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照顾 ...

  •   第十七章二女,你嫁了个好丈夫。

      赵金回到家里第一时间把事情和香枝说了,也说了让她去大姐婆家陪伴几天的打算。
      香枝肯定是赞成的,只是家中谷子豆子都还没卖,而且马上衙门的人就要来收税了,他一个人在家她着实不放心。

      于是仔仔细细地和他交代了稻子多少钱能卖,还要留多少做口粮,蚕豆绿豆本来就不多,要留着自家吃,不能卖,黄豆价钱好的话就只留三十斤,其他全卖了,要是价钱还象往年一样的话那就留六十斤。
      以赵金不爱斤斤计较的性子,香枝觉得自己非常有必要交代清楚。
      "放心吧,都晓得的。"他满口答应着。

      晚上睡觉前赵金就抓了只鸡说要杀了,可这鸡还没下蛋呢,可一想也是明天去大姐家看她总得带点好的去,家里好的现在除了这十几只鸡哪儿还有别的。
      于是狠狠心也就杀了。
      "明天我送你去的时候把咱家的瓦罐儿一起带上,这鸡我剁好成小块,每天我给你送点过去,就你们姐俩吃!"
      赵金说到。

      香枝听了还真是很意外,和自己这丈夫相处大半年了什么时候见过他这么精明,还知道每天带一小罐子鸡去炖了就她们姐俩吃。
      不过想想也明白了,春-枝家里那么些小叔子小姑子的,正是能吃的时候,不说拿一只鸡去,就是三只四只的去,要是一大家子一起吃,那最后到她们姐俩嘴里的估计鸡毛都没有。

      说实话,想真正了解一个人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有时候甚至需要一辈子的时间。
      想赵金一家子出去逃荒最后活着回来的只有他一个人,他要是真不精明还能活到现在?
      再说了,就是原本不精明,可在外面风餐露宿,寄人篱下多年,练也练成个猴儿精了。
      只是回到家乡不想和久违的乡亲们计较而已,还不是想着能开怀地无算计地好好过日子。

      赵金这样的安排无疑让香枝对他的认识更进了一步,心道,这还真是一个好法子。

      于是第二天一早赵金就拎着瓦罐,瓦罐里放着几块鸡肉,另一边紧紧牵着大肚子的媳妇,也不着急,慢慢走在乡野小路上向杨垸奔去。
      香枝手上的小包袱里除了两件换洗的衣服还包了点儿土豆粉和两条嫩丝瓜。

      春-枝的婆婆王氏一眼就认出了昨天和亲家公一起来的,说话有板有眼的赵金,知道这是春-枝的二妹夫,赶紧迎出来招呼。
      "亲家娘,我家香枝也怀着身子,横竖在家也是坐着养胎,我就想着不如送过来和大姐做个伴儿,两人也好说说话儿。"
      "那可好,好!"王氏自然是笑着说好。
      赵金晃晃手上的瓦罐,"一个怀着身子,一个刚早产,她们的吃食还是要精细点儿,她们姐妹的吃食我们也就自带了,我会每天来送一趟的。现在秋收还没完,也省得你们费心,只管忙庄稼吧!"

      香枝在一边细细回味着赵金说的话不由得深深佩服。
      一来,暗示王氏这罐子吃食是他赵金给媳妇和大姐专门开的小灶,别人可是没份儿的。
      二来他每天过来一趟,送东西连带着监管这姐俩的待遇。
      三来,别再指望女人下庄稼地干重活了。

      果然,王氏的面上笑容不那么自在了,知道自己碰到软钉子了,儿媳妇娘家人天天来盯着呢。

      赵金也不客气,直接去她家灶房办了炉子生了炭火,把罐子架在上面炖。
      香枝在房间里看了小猫儿一样瘦弱的外甥心里一阵难过,早产的孩子多病多灾的不说,能养活成年那是多么不易的事啊。
      再看看自家姐姐一副孱弱的样子,心酸啊。
      两姐妹慢慢说着贴心的话儿,春-枝也渐渐有了笑容。

      不一会儿就闻到窗外院子里鸡汤的香味儿了。
      这会儿已经快到中午吃饭的点儿了,杨山和稍大的一个弟弟从田地里回来了,闻着这鸡汤更觉得饿了。
      几个小的本来在外面坐着杂事,闻着鸡汤都雀跃地奔回家,可一看到是赵金在炖鸡汤顿时愣了。

      "来来,见过亲家二姐夫!"
      王氏堆满这笑容拉着两个最小的二女凑过来见赵金,以她的心思想着必定是伸手不打笑脸人,看着两个最小孩子一声二姐夫的份儿上,赵金怎么着都得给他们添碗鸡汤的吧。
      可赵金看着他们一眼不冷不热地说到,"最小的也这么大了,也该下地干活儿了,知道知道心疼人以后有好处。"
      说得王氏面上一滞。

      然后赵金就在他们众目睽睽之下把整个瓦罐拎进了春-枝的房间。
      姐俩就在房间里就着瓦罐吃喝,不够了就下点土豆粉,晚上再炖热了下点新鲜的丝瓜,又营养又好消化。
      这瓦罐就一直在香枝眼皮子底下,谁也不敢动。

      赵金回到家中就着早上的土豆粥喝了两碗就赶着去里正家听卖粮的信儿。
      晚上一个人放在床上顿时觉得空荡荡的,自从成亲以后他们夫妻还真没有一晚分开过,越想着越睡不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赵金就起来了,把活儿干了些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了,赶紧包了好几块鸡肉去杨垸给她们送去。

      半上午,赵金鸡汤还没有炖熟的时候彭氏带着李宝儿也来杨家看大女儿了。

      这亲家母和小舅子上门就不一样了,王氏连忙喊小的去把大儿子喊回家来。
      彭氏看了春-枝以后再出房门,二话不说,见了杨山就是一顿好骂,骂得杨山抬不起头来,王氏也氏讪讪的。
      无怪别人,毕竟让人家女儿早产了,还生的是个儿子。
      这就是彭氏的底气,要是春-枝生的是个女儿她多少必是会有所收敛的,可现在女儿替他们杨家生了个儿子,长孙啊,那还不趁这个时候搓搓这个婆婆的锐气,以后免得女儿再受压制的。

      彭氏越骂越气,又指着赵金让杨山学学,把杨山说得直抬不起头来。

      赵金和香枝也不劝她,这杨家人是该由彭氏出面好好骂骂了。

      彭氏带了二十多个鸡蛋来,知道香枝在这里陪着春-枝就直接把鸡蛋交到她手上了,"一天煮一个你姐吃,孩子要吃奶,奶水不够可不行!"
      李宝儿这会儿特别懂事,也不嚷着要吃鸡蛋的,就那么乖乖地陪着两个姐姐,好奇地看着刚出世的小外甥。

      三四天以后一只鸡终于炖完了,赵金去请教瞎婶儿,刚生孩子完的女人吃什么好。
      "那还是喜头鱼豆腐汤最好了。又补人又补奶的。"
      瞎婶儿这样一说赵金心里有数了。
      大鲤鱼不好弄,喜头鱼还是好说的。

      天黑的时候他就去了村边的小溪用竹篾的篓子围了陷阱,第二天天蒙蒙亮过去收篓子,果然有四五条喜头鱼,还有一些小鱼小虾的。
      小鱼小虾就拿起来自己做了个鱼虾粥吃了。

      豆腐好说,只要家里有黄豆就行,每天早上马头镇都有人挑着豆腐来赵家垸卖呢。
      一文钱六大块,要是拿豆子换也是一样的,一斤豆子抵一文钱。
      赵金换了豆腐带着鱼就去了杨家。

      按照瞎婶儿的话他先把鱼熬得烂烂的,直熬到整个罐子里的鱼都化了,汤全是稠稠的乳白色,这时候再下豆腐块儿进去,看着姐俩吃得香喷喷的,赵金可高兴了。
      可把王氏那几个小的谗死了,赵金可不理会他们,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还不知道春-枝娘家人的厉害呢。

      这些天下来,王氏算是看明白了,这亲家家里虽说女儿多,但还都当女儿是个宝的。
      虽说亲家舅爷还小,撑不起来,但春-枝这妹妹嫁了个好男人,这男人自家没有爹娘,便把丈人家当自家,亲着呢,当真抵得上大半个儿子。
      要是春-枝有个什么好歹,只怕他们都不会善罢甘休。
      有了这样的意识王氏算是收敛了许多,跟着那些小的也不再那么跋扈了,杨山是个闷心的,一天到晚在外头干活,回家了也只知道听他娘的。
      但现在也知道了媳妇娘家人的厉害了。
      再这些日子赵金的所作所为他也是看在眼里,听在耳里的,别人怎么对媳妇的他又是怎么对待的,不免在心里也有了计较。

      但最大的收获是经过这些时日的滋补修养春-枝的气色终于见好了,人也开朗了起来,奶水也充足了。
      有了奶水孩子自然不吃亏了,彭氏也就放心了,香枝和赵金也商量着可以撤回家了。
      快一个月没回家了香枝真心是想念和赵金那两件土屋子了。

      回到家里赵金第一件事就是把卖粮食得的银子交到了香枝的手上。
      两亩水田打了七百斤稻子,留了两百斤,五百斤卖了五两银子,黄豆卖了一百多斤,得了四钱银子。抛开当年的田地税,人头税以后还剩了四两多的银子。

      香枝好好收起这银子,这一年的收成差不多到头了,现在地里就剩下花生了。
      庄稼人一年一季油菜一季稻子,这两季的收入才是大头。
      再算上三亩旱地花生的收入一年到头也就能得十二三两的银子,按说这样的收入在乡里也算是不错的,可赵金家没什么家底儿,连棉絮瓦罐都要现买,这银子便不经花了。
      但香枝还是想多存点,毕竟要置办的东西太多了,年底孩子再出世了,开销更大了。

      说起这一个月,赵金确实是一个人家里家外忙坏了,晒谷子晒豆子,卖粮食,舂米,地里花生要除草,还要去杨垸送吃食。
      香枝感觉他更瘦了,不由地一阵心疼,心中想着把花生收上来后得好好做点吃的也给丈夫补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