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三国郭嘉 13历史的选择 ...

  •   罗一进入院子之后不禁暗暗咋舌,看外面看不出什么,可是进了里面才发现这里守卫深严。

      忙碌的人虽然不停歇,可是都是井井有条的,并不慌乱。效率比起外面的印刷作坊要高多了,而且这里的还是活字印刷。

      木有错,这里是活字印刷。外面的是整版印刷,最终是给这里打掩护的。这一手明修栈建暗渡陈仓玩的好。这当然不是罗一想出来的,当初她是觉得直接用活字印刷比较省事,没有考虑政治等其他因素进去。

      姜还是老的辣,外来户终究没有本地土著脑子转的快。

      曹操借着正版印刷术大出风头,在文学界名声大噪,还收获了不少的钱财。军事总是和钱财分不开的,养兵最费钱,而没兵就没权。

      曹操不仅名利双收,钱财名利双得,还借着这次的事件除掉了不少的细作。少了传递消息的人为自己争到不少的时间、优势。

      而且曹操不仅除掉敌人的耳目,在消息传回去后曹操大方的表示,为了更多的人可以拥有书本,也拥有更多的机会学习认字、写字,要将印刷术的技术卖出,只要十两银子。

      如此一来不会有人说曹操是为了银子而做些商贾的事,纷纷赞扬他。罗一听到那些赞扬词,有些受不住了,古人拍起马屁来真是让人招架不住。

      各种华丽的词语,各种骈句,还有人专门写了诗和文章称赞曹操的这一举动的。发明出来的是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谁用它造福于人。

      看着称赞声一浪高过一浪,甚至已经不仅仅是在北方出现这些声音了,曹操也因此声望大涨。不过罗一怀疑其中少不了曹操的运作,可是这又怎么样呢。即使他假惺惺,可是他毕竟是切切实实的做了,做了好事担上好的名声并不为过。

      这样一来敌方真是要吐血了,损失了不少人的同时,好不容易弄回来的消息成了杨白劳。

      与此同时,少人看上了这次的商机,纷纷争相出钱买下秘方。其中不少是大家族暗自派遣下人来买的,买的人不见得想做这方面的生意,可是他们却是有能力自己做一个印刷作坊出来供自己家使用的。

      大家族总会有自己的藏书,并不见得每个人都舍得将珍藏贡献出来让人一起看的,普遍了就不珍贵了。可是自己家又需要传承下去,总叫人抄写是一项大工程,不小心抄错了废了。

      何况家中的藏书并不只是一本两本的,有条件能多几本收藏着也好,省的发生什么意外家中书藏出了问题叫人遗憾。

      而且纸质的书本轻便,出门什么的也方便携带,好过以前出游就要一马车一马车的带着竹简的书。

      活字印刷印出了一批常用的书籍,读书入门的、经典书卷的,各种常见的书都有了纸质版。这些书籍一投入市场就引人争相购买。

      一来,纸质的书本轻便,而且这些书字迹美观齐整,版面清爽,封面是薄木所制,书本不易受到折损,简直秒杀了传统的手抄书、竹简。最吸引人的还是它的价格,竟然和常见书籍一般价格。

      不对,是比常见的还要便宜。常见的这样的质量也是价格不菲,而这些漂亮的纸质书竟然和平常最次质量的书价格一样。

      如此一来,家里有钱的都不吝啬花钱买,太值了,平常昂贵的一如奢侈品的东西竟然只要白菜价,不买就是吃亏啊。

      尤其是曹操又假惺惺的表达了一番为了文化事业做贡献,倒贴钱也要让大家看得起书的话语。其实虽然卖的价格不贵,可是还是赚钱的,没到倒贴钱的地步。

      纸虽然现在比简牍贵,但是不意味着纸质的书就比竹简木牍的书贵。纸质的用了印刷,可以成批的印刷,省工省时省费,算下来成本比手抄的要划算多了。尤其是活字印刷又比平常的印刷要省钱。

      曹操很会收买人心,一系列的措施下来后投奔他的人数直升。他也不小气,自己珍藏的书翻印了大半,给他手下的人每人一本,笼络了不少文士。

      他发放书的时候也有着一番心思,每个人得到的只是一本书,其中少不了眼馋别人的,大家相互借阅。而且他还看心情、看别人的表现随意的奖赏书籍。

      如此一来倒是激发了不少人的斗志,争着要一展所长,就盼着得一本新书。在不愁吃喝的情况下,赏珍藏的书籍比赏金银对这些文人来说还要吸引人。

      印刷书坊慢慢的发展着,花样也越来越多,就连插图都出来了。还印刷了不少曹操之前写的诗,还收集了不少的市上朗朗相传的优秀的诗印刷出版,北方在不长的时间内文化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曹操这个大人物自然不可能时时刻刻的盯着这一块,可是只要他表示出了对这一块的重视,自然有人会帮他操劳。

      而且历史就是这么神奇,转动它的齿轮之后,它就会自发的转动下去,按照它自身的轨迹运动,直到阻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停下。

      可是按照现在的情况,曹操不会让这些就此停下,他尝到了甜头,自然不肯放过这么好的机会。珍本孤本一本又一本的抛出,不停的印刷翻印,而书坊已经不能支撑起生意,转而开起了不小的书屋,形成了书文化的一条龙商业,大大地推进了文化的发展。

      书屋不仅有有之前旧书的翻印,更是有最新的诗集和文集。后面更是出现了类似报纸的小纸板报,里面从最初的只有新诗到后面的百花齐放的各类栏目专题。

      罗一在其中只起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后面的发展则是历史自己的选择与进步。在这个人才济济的时代,罗一的智慧在这里不足一提。

      每次只需她提出一个开口,后面的事基本不受她的控制,一如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呈现暴发的状况。这里大智慧的人不少,尤其是现在曹操手下的人,不乏能人异士。

      在罗一提出点子,郭嘉进行润色后,他们能以想象不出的速度快速的进步着,后期的发展不仅比罗一预想的结果要好,甚至是难以形象。

      就像标点符号的出现,本来罗一是没想到要提出的,可是竟然就出现了。罗一不知道标点符号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可是绝对不是现在。

      她记得标点符号原先是商家发明的,是为了推广书籍而出现的,古时候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起来很吃力,甚至产生误解。后面商人为了使书本内容看起来比较容易理解,读起来比较畅通,这才加上去的。

      可是现在竟然出现了这玩意,看来罗一在无意中间接的推进了历史的脚步。不过虽然现在出现了标点符号,可是也只是简单的句读。罗一在考虑要不要再推一把。

      在有意的指引,无意的潮流下,曹操在北方不单是用铁蹄武力占有。

      罗一最后还是决定推一把,提出了几个简单的标点符号,比如引号、双引号什么的。郭嘉一交待下去,就有人接手了。

      现在关于印刷书籍这方面的东西专门有人负责着,俨然成了一个新的部门,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文人自愿投入到这里,为文化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曹操对手下的能人从来不小气,给的福利都很好,让那些钻进研究的学者更加醉心于研究。罗一算是见识到了这些书呆的厉害了,这才把那几个符号交下去两天不到,他们已经受到指引,研究出一连串的符号了。

      比如书名号,省略号之类的。历史果然有着它的故有痕迹,一贯延续着它原貌。只是不知道它的原貌又能保持多少。

      罗一对排兵布阵没有多大的兴趣,况且她不懂,哪怕知道什么孙子兵法,知道三十六计,可是她没法把这些东西消化为己所有,运用自如。所以她选择她擅长的来发挥,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虽然这样一来没有那么多的惊心动魄,那么多的气势荡然,可是她毕竟是女子。再汉子也是女汉子,有些东西可能真的不适合她。

      还记得那时候一个人头飞到脚边的感觉,直到现在她都无法正视这里的生存法则。一直以来,二十年以来,她都生活在法治社会,不管之前怎么抱怨吐槽,可是不能不承认那样的生活是这里很多普通人无法企及的。

      在他们眼里,那就是仙境,没有战火,没有时时刻刻为自己生命担忧的苦恼。

      统一对历史来说是有利的事。统一国家的建立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罗一穿来之前,领土的纠纷一直不断,爸爸一直很关注那些时事新闻,看的时候也是不停的或是叹气或是抱怨,发表着自己的观点。虽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观点,甚至带着主观的色彩,可是不能否认那些问题的确牵动着祖国子民的心,哪怕他只是普通的老百姓。

      三国最后魏灭蜀,晋篡权魏,后晋又灭吴。最终三家归晋,一统天下。最终还是统一了,罗一却想推动历史,提前统一。虽然她力量很小,可是不是存在着蝴蝶效应吗,或者用中国的话说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她不是能决定结局的神人,但是她可能是其中改变的一个因素。一件事的发展总是有着成百上千的小事件组成着,总会有那么一些是关键之处,单单一件不足以成型,可是却是能影响走向。

      何况她现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借助郭嘉这个鬼才做出一些改变。之前的收获就足以证明,罗一还是可以使历史发生一些改变的。

      而且,她可是记得第三页是空白的,只有几个漏洞。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5章 三国郭嘉 13历史的选择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