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2、第九十二章·暗斗 ...


  •   御书房里,周辙一动不动地跪在远离龙案的地方,那沉默倔强的模样,任是谁看了都知道他有着一肚子的委屈,只是隐忍着不说罢了。

      熙景帝冷眼看着他。他知道,这委屈的表情,其实就和周辙那偶尔的鲁莽一样,全都只不过是一副面具。在周辙觉得好用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戴上这些面具表演给他看。

      不过,戏总要两个人才能做得起来。熙景帝实在没法子责怪周辙对他演戏,因为他也一直在对他演戏。

      看着下面跪着的那张胡子拉茬的脸,熙景帝忽然发现,他竟有些记不清周辙下巴光洁时的模样了。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这个侄儿开始不再像小时候那般全然无条件地信任他。虽然他对他仍如当年一般恭敬,在该出力的时候出力,该出主意的时候出主意,甚至在他面前也一如小时候那般,该粗鲁的时候粗鲁,该任性的时候任性,可那种微妙的离心感觉,却又是清晰而实在。

      是在第五次还是第六次利用他,却没有提前跟他打招呼之后才有这种变化的吧。熙景帝不无后悔地暗想。

      以前看着临沧侯被这小子气得跳脚时,他还总认为是临沧侯不慈。可自打这小子十四岁以后,他才渐渐看清,每回人人都认为是这小子吃了亏的事,每一回的事后总是能叫他查出,这小子在暗处捞足了别人不知道的好处。

      就如这一回也是一样。

      这一回,他只不过是利用他替自己解个围,竟叫周辙抓住机会反过来又利用自己,讨要回了他母亲被扣住的嫁妆,还又顺顺当当叫他和南诏王牵上了线,倒害得自己以后再想要随意用他,不得不先考虑到南诏王那边的反应。

      这鬼小子,放下招安的事忽然偷溜回京,定然是为了他的婚事!

      熙景帝眯了眯眼,猛地扔下手中的谍报,冲周辙怒道:“我就是现在砍了你,也没人敢说半个不字!”

      见他自称“我”,周辙顿时明白,熙景帝并不想把这件事当成公事来处置——也就是说,他应该能安然脱身。

      于是他扬声道:“臣无能,因私废公,罪在不赦,甘愿受罚。”

      说是甘愿受罚,可那脸表情却是一点甘愿的意思都没有。

      熙景帝看看他,忽然叹息一声,道:“你是听到什么事了?竟叫你如此不管不顾地跑回来?”

      这话,怎么听都是一个温和长者在关怀一个犯了倔的晚辈。

      周辙便毫不犹豫地装起那犯了倔的晚辈。他学着锦哥,挺着脊背木着一张脸跪在那里,沉默倔强一如茅坑里的石头,令人讨厌又无奈。

      就如锦哥的这副表情总能激怒他一般,他顿时也成功地激怒了熙景帝。

      熙景帝那知心的模样忽然就挂不住了。他的神色一变,忽地扔下手边那封谍报,冷哼道:“你若真有什么大事,便是罔顾朕的旨意和国事偷溜回来,朕总还能体谅一二。偏这谍报上说,你回来竟是为了和人争夺一个小倌儿!你可真是越活越出息了!”

      周辙心中“突”的一跳。自从在那个小酒肆里看到熙景帝以那种眼神看锦哥后,他便有种不祥的预感。如今看来,不是他已经派人去跟踪锦哥了,便是他一直被人跟踪着。

      想到这,周辙一眨眼,装出一副愕然的模样抬头道:“什么小倌儿?”

      “哼,你以为自己做的事有多隐蔽不成?!”熙景帝冷哼,“在你那个茶馆,你不是和承恩伯因一个小倌儿大打出手了吗?”

      见他弄错了人,周辙那提起的心顿时又放下了。显然,这谍报只不过是普通惯常的谍报,不是针对他或锦哥的——他所不知道的是,这谍报中关键的那几字,叫某人给偷偷抹去了。

      于是他磕了个头,大喊其冤起来,“万没有此事!臣之所以偷溜回来,实在是臣的心已经乱了,没办法处理正事,只要一想到会被人塞个不知道什么样的女人来恶心,臣宁愿去死!”

      熙景帝的眉顿时就拧了起来,“宁愿去死?!婚姻之事本就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侯爷和太夫人替你怎么安排,你便怎么应着就是!一个女人而已,不喜欢丢过一边,谁又能强逼着你?!竟没出息说什么死不死的!”

      周辙似乎被他骂得瑟缩了一下,嘟嚷道:“可您也得瞧瞧他们找的都是什么样的人。若不是关乎着宗室的脸面,只怕就要塞个瞎子聋子给我了!”

      “胡说!”熙景帝喝道:“难道朕会看着他们如此胡闹?还是,朕就这么叫你信不过?!”

      周辙忽地一抬眉,和熙景帝对了个眼,又垂下眼去,弱弱地道:“臣信不过的,是侯爷和太夫人。陛下仁孝,若是太夫人说动太后,怕就是陛下也没办法替臣说话。”

      这句话声音虽小,却如利刃般毫不留情地戳进熙景帝的软肋,令他的眼狠狠眯起。御书房里顿时陷入一片沉寂。

      半晌,熙景帝叹了口气,揉着额道:“朕会下个旨去临沧侯府,你休要再胡闹了,赶紧在被人发现之前回去,给朕好好办差!”

      周辙磕了个头,却仍然挺着背一副倔强的模样。

      看着他这模样,熙景帝顿时就怒了,当着他的面叫来内侍去临沧侯府传口谕,又扭头瞪着周辙道:“这下你满意了?!”

      周辙这才露出晚辈对长辈的孺慕表情,感激地冲熙景帝又磕了个头。熙景帝则是一脸的无奈,仿佛他是他最宠溺的晚辈一般。只是,两人心里都知道,这只是演戏罢了。

      出了宫门,回头望着那如怪兽般耸立在夜色中的宫墙,周辙脑中忽然闪过锦哥的脸。越是如此虚伪做戏,他就越是想念她那如针般不留情面的真,和澄净透明的纯。

      *·*

      临沧侯府。

      内侍刚走,临沧侯的脸就拉了下来,一甩袍袖,扭头瞪着太夫人道:“这下你满意了?!”

      太夫人冷下脸道:“什么叫我满意了?!若不是你拦着,那孽障的亲事早定下了!”

      “这话该我说才是!”临沧侯跳着脚道,“我是他老子,凭什么叫你越过我去得好处?!”

      这临沧侯打小就被老太夫人惯成了一个浑不吝,惹恼了什么亲爹亲娘都不认的,太夫人只被气得一阵发抖。她替周辙找的亲事,只不过是想叫他借不上力罢了,偏这临沧侯拿儿子卖钱,只要找那嫁妆厚的,却不知道钱也是一种力。

      见他们母子又杠上,临沧侯夫人卢氏忙上前打岔道:“听说南诏王不日就要到京城了呢。”

      一句话,顿时就叫那对母子停住指责。临沧侯皱眉道:“那个老匹夫是个难缠的,若是等他进了京城,怕就难做手脚了。”又恼道:“太后那边不是发了话吗?怎么皇上又插手进来?!这一时半会儿叫我到哪里去找合适的人?!”

      皇上的这个举动,早令太夫人警觉到朝堂上的风向变化。只是,见儿子仍是那副不通政务的模样,太夫人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也懒得理他,转身便坐了下来。

      看着太夫人坐下,卢氏小心笑道:“妾倒是听说过一户人家。”

      临沧侯大喜,忙道:“说!”

      卢氏又小心看看太夫人,见她没有开口反对,才笑道:“就是那个宋文省的女儿。想来太夫人也听说过。”

      太夫人知道,临沧侯却不知道,卢氏便把宋家的事说了一遍,又把锦哥曾女扮男装混在男人堆里做过说书先生的事也说了,道:“这宋家在仕林里名声极好,且这位大姑娘年纪跟大爷也相当,若是说给大爷,想来皇上该没什么意见了。”

      临沧侯一听,摇头喝道:“糊涂!这样一来,那畜生岂不是就能借上他岳丈的力了?!”

      卢氏抿唇一笑,“瞧侯爷说的。咱家是宗亲,又入不得仕林,别人家当宝的清名,在咱们眼里可算不上是什么好处。若是有个万一,只怕还会让那位心里不舒服呢。”说着,用手指了指皇宫的方向,又偷眼看着太夫人道:“且,如今眼看着晋王那边就要失势,这宋家可是这一边的人。若是结了这门亲,也是向那位表个态度。”

      端坐着的太夫人眯眼思量半晌,道:“我看,这门亲事可以考虑。”

      临沧侯却反对道:“那样的人家,既然有那样的名声,怕是迟早总能发达起来,到时候岂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卢氏笑道:“侯爷放心,那宋家如今罪名还未脱呢。即便是将来脱了罪,他们家也只有一个男嗣,如今才八九岁年纪,真要顶上事,怎么也要十年八年之后,那时候谁知道又是什么个情况呢。且那位姑娘为了养母亲弟弟,竟能忍辱乔装,也算是个孝悌之人。这样有名节的一位姑娘,既便是南诏王来了,也挑不出一点不是。”

      “这更不行了……”

      临沧侯刚要跳脚,那边太夫人冷笑道:“你就是个猪脑袋!什么是名节?全凭人嘴两片皮罢了!这种事,可以说是知孝悌,也可以说是不知廉耻,还不都在人嘴里?!我看这门亲事不错。”

      卢氏又笑道:“更妙的是,听说那位大姑娘跟我们大爷也算是有缘,以前她装男人时两个人就认识呢。”

      侯爷一愣,忽然哈哈大笑道:“好个不知羞耻的女人!这话要是传出去,那小畜生怕是又要害了一条性命了。”

      “侯爷也真是,”卢氏责备道:“所谓宁拆庙不拆婚,我们做长辈的,怎么也该成全他们才是,何况还是那样一位有德行有恩情的姑娘。至于有损清誉什么的,这种事,只要能瞒到他们成亲,想来也就不打紧了。即便将来闹出什么,大爷应该也会想法子吧。”

      太夫人眼眸一闪,当即拍板道:“既这么着,明儿就叫个媒婆过去提亲,也省得夜长梦多。”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2章 第九十二章·暗斗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