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 爸爸与剧本 ...


  •   士人的风气早就不在,举目看去,尽是庸人和常人。——沈爸

      在沈约、许小萌三人想要再次偷溜出来找工作挣钱的时候,被伏鸿逮住里。面对伏鸿的询问,三个人招了。
      在听许小萌的理由时,伏鸿哭笑不得。顺便揶揄了挚友柏楻。

      而当徐导把宣传片拍完,过来询问沈约能不能演他电影里一个角色。沈约不明白童星是什么,伏鸿作为娱乐圈里一员,却是非常明白。当然,他也知道一个角色并不一定能让沈约迅速的成为明星,但他不得不有这方面的顾虑。

      尤其是看到徐导拿过来的片子,作为曾经多次获得影帝的伏鸿一样就看出了沈约身上的潜质,但他并不知道沈约是不是对拍电影感兴趣。

      这毕竟是个大事,在尚未告诉沈约这件事之前,伏鸿先给沈爸打了电话。
      沈爸呢,正准备把老婆怀了三胞胎这个好消息告诉沈约,还有自己的好友。

      沈爸听到伏鸿说的事情,熟知自己女儿脾性的沈爸,尤其是听到沈约找了第一份工作,哭笑不得。在安排好老婆这边的事情,沈爸立马飞了过来。

      沈约正在吃早餐的时候,就看到自己爸爸坐在饭桌前,她还因为是眼花了呢。“爸爸?”
      “乖宝,看看爸爸给你带的东西。”
      沈爸难得的享受了一下沈约难得的腻歪之后,非常严肃的问沈约一个问题,“喜不喜欢拍戏?”

      沈约没有像那些被问及想不想做设计师时,斩钉截铁的回答不愿意。沈约就觉得这个东西很好玩,她现在有兴趣玩一玩,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兴趣就消失了。

      沈约就把这种想法告诉了沈爸,沈爸明白了,沈约并不是为了成为万人瞩目的明星而去做,这个因为兴趣的出发点是做的。沈爸愿意让沈约去尝试一些不同的东西。

      “行,我们什么时候不想做了,就不做了。”沈爸十分开明的尊重了沈约的决定,并要替她把关看剧本。当然,在这之前,他需要和伏鸿、徐导好好谈谈,看看他是个什么样的导演。

      对于导演,一大半沈爸都是看不惯的。

      积极活跃在娱乐圈的导演总是喜欢舐自己的嘴唇以至造谣卖友的行为,一个词“导演无行”完全囊括对他们的概述。但向来的习惯,函义是没有这么广泛的,搔发舐唇,还不至于算在“导演无行”之中,造谣卖友,却已出于“导演无行”之外,因为这已经是卑劣阴险,近于古人之所谓“人头畜鸣”了。沈爸翻阅早先的新闻,便能看到有多少事翻来你不认人只认钱的导演。

      轻薄,浮躁,酗酒,让男、女明星借助身体上位,醉驾而至于闹事,偷香而至于家庭失败,事情滑坡,沈爸最是明白不过。

      最初的导演还抱着热忱、热情投身其中,而现在的一批,却只是为了迅速成名,泡更多女人。并且会肆意的消耗着国家资金,假若票房失败,还在一边责骂着是各类政策的原因,导致自己的作品失败。或者大骂观众不懂他的电影,没有品位。或者是投资商的指手画脚,肆意干涉。或者是投资商都是土包子,不懂艺术的高深。

      总而言之,全世界都对不起他,都没有一个欣赏他的人,只能去酒和女人上寻找良药。

      无比的卑劣阴险,其实却并不在“导演无行”,而还在于“导演无品”。导演的头衔,已成为名利双收的支票了,好名渔利之徒,就也有些要从这里下手。而且确也很有几个成功:开店铺者有之,造洋房者有之。不过商业喜剧易于痨伤,爱情片故作深奥。经久之下也难以发达,那就只好运用策略,施行诡计,陷害了敌人或者连并无干系的人,来提高他自己的“导演上的价值”。连年的水灾又给与了他们教训,他们以为只要决堤淹灭了五谷,草根树皮的价值就会飞涨起来了。

      沈爸就是带着这种有色眼镜去看了徐导,在日渐深入的交谈后沈爸保留了一半这样的看法。

      伏鸿在一边作陪,沈爸和徐导简单寒暄。伏鸿介绍了徐导导过几部片子,他深知自己老友脾性,丝毫不提这些片子获得过什么奖项。

      在沈爸认为,一些片子角逐的时候,都是有营销在里面的,比如奥斯卡奖有不少影片都是拿钱砸下来的。

      沈爸露出从没在沈约面前展现的一面,带些狂狷之气。

      徐导说:“你的小说我都拜读过,今天还是第一次见到真人。孔子有句话讲‘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我觉得非常适合你。”

      沈爸从不以孔子之徒自居,不以“狷者”自命。然而别人常常这样觉得。沈爸一笑,“鲁迅可是说过少看中国书的。他还讲过讲话和写文章,似乎都是失败者的征象。你们这些导演还会读现代的中国小说,而且还是恐怖小说?”

      沈爸是专职写小说的,投稿失败之后,终于艰难的出版成功。起初在国内没有名气,后来经过外国好友翻译之后,在国外引起热议,乃至于看书热潮,是所谓的“墙内开花墙外香”,国内的出版社要策划,媒体要采访,沈爸都没同意。继续在国外出版。反倒是这样,愈发引起别人的追捧,只是沈爸从来不露脸电视媒体,也从来不充足公共人物。一心写写小说,养养家人。

      徐导顿了顿,然后笑道:“这些年来可是圈内人都在讲“中国为什么没有伟大的文学产生”这问题,大家说了一通,没有结果。现在听了你的话,算是明白了一大半。”

      徐导道:“伟大的作品在废纸簏里!”

      沈爸觉得徐导这人有点不同。他促狭一笑,“大多数编辑先生们,抱残守缺,热衷于东修修,西改改,总之要符合他们觉得会出名的书来。一通乱打之下,文章散掉了,他们高兴了。这些人还经常干这么一件事。往往他们发现稿上是署着一个与他们没有关系的人底姓名时,看也没有工夫一看便塞下废纸簏了。”伟大的作品是产生了,然而不能发表,这罪孽大部分归咎于出版社编辑。他们动辄就讲这样那样的大道理,非得把投稿者的作品阉割,或者是规整在八股之内,才算得上是小说。

      沈爸感慨道:“不过现在网络小说兴盛,一些人也冒出来了,能够多出几个人才才好啊。”他闲暇之余,也随便点击了几篇,翻阅了一些网络小说的历史,虽然在用词、句法等技巧上可能不如传统作家,但他们想象奇特,创作没有桎梏,新的文体很快就能出头。沈爸希望网络文学能够走的更远一些。

      经过这样的谈话之后,沈爸对徐导放心了。

      “我们来谈谈剧本吧。”沈爸说道。
      徐导把一叠打印纸放到沈爸面前。“我想导的是一个乱世题材。”

      “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还是五代十国?”沈爸故意问道,如果取材这几个时期,这个片子还是值得说一说的。

      徐导眼睛一亮,“取材于魏晋南北朝。春秋战国风气士气都好,五代十国太过混乱,不成系统。唯独魏晋是个非常特殊的乱世,各个阶层不如春秋那么容易被打破,也不如五代十国那么的各种外族混战。”

      沈爸拿过剧本在一边默默看到,而伏鸿也拿过看看主要人物有木有自己喜欢的。
      徐导的故事情节不复杂,没有非得弄出多么高深的故事、人性来。就简简单单三个故事:一个是皇帝去边关巡视,却传出皇帝被敌人杀死的不知是谣言还是真事;奋勇作战坚守阵地的大将因为流言中伤没死于敌人之手而死于自己人之手,被自己国家的百姓烧掉乃至于卖肉而吃;因为战乱大将军的死亡,小公主被迫逃亡,坚信自己的父皇没死,在一个侍卫的陪伴下而勇赴边关的故事。

      伏鸿指着大将军这个角色说道:“这个不错。”
      “人设是怎么样的?”

      徐导说道:“这个人设定就是悲情人物,遵循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准则行事。不为美色所动,不为哀恳所动,不为面子所动。然而最终却死于他所效忠的国家百姓之手。他是我行我素的性格,挥洒自如的作风,不善自辩,这样的性格,和他所生长的那不幸的时代构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让他最终悲剧的不是命运,而是时势。他越是轰轰烈烈的战斗,越是大胜利,然则这一场场胜利的战斗,都是在一步步走向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
      徐导很喜欢这个半虚构半事实的英雄人物。就像金庸评说袁成焕一样:“他的性格像是一柄锋锐绝伦、精刚无俦的宝剑。当清和升平的时日,悬在壁上,不免会中夜自啸,跃出剑匣。在天昏地暗的乱世,则屠龙杀虎之后,终于寸寸断折。”

      乱世这个话题,除了拍三国演义之外,很少有人会拍。大多数人都去拍隋唐英雄、清朝九子夺嫡的宫廷政变等等,而他却一直有乱世情结。

      而沈爸显然也有些乱世情结,他现在就看的啧啧有味。

      每一个君主在临死之时,都深深感到了失败的屈辱,在乱世有层出不穷的谋杀,来来着敌国的随时就会落下来的刀剑,还有权臣想要上位的篡权,死亡总会在你不知道的时候来临。可能死于后宫一个弱质女子之手,可能死于一次疏忽之中。而这个剧本中刻画的君主到底是真的死亡还是假死,都是一道悬在读者心中的弦。乱世之中还有始终是死路一条的将军和大臣,奋勇抗敌的将军与降敌做汉奸的将军,忠鲠正直的大臣与奸佞无耻的大臣,命运都没甚么分别。要不是死在起义的农夫之手,就是死在敌人的刀剑之下。或者朝堂争斗之时,就已经下狱了。命运瞬息万变,在这个平庸时代看这么一处电影也算是圆了自己一个乱世梦。

      乱世有顺应时势成就的英雄,更多的则是平民:抑郁不平的文人士人们,领不到粮饷的兵卒,生命朝不保夕的“流寇”,饥饿流离的百姓,乱世的小人物的悲剧,愈发反衬出英雄的无畏与英勇来。

      看到沈爸这么深入的看剧本,徐导知道这件事是成了。

      徐导特意选择了一个国家,富贵,繁华却大兵压境,宫廷斗争,朋党乱政,天下大争,而皇帝疑死,大将陨落。这个国家似乎已经穷途末路,马上就要被入侵者收入囊中,所有的人,都沉浸在黑云压城的绝望里。

      宫廷丽人,或者逃走,或者乖乖的呆在宫廷里,等待入侵者的接手,进入另外的宫廷继续没有硝烟的厮杀。

      唯独一个年仅六岁的小公主坚定的认为自己的父皇没有死亡,而且还要在这个危机时刻去最危险的地方寻回父皇。

      小公主身边所有的人都拒绝陪同,唯独一个平时从不言谈沉默的侍卫出列愿意誓死跟随。徐导本意描绘这个侍卫是个忠仆性子的人物,是一心上战场的人物。

      然而沈爸不同意,仅仅是这样,这个侍卫太脸谱化,太常人了。沈爸在这个人身上赋予了他“士”的品格。

      这个新生于春秋,活跃在各个时代的人,曾经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卓尔不群,笑傲王侯的天才人物,消失了。他始终认为,从春秋战国到三国乱世,是这个民族最美好的时光。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充满了对道义的尊崇,对侠义和剑的膜拜,以及征服四方的梦想。

      而现在的人熟谙厚黑学,人人都机敏过人,从不意气用事,从来都是谨小慎微,明哲保身,无比忍耐。

      士人的风气早就不在,举目看去,尽是庸人和常人。

      “那这个侍卫的背景怎么设定?”徐导问道。
      “无须提。他是一个沉默的人,在最后一刻,陪着小公主在边关找回君主,只需说一句‘公以国士报我,我以国士报之。’足以。”

      剧本的事情敲定了,就只剩下合约的事情。
      徐导坦言投资还缺少一些,不过他还是坚信会能劝说道投资商的,开拍的时间尚未确定。

      伏鸿最近都挺闲的,他对那个大将军的角色情有独钟。“如果你实在找不到投资商的话,剩下的钱我来出。”伏鸿并不看好这部电影的票房,不过他个人深爱这个角色,似乎这个角色就一直是在等着他似的。

      徐导太高兴了,伏鸿可是炙手可热的大明星,拿着他的名号去找投资商,想必会砸不少钱。那些战争的恢弘大场面就能做好了。伏鸿的加入,在宣传的时候也省了很大的力气。不会像一些片子,口碑好,却无人知道它上映。几天之后,就下架了。徐导深呼一口气,两个重要角色已经敲定,还有两个角色需要找人。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爸爸与剧本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