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4、83盛夏已逝,金秋将至 ...

  •   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来到了八月底,似乎昨天我们都还在考场里浴血奋战,可是转眼间,我们又将各奔前程,去往不同的学校;似乎中间隔着的整个夏天,在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已经来过并又消散了。

      我姐最终决定留在二中念高中,并拒绝了家里向她提出的交了择校费之后进入县中念书的建议。用她的话说,毕竟这是她自己考上的学校,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读书的决心,而并非读书的环境。

      所以,我也会留在县中念高中,虽然我家里并没有提出让我交了择校费之后去市一中念书的建议。

      再有,就是徐萌萌选择了L市的一所中专,读的是旅游管理专业。后来,我才知道,她是和王琰馨一起选择了同一所学校里的同一个专业的。这样也好,两个人至少有个照应,她们还是我不同时期的好朋友,真是个有趣的巧合。我还记得在她确定学校之前,我和她在楼顶说话时的场景:

      “你可要想好了,真的决定去读中专了么?”

      “嗯,想好了。反正我的成绩向来不是很好,读书一直读得比较吃力,现在就是上了高中,也很难跟得上。”

      “可是读中专的话,你几乎是不可能再去考大学了啊?”

      “如果我想读下去,也是可以的啊,我可以先升到大专,然后再升到大学里去。”

      “等你去读了中专,有可能就不会这样想了。到那时你身边的同学们都出来工作了,你还要继续地读下去么?”

      “呃,那么长远的事情,你就不要去想了。我们连现在都还想不明白,不是么?”

      “……”

      “好啦,你别闷闷不乐的。我去读中专,也很好啊,琰馨跟我选了一样的学校,我们又是同一个专业,说不定就能分到同一个班上去,到时相互照应,不是很好么?”

      “好是好啦,就是……”我知道王琰馨的成绩也不是很好。

      “别就是了,我家里都已经决定了。到时我俩会给你写信的,嗯?”

      “好吧。这个学校和专业,真的是你选的么?”

      “有什么区别,我同意了,就当是我选的咯。”

      “那你哥呢?”

      “我哥?他会回原来的地方继续念高中,我大伯同意了。”

      后来,我再没发表过任何意见。别人的前程,当然由他自己来决定,那些无关紧要的旁人只能围观着,却参与不了任何的决策过程。

      我们班考进了市一中的名单里,毫无意外地有杜晓艺和黄洁,还有蒋茜茜和纪宁;剩下的,通过择校的方式,也进入市一中的,我知道的就有秦宜丹。其他大多数的同学,都跟我一样进入了县中,比如杨凌青,比如吴铭禹,比如邓哲炎,比如秦静静和陶希云。剩下的那些同学,则大多数只考上了二中,比如骆晨浩和耿辉。当然,开学的时候,也许我们会在县中见到他们之中某一部分人的身影,毕竟考不上,还可以择校念的嘛。

      与萧进绝交之后,我们再也没有碰过面。即使以前我们几乎每天都有腻在一起,可是绝交之后的这一个多月里,无论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出没,都没有再遇到过他。这个县城并不大,如果不是某人的故意为之,那么我只好认为是彼此之间缺少的那点缘分了吧。

      很久之后我才知道,在我和他绝交之后不到一个星期,他再次踏上了去往广州的火车。

      也许是他在家里的事情已经忙完,也许是他的父母开始催促他的返程,但我总是自恋地认为,这里面或多或少有那么一点是因为我的关系。就像去年夏天开始的时候,我曾自恋地认为他是故意跟在了我的身后,尾随着我送我回家一样。

      去年盛夏开始的时候,我们相识了;又一个盛夏开始的时候,我们却已经绝交了。

      只不过一年,世界早已天翻地覆。

      我想过我们的结局,却从来没有想过它是怎么发生的——原来是以这样短促绝决的方式降临。

      再深的伤口,都可以用疯狂的放纵来麻痹。至少这样,心不会感觉得到那股锥心的阵痛。更何况,萧进带给我的,其实只是钝痛——不会要人的命,却会一直在你的心底摩挲着,时刻提醒着你,有这样的一个人,和这样的一份情的存在。我总觉得,这样的疼痛感,更折磨人,就像某些熟悉的凌迟的疼,一刀一刀,永无止境。

      在我空下来的这个夏天里,我从之前的闭门不出,终于发展成之后的不着家门。每天都玩得如此地疯狂,拿前面的暑假作对比,似乎之前的一切都算不上什么,即使那时我也玩得足够放纵。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只是去找一下我姐和徐萌萌,然后和她们将时间杀死在每一个炎热无风的夏日午后。除了逛街和聊天,我们最常去的,就是县城里新兴的网吧。

      初三以来,县城里网吧每小时上网的价格从最开始惊人的八块钱,终于下降到暑假来临时正常的三块钱,当然也包括产生竞争之后个别网吧调到的两块五。而我那个迄今为止Q龄近十三年的□□号,就是之前在网吧里从老板娘手中花了一块钱的人民币买来的。如果买号那会儿我也像暑假时这么频繁地泡在网吧里,知道申请□□号原来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也许这一块钱当时就可以节省下来了。总之,在网络上消磨时间,的确要比逛街和聊天消磨得快很多——这是我们在暑假结束时得出了最后结论。

      渐渐地,我就成了一盏高瓦数的闪闪发光的电灯泡,甜蜜的闺蜜二人行终于发展成多余的“2+1”模式。是的,我就是那盏多余的电灯泡,无论是走在已经熟悉到可以忽略掉尴尬程度的林智杰和我姐的身边,抑或是陪在刚刚才见过没几次面还不甚熟稔的杜飞和徐萌萌身旁,甚至是偶尔把我叫出来一起玩耍的王琰馨和她的男朋友的主场里,我都是那盏高瓦数的闪闪发光的电灯泡。

      好在,这样闪闪发光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我就迎来了史上最疯狂的夏天。除了照旧在我外婆家无压力纯游玩地呆了近半个月的光景之外,那些因我姐引荐而无意之中贸然加入的新阵营、新朋友,成了彼此在这个夏天里最适合的玩伴。胡晓、吴平和夏宇,加上我姐、岑怡还有我,这样一个全新的组合,一起共度了暑假中许多美好的时刻。即使这个组合随着暑假的结束而分崩离析,但此时它的确带给我们每个人最好的陪伴,以及最暖的安慰。

      比如在暴雨将至的前夕牵着线放飞风筝却终于无果而返;比如在太阳西下的时刻抱着由汽车内胎构成的救生圈跑到河边嬉水游泳;比如在小广场上跟在跳健身操的队伍后面手舞足蹈;再比如,一堆人挤在了吴平家叫上了一大桶桶装啤酒学着大人的模样把酒狂欢、举杯消愁。而那次,也是我们这个全新组合的第一次碰面,在此之前,我还呆在我姐的房间里跟她无聊地谋杀着时间,而其他几个人,也呆在我姐家楼下的吴平家里,同样无聊地谋杀着时间。

      或许是所有的结果已经尘埃落定,我爸我妈对于我一整个暑假的放纵,并没有过多微词,只是在我偶尔晚归的时候,提醒我下次注意回家的时间。也是,我天性活泼,这样的生活虽然过得颇为波澜壮阔,但却也真实反映了我的现状;假如我再像之前那般地闭门不出,他们应该更加担心我的状况才对。毕竟,没有考上市一中,即使我已经慢慢释怀,可是这样的结果还是成了我心中的一根刺,不时地刺痛着我。

      能够宣泄出来,不憋在心上,才是好的。我想,当时我爸我妈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才能够这样几乎无下限地纵容着我的疯狂吧。

      而粟俊贤,在四月份的时候,我收到了他的第二封来信,也就是迄今为止他的最后一封来信,自此之后,彼此再次断了联络,杳无音讯。信中,他一如前一封信般简洁的语气,写到了他的现状(无非就是两点一线地准备着中考),写到了他的理想(做一名成功的商人),写出了对我的祝福(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在信的最后试探性地问我是否可以寄一张相片给他(他快要忘了我的长相),除此之外,再无他话。

      回信的内容我已经忘记,应该也是学他一样的简洁;可是关于照片,我最后还是没有给他寄过去。并不是不想,而是没有。那时照相还不如现在这样地方便,而我的惰性早已决定,自己是不会有什么库存相片的。如果专门跑到照相馆去拍照,又似乎显得过于隆重,所以,我没有给他寄去相片,即使我知道这样一来他肯定会失望。

      关于失望,难道我失望得还不够多么?所以,我并不打算弥补他的失望。

      说实话,我也几乎快要遗忘了粟俊贤的长相。因为在我的脑海里,当年凌瑶给我的那张单人照,是我对他最后的印象。印象中的他,高高瘦瘦的身姿,面无表情的样子。让人过目不忘的,是他那双漂亮的丹凤眼,淡漠,并且桀骜,就像他清洌的声音,和他清洌的个性。

      可是,那张相片已经被俞斌撕毁,所以我对粟俊贤的印象也已经模糊。即使他曾是我心心念念着的人,可是,我们中间毕竟横着两年多的时间。

      我想,我和他,是有着某些共同之处的,比如桀骜、比如清洌,所以才会在一开始,便毫无戒备地就被吸引着,沉迷了进来。

      而现在,我以为自己已经可以淡定地回忆往事,从容地微笑着了。

      那时的我并不知道,摇摆不定,是我性格中,另一个致命的硬伤。

      无论如何,不管怎样,盛夏已经过去,在这个夏天的尾巴里,我即将迎来自己的高中生涯,另一个,全新的开始。之前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成果,都已经盖棺定论;我的难过和颓废,也都在这一整个暑假的疯狂放纵中随风消散。即使去不了市一中,在一个全新的世界里,我也要盛然开放。

      那么,就让我们大家都拭目以待吧!

      (上部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