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序章 ...

  •   地球历2115年,地球人类通过对行星的人工改造使之成为适宜居住的环境,并开始离开资源已经严重匮乏的母亲星球地球,通过超光速旅行,大量移民到宇宙星球。同年采用以地球历算法为基本的新历法,名为宇宙历。地球历2115年,即为宇宙历01年。

      经过宇宙移民们的数百年努力,人类统治的宇宙星球已经占到可探测星球的千分之一,人类的创造力让这些星球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在专门提供能源的星球之中,有代表性的是赫鲁星和海龙王星;而在提供人类居住环境方面,公认最适宜居住人工改造星球则为渥佛克星球;此外还有蕴藏丰富硬金属矿藏的莫星;专门出产蛋白质含量极为丰富的蛋白鱼类的扑廷星;只要控制好光照和湿度便非常适宜植物生长的庞特星等。

      但是这些星球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必须经过人工改造才适宜人类居住,可以说是星球自身资源不充沛,但善于反省的部分人类科学家更认为这是数千年在地球表面生活的人类受到地球条件限制的结果。但出于自身出发,人类更乐衷于的是改造环境而不是改造自己。而经过大量的投入改造后,人类的足迹终于延伸到宇宙的星球上来,但由于过度的投入,人类社会所掌握的资源急剧消耗到令人慌张的地步,这种情况下,当人类可以掌握的星球数量达到一个临界点时候,争夺最好最多的星球以得到资源则变得比突破科技的限制去到更遥远的新星球进行拓展更为重要。在能源危机影响之下,本来已经因为领土的扩张而开始出现崩解的人类社会加速了政治的分裂。在地球人类社会颁布能源集中制度时,太空移民们彻底背弃了母亲星球,纷纷宣布独立。

      宇宙历323年时,所谓独立星球自治国已经达到一万以上,其中不乏数人搭乘太空梭进行星际长途旅行时,见到无人问津毫无价值的小惑星便插上自制旗帜宣布为私人所有自治星球的极端做法。但这些泡沫政权绝大多数不具备独立自治条件,而拥着各自尚可自给自足的资源便寻求独善其身是无法保障自己的。这些不具备保护自己的武力和政治影响力的小星球国们最长的寿命都不超过一个世纪,它们被更强大的力量星球国所吞并。
      长达两个多世纪,太空移民们都在玩着大鱼吃小鱼的游戏,在这之中,科里斯特尔家族领导的科里斯特尔星球国成为吞噬了最多小鱼的大鱼,迅速壮大起来。

      科里斯特尔星球是一个巨大的星球,早期由于水资源的缺乏和其他能源蕴含量并不出色而不引起重视。科里斯特尔在宇宙通用语中是大而笨重的意思,当然,不久之后,科里斯特尔就改为富裕而有地位的意思,这是因为科里斯特尔星球国成为宇宙间最大的势力并大力推行本身的科里斯特尔用语的缘故。宇宙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科里斯特尔星球国(又称为科里斯特尔帝国)的兴起经过五个时期。

      早期科里斯特尔星球国称为盎格鲁星球王国,它的领土范围仅止于这个大星球的面积,而那时星球表面的开发程度才刚达到百分之四十五,大体相当于开发完善的小行星渥佛克。该王国大约在宇宙历390年左右建立起来,但其早期历史含混不请,而后期的统治也不见得出色,总的来说,只有到了国王摩卡尔统治时期,盎格鲁的历史才变得清晰起来并一日比一日受到重视。摩尔卡是一个重视自身发展的国王,他制定的资源开发计划直至五十年之后仍然适用,科里斯特尔星球在其统领下日渐呈露出诱惑的魅力。摩尔卡也意识到富饶而有秩序的星球会受到其余势力的觊觎,他首先提出友好星球计划,联合附近的星球制定出一套互助互利的计划。处于门纳星域中心处科里斯特尔星球因为联合了附近十数个小星球,成为当时一股顽固的势力。而摩尔卡却在迅速开发自己的星球同时,并没有封闭向外窥视的目光。宇宙历425年,摩尔卡越过屏障似的友好星球国,第一次进行星际侵略,夺得盛产铁矿石的惑星狼佛。在这之后,摩尔卡一发不可收拾,他的脚步渐渐越过自己所处的星域,向更大更强的能源星球扩张。不断采取侵略并取得成功的后果是,比侵略所占要多得多的弱小星球国前来依附,就像铁屑不能抗拒大磁铁的吸引力,它们迅速凝聚在盎格鲁星球王国势力周围。在盎格鲁星球王国时期,摩尔卡将盎格鲁星球王国的势力范围扩展到韦塞克星球(441年)以及东哈德拉达(450年),成为门纳星域的霸主。

      摩尔卡死后,盎格鲁的霸权在3年之内一蹶不振,在这个时期,诺森星球来的诺森家族带来了一系列法规建言,摩尔卡的儿子米德尔接受了建言,在星球国内首先进行法度改革,随后重新建立了一个更为强大的盎格鲁王国。5世纪时,米德尔仍为盎格鲁君主时,整个门纳星域都被纳入盎格鲁的势力范围。

      盎格鲁的霸权在埃德温大帝(在位期间533-553年)时达到了鼎盛,他不仅控制了门纳星域内的所有星球,并迫使地球圈内的星球对他维持着臣服的关系。埃德温大帝还将自己祖先颁布的友好星球计划废除,将早期的数百个友好星球转为殖民星,并将周边不出产资源或资源已经挖掘殆尽的废置星球建筑成为无人战斗卫星,组成盎格鲁星球保护带以保护科里斯特尔免受其余敌对星球势力的侵扰。史上俗称盎格鲁星球保护带为埃德温大帝保护墙。历史证明,埃德温大帝是一位非常有魄力的领导者,但他的生命过于短促,只活了43岁,至今还有为数不少的学者认为埃德温如果多活十年,乃至只有五年,宇宙的进化格局也会发生变化。

      埃德温大帝死后,盎格鲁的霸权地位逐渐衰落,权力渐渐为诺森家族所掌握。5世纪中期,即位不久的韦塞克斯王击败了诺森星球远来的挑衅后,诺森家族仍然承认韦塞克斯的宗主地位,但随后其通过567年诺森星球和霍华星球的和约,成为霍华统治区的一个组成部分,留在科里斯特尔的诺森家族称为自己星球所背弃请年少气盛的韦塞克斯王代为讨伐,并愿意将诺森星球永久献为盎格鲁王国的领地。盎格鲁的少年国王在星际讨伐中遭到谋杀,而失去了韦塞克斯王统治的科里斯特尔则完全落入诺森家族的控制,至此,昂德鲁的霸权历史宣告结束。

      宇宙历571年,诺森家族宣布改姓为科里斯特尔,同时将盎格鲁王国更名为科里斯特尔王国。穆亚.科里斯特尔为科里斯特尔王国第一任君主,并宣称政权永远由科里斯特尔家族掌握,而每一代君主则在直系家族里面选拔产生,这是君主世袭制度的一种改良。因为保证了君主质素的优良,并且有以星球家族为坚强后盾的支持,诺森星球曾被誉为宇宙十大富裕行星国之一,自此,科里斯特尔王国便在科里斯特尔家族的控制下迅速发展,掌握了大部分的星际资源,并利用洪厚的财力招徕高科技人才进行能源的开发和战争兵器的研制,成为宇宙第一大势力。

      由于科里斯特尔王国的迅速崛起,还没有被侵占的而又不想归附的星球国们为了避免被吞并,逐渐联合起来,组成一股反抗的势力。宇宙历638年,共有大小六十一个星球国共同签订了星际联盟条约,条约声称,在保持各星球国独立自治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集合资源和人力进行科技和经济、军事上的合作,尤其在军事上,成立星际联盟战队,是不隶属于任何星球国,而只是听从星际联盟委员会调配的最高军事战力,担负起保卫星际联盟任一星球国安全的重任。星际同盟国都是经过互相争夺吞并剩下来有一定势力的中等星球国,它们的力量不是只徒具资源或者风景的小惑星所能比拟的,由于同仇敌忾,星际联盟的崛起迅速集合成不弱的抵抗力,一时使到科里斯特尔王国的势力无法进一步扩张。

      而在两大势力的对恃空隙,还存在一些伺机而动的投机者。另外一股势力由一些独立商人组成,他们掌握了部分财富和能源,在隐秘的星域间建立起自己的组织--星球独立自治组织。他们宣称不会臣服于任何一边势力,只会服从利益。在箭拔驽张的战争戒备期,星球独立自治组织因为掌握了重要的资源而成为双方都需要结纳的第三方势力,也成了天秤上一颗足以影响平衡的砝码。

      而对恃的局面在宇宙历686年被打破。

      科里斯特尔王国的君主世袭特色不但表现在家族选拔制,还进一步体现于退休制度的灵活应用,当然,在科里斯特尔通用语里面,这特称退任。退任制度是君主在位二十年,如在在位期间有突出贡献,如争取到超过十个以上的星球或者扩大千分之一的宇宙领域,可以延长至二十五年,任期年满后,不论君主身体状况如何,都必须将位置退让给下一任继承者。退任过程受科里斯特尔家族委员会的监控。

      前任科里斯特尔王国的统治者是哈德良.科里斯特尔,而他在位期间表现不过不失,表现出良好的政治均衡能力,最为有野心的一次侵略是以星际联盟成员国之一远方星球肯特的侵略战作为选拔下一任继任者的比试。比试的双方有二十八岁的坎特伯雷.科里斯特尔和二十三岁的亚历克萨.科里斯特尔。家族委员会认为坎特伯雷的稳重可以延续前任的温和统治,令到科里斯特尔最大地守护好自己所得的成果,而亚历克萨的野心和锋锐则为少壮派们赞许,他们保持的意见是不进取就会导致灭亡。但有更多的人认为这是一场没有结果的比试,而且通过长途跋涉的远程消耗,加上各自只有一个舰队的可怜兵力苛刻要求,这更有前景演变成为一场两败俱伤的闹剧,而最终得益者是哈德良本人,他正为保持住自己的位置留给还差一年才成年的亲生儿子比德而大伤脑筋。看着自己没有出色的政绩而无法留任五年,自己的儿子又尚未成年,他被迫出此下策,从而策划了号称近二十年内最为冒险的军事行动。

      而侵略结果却不是打个平手或者两败俱伤,更或者如某些乐观主义者预测的那样,两个未来继任者联合起来打个胜仗,而是出乎意料地一面倒。
      两个年轻的未来继任者在处理这场关乎自己毕生路向的比试上表现出超乎年龄的冷静和友好,他们互相订下约定,按照时间先后以自己的方法进行攻占,等一方完全失败的时候,另一方才能采取行动。坎特伯雷由于年长首先行动,但为了公平起见,他的时间限制在宇宙时间二十一天以内。
      时间之短促令到坎特伯雷无法采取更圆熟的手段,但他发挥自己的长处,利用高超的政治手腕向星际联盟当中的软弱派施压,希望缔造一个把肯特排除在外的“小星际联盟”环境。这是对症下药的关键一步,就其原则来说,占有这个星球是一定要冒着触犯这一“联盟”的危险的,而这正是侵略者必须面对的最大困难。

      十五天后,联盟以内的波动令到星际联盟委员会中的肯特星球代表大为惶恐,他们大吵大闹着要委员会马上派星际联盟军队驻扎肯特,并声明如果肯特陷落,他们将联合星际记者工会将委员会违反合约的卑鄙做法公诸于众。但坎特伯雷所营造的压力却令委员会疑惑重重,他们说明联盟军队现在是联盟所持有的最后皇牌,必须肯定局势后才作出指派,避免无谓的牺牲,事实上坎特伯雷放出的烟雾弹则是在暗示攻击肯特是一个幌子,科里斯特尔人真正的企图是更主要的几个委员国星球。肯特星球代表在双方压力下情绪失控,首席代表的秘书一面嚷着要回自己的国家去救未婚妻一面提着轻便能源燃料罐爬到委员会办公厅的屋顶上扬言要引爆。在好不容易重新整理好秩序之后,委员会乘机以阻碍委员会议事为名将肯特星球包括首席代表及其秘书在内的共七人软禁起来。而一种冷言冷语开始在联盟内弥漫开来,肯特星球的人情绪容易失控变成疯子,他们一度对星际联盟委员会有企图,希望掌握最高战力,建立自己的肯特帝国。在坎特伯雷导演,联盟委员会成员的卖力演出之下,肯特星球作为政治牺牲品被送上祭桌。

      但坎特伯雷的侵略战仍然遭到失败。肯特星球在对星际联盟完全失去指望之后,一面诅咒着背信弃义贪生怕死的同盟者,一面抱着自暴自弃的态度投入战斗,居然取得惊人的效果。在仅有的两支中型舰队进行自杀式袭击并损失大半时,坎特伯雷的舰队却因为旗舰的失火而溃败。坎特伯雷乘坐的伯利安旗舰在进攻过程中遭流弹袭击并出乎意料地迅速起火,随即更引起爆炸,年轻的未来继任者甚至来不及登上救生小艇,便随着号称科里斯特尔最精美的战舰一起沉落在宇宙空间,只在极短的一瞬间留下绚丽的星火。

      在肯特人因为意料的胜利而欢庆的时候,亚历克萨登场。他收容了坎特伯雷遗留下来的战力,他们因为报仇的火焰而斗志昂扬,以闪电般的速度对肯特人发起最强烈的攻击。当时战况之激烈令到所有幸存者心有余悖。一个肯特星居民说当晚在肯特星上看见的是充满流星和火花的天空,还有洒落的血和碎裂的肢体。“科里斯特尔人好像疯了一样,他们对我们的炮火视若无睹,战舰不能降落,就有无数的陆战队员跳下来,降落器被打碎了,他们就借着下坠的重力以自己的身体当武器向我们的战士扑过去,这真是一场疯狂的战斗。”

      在疯狂的战斗中,亚历克萨身先士卒,陆战队员就是在他的亲身统率下向肯特星的部队像洪水一般冲击去的。亚历克萨不但身手灵活,枪法非常准,而且具有一种非常勇敢的冲锋精神,在他的统率下,陆战队员们的士气提升到最高点。而亚历克萨浴血奋战之时,有一个身形高大神情温文的年轻人一直护卫在他左右,他冷静的神情与统帅的狂烈表情形成鲜明对比。在混战当中,亚历克萨的一头火红头发和身边年轻人一头麦黄色头发所到之处,都会成为一个尖锐捅入敌方内脏的突破点。
      由科里斯特尔未来继任者领导的这次战斗持续了七个多小时,(这里的计时方式仍然沿用了地球所用的计时方式,但具体时间则视具体星球而定,所参照的时间则仍为地球。时间表述为当地时间××时,地球时间××时。)结束在肯特星球的黎明。肯特星球的自转周期比地球短,一天只有十七小时,这场战斗由人工所控制的黄昏延续终晚,在人工照明星再次亮起的黎明停止。死伤者达五、六万之众。史称这次侵略战为亚历克萨登陆战,而更为通俗而流传开来的称呼为流血的黄昏登录战。

      同年四月,即宇宙历686年,亚历克萨继任成为科里斯特尔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君主,时年二十三岁。
      而前任君主哈德良的儿子比德因为觉察到自己政治前途的黯淡不明而私自离开科里斯特尔,有传闻说他投靠了驻扎在宇宙边缘的星球独立自治组织。而哈德良则诚惶诚恐地立即发表撇清关系和自己愿意承受家族和君主处罚的声明。新君主则大度地表示:“只要卿留在科里斯特尔就好,无须对外事介怀,相信假以时日,比德一定会迷途知返,毕竟,宇宙中还没有一个星球能够比得上科里斯特尔。”
      大多数人为年轻君主的襟怀而折服,但也有为数不少的人认为此事体现出君主善战的同时更具有不逊色于坎特伯雷的政治眼光,从而认为将哈德良留在科里斯特尔将是影响未来的一个筹码。而年轻的亚历克萨则不管别人怎么看,一力延续一贯的进取心。但在战略方面,他舍弃了冲动的侵略战,而采取了能源限制政策。其时的科里斯特尔王国不仅在军事和科技上遥遥领先,更掌握着宇宙间能源的45%强,在能源限制政策实行之后,不少依靠进口能源才能维持的小星球国因之遭遇困境,而这种情况下,首先牺牲的便是平民,这些太空移民们遭受前所未有的严峻生存考验。

      历史学家认为,亚历克萨君主新上任便颁布的能源限制政策引起来了宇宙经济格局的波动,从而打破了政治势力的平衡,可以看在是对所有敌对势力一记耳光,是历史棋盘上一着最为犀利的棋子。
      自宇宙历686年起,宇宙间的移民星球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往后十年,宇宙间的格局不断产生变化,期间涌现出无数的斗争事迹,因为事件的传奇性和对人类进程的影响性而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也成为众多宇宙历史学家,传记家们最乐于描述的题材。
      而他们沿用至广的一个名称是:宇宙十年纪。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