地特殊加之燕王常年征战,渐渐的为了保护他,他的护卫军人数也已经从五千人发展到了三万多人。

      这个人数如今仅次于在更北边位于大宁的宁王朱权,宁王因属地靠近蒙古凶悍之地常年不太平所以他的护卫军人数是诸王中最多的。如今他旗下的王府护卫军已经达到八万众,并且他直接还掌管着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

      燕京不是大宁,燕王也不是只知道打仗的年轻宁王。燕王这些年常年征战屡战屡胜,在朝中军中的威望和民间的声望太高了。所以朝廷势必会有所动作,而在朝廷有所动作前,燕王府的护卫军必然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如今燕王虽然什么都没有说,但明白燕王的未来便是三万王府护卫军的未来,所以此时的纪纲已经开始慢慢的暗中准备起来了。

      在燕王府的所有护卫军侍卫中,王爷身边的这三十个贴身侍卫却是最要紧最重要的。

      纪纲其实不知燕王殿下为何会将陈林收在自己的身边,但既然事情已经变成这样了,他只能接受并努力的改造陈林。

      起初他还想着该怎么劝说这位曾经的锦衣卫百户大人,让他加紧训练。但如今见他还未开口,陈林便主动过来。他自然乐的轻松,立即亲自上前专门调教起陈林来。

      “王府的护卫军都以为殿下效忠为荣,而做为殿下的贴身侍卫军,我则认为能为殿下死才是莫大的荣耀。此时的你们还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是今后在战场上你们就会懂了。到时在战场上你们就是殿下的眼睛,殿下的左膀右臂。敌人过来时,你们不用第一个冲在前面,但必须一定要站在殿下的面前。替殿下杀人,替殿下挡剑,才是你们最重要的责任。不能让殿下伤到丝毫,必须要为殿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只有这样你们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王府贴身侍卫!”

      这是陈林在同意接受纪纲的训练时,纪纲站在他面前的说的一席话。当然那个时候,他的身边还有很多的王府侍卫。

      当时在纪纲话毕后,所有人都大喊着一定为殿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心中一点点发寒,陈林脑袋昏昏的只能下意识的动动嘴巴。

      而自从陈林点头起,他便真正的陷入了地狱一般的炼狱中。自那日起,陈林开始学习了一些他一辈子都不曾真正接触过的东西。

      “陈林,杀人时,手一定要稳,心中绝对不能慌乱。”

      “记住人的脖子才是最脆弱的地方,陈林你的力气比较小,武功也不是很高。所以记住,你若是想要杀人,只能靠快狠准只有这样你才能取胜!”

      “殿下身边的贴身太监都有为殿下试毒的职责,但若是殿下在外或身边没有人时。你们便要主动的承担起这个责任,你们绝对不能让殿下用任何没有检验过的东西!”

      “有的时候,若你们感觉不对时,便要立即动手。作为殿下最贴身的护卫,你们有随时进出王府要地的权利,同样殿下也赋予你们先斩后奏的权利。所以若是感觉殿下有危险,你们可立即动手,无须有任何的犹豫。即便最后弄错,后面也有我也有殿下。”

      陈林在燕王府过的战战兢兢又恍恍惚惚,每日学习着一些让他毛骨悚然的东西。每日努力的听从着纪纲的话,一次又一次的加重着身上的训练,渐渐的陈林便有点麻木了。

      人的身体有时很奇怪,若是不逼迫你可能永远都无法知道,它的极限究竟在那里。

      以前在锦衣卫,陈林绕着军营跑一会便累的上气不接下气。也同样在那里,当时每日的跟着别人操练,当在胳膊上突然发现一个小凸起时,陈林便会暗自高兴了很久。

      而在这里,短短的时间。在纪纲的监督下,陈林便飞快的超过了以前的几个月。也就在这里,陈林知道有时徒手也能杀人。也就在这里陈林知道原来一切不起眼的东西都能充当凶器,轻轻松松的要了人的一条命。也就在这里,陈林明白原来所谓的王府贴身侍卫,不是光要学会保护也要学会攻击。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了,陈林每日咬牙完成着纪纲给他的训练任务,每日挑战着自己身体和心理的承受极限。而在身体一日强过一日时,陈林整个人却渐渐的越来越沉默起来。

      就在陈林在燕京日复一日的学习着训练着,慢慢的变成一个连他都陌生的王府侍卫军时。在京都应天的陈水,终于得偿所愿成为了当今天子身边的内侍第一人。

      皇孙朱允炆在先帝去世六天后,便举行了登基大典,成为了整个大明朝最新的掌权者。

      而作为新皇,朱允炆登基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认命自己的亲信担任要职。

      他任命自己的侍读黄子澄为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又晋升原来的兵部左侍郎齐泰为兵部尚书。他们两人一个是洪武十七年的进士第一,一个是与对方齐名的洪武十八年进士第一,所以到了后来朱允炆便干脆命他二人同参国政。

      大儒汉中教授方孝孺是他一直仰慕的文士,所以登基之初。朱允炆便直接征召他为翰林侍讲,凡国家大事都与他商量一下。

      先帝一生尚武又是靠武力得的天下,所以在朝中武官的地位一向都比文官高。大明律明文规定,文官不许封侯。朝中武官多为正一品,而当时的文官最高六部尚书却只是正二品,这足可以看出先帝在时文官在朝中的地位。

      但这一切的一切,在朱允炆登基为帝,又一再亲近文官后终于有了变化。

      而因为身边近臣的影响,新皇在登基一个月内便更改了大明律。他先是将原本正二品的六部尚书升为正一品,头一次让朝中的文官与武官地位对齐。他又改正了大明律中量刑较重的部分律法,取消了一些骇人听闻的酷刑。

      之后在朝臣民间的一派赞美中,新帝又下诏全国行宽政、平反冤狱。见秋闱在即,朝廷又有了大开科举,让朝臣荐举优通文学之士,授之官职的圣旨。

      二十一岁的年轻皇帝,在身边文人的帮忙下。有条不乱的一点点的实施着他的改革,一点点的改变着塑造着他手中的大明朝。

      而因为他一系列改革,那些原本被先帝的动辄杀戮和廷杖吓住的文人言官们。终于不再害怕,终于渐渐的大起胆子来开始一个一个的上谏,一个一个的施展起自己的抱负来。

      朝中的事情,陈水不懂也不愿意知道的太多。只是毫无意外的随着新帝的登基,原本一些依附于他义父司礼监掌印大太监陈福的众人,开始渐渐与他走的近了起来。

      而不久后,新皇一声令下。陈水便彻底的取代了自己的义父,彻底的成为了整个后宫所有太监的首领。

      因为早就有了这个准备,所以被换了下来后,陈福便开始坦然的在家中学着颐养天年了。

      而就在陈水换上那一身大红色的太监首领服走到家中,跪在他面前时。坐在主院晒着太阳的陈福,终于道出了陈林的下落。

      “当时也是想有个两全的准备,才让你弟弟去了燕王身边。他从小就被你叔父娇养,让他一个去燕京,让他一个人在路上担惊受怕也是我的不是。”

      说着话的陈福,慢慢的从怀中掏出一白色的玉佩递到了陈水手中。

      伸手接过,一点点的摩挲着上面的“林”字。派人私下找了陈林许久,但却都毫无消息的陈水。慢慢的睁大了双眼,慢慢的露出一丝欣喜若狂的表情。

      望着他的表情,沉默一下,半响陈福幽幽语重心长道:“这一个多月来,皇上的一举一动我都看在眼里。如今民间朝堂都是一片叫好声,老主子他果然没有看错人,皇孙他果然能担当大任。既然如此,林儿便不用待在燕王身边了。我陈家唯一带子孙根唯一能传宗接代的孩子,我绝对不能留在他燕王那边继续受苦。”

      听着自己父亲的话,陈水摸着玉佩的手抖了抖。随即抬头一笑,他便立即道:“父亲放心,孩儿一定会将弟弟尽快接回来的。”

      “嗯!”满意的点点头,整个的靠在摇椅上一下一下的摇着身子,一点点的低头思索着。半响陈福又道:“你去找一个叫潘安的锦衣卫校尉,他会告诉你林儿的近况。到时好好的想一想,该怎么让他平安回家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第 18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