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第二十七章 ...
-
天启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钦天监测算出的吉利时日。
这一天,天启帝下旨,立已故敬慈温裕皇后上官氏嫣儿一母同胞的嫡亲妹妹,上官氏柔儿,为后。
只不过,据《帝国策·天启传·皇后上官嫣儿》记载,天启帝元后敬慈温裕皇后上官氏嫣儿殁于天启五年三月二十一日。
六个月之后,天启帝第二任皇后上官氏柔儿于紫辰殿册立,殁于天启六年一月十九日,谥号敬肃温熙皇后。
而这位并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多少记录的温熙皇后自幼体弱多病,原本是定于康平年间入东宫服侍当时还是皇太子的天启帝,却因旧疾复发无奈被取消入宫资格。
到了天启五年,身体逐渐好转,却因为不慎染上风寒,很快就离开人世。
虽然敬肃温熙皇后与敬慈温裕皇后的葬仪相同,但因为当时恰逢年关,且大军凯旋,故而天启帝下圣旨:凡出征将士及各官为国伐贼、平定边境效力行间,今令伊等委服丧服,朕心不忍,其穿孝服、摘耳环、散发,俱著免。
因此有词人曰:“虽是皇后,却,不如皇后。”
天启六年一月初二,边关大捷。
二月初五,大军凯旋归来,历时近一年的战争最终以帝国压倒性的军事力量赢得了胜利。
自此,突厥纳入帝国版图,成为帝国的一个行省,而这,就是日后的蒙古行省。
天启帝下旨在突厥境内设立学府等必备机制,意在教化为民,同时命将军李信和将军韩牧交替轮值,继续镇守蒙古边境。
到了四月初,天启帝效仿唐制,下旨设立安西都护府,并强调都护府的职责是“抚慰诸藩,辑宁外寇”,凡对周边民族之“抚慰、征讨、叙功、罚过事宜,皆其所统。
除了安西都护府之外,还设立了北庭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安南都护府。
都护府的设立,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帝国边疆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的客观需要,也让许多部落自天启年间起就主动内附。
自康平同年间起,帝国先后平定了高丽、吐蕃、薛延陀等部族,强悍的战斗力让越来越多的边疆部族纷纷选择降附。
后世学者对此举措高度赞扬,认为都护府的设立,是处理民族关系采取的重要举措,也是帝国保持政治清明、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繁荣昌盛的原因之一。
这项制度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和高度赞扬一同出现的,还有诟病。
“朕,要杀尽天下该杀之人。”
伴随着这句话,突厥王族无一幸免。
有人认为这是天启帝残暴的一面,也有人反对,“突厥曾在帝国边境无恶不作,有这样的下场也是活该!”
天启帝到底残暴与否,昏庸与否,我们不得而知,只是,万邦来朝的景象,或许会有夸张的成分在其中,但至少,在天启年间,不曾有人,胆敢来犯!
除了在政治上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天启帝在他一生数以百记的风流韵事中,也留下了浓墨重彩。
比如,在敬肃温熙皇后死后的第二个月里,天启帝就曾写过短短的六个字来祭奠敬肃温熙皇后的仙逝,“吾与汝,终无缘。”
不过呢,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这封六字情书其实是写给天启帝的原配敬慈温裕皇后的。
因为民间传言,敬肃温熙皇后和她的姐姐敬慈温裕皇后,虽然不是双胞胎,但长得却非常的相像,传言天启帝本人曾经就说过自己差点将自己的皇后和她的妹妹认错。
不过真正的历史究竟如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帝国策·天启传·皇后篇·前言》里记载,“帝后和谐,常叫人钦羡。”
同样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有天启帝众多的子女,有三十几个皇子,十几个公主。
然而最为瞩目的就是天启帝的长女君华长公主,康平帝亲赐封号,天启帝亲封的长公主,拥有自己的一支私军和封地,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其地位不亚于太子。
提到这位上过战场杀敌的长公主,就不能不提到她的生父——皇贵妃龙阳。
皇贵妃龙氏,于康平三十四年九月九日诞下皇长孙女君华,倍受天启帝宠爱,传言天启帝甚至一度想要立其为后。
能以男子之身得到帝宠,诞下长公主,并且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贵妃,纵观帝国历史,也只有这位龙皇贵妃能够做到了。
据记载,真正做到和天启帝白头到老的也就只有这位龙皇贵妃了,从康平年间一直到天启帝驾崩,最后以死殉情。
天启帝为了他的龙皇贵妃还特意下旨要将两人葬在同一陵寝内。
虽不能生同穴,但可以死同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