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断送一生憔悴 ...


  •   百度杨娟诗集,其中一篇点评是五湖烟水散人的。

      千秋诗情一寸心
      文、五湖烟水散人

      秋风萧瑟,今夕今夜,五湖烟水散人在月下浅吟杨娟女士的绝艳诗文。碧霄中皓月一轮,皎皎升起,隔千里兮共明月(南朝宋谢庄月赋),悠悠诗情,千秋情思,随着杨娟惊才绝艳的诗文,穿越千年而来,在五湖烟水散人心中悠悠荡起涟漪。韶华暗换,今夕的皎皎明月,依然是曾经千秋前那一轮皓月,然而,此时的世间,浮名牵绊,世人心中诗情,已然杳如飞鸿,在千秋红尘烟水中渺然远去,沧海横流,世事纷纭,世事苍凉如张爱玲苍凉凄绝的文风,亦如杨娟诗中所言:此道是沧桑。

      韶华暗换,忆起千秋万代,天香馥郁之佳人,盈盈珠泪,悠悠芳魂,宛似风中之花,纵使飘摇零落,点点花痕,幻成声声叹惋,"追各朝旧梦,寻历代遗风。"(杨娟,文明之路)在如今这个绝艳才女杨娟笔下,千秋诗情重回世间。从此莽莽红尘中,又是诗情宛转。

      杨娟玲珑心思,缕缕柔肠,在纵横的诗情才气中缱绻,萦绕绵绵诗情,纵横千秋。

      五湖烟水散人在这宛如香梦的诗思幽情里沉醉:梦中,锦思花情之佳人才女,悄吟:千年文明路

      冰火中踏出(杨娟,文明续传承)

      那些曾经照彻千秋的诗情,在杨娟笔下,焕出惊世之光。佳人杳矣,花逝人散,然而心中诗情永存。

      千秋红尘渺渺如飞尘,如张爱玲所言“已化作飞灰”然而杨娟佳人诗情依旧,宛如花开。

      好一位这样的女子
      ——读诗人杨娟诗集有感

      王小波

      很多年前,在一段相声里冯巩有这么一段台词:在演艺界,我的导演水平是最高的;在导演这个圈子,我是唱歌唱得最好的;在歌手里,我是最会说相声的……这年头,就讲个综合实力。读完杨娟女士的诗集,我的脑子里突然冒出这段话。当然,我没有调侃的意思。因为,在阅读完之后,我丝毫没有觉得有这么去做的必要性。

      杨娟女士是一位企业家,绝对可算作是一位成功人士。而她的文字,她的学识也锦上添花似的为她平添了一抹儒雅之气。我看到的诗集,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现代诗,而大多都是完全按照古代近体诗的韵律、平仄、布局来行文的“古诗”。从诗的内容上不难发现,作者涉猎之广泛。“四大名著”以及其中的主要人物,包括《三国演义》中的主要战役、“梅兰竹菊”、“琴棋书画”、历史上著名的女性、关于人生与命运的思考等都有所涉及。这么多内容的抒写背后一定包裹着更加繁复的阅读与整理工作,这在平常人做起来都是难以想象的,更何况让一位诸如杨娟一样的企业家来完成。所以,仅从这一点足见作者对于文学的执著以求。

      杨娟女士的作品中蕴含着平静地叙事,不厌其烦地“工笔”细描与深刻的人生思考。很多历史人物与事件,经过她的抒写仿佛都历历在目。这体现了一种抒写的功力,在此自不用细说。

      特别欣赏作者的《问》《答》二首诗。诗人似乎把心中的疑问一股脑和盘托出,然后在第二首诗中做了绝妙地回答。在《问》诗中,诗人一连四问:人自何出,存因何护,命由谁主,运受谁布。一语道出了世人心中皆有的疑问,四字一句,层次分明,逐步推进,由大到小,从具体到抽象,颇有魏晋遗风。《答》诗里,看似笼统实则智慧地解释了以上所有的疑问:天造万物,依存相互,循环规主,运行律布,宇宙元素,世间曲谱,时空若无,古今同步。两首诗在问答中把人带到了思想的深处。

      当然,如果吹毛求疵地一定要提出些不同意见的话,我觉得就诗人的创作而言,有的作品里难免会有刻意去追求押韵的做法。我觉得古诗的押韵并非一定是句句如此,而应该是在某些关键语句末尾的押韵。这样既不妨碍表达的生动性,又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性与节奏感。所以,我个人觉得,诗人的某些作品里或许是出于追求押韵的想法,反倒是阻碍了表达的生动。

      诚然,好的作品一定不会被一些细小的瑕疵掩盖掉它的光辉。所以,我在阅读之余更多感到的是对于作者的敬佩。妙手著文章,数笔轻绘就。希望今后能够看到诗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最后不得不由衷地感叹:好一位这样的奇女子!
      在五湖烟水散人的点评之下,并列着王小波的点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