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画魂 ...

  •   长安城自古繁华而富丽,上至卿相王公,下至行商走卒,具会于此。文人骚客、豪士游侠、美人艳姬,身世沉浮,熙熙攘攘,因而坊间常常有异闻奇事流传。此类大多荒诞不经,不足为信,令人听后一笑置之而已,不过数月便流传殆尽罢了。然而近两年来,常常听说某某家已逝多年的亲朋再度现身,且并非鬼魂托梦,亦有白昼现身之事,光天化日之下,甚至连不相干的外人也能一睹音容,只是没有实在的形体罢了。

      有一位四方云游的少年名叫楚林鹤,没有人知道他家乡何处,身世如何。楚林鹤好酒,常与人剧饮而醉,醉即大笑而歌,从容自若,旁若无人。然而其为人有义气,好任侠,身手不凡,虽然时常在市井之间厮混,然而并不是他们那一类的人,因此也十分得到别人的尊重。

      楚林鹤也听说了这些事,觉得十分奇怪,想要多做调查,然而苦于有关之人皆讳莫如深,并没有什么线索。适逢他住处的主人家的妻子得病死去,房东家亦有招魂与亡妻见面的想法,多方打听之后,最终找到了所谓沟通阴阳的法师。

      几日前,楚林鹤便已被主人请出,便趁机潜伏在四周观察动静。一连几夜都毫无动静,既无诵经又无烟火,看来并非普通佛道做法。楚林鹤伏在房顶偷偷查看,竟果真见到东家亡妻之形浮于半空,云髻罗裙,亦是平常打扮。东家早已嗓音喑哑,听不清在说些什么。未几,楚林鹤惊魂未定,鬼魂之形已凭空消逝,定睛一看,一陌生的青衣男子正将手中之物烧去,一边好言安慰失魂的东家。楚林鹤方才真正相信眼前所见,默默离去。

      天未亮时,陌生男子即告辞离去,楚林鹤静守半夜,方自悄悄跟随。不久,男子即已出城,行至郊野,天已大亮。他突然驻足,朗声道:“公子已跟踪多时,若有言相告,何妨现身一见?”

      楚林鹤一惊,暗笑自己不小心,闪身出来,抱拳笑道:“在下楚林鹤,久闻先生异事,不由心生好奇,多有冒犯,实在抱歉。”

      男子书生打扮,十分儒雅,行礼笑道:“楚公子豪爽之人,想必也是为众位街坊担心,在下岂敢怪罪?在下画青石,区区画师,不足为道耳。”

      “画师?”楚林鹤微怔,笑道:“画先生既然自称画师,却不知怎会行通阴入阳之事?”

      “楚公子既然好奇,我们不妨寻个茶棚稍事休息,容在下为楚公子一一道来。”画青石微微一笑,躬身行礼,请楚林鹤先行。

      楚林鹤原本料想此人行事秘密,若想探听恐得费一番口舌,没想到画青石竟是这般爽快,当下哈哈一笑,两人同行。

      郊野茶棚,虽然粗糙简陋,放眼望去却是千亩良田,初夏风光无限,万物欣荣,自然之趣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画青石浅啜茶水,浅浅笑道:“楚公子想知道什么,但问便是。”

      楚林鹤思索一阵,长舒口气,笑道:“不,已没有什么好问的了。”

      “哦?”画青石看着他的眼睛,不由一笑,垂下眼睑,缓缓道:“原来楚公子也是知道之人。”

      听闻此言,楚林鹤有些惊奇,道:“此话怎讲?”

      “既是知道,又何须多言?”画青石举杯,笑道:“在下素不饮酒,今日便以茶代酒,敬楚公子一杯可好?”

      “呵呵,人生得遇好友,茶酒又有何妨?”言罢将茶水一饮而尽,啧啧叹道:“可惜,在下不解风雅,茶水总不尽兴。”

      “兴致既有,尽不尽又有何妨?”画青石亦笑将茶水饮尽,长身玉立,行礼道:“在下已该上路,楚公子,有缘再见。”

      “有缘再见。”楚林鹤一笑抱拳,亦自离去。不久,楚林鹤离开长安,继续云游,后来拜入仙山,求仙问道去了。

      数年后,楚林鹤早已离开山门,行走四方,在即墨再次遇到了画青石。此时画青石已然卧病封笔,神智不清,仅有一少女随侍照料。楚林鹤说明来意,少女才道出经年之事。

      画青石原本四处游历,最后因喜爱江东风物,于是决定定居,以卖画为生。少女名唤铃花,是个孤儿,为画青石收养,留作画童。因画青石画技十分高超,尤擅工笔,所绘之物无不须毫毕现,栩栩如生,很快便小有名气,登门求画者络绎不绝。然而不知为何,他所画生物从不点睛,于是有人嘲笑他真以为自己有画魂之能,怕人从画里走出不成?画青石对此只是一笑置之。然而有一天,一个远道而来的外地人认出了他,无意间将他能带死人还阳之事宣扬出去,以后便不停有人求他带死去的亲友还阳。画青石刚开始还一一解释拒绝,而后却不知怎的,传说愈演愈烈,根本不由得他解释,他只能一口回绝。便有人认为他是故意不愿帮忙,竟怀恨在心,掳走了当时还未懂世事的铃花。画青石为了救人,不得已,为那人死去的爱妾画了一张像。果然逝者因画而白日现身,音容相貌一如生前,只是没有实体所以不能触碰。画青石哀求那人尽快将画烧掉,让逝者得以返回阴间,那人自然不理,直接打发画青石离开。画青石担心再招惹是非,只好连夜带着铃花逃离。不久之后听说那家人因鬼魅作祟,全家暴毙。画青石曾说,令死去的人起死回生只不过是生人的妄想,再睹音容已是痴妄,逆天而行必受天谴,而自己年少无知时曾倒行逆施,此生必多舛而早终……

      铃花还未说完,抱病在床的画青石突然唤她,铃花便匆匆过去了,不一会儿便扶着已形容憔悴的画青石走了出来。

      楚林鹤抱拳道:“画先生可还认得楚林鹤?”

      画青石茫然半响,似乎没有听懂他在说什么,突然转头看着铃花道:“铃花,我想出去走走。”

      “嗯,铃花陪先生出去。”铃花温柔地看着他,朝楚林鹤抱歉地躬身一下,便扶着画青石离开了。

      于是楚林鹤向周围邻居打听画青石的事情,只知道他是一年前来到这里的,刚开始只是体弱,常常见到铃花深夜去请医生,只是药石枉效,直到他渐渐忘记前事,再后来便只认识铃花一人。可怜铃花正值妙龄,本就孤苦无依,画青石若就此死去,她便更没了依靠。

      楚林鹤也只能唏嘘不已,停留一日,将身上余财尽数赠与铃花,便告辞离去了。

      数月之后,楚林鹤再途经此地时,画青石已然离世,而铃花也嫁到外地去了。

      后来,楚林鹤与一位与画青石相熟的朋友喝酒,谈及此事,朋友笑言:“画魂之事,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楚林鹤疑道:“此话怎讲?”

      朋友道:“画青石亦是书香门第出身,只是专爱丹青,不愿习学经史。幼时家道中落,亲人四散,他亦不知去向。后来不知从何处学得这画魂之术,能以画作通达生物灵气,点睛成形。魂魄岂是凭空产生之物?尤其是亡者之像。画青石天赋异禀,画中本含灵蕴,加之亲人思念甚烈,以画为凭或可引出亡魂,再与相见。然而鬼魂不耐人间阳气,凡世尘杂令亡者噬心而狂,遂成怨灵,反而害人。当年画青石为求自保带铃花逃走,为他带出的那个亡魂却一直缠着他,令他无一日安宁。然而他不想牵连铃花,于是在自己身上画下一幅鬼差之像借以锁缚亡魂,自己亦身陷半阴半阳之间,锁住了自己的心神,才会渐渐失去神志。”

      楚林鹤叹息一声,喃喃道:“原来如此。”

      朋友点头,叹道:“不只如此,他偏偏又碰到一个与他有相同能力的人。”

      “哦?有画魂之能者,竟另有人在?”

      “呵呵,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又哪里有什么独一无二的呢?不同的是,此人借助这种能力,专门画鬼害人来谋求钱财。他不知从哪里听说了画青石的事情,竟然登门挑战。画青石本来希望能用为数不多的日子好好照顾铃花姑娘,内心却对自己以前所做所为十分后悔,亦不得不想办法阻止那人滥用这种能力行恶。画青石几番劝谏无果,那人竟以铃花姑娘相要挟,大肆放出鬼魅。他不得不全力施为,动用全部心神,化道为物,以恶镇恶。”

      “化道为物,以恶镇恶?”

      “不错。道法万千,画中之道本具灵性,而画青石能将这种灵性凝聚成形,道本无物,画成有物,道本无形,画成有形,故曰化道为物。诸天神佛,捉鬼驱鬼镇鬼杀鬼,唯独不能直接将鬼魂送回阴间再入轮回,能办到此事的只有阴间的鬼差。鬼差拘魂索命,依常人所见,并非善类,故曰以恶镇恶。”

      楚林鹤听完,不仅点头赞道:“正是。花费心力供奉神佛,倒不如烧点纸钱给鬼差,好歹他们办事实在。”

      朋友听闻此言,不禁失笑:“这种说法,倒是十分精辟。”

      楚林鹤叹道:“画青石请动鬼差,看来更要折损阳寿了。”

      “不错。画青石终是心善之人,不忍令无辜还阳的鬼魂受镇压之苦。神佛或许尚可以贡品打动,然而鬼差却是不理人情的。生死轮回,才是凡人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抗拒的天命大道啊。”

      “唉,不管怎样,看来画青石并没有令那人如愿以偿。”

      “呵呵。两人相对作画的景象倒也十分壮观,从画中飞出的恶灵与鬼差斗作一团。这种情景我并没有亲眼所见,是后来听铃花姑娘描述的。唉,一个柔弱的姑娘目睹那些相貌丑恶凶残的怪物在自己眼前飞动,只怕就连我们也要吓得昏厥过去,她竟然还能一直看在眼中。事后她向我描述时,那一幅波澜不惊的样子,反倒令我惊心动魄。”

      楚林鹤叹口气,道:“想来铃花姑娘是十分信任画青石的,是以能在那样凶险的情况下镇定自若。”

      朋友呵呵一笑,道:“说是镇定自若可是言重了,但是铃花姑娘的确十分信赖画青石……唉,如果画青石没有去世,也许她现在已经嫁给他了。”

      “确实可惜,世上少了一对神仙眷侣。”楚林鹤叹息一声,连干三杯,不复言语。

      画青石原本即是即墨人氏,幼年时并没有显示出什么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只是时常以树枝作笔在海滩上画画。因为他讷于言语,十分沉静,不像一般的小孩子,又不喜欢念书,甚至曾经有人以为他是一个痴儿。后来画家家道中落,失去祖业,父亲病亡,他随母亲前往外地投奔亲戚,却也不得善待。后来母亲也得病去世,他寄人篱下,又年少懵懂,不喜欢说话,每每自己画画取乐。有一天被主人家发现了他的才能,他才真正开始学习绘画。十四岁时,被一个云游的老画师看中,收为弟子,他便随老画师一同流浪修行。画青石看来虽然讷讷,却颇具慧根,渐渐竟悟出画中精道,亦渐开朗起来。一次,他凭借着对父母的思念,将父母遗像画出,竟然真的招来了父母的魂魄。看到原本阴阳永隔的家人相聚,画青石不由落泪如雨。可是老画师及时赶到,烧掉画作,他的父母便又回到了阴间。虽然挨了老画师狠狠的教训,他却毕竟是少年心性,轻狂自傲,方才有些造诣,又看到自己拥有这样的能力,便声称要以自己之能帮助世人。老画师虽加阻拦,却拦不住少年志大,当时便预言此子不遵天意,逆天而行,妄动生死,终得坎坷一生,恶果自食,果然一语成谶。画青石去世时,年仅二十七岁。

      几日后,二人相约至画青石墓前祭扫,巧遇铃花。铃花一身素衣,未施脂粉,已然是个俊俏的少妇,只是几年不见,看起来似乎憔悴了许多。她见到两人,也不多言,行了一礼便离开了。

      铃花的婆家在很远的外地,因此不能经常前来看望画青石。她婆家的人对她也不十分好,大概是因为她是身份卑微的画童出身,又没有娘家的庇护的缘故吧。

      画,原本就是画师挥笔弄毫,倾注心血,而将原本无章无形的水墨颜料构成有形有色的作品。画师的怒喜思忧恐都会反映在画作上,便是画师无形的内心世界的外化具化。大道无形,而化生有形,画师所做的,不正是这个过程么?既然有形,便附着了无形的思念,因此才能画物灵动,画人招魂吧?
      画青石凭着这样的能力,简单地希望着能帮助被生死之河隔开亲人好友再次相见。这也许是出自一种简单的善意,却确确实实触逆了天道。
      生生死死,永远都是人世间最残酷、最无奈的事,然而正是因为有死,生才是这样可贵;正是因为死生殊途,才会教人珍惜活着时所拥有的一切。然而,世上有那么多人不会珍惜眼前之人,待最重要的人死后再去撕心裂肺,可是这种后悔又有什么可以弥补?纵然画青石可以让活人再次见到死去的人,斯人已逝,又怎么可能再次相拥?何况画青石所为,亦不过只是凡人的痴心妄想,想要为当年的错过找一个放手的理由罢了。这样的行为,这样简单的善意,又能有什么作为,又能有什么改变呢?
      逆天而行,必遭天谴,画青石还没有看清这样的代价,便已经凭着这单纯的善意而输尽了自己的一生,反而连累生命中重要的人,白白放掉可以到手的幸福。可是,对于普通的人来说,那些不属于凡尘的力量,一旦拥有了,又如何放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