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吴邪部分一 ...

  •   下课的时候路过大学门口的一家旧书店,鬼使神差地我决定进去看看。
      店里外一间三面墙上都是书架,正中是一排两面的。放的都是些常见的大学专业相关的书籍,多半是之前的师兄师姐们不要的。
      看到几本很感兴趣的,摸了摸身上,一共就带了四十块。第一次进旧书店也不知道价格该怎么算,想着保险起见改天取了钱再来。
      正往外走,有个从内间出来的年轻人路过我身边。我无意扫了一眼他拿的书,书名挺俗的,《教你看风水》。作者名挺好玩,叫解语花。
      解语花?
      不知怎么有种一闪而过的熟悉感,不过很快就被我抛诸脑后了。我更感兴趣的其实是书里的内容。
      我是学建筑的。关于“风水”大学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很隐晦地提过。我很早之前就对风水这种既神秘又邪乎的学问感兴趣了。不过听说《周易》非常难读懂就放弃了。所以那老师讲的时候,我还很认真地做了笔记。
      “风水”这个词最早出现于伏羲的《简易经》“研地说:一雾水,二风水,三山水,四丘水,五泽水,六地水,七少水,八缺水,九无水。”这个“风水”还是字面原来的意义,说的是地球有过一段风与水的时期。
      之后是彭祖的弟子青衣说“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晋人郭璞《葬书》解释风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到这里就已经是引申义了。
      后来到了晋朝,郭璞的《葬书》写的是:“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从这里开始,风水就成为与建屋用地的吉凶相关的特指名词了。
      课后我上网查的时候发现,那老师就是照搬了百度百科里的一些基本资料糊弄了我们一下。百度的东西真真假假,可信度实在是……
      不过除此之外,他也提到城市做规划的时候,懂行的设计师都会私下找风水先生咨询。有的地宜行商,有的地宜居住,有的地“凶”需要
      “镇”,都是有讲究的。有时候会看到楼房建造的时候发生事故,原因不定相同,但都万变不离其宗,离不开“风水”二字。
      事实上,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由西方引进了“科学”的概念,开始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将风水学说斥驳为“封建迷信”。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时期,这个就不说了。总之到了现在,风水地师随手一抓一大群,当然是行骗的居多,真懂的可算少之又少。
      风水学中认为,崇山峻岭,旷野平原,滔海湖池,大江小渠相互拥抱,自然而然的组成了一个个大小不同的气场。这些气场蕴藏着巨大而神秘的力量,诱发着不同的吉凶结果。有语云“山管人丁水管财,吉地一得人财来”。生人当选择吉地建屋居住,死鬼应选择福地安葬,则富贵可悠久绵长,甚至福荫后人。
      不过现在随着社会发展,城乡统一规划,想选择一个适宜的阳居吉地,很难。当然也不是没有。古人云“有山依山,无山傍城,有水就水,无水依形”,再想想富人区的选址,是否有讲究也就一目了然了。
      阳居难选,自然目光就会投放到阴宅上。所谓“大地大发,中地中发,小地小发。大地出公卿,小地旺财丁。”不过现在绝大多数的公墓都只是找了一块形似又没有凶砂恶水的地方,被安葬者不至于有什么大凶大险,仅仅是平平安安,无力福荫后人而已。
      我知道前几年盗墓类的小说非常流行,其中提到盗墓者也是分南北两派的。北派就是按照风水学的“寻龙点穴法”来找地头的,不过也有说法是“上等先生观星斗,中等先生寻水口,下等先生随山走”。现在这个空气质量,普通人想观星还是挺难的吧,所以我觉得北派也是中等先生或者下等先生居多。
      南派靠洛阳铲探土。这个也是有科学依据的,人类在地面上活动的时候,总会留下各种各样的痕迹,这些痕迹经过漫长的时间慢慢沉积下来,会成为不同的土层。如果是正常的,土层应该是一层一层很分明的,而如果有人下葬往地下挖了,就会打破这种平衡,让各个时代的土混在一起。这个以术语来说叫“五花土”。基本上只要能挖到五花土,就说明下面有墓葬。南派据说有高手只要闻土就能判断,跟这个应该也有关系。不过现在据说已经发展到使用高科技的探测仪了,还有光明正大用掘土机的。
      我想我能明白为什么北派人不待见南派的。虽然对于盗墓这个事,我清楚的知道这是犯罪行为,但是提到古墓,不会让人一下子就想到探险,机关,宝物,还有一种由始至终笼罩着的恐怖氛围。说不定还能在队伍里遇到特别好的女孩子。作为一个男人,这些难道不会让人觉得体内的热血在蠢蠢欲动吗?话虽然是这么说没错,我也就是看小说的时候自己想象一下。真要让我去,搞不好刚下地就折进去了呢!
      一不小心扯得有点远,总之是那个手里拿着风水书得年轻男人告诉了我一件事——这书店里面还有一间。内室这种地方放的书,难免会有点引人遐想。我已经在想说不定里面会有点禁书?正常男人嘛,会这么想也不奇怪。r> 进了内间,快速地扫了一下四周,没有想象中那种级别的禁书。好吧,我承认还是有点失望的,不过讲风水的真不少。从粗糙的装订和纸张,还有时简时繁的字体来看,这些也应该算是禁书了。
      除了几本叫《虎年运势》之类的过期书刊,其他放在易学书架上的书都狠狠抓住了我的视线。我把每本都抽出来翻了一翻,仔细比对后选了类似于启蒙篇的三本。
      其中有本甚至是古时的线装本直接拓下来的,看起来感觉会有些吃力。不过那仅仅是因为字太小又没有标点。虽然我学的是理工科,但对古文有种像是与生俱来的读解能力,所以总体来说压力也不大。
      拿出去结账的时候心里很有点忐忑,但是脸上不好表现出来,我故作平常地和老板说,我要这三本。老板看了看,说,一起给三十吧。
      其实开口前,我也预感到身上的钱一定是够的。我的直觉好像比一般人准得多。曾经好像有谁还取笑过我说直觉准的都是女孩子(他原来用的词是小娘们),还作势要来扒我的裤子,被我一巴掌拍了回去。
      细想,却又想不起来到底是谁。
      走出店门的时候,我发现之前那个年轻人正倚靠在墙上,看上去是在等人。他看起来跟我差不多大,个子也和我差不多高。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一直年轻人年轻人的叫他,莫非是我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已经老了?他拿着书的手有两根手指奇长。我又一次看到了那本署名解语花的《教你看风水》。
      仔细一想,我进书店内间的时候,里面已经没有这个作者的书了。其他倒有的会有好几本。之前看到这个名字时的熟悉感又回来了。
      他是谁?我和他很熟吗?
      我不禁又多看了他几眼,觉得这个人我也很熟悉。难道他就是解语花?
      不是的。
      我又飞快地否定了自己这个想法,说不出为什么,我就是觉得他不是解语花。
      可能是我盯着他的时间太长了,那个年轻人转过头来看了我一眼。我略感尴尬地对他笑了笑。他没理会,径直走过我身边。擦肩而过的一刹那,我听到他说:
      又见面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