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15-2 ...

  •   “你就属于典型的没事找事,你以为她会感激你?少臭美了。”林卡这样给我发短信-—见林卡的机会越来越少,渐渐只能依赖中国移动。
      她的电视节目录制时间总与我错开,除了上课,我们能单独相处的机会越来越少。郑扬更不用说——林卡出现他便出现,林卡消失他也一并消失。虽然见面的时候他还是会揉着我的脑袋笑着叫我“姑娘”、“丫头”、“孩子”……可是还是有什么东西,开始界限分明地横亘于我们中间。
      不是不遗憾的。
      也是突然,又想起了张怿。
      想起那些芙蓉树下的时光,阳光灿烂明媚,眼神蒙了雾,看不分明眼前的人与事。春风暖暖的,和煦拂上我的脸。少年时的羞涩,绽开一层层好看的花,洋溢着雨后青草香。
      莫名地,当时间走过那些如烟的过往,我能铭记的,还只是那些你的好。
      我打开电脑,给Adrian留言:Adrian,你有没有爱过什么人,真诚地、单纯地。然而突然有一天,这个人如泡沫一样消散,留给你的,是与爱一样深的恨,以及满满的不甘心。
      几秒钟后,Adrian的头像亮起。他和我一样,习惯隐身。
      多年前,我曾喜欢一个女孩子,可是她还是离开了。我时常想,我们一定是在不合适的时间里遇见了,所以才注定不能在一起。
      是吗?原来,只是因为不合适啊。
      恋爱了?
      没有。
      恋爱过?
      暗恋过。
      对方知道吗?
      不知道。
      为什么不说呢?像你这么优秀的女生,他会很高兴的。
      呵呵,说笑呢你吧?我那时候可是标准的丑小鸭呢。
      那好啊,丑小鸭终于变成白天鹅了,感谢安徒生,感谢佛祖,感谢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
      去你的。
      ……
      和Adrian聊天,心情很快会好转——四两拨千斤,是他的绝招。
      我喜欢他的睿智、成熟、稳重。如果不是这条网络的线,我猜或许我们会成为很好的朋友,甚至恋人。
      可是很遗憾,我无法接受网恋。
      尽管,这个比我年纪稍大几岁的陌生男人已熟识我几乎全部的秘密。然而,因为网络的关系,他终究还只是个热心观众,不是吗?

      月末,《青春纪事》制作特别节目,联合少儿频道的《阳光度假营》和教育频道的《彩虹桥》一起去SOS儿童村。在台里做准备工作的时候,教育频道的李主任突然问我:“陶滢,将来怎么打算的?”
      李主任是台里著名的好脾气与热心肠,每次看见他都好像看见自家长辈一样的亲切。我答:“没想好,不过有朋友建议我考研。”
      “哦,”他若有所思:“播音主持专业现在有研究生么?”
      “我朋友建议我考广播电视编导,说是内外兼修也很好,”我开玩笑:“可惜外形也就这样了,不过学点技术好像还不错。”
      李主任似乎很高兴:“这是好事啊,现在的主持人就是要做多面手!”
      他想了想:“传媒大学的平台当然是更高一些,如果真想学,不如挑战一下自己,去更大的空间里闯一闯。”
      我点点头,可还是免不了心虚:“难度很大,考虑一下再说吧。”
      他笑笑,却突然转移了话题:“想不想来我们教育频道试试?”
      他问得太突然,我愣一下,下意识问:“《彩虹桥》?”
      他点点头:“其实从一开始我们想要的主持人就是你,可是生活频道不肯放。”
      说完轻轻叹口气:“倒也是人之常情,你们频道的收视率比我们频道高多了,一旦转了频道——”
      潜台词我听得懂:一旦在如日中天的时候换频道,且还是冷门栏目,你就不怕被观众遗忘?你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你就不怕被别人的唾沫星子淹死?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我突然萌生了去教育频道的念头,那是种隐隐约约却无比坚韧的憧憬,虽然是冷门频道的冷门栏目,可是却总有什么在若有若无地提醒我:那里,会有我想要的东西。
      可是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是鲜花与掌声,是冷清与感激,还是未来广阔空间里从无到有的大展拳脚?
      我茫然了。
      良久,听到李主任的声音:“你再考虑一下,如果想好了就给我打电话,或者如果你愿意,可以定期来做嘉宾主持。”
      他的目光深沉宽厚,我在这样温暖的目光里认真点点头。

      第二天上午九点,汽车缓缓驶进SOS儿童村。我坐在靠窗的座位上,一路沉默着看窗外。
      进大门的一瞬间,我看见远处一个挺拔的男生背影,是瘦而高的男生,手抄在裤兜里注视远方。突然间觉得恍惚,心里只是那么一紧,心脏在猛然间的收缩中胀出迟滞的疼。
      车子慢慢滑近,我的眼睛盯紧窗外,眼里只能看得见路灯下、绿草坪边,那个站立在薄雾中的少年。他穿件白衬衫,袖子在手腕处微微挽起来,松松的,却干干净净,带一点雾气的湿,看不分明,却又更加像首诗。
      似乎压根没有去想那应该是谁、可以是谁,又为什么必须是谁。我只知道我在那短短几秒钟里弄丢了呼吸,我屏住气息,心脏紧促地跳,只是下意识地想:张怿,是你吗?
      然而,汽车滑过的刹那,少年在薄雾中抬起头。我的心像猛地被重物击打,却又自然而然舒口气:还好,不是他。
      突然间有点迷惑:如果是,会怎样?如果不是,又会怎样?
      甚至越发迷茫:为什么我会想到他?又为什么心脏有胀胀的痛感?
      我安安静静地看窗外了。树很多,儿童村很大,我深呼吸,想要让自己变得镇定。我突然间又想起了一个水晶小房子:璀璨的透明的、在灯光照射下散发出七彩的光泽,美轮美奂,那是一件16岁的礼物。在我18岁的那一年,或许就是乘坐这样一辆依维柯汽车来到了儿童村,轻轻扎下根来。
      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有些兴奋:时隔两年,并不长久的时间里,我能否找到那个闪烁着光芒的水晶小房子?
      那天,我坚持走遍了SOS儿童村所有的家庭。那些热情的笑脸,那些天真的童年,那些孩子们温热柔软的手和妈妈们明净善良的笑容,陪我走过一户又一户。我看见了孩子们渐渐丰盈的心,看见了最美的爱的所在,惟独没有看见一只水晶小房子。
      终于忍不住问5号家庭的林妈妈:“两年前,我曾捐给这里一个水晶小房子,就是那种透明的玩具,不知道会在哪一家?”
      林妈妈也迷茫了:“这里每年都会收到大批捐赠物品,可是有些被小孩子摔坏了,有些转到了别的地方。谁知道呢?”
      我的心,一点点下沉,又一点点回复原位。
      我苦笑了:是啊,那些久远的物与人,在时光的河里,只一闪,就看不到了。那么,那个小心翼翼将礼物塞进课桌,说“生日快乐”的少年呢?那个曾手托水晶小房子,任幸福填满心底的女孩子呢?他们到哪里去了?
      回去的路上,我始终没有说话。
      身后的摄像拍我肩:“陶滢,这么沉默啊?想什么呢?”
      我冲他笑笑,说:“在想我的少年时代呢。”
      他颇文艺腔地打趣:“少年不识愁滋味。”
      我笑。却想起另外一句: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是暗红色妖娆的字句,缠绵悱恻,只是无关爱情。
      因为这阕《虞美人》,后几句是这样: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说的是“人生”。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1章 15-2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