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8、18-2 ...

  •   六月,花树里胡同口的两棵芙蓉树又该开花了。开花的时候,许多人该说“再见”了。
      艺术学院门口的小饭店里每天都有吃散伙饭的人群,时常有人喝得酩酊大醉。美术系油画专业的男生集体剃了光头,说要缅怀行将结束的大学时代。校园里每天都有情侣分手,昔日美好的爱情在生活的现实面前因为别离而溃不成军。
      我主持的最后一期《彩虹桥》主题就是“离别”。而我从这一天开始,也将把关于这里的一切——三号直播间的灯光、随处可见的台标、空气里紧张而有条不紊的味道,当作回忆。
      节目录制完后,栏目组举行了小型的告别会。
      栏目主任喝多了。四十几岁的人像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一样大口喝啤酒,在KTV包间里抢话筒,然后拍我肩膀:“课余时间如果想做社会实践可以给我电话,我哥们在北京电视台。”
      见我点头,又叹口气:“陶滢,你是好孩子,有时间该让你和我儿子聊聊。那小子整天不务正业,电脑玩得不错,就是学习上让人操心。他要是像你一样用功,我得省多少心?”
      我一愣,继而笑。栏目主任看到了,瞪眼看我:“我说真的,你别不信。你父母的教育多成功,不像我,忙得都顾不上儿子。”
      中年人的絮叨果然极其具有杀伤力,听得我昏昏欲睡却仍然要做出投入状。我强打精神环顾四周,发现KTV包间昏暗的灯光下同事们正在争抢麦克风,而主人还在絮叨“你是好孩子啊你是个好孩子”……
      我突然有一会儿的失神:我的父母教育成功?我是好孩子?
      忍不住想起中学时代作业本上丁爷爷替外婆签的名字,想起了没有父母帮忙检查作业的愤怒与不甘,也想起了那些惹老师生气的时光和卷子上火红的叉……那时的陶滢和今天的陶滢,是一个人吗?那个不知道什么是梦想,每天忙着看课外书的陶滢,和今天这个一步一个脚印,清楚自己的愿望并每天都努力向目标靠拢的陶滢,是一个人吗?
      我孤独的童年、受伤的少年和光彩的青年时代,多么奇异地组成一道蜿蜒曲折的风景。
      正走神,栏目摄像塞一个麦克风到我手里:“陶滢别发呆,唱个歌嘛。”
      唱就唱。
      冲摄像挥挥手:“《隐形的翅膀》,谢谢。”
      他一愣,耸一下肩膀,还是点了歌,然后按“优先”。
      前奏很快响起来,周围一下子安静下来了。
      我唱: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
      谁说一定要闪泪光?
      被老师骂、被同学嘲笑、被喜欢的人欺骗、被想要走的路累得筋疲力尽,这些,都是可以走过去的,也是可以被忘记的,想要不哭泣,就可以不要见泪光。
      七年时间里,原来,所谓的成长,就是拥有更加强大的心灵,可以豁达从容。
      栏目主任微醉了,目光迷离地看着屏幕,舌头有些大:“这个歌星是谁?声音很像小陶嘛。”
      周围的人“轰”地一下笑翻了。
      摄像拍着主任肩膀:“主任,您的耳朵越来越灵光啦!”
      我也随着笑。
      告别会在深夜结束,摄像开着他的白色Golf送我回学校。
      走到校门口的时候,看见劈头盖脸张贴着的红色长横幅,上面写着“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摄像开始笑,几乎笑弯了腰,然后哆嗦着和我握手:“恭喜你陶滢,你将要去农村和基层了,有空回城看看。”
      我笑着拍他肩膀一掌,被他躲开。
      然后他大笑着钻进车子,一边发动,一边挥手再见,我目送他离开,直到白色Golf变成一个小点。
      我回头往校园里走,仰头看见满天的星星,红条幅把夜空割裂成许多个大色块。
      路灯下条幅上的字迹清晰可见——“欢送毕业生”。
      我站在深夜安静的校园里,环视四周。
      明天,这里就会车来车往,喧嚣异常。
      那么,今天说再见吧——再见了,我的大学!

      第二天,校园里果然到处是依依惜别的人群,有人仍在办理离校手续。
      林卡先我一步回家,回四川的火车下午2:28发车。我回家的火车是晚上10点28分发车,所以可以和郑扬一起送她去火车站。路上我很努力地告诉自己千万不要哭,可是到最后我们还是忍不住抱头痛哭了一场。
      喧闹的火车站站台上,我泪眼朦胧地看着面前的林卡,一边哭一边有那么多的镜头快速从记忆中闪过:
      大一那年的夏天,因为天太热,我们抱着被子和凉席去阳台上睡觉。可是半夜突然下起了雨,我和林卡在暴雨中被淋醒,像落汤鸡一样逃回屋里,其他人看到了,笑得几乎要断气。
      又想起每天晚上开卧谈会,我高歌《黑猫警长》,林卡唱《葫芦娃》,声音太大被巡楼的管理员抓到,罚我们打扫了三天走廊卫生。
      还有我俩一起去逛商场,我拖她在相近的两间大卖场之间走了三个来回,只为决策是否要买一条裙子。林卡累坏了,最后坐到路边呼天抢地地说:我快疯啦,我发誓以后以后一定不要生一个天秤座的孩子,一点主见都没有啊!
      然后是大二那年又一次我们站在马路边等公交车,林卡突然搂紧我的胳膊,一脸深情地对我说:陶滢,以后我们要一起结婚,要买相邻的房子,我们的孩子要一起长大……
      我们一起生活了四年,一起参加各种比赛,一起奔走在去做节目的路上,风雨再大我们也不怕,因为我们知道自己不是孤独的。我们相约这样、那样的未来,我们说好要在同一个城市里,一起喝下午茶。
      可是,我还是失约了。我要一个人去另外一个城市生活三年,也或许后面还紧跟着十三年、三十年……未来那么远、那么长,我看不到明天的模样。
      偌大京城里,没有林卡,没有郑扬,甚至没有夏薇薇,而只有我自己。
      孤独挟裹着一点点绝望,侵袭分别前的空气,鼻子一酸,我的眼泪又要掉下来。
      林卡一边哭一边说:“滢,我再回来时,你不会在宿舍等我了。”
      她的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落:“每次我回来时,都有你给我烧好的一壶热水,以后也不会有了吧。”
      我也哭得乱七八糟的,却还要强笑着拍拍林卡肩膀:“以后有郑扬,他会帮你烧好热水,帮你打扫卫生,帮你做许多事。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就是你的110。”
      郑扬冲我笑一下,揉揉我的头发:“丫头说的对。”
      然后他走到林卡面前,伸出双臂拥抱她,她把脸埋在郑扬胸前抽泣,我看在眼里,却有那么清晰的羡慕。
      郑扬伸出手,擦擦林卡的眼泪,笑容明媚而快乐:“别这么难过,又不是见不到了,从这里到北京乘火车才三个半小时的路程,想陶滢了就去北京啊。”
      林卡渐渐止住哭泣,点点头,回转身很认真地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在我耳边小声说:“去北京后,记得找一个人,替我陪你。”
      温暖一路上行,我抬头看她的眼睛,清澈的目光里溢满关怀和真诚。
      然后林卡登上火车,她从窗口向我们挥手,我们也努力挥手,直到火车融到远方,再也看不见。

      送走林卡后,我和郑扬去大学路上的一间咖啡店里喝咖啡。
      我喝拿铁,而他是黑咖啡。窗外是流火七月的阳光,盛放成灼热的白。柏油路软软的,在阳光照耀下隐约升腾一些热量,从远处看上去,路上的行人似乎也变得虚幻起来。
      我们都静默着看窗外,寂静的空气中只有隐约的歌声在漂浮:我的心是一片海洋,可以温柔却有力量。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我要陪着你不弃不散……
      过了很久,郑扬才低声开口说话:“陶滢,去了北京,要好好照顾自己。学习固然重要,可是不能太拼命。你太要强,这样对身体不好。”
      “嗯。”
      “还有,不要一个人在城市里乱走,要转也尽量去人多的地方。人生地不熟的,不安全。”
      “嗯。”
      “该花钱的时候就花,不要太省。出门在外,身上留点现金,但不能太多,自己注意点,以后就靠自己了。”
      “嗯。”
      “如果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千万记得打电话,不管怎么说我们都工作了,收入也会多一点。”
      “嗯。”
      “如果心情不好,不要憋着,哪怕找我们发牢骚也行,再怎么说身体最重要,生病了划不来。”
      “嗯。”
      “去了北京,如果有合适的人,记得要抓紧。也别忘了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坐火车去□□你把关。”
      “嗯。”
      “你别只是嗯啊,你说话啊。”
      ……
      下午四点,夕阳变成金红的色泽,而我在听郑扬嘱咐那些唠唠叨叨的话。
      不再觉得烦了,反倒要很努力,才可以压抑住那些马上就要涌出来的泪水。
      如果可以,多么想一直这样听下去。
      可是,我们的大学,就这样曲终人散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8章 18-2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