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议亲 ...
-
永泰7年
帝后大婚刚过不久,这一日暑热异常,颐庆宫里侍奉太后的众女官正在将内室一重重帘子卷起,才得以让难得刮起的微风能够钻进室内。
“新,什么时辰了?”银只穿着湘妃色暗纹的上襦,烟灰色素面下裙的家常衣裳,翻着手中的书本,时不时拿起手边的团扇摇几下。“回殿下,巳时已过半了。”被称呼新的女官看着桌角的沙漏说道。“新”并非这位女官的名字,只因这位女官出身新县,故如此称呼。
新话音刚落,一位外室女官从刚刚卷起的帘子下进来,附在端坐银下首的女官耳边轻轻道:“宫内夫人,原国公大人来了。”宫内夫人一点头,示意外室女官退下“回禀太后殿下,原国公求见。”“孤知道了,阿由,你亲自去请进来罢”银点点头。“殿下,请换件衣裳吧”新看着银的穿着,“不必,惠胜从兄并非外人”新知道自家主子的性子,不再说些什么。
帘子再一次卷起落下,原国公王惠胜入厅,缓缓在帘外行礼。“从兄,快请坐罢,起帘子!”帘子卷起来了,颐庆宫宫内臣阿由领着女官将坐垫放好,请王惠胜坐下。
“这样暑热的天,从兄怕还是为那件事见我罢。阿系的事是难办了些,不过大暑的天还请从兄宽宽心。”“在下也知道您为难,王家如今只有阿系一个女儿,她母亲早逝,我就把她交给东庭的长姐抚养,如今若能嫁回到京城就是最好不过的了。”原国公王氏是大庭世族一等贵族中的五姓家之首,五姓家虽不同姓但同出一宗,是一等贵族中名门中的名门。如今王家子嗣稀少,王惠胜就是过继之子。他曾祖父尚了大庭朝第二代帝皇顺祖的女儿朝年宫公主,王惠胜为过继之子,却从小养在嗣父膝下,嗣姑母景端皇太后是当朝第五代帝皇中宗的皇后,第六代帝皇文宗的母亲,也是银的母亲,所以银与这位表兄情谊深厚。
“可阿系亲事多难,从兄是知道的。容我再细细斟酌一番”。阿系是王惠胜独生女儿的幼名,这位王氏郡君名唤意,行年十七,母亲是东廷平王的女儿瑜翁主。国公女封爵郡君,这位意郡君两岁的时候母亲就病逝了。因为年轻的王惠胜对这个被自己娇惯坏了独生小女儿毫无办法,又怜她幼年丧母无人照顾,更因为《大戴礼记.本命》说:“女子有五不取”,其中一条就是“丧妇长子不娶”。“丧妇长女不娶,无教戒也”,故将他送到了自己的长姐兼女儿意的舅母谦郡君,也就是东庭章王妃那里,请长姐代为照顾。谦郡君也是年幼
大庭朝京畿多为汉家,女子十五笄而字,而世家贵族小姐出嫁更是早,平均十二三岁便会出阁,七八岁出阁的也不能算少,甚至有两、三岁就出阁的。要定一门亲事,必定从七、八岁开始准备。也有特别心疼女儿的人家,把女儿在家留到十六、七岁的,可是也早就定亲了,像意郡君这样在家养到十七岁,还是没有定亲的,实在是很难在世家贵族中再寻其一。
这其中固然有王氏家世的原因,王氏郡君高嫁的大多嫁入四王宫为妃或入大内为后妃,低嫁的也是嫁给有势力的地方诸侯、几个藩属国的国王或者一等贵族中五姓家的其他四家,即便是庶出嫁给其他官员的也是少数了,从王惠胜的曾祖父那一代算起,至今也只有王惠胜嗣父,原国公王斌的庶女允郡君,因为生母是王斌元妻,容国公之女平惠郡君家女伴,而不为王斌继室,豫国公郑文纪之女姝郡君所喜。再加上允郡君的亲外祖父封寓虽是绥安郡王府上的幕僚,得到赏识,但朝中又官位低位,仅仅是个小小的从七位下太官署令。绥安郡王便是平惠郡君的祖父,世袭了绛王的爵位。允郡君最后嫁给了从四位上东庭相穆成,已经是王氏一门低嫁中的低嫁了。
“五姓那几家说亲终是没有合适的,即便有怕也是晚了的。本来想着跟三姐姐嗣子,陇国公世子,名唤李定的说亲。定哥儿去年封爵世子,叙从三位,今年又升了参政处平章事。可是王氏李氏本就是亲上加亲的,只怕皇帝起了疑心也未可知的。”银这么说也是有缘故的;五姓其余几家说的是李氏,崔氏,郑氏和卢氏。李氏便是银的三姐庆关公主的婆家;王李两家早年结过亲,过度亲密只会让人猜忌,崔氏是那一位的亲家,难不成结亲拉拢?银是不舍得外甥女受这种苦,况且人家也不会领情。郑氏是王惠胜嗣母姝郡君的母家,且不说那位郑氏夫人多么眼高于顶的看不起王家旁支出身的王惠胜,仅仅凭着郑氏夫人还未满四十,王斌就急着把王惠胜过继过来,郑氏夫人就怎么都看不顺眼王惠胜,又怎么会让王惠胜的女儿与自己的家门结亲呢?只剩下的卢氏,也是毫无人选。
“嫁给诸侯我也不舍,东庭如今是尔哥儿在京城,但只怕长姐不愿意的。”王惠胜摇着头说道。王惠胜说的尔哥儿,名唤余尔,是东庭先王章王同胞弟弟,景郡王余翔的独子,封荆侯。大庭国法规定,为了优待诸侯王,他们的妻子和世子都必须住在京城京河西面的敕造的王宫和府第中,名为优待,实为锦衣玉食的人质。藩国的大索,东索、西索、南索、北索和东庭,北庭,西庭不在此列,只需派一位王室血统的王子驻守京城即可。至于那些皇室宗亲,来也就没有几个会起封地的,只在京城住着。
“大嫂二嫂都是王家舅父的女儿,谦从姐和如从姐两位,已经嫁入东庭王室了。皇帝被那一位挑唆着是越发看不上这王李两家了。”
银说到最后停下了手中的团扇。王惠胜只能摇头叹气:“谁能料到如今五姓家会是这一般光景,只怕先帝文宗在时,重用那一位的本意究竟为何呢?也不会料到几今日之事罢。
银是五代帝皇中宗的女儿,为何称呼东庭两位王妃为嫂,又是如何成为太后呢,这要从四十六年前,银出生的乾高十一年说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