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七回 ...


  •   淑妃能在后宫立足,靠的就是小心谨慎,温柔和顺,连她自己都承认,自己压根没有霸道专断的底气。
      只论帝宠,那些鲜花一样的美人才人在圣上耳边吹上几句枕边风,兴许都比她管用。

      她能封妃,除了因为她是皇后曾经的女官,更是因为她生了三个好儿子。要说纯是因为肚皮争气,小十二出生就该晋位了,可她当上一宫之主,足足是在老大笼络了一群臣子,以及老七立下战功之后!

      怎么看,她这份尊荣风光,都是圣上为了老大和老七的面子着想。

      就在七皇子妃正听心腹献计的同时,淑妃这边也自有一番思量:儿子的继室,乃是她亲自挑选,可事到如今,她也只剩嘴上满意,心里却颇为后悔,可惜……覆水难收。

      这事起因还是落在淑妃的嫡亲弟弟身上。
      话说淑妃的亲弟弟是个言官,听说太子的门人夺人产业,便兴冲冲地写了折子,打算参太子一本,结果折子到了上司左都副御史那儿,当即就被扣下了。

      淑妃的弟弟可是大皇子与七皇子的舅舅,他出头参太子……别说一向的沉稳老七,就连急着把太子拉下马的老大都不会做这样授人以柄的蠢事。

      这事儿经由进宫探望姑奶奶的娘家嫂子,传到淑妃耳朵里,她登时就是一身冷汗。说白了,将这位左都副御史的女儿指给老七,便是为了酬谢这位三品大员及时出手相助。

      淑妃至今不能忘怀,当初她跟圣上推荐左都副御史之女时,圣上的眼神——简直就像刀子一样在她身上剜了好几下。
      虽然最后圣上给了她这个体面,但听说老七婚后与继室“感情平平”之后,淑妃便再不敢多管“闲事”。
      此番李贵妃给老七挑了侧室,淑妃更是当众谢了贵妃好几回。

      吴淑妃固然心思往老大和小十二身上偏了偏,但也不会盼着老七过不好。就算她读书不多,见识有限,也明白一个掌过兵的儿子在他父皇心里的分量。
      淑妃如今最大的心愿就是赶紧跟老七修复一下母子关系。

      当七皇子妃按时进宫拜见她这个婆婆,寒暄过几句便开始告状之后,淑妃真是从心底恼了起来:本宫就这么傻,让你一直糊弄?
      但是跟儿媳妇当场翻脸,也就不是淑妃了。

      淑妃慢悠悠地吃了半盏茶,直到七皇子妃忽然意识到自己干说了这么半天,婆婆也没个回应。

      淑妃都没正眼再瞧儿媳妇,只等她讪讪地住了口,才柔声道,“老七纳侧,你也回去准备一番。”
      指了个女史,与放个女官到皇子跟前,可不是一码事儿。
      女史都有拿得出手的出身,做侧室可是要正经摆酒庆祝一下,尤其这个侧室还是贵妃指过来的,看在养母面儿上,老七八成得为这侧室上表,请封侧妃。

      七皇子妃无奈,只得起身听着婆婆吩咐。淑妃教导她时刻记得贤良淑德,七皇子妃等了好一会儿,才又不甘道,“她可是贵妃指过来的。”

      七皇子妃身为独女,在娘家极是受宠,之后嫁给皇更是得意,本以为在王府亦能大大施展一番才干,可进门就得向原配执妾礼,还得好好照看原配留下的嫡长子,而宫中更有两座“大山”贵妃与淑妃一起压在她头上,尤其是贵妃那儿,闷得她每回进宫连喘气都不舒坦。

      她自觉娘家对淑妃一家有恩,淑妃总要多照拂一下,谁知她在淑妃宫中嘀咕几句贵妃,淑妃竟然都不搭话。
      她越发觉得淑妃这个婆婆可够窝囊。

      七皇子妃今年刚刚三十,年轻气盛又磨砺不够,她这点小心思露在脸上,淑妃如何看不出来?
      说起窝囊,这宫里的女人有哪个活得不窝囊?唯一过得稍微恣意一些的也只有贵妃一人。可再怎么得意,贵妃还不是没有亲生儿子?

      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婆媳俩聊了没有两刻钟,七皇子妃便告退了。
      淑妃脸色阴沉,吓得跟前伺候的心腹大丫头都没敢上前劝解。她坐了好一会儿,才恨声道,“真是越来越不像话!”

      对她这个婆婆都是这样的态度,可以想见她在贵妃那儿出了多少丑!贵妃又一句话都没提过。吴淑妃越想越郁闷:老七媳妇这个轻狂的样子,只怕圣上也心知肚明了。

      淑妃思来想去,就怕这胆大的儿媳妇在纳侧的酒宴上闹出点什么,连忙叫来了心腹,让她派人盯住了儿媳妇那里。

      淑妃手下的妈妈在王府中的动静,赵之桢都看在眼里。知道生母为他着想,他心里颇为慰贴。
      自己的王妃什么脾气,赵之桢也算心知肚明。不过关上门在家里闹,赵之桢也懒得搭理:跟妇人斗嘴斗个没完没了,传出去也太难听了。可若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再不知轻重,就别怪他翻脸无情了。

      却说元春领旨之后便可以圆满卸任,谢过贵妃再谢过淑妃,便出宫回家待嫁去了。
      自从重生以来,变化一个接着一个,还个个都影响到了她的前程和谋划。元春却没有半点不满与不甘,她自认哪怕再活一世,也没本事跟贵妃和赵之桢这样的人物斗心机比手段。

      回到荣府,老祖宗、母亲、两位嫂子都是一脸喜色,而邢夫人那股子酸劲儿……元春都是一概装看不见和听不出。
      唯独父亲贾政不掩忧色,忍了又忍还是问她,“何必要惊动你姑妈?这种小事何必闹得人尽皆知?”

      天地良心,元春只是想姑父姑母都能长寿一些!姑父姑母看在他们兄妹“送良医南下到家”的情谊上,好歹也能护着点娘家!送女入宫讨好太子……原来父亲您也知道这不是什么值得宣扬的好事儿吗?
      元春想了又想,还是憋住了什么都没说。

      从父亲那儿出来,元春就让哥哥贾珠拉到了他的书房。
      妹妹脸色不好看,贾珠也大致猜着了老爷都说了些什么。贾珠拉着妹妹坐下,亲自给她倒了杯茶,隔着氤氲的热气,贾珠的神情越发温柔,“老爷这回可是吓着了,太子妃娘家那边说老爷想两边讨好。”
      元春笑问:“难不成为这个都要参上老爷一本?”
      贾珠闻言一笑,并没当真。

      谁知元春差点一语成谶。
      当初,贾政信誓旦旦地表示要送女儿进东宫,不料女儿先让贵妃和七皇子看中并留下了。
      说实在话,元春真没有那么重要,贵妃跟前的女史又不止她一个,太子也没把她当回事儿:无论这姑娘伺不伺候自己,荣府还不是一样要投效他。

      在太子妃父兄看来,最多就是面子上有点过不去罢了,言语间挤兑贾政几句也挺寻常,可架不住太子妃娘家周边也有不少忙着上前讨好的“闲人”。

      太子妃父兄也没想到真有人拿着鸡毛就当起了令箭,并写了折子交到了都察院里……让赵之桢的岳父,左都副御史直接扣下了,理由也是无懈可击,“这种全是鸡毛蒜皮破事儿的折子也要往圣上眼前递?”

      不过左都副御史并非什么“深藏身与名”贤士,前脚压下这折子,后脚赵之桢也就知道了。赵之桢也没多说,不过笑着道了谢,“有劳。”心里却颇为不快——我纳个侧室,竟轮得到你们太子妃娘家不满?

      而赵之桢的妻子,王妃刘娡在淑妃跟前妈妈的“帮衬”之下,操办纳侧之事,此时也很是不快:纳个侧而已,还要什么排场?

      在娘家待嫁的元春,最近过得也挺不痛快。老祖宗、母亲仔仔细细地嘱咐了好几回,话里话外多是替她着想,那份真的不能再真的关切之意,元春自然感觉得到。偏偏她爹不知怎么又“想不开了”,多次板着脸教训,“进了王府不许淘气。”
      他知道自己当初请托太子妃娘家有些莽撞,可木已成舟,无力挽回。如今贵妃指了婚,他担心女儿嫁过去过不好,只好尽己所能地指导女儿如何伺候好王爷和王妃。

      父亲的焦虑和不安,元春自然也看在眼里。而父亲的亲口教导,她只是微垂着头,轻声应是。

      从父亲的内书法里出来,元春便道祖母处散散心。正巧弟弟宝玉也在,她捏着宝玉小嫩脸——知道自己最喜欢的姐姐即将嫁人,小大人一样的宝玉也跟着长吁短叹。
      不过这副忧愁的样子,元春忍俊不禁。

      三个月之后,便是出门的日子。
      看着老祖宗、母亲和嫂子们半是笑半是泪,元春带着她选定的丫头和陪房,乘着一顶小轿,踏进了前世从没“染指”过的七皇子府。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章 第七回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