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第一次相见 ...

  •   楔子第一次相见

      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故事发生在这样一块孕育出万千炎黄子孙的广阔土地上。

      常年不见天日的石室内,一颗菩提树绿意盎然,树上结满了翠绿色的果子,树冠周围有五颗金光闪闪的果实,像是被人镶嵌上去照亮石室的夜明珠。

      树下有一白衣僧人,盘膝而坐,不发一语,不知已坐了多久。

      那僧人没有预兆的忽然睁开了眼睛,站起了身子抚摸着菩提树干,自言自语:“十三年了,菩提树又结果了,你是否还在人世,又身处何方?”

      思绪渐渐飘向远方……

      当世王朝国号为“大康”,康世祖死后三皇子继承皇位,自称康圣祖。如今大康已经基本趋于稳定,除了几个少数民族偶尔闹出事端数十年来少有征战,百姓安居乐业。本朝定都盛京,盛京位于东北平原南缘,南连辽东半岛,北依长白山麓,地处渤海之边,易守难攻。

      当世共有两大正派宗教,其一为佛教,也是大康的国教。

      本朝天子本便是从西域入关而至,是以与西藏的圣教也就是俗世中常说的喇嘛教交往甚密,倒是忽略了中土本源的少林,灵隐等寺院。

      其二,是在中原以及东南方盛行的道教,而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元妙观了。

      两大宗教本来各有约占半壁江山的信徒,但由于圣教一向长居雪域高原,咸来中原一带走动,国教信奉的人反倒没有道教那么多。

      所谓宗教并不仅仅只是教人学会一些知识,伦理,大多都是传授人武功心法。佛教多为内力高深的高僧,道教则是剑法精通的侠客。

      除了两大宗教以外,还有一些邪教,声势较大的是白莲教和霹雳门,比较低调的则是位于大理的三生宫。

      ※※※

      雪花飘落,六位僧人行走在茫茫雪地,对这雪域高原的气候早已熟知。放眼望去,茫茫白雪之中六位僧人的袈裟甚是显眼。

      雪鸢在天空中盘旋,绕了几圈之后便落在白色袈裟的少年僧人肩头。那少年僧人似乎是这群人的首领,高挺的鼻梁、深邃的眼眸、陶瓷一般的肌肤与他周围的其他僧人黝黑的皮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煞是好看。不过才五六岁大就已经可以看出不久的将来肯定会长成一世芳华的美男子。

      在雪地里鸽子无法飞行,这些僧人就用雪鸢来传递信息。

      只见那少僧轻抚雪鸢的羽翼,雪鸢叽叽吱吱的叫了一通。这雪鸢叫完并没有马上离去,它似乎对这少僧极其喜爱,飞离数丈又重新飞回来,长鸣两声,这才眷恋不舍的飞离。

      那少年僧人站定似乎对那四个黄色袈裟的僧人说了几句话,四人便一一拜别朝四个方向而去。此时雪地的中只剩下这白衣少僧和一位黄色袈裟的老僧。

      老僧对少僧甚是谦卑,而这少僧对老僧也十分恭敬,一时倒是也猜不出这二人是什么身份。

      两人并不着急赶路,缓步而行,渐渐靠近圣山脚下再走不到五里路便能进村。虽然这段路二人常走,但毕竟是大雪天,这一老一少还是行的有些艰难。

      雪下得更大了。

      眼前就有一座土地庙,藏人对圣宫极是崇敬,也大都是信奉佛教。以这土地庙的荒废程度来看,估计能记得这里有个土地庙的人都很少更别说常年来朝拜了。

      老僧深知少僧习武不多时功力尚不深,进村后还要上山,那里地形更是凶险,怕他身体撑不住,就对这少僧说:“法王,不如我们在这土地庙里歇一歇再走?”

      “听师傅的。”少年稚气的声音不知为何听上去却觉得异常的沉稳,丝毫不会联想到这是一个五岁孩童说出来的语调。

      原来这少僧竟是圣教刚上任的六世法王,而这老僧便是少僧的师父。

      圣教的法王并不是按长幼尊卑定的,而是经由专门的传信僧去四处寻找转世灵童。所以每个法王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比之皇帝的挑选还要严格。法王天生极具慧根,又是活佛转世,这也便是这些年来圣教佛法如此博大精深的原因了。

      老僧是传道僧,主要负责给现任法王传授道德伦理,以及四书、五经等,并非传授武功心法的传功僧,只是传道僧是否也会武功,外界就不得而知了。

      这次法王与五位僧人同出圣宫,其实是为了去两山之隔的行宫,安排事物,而行宫中的僧众被俗世众人称作小剩教徒。

      除了这老僧跟少僧,其余四人都是圣教中一等一的高僧,武功修为自不必多言,对法王也是绝对衷心。

      圣教内本分为两派,一为大剩教,二为小剩教。大剩教为本教,居于圣宫,而小剩教则是由大剩教中分裂而出的,经由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规模占据行宫。大小剩教表面和睦,私下里却是斗得不可开交。

      刚才这四位僧人向着四面而去,正是因为雪鸢发现了小剩教教徒,他们不敢在行宫内公然像法王发难,却是打算在法王回圣宫途中暗下杀手。此时六人变成两人,一是目标小的多,二是离村子不远了,再加上四位僧人前去周旋,这少年法王便是能得保安全。

      一老一少两位僧人进到庙前,听到庙中有孩子的嘤嘤哭声。两人互望一眼,忧心忡忡的冲入庙中,只见漫天尘埃中一块蒲团上放着一个襁褓,两人离的近了,听到的声音也更加清楚。

      襁褓中的婴儿不停的发出啼哭声,单薄的锦被裹着小婴儿的身体,冻得发紫的双唇被白雪般的皮肤衬得分外显眼。

      少年僧人正欲抱起婴儿,却见襁褓旁压着张纸,上面尽是藏文。赫然写到:

      民妇家境贫穷,实在养不起这孩子,不忍孩子跟着我受苦,还望好心人收留。大恩大德感激不尽。

      这老僧在法王面前无法拿主意,一时之间竟也不知说什么,似乎是在等待这少僧来做决定。

      而这少年僧人来到婴儿身边,蹲在地上打量这小婴儿,只觉得越看越喜欢,当下抱起婴孩,用自己的袈裟将婴儿裹得更紧了点,好让这婴儿感觉到温暖。

      少僧原本也才5岁,抱起这婴孩应该很是吃力,却不知哪儿来的神力,竟然抱着这娃娃冲出了土地庙往村里前行。老僧跟在身后,既不多话,也不上前抢过婴孩,只是默默的跟在少僧的后面。

      这少僧当真有过人之处,行至村中也未曾停过半步,村里的人并无多少富贵之人,本来生活便是捉襟见肘,又怎么能承受再多一个人的负担呢,更何况还是个女婴。

      大雪纷飞的天气,街上自然也是没什么人的,两位僧人抱着女婴来到这雪山脚下唯一一座大宅前,也没被人发现。

      “咚!咚!咚!”老僧敲着门,心想法王将这孩子交给他们甚好。

      没过多久,大门吱呀的打开了,来人却似乎只是个侍婢。

      “大师!”这婢女原是很疑惑大雪天还有人拜访,在发现竟然是两位僧人时便肃然起敬起来。

      “阿弥陀佛。姑娘请劳烦帮我二人通报一声。”

      “大师请进,不必通报,侯爷若是知道是二位大师上门拜访定是会很开心的。”婢女向两人比了个请的手势,说话间带着二僧来到了厅堂,招呼二人坐下后就前去通知自家侯爷。

      “奶娘,来抓我呀!”两僧刚入座,便听见屋外有男童嬉笑的声音。

      这侯爷是当今天子的二哥,自新帝登基便主动请缨为这天子排忧解难,做了圣山脚下的驻地大臣。新帝本想封他为雪域王,他却执意只想当这朱嬉侯。

      侯爷四十岁时才在雪山脚下得了一子,因此万分宠爱,一直觉得是这圣宫的保佑才让他中年得子。从此更是年年捐出金银资助圣宫和当地百姓的生活,高原本便难于种植,如今村民们都能够吃饱饭还是由于朱嬉侯的缘故,这里的老百姓自然对这朱嬉侯又敬又爱。

      侯爷喜欢梅花,但雪山上虽然寒冷却也是很少见梅花的,因此皇帝特地命人从中原运来了几百棵梅树种在他府中,几年下来,这些梅花开的已是十分稠密。

      满园梅花从中,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时不时的拍拍手,欢呼两声,在梅林中四处奔走。而在他不远处,一位三十多岁的妇人眼睛蒙着布,正寻声磕磕绊绊的朝男孩走来,想来这就是那男孩方才说的奶娘了。

      男孩显然是玩捉迷藏的老手,不急不慢,直逗得奶娘晕头转向,几度险些撞到树上。

      这男孩便是朱嬉侯的公子,今年七岁,虽然被家里人宠惯了,有些少爷脾气,本性倒是也不坏,就是太贪玩,对读书习武是半点兴趣也没有。家里人宠他,也就由着他。

      “不玩儿啦,不玩儿啦,奶娘你好笨,总是抓不到我!”小祖宗一边说,一边气鼓鼓的往大厅里跑。

      奶娘没有办法,扯下蒙眼的红布,也跟着进屋。

      男孩没有料到厅堂里会有人,还是两个僧人,一口口水咽到一半,被吓的呛到,忙不停的咳嗽,咳了良久才停。

      少僧无暇顾及旁人,只一心照看着怀中女婴,丝毫不觉得疲惫。

      这女婴说来也怪,刚开始还哭个不停,自从被少僧抱着后,便安静的睡着了,嘴唇也由于温暖而变得红润。这会儿醒了,看见男孩咳嗽,咳个不停,“咯咯”的笑出了声。

      少僧自是欢喜不已,那老僧也倍感意外:“法王,这女孩儿很有灵性,将来定是人中之凤啊!”

      正说话间,朱嬉侯从内间出来,看见这一老一少两位僧人便乐开了花,恭敬的上前张罗。他即是认定是这圣宫给自己带来的好运,自然会对圣宫之人敬爱有加,何况他知道这少僧便是新上任的法王。

      “不知是法王到来,下官有失远迎。”

      本来坐着的二人见到朱嬉侯的到来,纷纷站了起来。“侯爷客气了。”虽然声音还及其稚嫩,但这少僧已经颇具王者风范。

      “不知二位高僧亲临鄙舍,有何要事?圣宫之事也就是下官的事,二位尽管开口,但说无妨。”朱嬉侯示意二人坐下,见二人没有坐下的心思,自己也跟着在一旁站着。

      “倒不是圣宫中的事,方才我和师傅从行宫回来,经过土地庙,便见到这女婴被丢弃在那儿,心下不忍,就想代她找户人家,想来想去,侯爷仁厚,也只有把她交给您,才能安心。”朱嬉侯愣在了当地,这法王比之自己儿子还要小两岁,却如此仁慈,成熟,身上半分孩童的影子也没有,只除了这小小身板。

      他上前一步,从少僧手中接过女婴,只觉得这女婴雪肌红唇,看了一眼便不想移开自己的视线,心想,她父母怎么舍得丢下她。他原本就只有一个儿子,现下多了个女儿,自然是万分高兴的,朝着那两人笑的合不拢嘴,“法王放心,下官一定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对她。”

      少僧点点头,从自己颈中取下一颗碧绿小珠,挂在女孩颈项中,“这是天邪六芒珠,不但辟邪而且百毒不侵,希望她一生平安。”他普度众生般的口吻更是让朱嬉侯心惊,“侯爷,小僧还有要事,这就告辞了,侯爷不必相送。”随即便和老僧,快步出府。

      这天邪六芒珠,本是法王的护身之物,只是他们既已出家,对这些东西看的也是极轻的,更何况这少僧冥冥中就有预感,那珠子会对她很有用处。

      天邪六芒珠,大小与一般弹珠无异,只是通体碧绿色,珠内还有金黄色的六芒星闪烁着淡淡的光芒,不断的撞击着珠壁。

      朱嬉侯本想叫法王留下来吃饭,没有料到那二人来的快,去的更加快,想了想就觉得也是,僧侣的进餐时间很有规律,现在早过了午饭时间,他们有过午不食的戒律是不可能吃的。再者这二僧去的如此之快,想要追上去也很难,便对男孩说:“秋儿,来看看你妹妹。”

      那男孩名叫阎秋,不同于法王立体的五官,他是传统的中原人长相。还没有怎么长身体的他一张娃娃脸,分外的可爱。他本来便被呛的半死,还被这牙都没长出来的小丫头嘲笑,当下便冲了过来,想要看看这妖精长什么样。

      不看还好一看吓一跳,只觉得她脸色惨白,嘴唇鲜红,便是跟奶娘说的女鬼一个样,吓的急忙踉踉跄跄的连退三步,心想,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难看的人。

      朱嬉侯刚得一女,又这般漂亮,心下高兴,便不去理睬自己儿子的异状。抱着女婴在大厅里转圈,“婉玉,爹爹希望你温婉如玉,你以后就叫阎婉玉,好不好呀。”

      婉玉被逗得咯咯直笑,朱嬉侯高兴的抱着小婉玉举过头顶,幸福溢于言表。

      一边的阎秋气的差点没哭出来,这丑八怪,一来就抢他爹爹,哼,看他以后怎么整她。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楔子 第一次相见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