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新点子出炉 ...


  •   张琳开学一个多月,由于表现好,很快便被提拔成了班里的小队长。虽然一个班只有三十几个人,但这事儿已以让张父张母高兴了,这说明自己多女儿能干啊。

      自从上学后,张琳就不再帮着家里去做生意了,村小离她家有一段距离,每天回家差不多要五点半。当了干事后,有时还要留下来做些事,回的就更晚了。所以她便改了自己的工作,每天回家帮着做饭,只周末才跟着父亲去赶集。

      学校的日子大体过得很顺利,反倒是一件小事让张琳有些为难:“娘,那个文具盒我不想要了。你给我缝个布的呗。”

      “怎么了,你不喜欢?”

      “不是,我们班现在还没人用铁皮的文具盒,那个太显眼了。”张琳叹口气,他们家现在条件是好些了,但也挺惹人眼红的。这段时间大家熟了,天天都有人来问她文具盒的事。她是不想和这些小孩计较,但架不住那些赤裸裸的眼神。

      孩子淳朴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他们对喜欢好奇的东西不会藏着掖着。不像以后有些人拐着弯的打听,而是正大光明的表现出来。

      现在班上的孩子每天都会到她位子上拿着文具盒摸来摸去,眼巴巴的看着,就连上面一多花都觉得顶了不得,害得她想找些空多看看书都不行。

      张琳早在赶集的时候就到旧书店淘了几本中学教材,她平时回家要做饭,晚上要帮忙准备生意,能用来学习的时间本就不多,而且她也不会在课堂上看其他书,所以每次课间那都是争分夺秒的学习。现在被这么小件事被打扰了,真让她哭笑不得。

      “但那是你爹特意给你买的,你不用他又得不高兴。那是他的心意嘛。”张母觉得这完全不是个事,让别人羡慕大妞不该高兴吗。

      “娘。”张琳撅了撅嘴:“我们家本来就很多人眼热着,现在我又用这么好的文具盒,还不知道得被传成什么样呢。而且我也不是不用,我想着过两年大家都用的时候我再用,我不想搞得自己很特殊一样,这也不利于拉近同学关系不是。”就是不想让父亲不高兴,她才专程给母亲报备。

      “那也行。”这么丁点事儿,张母也不想勉强孩子:“但你得把文具盒藏好了,千万别让你爹发现。我给你做个新的,铁皮那个你明年可一定要用啊。”

      张琳得了答应高兴了:“恩,我知道了。对了,这两天生意好吗?”

      张母闻言叹了口气:“比以前差点,这两天又有两家人来摆摊,一家卖包子,一家卖烧饼。我们现在啊,完全靠着酸梅汤才多些人来,今后还指不定怎么样呢。”

      张琳这下着急了:“娘,这样下去可不行!酸梅汤夏天喝还成,等过两个月天气转凉,谁还喝那东西啊。我觉得我们的找些其他的东西来做。”

      “你又有什么新点子,说来听听。”张母急忙问。两个大人现在相当重视张琳的想法,她总能有些稀奇古怪的点子,而且每个都能成功。

      “我暂时还没想到。”张琳也愁了:“我只是觉得我们要做些长久的,规模化的事儿。”

      “规模化?”

      “啊,这是老师教的。”张琳一不小心说漏嘴,赶紧找个替死鬼,反正母亲也不可能去向老师求证:“就是比较大的生意,可以做很久的,比如像铁厂那种的。”

      张母一听就泄气了:“那么大的事我们怎么能行,我们没那么多钱,而且厂子都是国家才能有的,这···这不行。”

      “我也知道,我只是有这个想法。”张琳悻悻,自家目前到底能做些什么啊?

      “诶,张琳,你那个鹅鹅鹅的诗背下来没?”徐红梅早上遇到张琳问道。张琳现在他们班最聪明的人,每次做作业最快,老师都喜欢她,而且好几门课的老师都想让她当课代表。她在低年级里很是出名,徐红梅对她也很崇拜。

      “背下来了,怎么?”张琳现在是早想晚想,连做梦都在想赚钱的事,哪还有时间去搭理小姑娘啊,只敷衍的答着。

      徐红梅闻言紧了紧书包:“那么难的诗你一天就背好了,你真是太了不起了。”

      对上徐红梅闪亮的大眼睛,张琳只能呵呵:我上辈子加这辈子都活了30多年了,连首诗都背不下来的话,也不用爹娘来收拾,我自己拿块豆腐撞死得了,省得浪费国家粮食。

      “唉,我还没背下来,明天李老师还要抽背,真讨厌。”徐红梅边说边跺脚。

      一首诗至于吗,张琳本来想说自己小学六年的诗全背完了,转念一想,和一个小孩较什么真儿。这一打岔,又想起昨儿个背的江南,这是她至今遇到的最好背的一首了。

      “对了,鱼!”

      徐红梅还沉浸在悲伤里,张琳一声大吼把她生生吓了一跳:“什么鱼?”

      张琳见徐红梅一脸茫然,马上正色道:“你吃过鱼吗?”

      “鱼?没吃过。我只听爹娘说过。”

      张琳得了答案满意了,现在村里镇上都没有卖鱼的,大人们有吃过的也都是从河里抓的小鱼。现在像她们这种农村都还没有规模养殖的概念,鱼在村里人眼里不是常见的吃食。

      既然这样,那如果自己家能养鱼的话说不定也是不错的。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后可以自己卖,也能卖给那些餐馆。如果有鱼塘的话,还能人工养殖虾和其他水产。今后餐饮业发展起来,水产马上就会变成内陆不可缺少的一项。

      张琳有了点子,一扫前几天的郁结,心情豁然开朗,对着徐红梅也一脸亲切:“你背不下来的话我帮你啊,今天放学我们一道走,我教你背诗的法子。”说起来自己的点子也有徐红梅的,嗯,一小半吧。

      “真的吗?张琳你太好了!明年选班长的时候我一定投你一票。”徐红梅得了好处直表忠心。

      倒是张琳,闻言有些黑线,自己这算是贿赂吗,但她丁点都不想当班长啊。

      张琳这天回家没把自己的想法马上给家人说,记得上辈子她八岁也就是明年大约这个时候,村里有一次荒地的承包的政策。她小姑家包了块地来种水果,隔了一年发了财,赚了万把块,成了村里第三个万元户。那时候起,他奶奶就把对大儿子的爱转到了小女儿身上,自家在张家的地位就更难处了。

      那时候母亲生病去跟小姑借钱,不仅被冷嘲热讽一番,最后竟只借到几十块,她爹回来就哭了。

      所以这辈子张琳对张家的亲戚可真没什么好感,只有唯一对他们好点的爷爷让她现在想认作血亲。

      不过这件事倒让她把承包的事儿记得门清。她得等到那个时候再把想法说出来,要不出了差错可让家里人白高兴一场了。

      不过养鱼场这种事,不光是丢几个鱼苗下去就行了,她们还得有技术才行。从海边请那些渔民太投价了,肯定不行,没有回报前要保守打算。不能靠别人就只能靠自己,除了找些书回来看,她也想不到其他法子。

      这周末赶集的时候,张琳又去了趟书店,这次她不是找教材,而是找关于养鱼的书。但耗了半天把书店都翻遍了也没找到。其实想也可以知道,现在关于这些书本来就少,更不要说他们这个山里小嘎达里面,更不可能找到这类书了,最后只得垂头丧气去等她爹。

      “琳娃子,你怎么了?”李姥姥到了摊子前就见张琳在那皱着一张小脸沉思。

      “李姥姥,你来了。”现在李教授每隔两周都会来集市,有时来赶集,即使不赶集也会专道来看看她,所以两人亲近许多。

      “哎哟,看你苦着张脸,怎么了。”李姥姥接过张琳给的土豆逗她,这孩子每天都一副乐呵呵的样子,可很少见这么愁眉苦脸的。

      张琳闻言灵光一闪,这可是位教授啊,家里什么书没有,就把自己找书的事儿给说了。

      “你找那种书做什么?”李姥姥听了有些奇怪,这可是很偏门的书啊。

      “我爹娘想看看能不能在村里弄个渔场,我就想帮他们找找这方面的书。”说完期望的看着李姥姥:“李姥姥,你家有这方面的书籍吗,我想借来看看。”反正她爹娘平时也碰不上李姥姥,即使遇到了她爹也不会谈这些,她就干脆把这帽子扣到她爹身上了。

      这下可愁了李姥姥,虽然张家想法很好,但她是教历史的,他老伴是教数学的。家里要说其他书是很多,这方面还真没有。

      张琳一看李姥姥的表情就知道没戏,又低落了。

      李姥姥看她这样不忍心,道:“你别泄气,我们这儿这些书是很少,等我回头让威威在市里给你寻寻。B市书店多,什么书找不到啊。”

      “那会不会太麻烦了?”张琳有些犹豫。

      “这有什么啊,他暑假打扰了你家那么久,帮你做点小事还不成?”李姥姥道:“等他找到了,我让他给寄过来。既然你们有这样的想法,我也很支持啊。只是到时让你多给我几条鱼就行了。”

      张琳一听乐了,拍着胸脯保证:“这有什么啊,到时我请您来我家钓鱼,钓条十斤的,一半红烧一半清蒸。”

      李姥姥这下乐了:“十斤!那不成鱼精了吗?”

      李姥姥效率高,回头就给陈颀威去了个电话给他说了这事儿。

      刚巧第二天周末,一大早陈颀威就告他妈说要去书店。他家也不疑有他,直接派人把他送了去。

      小剧场:

      李姥姥:你媳妇让我帮她找书呢。

      陈颀威:??

      李姥姥:滔滔不绝···

      第二天

      张琳看着屋里新添的书架嘴角抽了抽:这些是?

      陈颀威埋首文件:书。

      张琳:我知道是书。

      陈颀威:你要找的。

      张琳:···所以她才不想托这货···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