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宫室的生活轻松而自在,嬴姜从只知道吵闹着上阵杀敌成长为熟习兵书的少女。虽然已知自己无法真的领兵上战场,可从小的梦想仍让嬴姜放不下宫室中堆积如山的兵书。便是平日里带着赢驷一同玩耍,手中也必然携带一卷。

      “堂姐……”小小的赢驷推开一旁小心伺候的侍婢,凭着孩子本能地直觉就朝着嬴姜晃晃悠悠地走去。小赢驷脸上还带着些许泥土和灰尘,显然刚刚从后院里闹过了来的。就算如此,赢驷仍然攥紧了手中的几块石头,紧紧的,死活不肯松手。这是他在后院找到的漂亮石头。外形圆润,花纹昳丽,让赢驷在看到的第一眼就觉得漂亮,想要将它送给嬴姜。

      “驷儿慢点。”一身浅黄藂罗衫的嬴姜看到赢驷进来,忙抱住冲过来的赢驷。小小的赢驷不知事,见嬴姜将自己抱住了,还以为她在和自己玩,笑得更加开心。握着石头的小手举得更高,嘴里一个劲儿地喊着嬴姜的名字,想要让她注意到那几块石头。

      “给我的?”嬴姜放下赢驷,接过石头,仔细打量。石头确实很漂亮。它没有其他普通石头有的粗粝与灰质,更多的,是一种接近于玉石的油润与透光,加之其上蜿蜒纵横的黑白条纹,让整块物什多了份让人惊艳的美。

      “给堂姐。”赢驷边点着头,边重复着之前的话。在他眼里,自家堂姐是宫中最美的女子,这么漂亮的石头不给堂姐又能给谁呢?

      “臭小子,就想着你堂姐,怎么就不想着我?”没等嬴姜再说什么,荧玉就从外面风尘仆仆地跑了过来,“成天就想着阿姜,就没见你惦记着我。”说着,一把揪住赢驷的耳朵,把赢驷揪得直喊疼。

      “姑姑。”嬴姜抬头看到一声黑色劲装的荧玉,让小妏收下石头后,就忙起身对着荧玉行礼。

      “阿姜不用多礼。”荧玉见嬴姜如此,忙放下赢驷,看着嬴姜,笑得灿烂,“我记得二哥当初带回来的嬴姜可是一心想着要上阵杀敌啊,怎么没过多久,就如此多礼了?哪里还有当初的娇蛮风采?”

      “姑姑……”荧玉快人快语,让人真不知道如何应对。荧玉是先君秦献公之女,新君秦孝公与左庶长嬴虔之胞妹。虽说秦献公年幼时被流放了三十年,但荧玉是秦献公最小的孩子,加之又是献公重回秦宫后生养的。纵使秦国积贫积弱,荧玉从小也都是在宫中长大,没有如嬴虔一般,受过流浪漂泊之苦。再来,嬴虔和嬴渠梁兄弟二人对自己这个胞妹也是宠爱有加,因此,荧玉成长至今,性子里仍保留着少女的天真,待人接物上也没有太大的注意。亏得嬴姜是熟识之人,不然荧玉定是要吃大亏的。也亏得嬴姜聪慧过人,不然也不知何人能辩驳得了。

      “姑姑还是和以前一样。”嬴姜轻轻一笑。笑容清浅,如同三月春花,让人不忍触碰:“可惜嬴姜已是长大了,自是不能和孩童之时一般,随心所欲。”

      “好你个嬴姜,居然说我还是小孩子!”荧玉虽说天真,却也不是什么愚蠢之人,嬴姜说得如此明白,哪里听不出其中的暗语?眼珠一转,荧玉又一把揪住嬴姜的耳朵,脸上的娇横显露无疑:“我今天还小孩子一把给你瞧瞧,我……”

      “你们两个碰着了就没什么好事。”没等荧玉对嬴姜施行更大的惩罚,秦孝公便走了进来,“荧玉也是,都这么大了,还欺负小辈。没个正样!”自从将荧玉派给景监打下手以来,他们兄妹二人便是聚少离多。这次也亏得是景监这位“吸血鬼富商”赶着要回秦国收账,这才匆匆回来一趟,恰巧秦孝公也待在宫室之中处理政务,不然双方倒也还见不上面。

      “二哥……”见到秦孝公的那刻,荧玉的脸上是有激动的。她从小被娇养长大,虽也跟着父母兄长熟识疾苦,但终究是在众人庇护下长大的。此次跟随景监游走魏国,对她而言,是一次尝试,也是一次锻炼。魏国官员府邸的奢华富强让人羡慕,却更让她想念栎阳宫室的粗粝简朴;魏人的骄横高傲,更让回忆中老秦人的粗狂更加清晰;魏酒的甘醇,也让她学会惦记秦酒冲辣。可以说,此番游历魏国,于荧玉,是一次带着痛的成长。这番成长,让她看清了秦国的弱小,秦国的贫穷,也让她看清了山东六国对秦国深深的不屑与鄙夷。

      在外,她不是荧玉,她是黑林,是小家老。

      “黑林见过君上。”荧玉下意识抱拳,对着秦孝公粗声粗气,直把嬴姜和嬴驷都弄蒙了,只能呆呆地看着荧玉和秦孝公,一声不响。

      “行了,在这儿还装,你不累我都累了。”秦孝公没好气地看着荧玉,一把就免了她的礼仪,“快说吧,这次有什么发现?”

      “公子卬以支持庞涓统一六国为筹码,让庞涓支持自己继任魏相。二哥,从魏国得来的消息,只怕庞涓的第一个灭国目标就是秦国。”事关秦国,荧玉也不再玩笑,语速飞快地将自己在魏国的所见所闻一一汇报。公叔痤身死,公子卬好大喜功,贪财慕权,他为魏相,只要自己同景监运转得当,秦国定然无忧。唯一担心的便是庞涓这个老贼,一心只想着统一六国,扬名天下。如若他在耳根子软得一塌糊涂的魏王身边,秦国国运堪忧啊。

      秦孝公低头沉思着荧玉报来的消息,没有说话。这些消息,荧玉在之前的密报中已经简要的说了遍。从他获悉密报后,他便开始思索。天下皆知,庞涓是鬼谷子的门生,学识武功自是出众,但与之同样有名的便是他的嫉妒贤才。如若只是这二人为政,魏国未来的国风定然为之一变,但凡秦国稍稍富强,定然是有惊无险。

      “如若公子卬和庞涓联手…”秦孝公来回踱步,转头看到嬴姜若有所思,心头一动,“嬴姜,你说如何?”

      嬴姜听到秦孝公叫到自己,不由一愣。待看到众人都看着自己,不禁有些犹豫。国家政事,不是寻常人能随便参与的,秦孝公现今让自己说话,她自是愿意开口,可若是一句话不到位,日后难保还有机会讲话。想到这里,嬴姜开始踟蹰,不敢随性开口。

      “二哥,阿姜女儿家,你说话温柔点行不行啊。阿姜又不是你的臣子。”荧玉和嬴姜也在一起玩过一段时日,虽然因为自己游走魏国,两人已很长时间没有在一起言谈玩笑,但凭着过去的熟识,自然清楚嬴姜的心理。宫室生活带给她的除了如公主般矜贵的风范外,宫室中堆叠的兵书也让她从非昔日只知嚷嚷着打仗杀敌的小孩变得沉稳如山,谋定而后动。“阿姜,你慢慢说。”荧玉看着嬴姜,笑着鼓励。

      嬴姜点点头,看着秦孝公:“如此,姜便妄言一次。”嬴姜看到秦孝公点头应允,便开口,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在姜看来,如若魏王启用公子卬为相,纵使魏王再拜庞涓为将,魏国亦不足为虑。”听到嬴姜这么说,秦孝公的眼中划过一道光芒。但他没有开口。他生性沉虑多思,加之也想再看看嬴姜能讲些什么,于是,任凭嬴姜小心大量他的神色,他也只是站在原地,低头不语。

      嬴姜见秦孝公没有制止自己的意思,也就小心的放开胆子继续往下说:“天下皆知,公子卬好大喜功,贪财慕权。不然,公主和景监大人也不可能凭重金就能在魏国畅行无阻。上行下效,魏王耳软,魏公子无能,纵有庞涓也是无力回天。”

      “可是庞涓号称是鬼谷子的门生,兵家伐战之能,六国皆知。阿姜如何说的像是魏国注定不成?”荧玉听嬴姜这般定论,满心不解。

      “庞涓虽然有才,却无德,没有容人之量,没有举才之心。魏国之所以能称霸诸侯为王,一则是当初任用李俚为相,坚持变法;二来便是之后又拜公叔痤为相。李俚变法为魏国积攒了丰厚的家底,公叔痤则是稳定了魏国的内乱,让魏国得以有惊无险地继续发展。加之其举贤问明,素有相人之能的美名,府中门客不计其数。如今,公叔痤身死,公子卬和庞涓分管魏国,魏国不被战乱拖得贫弱已是大幸,哪里还能称霸六国?而秦国,虽仍积贫积弱,但此次六国分秦破败,六国相互生隙,短时间内却是无人胆敢再次攻秦了。”嬴姜侃侃而谈,到最后更是情绪激昂,“如若秦国能把握此次机会,姜以为,秦国未尝不能扭转乾坤,傲视六国,称霸天下!”

      “好!”嬴姜刚说完,荧玉便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眼中满是激赏,“虽然阿姜身处宫室,却像是身处魏国般,将魏国的形式了解得分外清晰。当真难得!二哥,如果形式当真如阿姜所言,秦国大幸啊!前些日子,我和景监在魏国洞香春里遇上士子雄辩,有个叫申不害的,他在洞香春里言论时宣称,魏国将有一变,变就在公子卬和庞涓的身上,并且还宣称,诸国都将迎来第二次变法。如若变法成功,未尝不能从弱国变强国,但若变法失败,纵使是称霸六国的强国也会变成人人卑劣的弱国。阿姜的说法和他的见解几乎是不谋而合。”

      “姜若为男子,定可安邦定国。”秦孝公没有过多地评价嬴姜,可就是这一句,对嬴姜来说便足够了。“荧玉,你前面提到的申不害是什么人物?”

      “哦,据他自己介绍,是师承法家,算得上是其中的得意门生。他刚辩论好景监就派人盯着了,原本是想着能将他请回秦国,可谁想他竟去了韩国。”荧玉显然对申不害也是印象颇深,说起时也是侃侃而谈。当说到申不害赶赴韩国时,眼里满是不甘,“还说什么不怕艰难,到最后还不是选了不怎么弱小的韩国么。有本事,他倒是来秦国试试变法呀。”此话一出,荧玉愣了愣,这叫什么话,“有本事来秦国”,难道秦国就如此不堪?“二哥,我……”荧玉的脸上有些慌张,她知道这些日子自家二哥食不下咽地都在思索着国家大事,可自己这话说出口,要多伤二哥的心哪!

      “无事。”秦孝公轻轻摆手,“自家有自家的选择,万事不得强求。”话虽这么说,可秦孝公的面上仍带着些许不渝。也是,任凭谁都不会因着名士是因为自己国家太弱小而不谋国谋政。秦孝公知道,秦国若是想要强,就必须要变法。唯有变法才能促使秦国强盛。但如若没有人愿意入秦,纵使自己再支持变法又有何用?

      “如果是那个中庶子,或许秦国当真有救……”荧玉见秦孝公沉郁的面容,有些不忍,耐不住性子的她低着头小声嘀咕。尽管景监说是还要再观察些时日。但如果这个中庶子当真有能耐,早点让他入秦,早日谋国,岂非更好?

      “中庶子?谁?”秦孝公听荧玉这么说,不由一愣。

      “二哥不知么?就是那个公叔痤的门客,卫鞅啊。”荧玉瞪眼看着秦孝公,快速说了卫鞅在魏国和景监下的大盘灭国棋以及之后的酒论,言语中不乏赞赏之意,可脸上还带着埋怨,“当初还是二哥说的呢,小小一个门客,敢孤身一人救师,还敢一人谈论退兵结盟之事,乃当世奇才。怎么才过了没多久,二哥就忘了干净?要不是二哥,我和景监也不会这么关注那个小小的中庶子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 3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