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感想评与技巧评之讨论 ...
-
茶馆-八宝茶:
好吧,话题不要太严肃了。
个人写评一直偏向于感想评而非技巧讨论评,以感知力去领悟小说人物的情感,揭示作者的立意,借以表达主题,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或好奇,这是个人对一篇优秀的感想评的定义。
评论衍生于小说,却也独立于小说。
个人认为评论的受众有三部分,一是作者本人,二是已读过此本小说的读者,三是未读过此本小说的读者。
私以为写作技巧是可以在不断的磨练及阅读过程中获得,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最缺乏的还是一种读者对小说的阅读反馈,而已读过此小说的读者,在评论中寻找的是一种共鸣感或者反思,这就考验着评者的功力,你写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切入了读者的神经末梢。对于未读过此类小说的读者而言,评论中长篇累牍的感情抒发是大忌,她还不知道这本小说说的是什么,人物情感又有何纠结,所以评者往往在叙述中必须结合了小说情节进行穿插阐述。
以上,个人认为要写好一篇感想评也是十分考验功力的,虽然评论强调客观公正,但是融入了评者自身的思考和见解之后难免会有主观色彩。所以感想评的亮点就在于,你能不能将你的主观见解以一种客观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去征服读者的视觉和思想。
茶馆-蒲扇:
超级同意,我也是这么觉着。
所以我觉得认真看文,然后直接说观感,就够了……至于作者怎么想,根据观感会不会产生一些些写文或者修文的想法,个人觉得这真的只是作者自己的权利……走着走着,技巧什么的就会掌握并超越了,最后无招胜有招,技巧仍然是不需要关注的部分。至于中间那条路怎么走,要走多久,说白了还是主观摸索哇。
茶馆-兰贵人:
同意八宝和扇子的感慨,只是不知为何,我阅读时比较难以去接近作者,更多着眼的是当下看到的缺憾。往往文字上的障碍(基础性技巧)会阻滞我往深里思考文章的立意和作者意图,当然也不乏一些文章引起我共鸣,会非常迫切想了解背后的更多,但这种冲劲非常少。
打滚,其实我也想跳脱出纠结技巧的局限了,只是不知道怎样才能突破T T
茶馆-八宝茶:
其实这个问题很囧也很简单。
在个人看来,小白文你让我写感想评其实是在为难我,快餐文学的娱乐性就决定了读者的阅读目的只不过是获得精神感官上的愉悦,这个时候小说的文笔、描写、立意等等都会退居二线,剧情的迤逦纠葛才是作品的最大卖点。
贵人你所说的‘基础性技巧’在文中只是为了服务情节的发展,你要在一篇小白文中拔高它的立意,从中寻找出亮点,本身就是一件考究功力的做法。
当然了,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小白文,但你也不能要求小白文要有多么高的境界思想,这本身就是相互为难的事情。
俺个人写感想评,甚少给小白文写。
=。=
小白文终结的几点感想无非就是
青春校园类
青梅已老,竹马死去,从此我爱上的人都像你。
都市言情类
因世人皆贪心好似明确想要,最后不尽如意那个的也得不到。
以此类推耽美类,古文类···
此番颠来倒去,基本上也能把小白文的感想抒发个遍。
咳咳,最后总结,解决方法很简单,想练感想评,那就挑几部主题突出,立意深刻的小说吧。其实也是有不少的啦,当年萧楼的《流水迢迢》让俺既狗血又感动,唐七的也不错啦,俺就喜欢狗血,人人都说俺狗血。
茶馆-兰贵人:
受教,其实感想评的确要挑篇好入手的来,改天我试试
茶馆-八宝茶:
嗯,评者要有评者的自信和底气。
很多时候,如果一开始就定位这篇文章我是要写技巧讨论评的,那么我会带着一种挑挑拣拣的情绪去阅读,极力的探究这篇文的弊病。
曾经被人指责评论过于主观,有失厚道,反省之后确实觉得,
作者需要人指点,但是不需要人指指点点。
评者要做的是跟作者和读者沟通,而不是站在制高点批驳她们的作品多么的漏洞百出。
当然了,这只是我一家之言,很多评论言辞犀利,犹如当头棒喝,使人幡然醒悟,这也是一种风格,让人读着确实痛快,只不过是先痛后快罢了。
作者请照着你的思路先写完吧,不要太过迷信评者的话,更不要把评者的言论当做永恒真理奉为上座。
俺这不是贬低评者,只不过是把评者和作者放在一个相对平衡的位置上。
评者的指点大多时候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发表言论,其自身的认知观和感知力就决定了她们对这个小说好坏的评价。
但是一部作品不可能因为评者的一两句指点就真的能够摆脱瓶颈,甩掉毛病,从一个生涩难堪一下子蹦成了文辞优美,立意深远。
作者的进步需要时间和过程,评者指出你的不足,更多的是为你今后的努力指明一个方向,而不是说你要马上达成这个目标。
爷爷都是从孙子走过来的。不要因噎废食,听了旁人的评价后反而变得畏首畏尾,止步不前。
抱着怀疑的态度去看评论,如果这个评论能够消除你的怀疑,证明是个好评论,如果只能让你更加疑惑,那你还是多坚持坚持自己的看法。
俺个人觉得,一个成功的作者,必须有她独树一帜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