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 三国郭嘉 15时机尚未到【补充】 ...

  •   宋体是起源于宋代雕版印刷时通行的一种印刷字体。宋体字的字形方正,笔画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棱角分明,结构严谨,整齐均匀,有极强的笔画规律性,从而使人在阅读时有一种舒适醒目的感觉。

      罗一大一的第一个学期选修课学的就是书法,那个老师偏爱宋体,讲了不少宋体有关的知识,还让同学分组制作介绍宋体的PPT,罗一正好是他们小组的组长,所以对宋体有深刻的印象。

      印刷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查阅资料的时候有所了解。

      当罗一通过郭嘉将想法讲给印刷局的人听后,深得那里人的认同。木板具有木纹,一般都是横向,刻制字的横向线条和木纹一致,比较结实;但刻制字的竖向线条时和木纹交叉,容易断裂。

      宋体的特点就是横平竖直,而且竖向线条较粗,横向较细。横向线条即使比较结实,在端点也容易磨损,因此端点也较粗。如此一来竖粗横细,横线端点有一粗点的宋体字形非常符合印刷字体的特点。

      明面上的印刷书坊对外的技术是整版印刷,还是用的木质雕刻作为印刷的模具。活字印刷用的则是泥胎,成本低廉又方便。不过印刷局的人并不是都清楚活字印刷的,面上用的还是木刻版。

      因此印刷局的人对郭嘉无比的佩服,在他们心中称为神人也不为过。每每他们刚发现问题没多久,郭嘉就提出各种解决的办法,并且方法还特别管用。

      比他们这些日夜打交道的人还清楚,而后又想到这些东西原本就是郭嘉首先提出的,就开始释然,不过在他们心里郭嘉是天才不会变。

      明面的印刷书坊有好几家,可是暗地的活字印刷处规模不是外面一般的小书坊可比的,一处顶上别处十家不止。加上又便利,效率相比之下高的不行。

      活字印刷成气候之后每天的出品不是一个小数目,单为了奖励发放不知送到什么时候才能送完。早些投入市场也能早点赚钱,还是那句话,养兵是件费钱的事。而出售书本并不是件丢人的事。为了遮掩活字印刷,也为了解决书本的库存问题,郭嘉提出了化整为零的方法应对。

      现在外面的书坊每个书坊都有他们自己印刷的书,模板沿用之前做好的,只要印刷他们分配到的书就好,如此一来效率也不会太慢。

      而新书,则是由另一个隐秘的书坊专门出,这个书坊也是用的印刷术,不过用人还有管理都很严苛。活字印刷出来的大批书混入那些外面的小书坊一起流向市面,新书都由活字印刷处印出,转由隐秘的书坊流出。

      这样一来,哪怕有人怀疑到了也会先查隐秘的那个书坊,一有个生风吹动什么的就可以立马知道。可以说那个特别的书坊就是个挡箭牌。

      虽然从印刷得到不少的益处,不过那些细小的具体事宜曹操是不管,都是放手下面的人来。郭嘉自然是总管这些事的人,本来这些大多由他提起,打理起来也便宜,交个他也算合情合理。

      罗一则是趁机和郭嘉把着差事要了过来,郭嘉很放心的交给罗一处理,等事情理出来后直接下达命令就好,他也乐得自在。

      郭嘉不是一个喜欢大小事都抓着不放的人,乐意放权。对罗一就不说了,不出格的事都会同意罗一的意见,就是对下面的人也不会过分参和,对他们指手画脚。

      套用现代的话就是他不是那个专业出班的人,只是管理,细碎的东西交给该专业的工作人员,让专业人士自己做事,他只参与公司大方面的决断。

      再说之前的郭嘉在谋略上的意见。他建议曹操多多招募重用青、冀、幽、并四州名士,收附民心,彻底巩固目前的控制抵御。曹操采纳了他的意见,甚至重用了曾经诋毁过自己的陈琳,果然有千金市骨之效。

      加上罗一的建议后收到的效果,现在曹操在北边的名声不同往日,更不是昔日可比。军事力量大增,手下人才大增,名气声望大增,还得到一些世家的支持。这相对于原本的历史有了不小的变化。

      就是郭嘉,地位和名气也比历史上更上一层楼,更多人认识了他,知道他的名头,见识了他的才华与眼光。

      虽然并不全是罗一的功劳,可是里面少不了她的努力,就只这些也足够让她开心自豪了。

      有了成效,这对罗一来说是最好的奖励,她充满了动力。于是又兴致勃勃的挑战下一个目标,字典。

      现在编撰字典条件并不好,可是她还是想要试一试,尤其是看到了印刷局的出现,这对她来说是极大的鼓舞。本来只是无心的一句话,她只是觉得有专门的人负责印刷方面的事宜就好了,这么一句话就牵引出了印刷局。

      最初的印刷局提议并不是她提出的,也不是郭嘉,而是事件的发展带动下自发的成立的。虽然后来罗一也对印刷局提出了一点意见,不过都是皮毛,她对这块并不熟,是以意见作用并不是很大。

      最大的应该是提出了宋体这个印刷体,不过宋体原本是因为在宋朝出现才命名的宋体,这回出现在了三国时期,罗一改了字体的名字,提出的时候直接叫印刷体。

      不过事后也有人有意见,有些读书人见不得这种对文字随意的态度,不停的讨论争辩着印刷字体的名字该叫什么。

      印刷体这个名太广泛了,只要是用于刻印印刷的都可以叫印刷体,不具个性,容易混乱,大部分人都不赞同直接叫印刷体,可是关于该叫什么也争辩不出来。不知后面怎么传的,传成了郭体,说是纪念郭嘉提出的意见。

      罗一不知道会发展成这样,不过她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引来别人的忌惮嫉恨。看着郭嘉并不没有担忧的样子,罗一也就放心了。

      不过后面罗一提出想编撰字典时,郭嘉并没有立马就赞同,而是提出了现在不是好时候的话。

      “时机尚未到。”

      字典是一种以字为单位,按一定次序排列,每个字注明读音、意义和用法的工具书。字典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称为字书,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字书兼指字典、词典。

      字书一词,作为解释文字的著作的泛称,在南北朝时已经通用,但历代史志将其归入小学类,直至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时才在小学类中单列字书一类。

      第一部有系统的字书,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其成书于东汉永元十二年(100)。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上最古的字书之一。

      它首创部首编排法,对字义 、字形、字音进行全面诠释,为以后字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一部称为“字典”的书,是清朝由张玉书等30人花了6年时间编成的《康熙字典》。康熙皇帝看后曾说这部书“善美兼备”,可奉为“典常”,因此命名为“字典”。

      不过这些罗一并不是全部清楚,不过这回她学乖了,先和郭嘉打听清楚。知道这里已经有了许慎的《说文解字》之后,才向他提出的字典的点子。

      因为这里还没有拼音,所以罗一提出的时候讲的是部首,有了许慎的《说文解字》做基础,一切都方便了。简体字的字典一出,简体字想要不流传都难。到时候就不是只在北边得到发展的情况了。

      不过郭嘉说时机未到,不知道是什么时机呢?秉着不知就要问的原则,罗一直接开口问了。事实证明,罗一论心计是比不过郭嘉的,还不如老老实实的直接问,别拐弯抹角的。“为什么说时机未到呢?”

      “再等等,效果更好。”

      罗一听后就在心里自己琢磨。为什么要等一等,现在不行吗?突然想到她忽略了战事,没有看到整个局势吧。

      现在的局势较之书中原来的要好很多,虽然还没攻下乌桓,彻底的统一北方。但是曹操在北边的的局势,无论是军事上还是经济上或者说政治上都大权在握。旁

      人已经很难撼动,尤其是军事力量。自从骑兵力量暴增之后,曹操在陆上已独占鳖头。虽说历史中在陆上他的军队原本就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他的将领们也善于陆战。

      但是有了更多的精良的装备,武力值自然就更上一层楼。现在马蹄铁已经不再是秘密,但是其他的骑兵却不能立马就能迎头赶上,毕竟距离拉开之后就难立马追上。

      可是为什么说等等后效果会更好?

      晋*江*原*创*首*发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7章 三国郭嘉 15时机尚未到【补充】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