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豆蔻梢头 ...

  •   秦氏一门,大唐开国功臣秦叔宝的嫡系子孙,曾经是唐都长安的豪门大姓。然而四十年前一场浩劫,让这个世家大族毁于一旦。广德元年十月,吐蕃趁唐朝内乱之际攻入长安,肆意烧杀抢掠。在这样国破家亡的动荡之秋,朝廷仍不忘借异族之手铲除这个功高震主富可敌国的心头大患。滞留长安十三日后,吐蕃军队撤出长安,曾经不可一世的秦府几乎被夷为平地。唯有当时陪新婚妻子返乡省亲的秦质躲过一劫,并为秦家留下唯一的后人秦傲。
      号称忠烈之后的秦氏后人依然凭借祖荫在京城做官。只是人丁稀落孤掌难鸣,早不足以为朝廷忌惮。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秦氏实力不再,声名犹存。秦傲与江南望族萧氏闺秀萧雨疏结为秦晋之好。两人育有一女,名唤秦桑,小字菀秋。
      如今的秦府坐落在长安城东的升平坊,与热闹的东市仅有两坊之隔,颇有闹中取静的意思。在达官显贵高门大院的包围中,门面不大的府第倒显得格外玲珑素净。这是一个座北朝南、对称、三进的中等院落,从外院到内院的屋顶均为清一色的单檐歇山顶。内院四角植有合欢和海棠,北屋面阔三间是主人卧室,被朱色雕莲粗柱隔开,西侧为闺房,东侧为书房,取名“听雨轩”,东西两侧皆有游廊通往后院。后院有一间清净素雅的小佛堂。佛堂前,菜畦青青。秦府生活虽然不复当年气势,也算锦衣玉食。
      一日清晨,雨过天晴,旭日东升。清新的空气里飘荡着一阵阵雨后泥土的芳香。
      一辆马车从后门徐徐驶出秦府,一路向南行去。
      “小女娃,还睡!太阳晒糊屁股啦!”
      朦胧中仿佛是从树上掉了下来摔了个屁墩儿,怎么屁股那么疼呢?睡得天昏地暗的秦菀秋依依不舍的和周公道别,极不情愿的睁开了眼睛。一道阳光射进来,她赶紧拿手挡住。果然已是日上三竿了!咦?自己怎么睡在母亲的床上?意识渐渐复苏,她这才想起昨天夜里她被雷公的怒吼吓得不敢独眠,蹑手蹑脚的跑到母亲房里寻求安慰。唉,又丢人了!十五岁的大姑娘还怕打雷……
      “还没睡醒呢?”奶娘陈玉荷笑呵呵的盯着她惺松的睡眼,直接把衣服递到了跟前。
      秦菀秋不好意思的朝她吐了吐舌头,赶紧从床榻上爬了起来。
      陈玉荷是秦府中一个特殊的人物。
      十五年前,泾原兵变之际,秦傲从一个兽性大发的士兵手中救下了险些沦为猎物的陈玉荷,并将昏厥的她带回府中。醒来之后她央求秦傲收留,遭到拒绝。世道险恶,任谁都不会轻易收留一个来历不明的美貌女子。然而浸透衣襟的乳汁让她最终幸运的留下来,成为秦家小姐的乳娘。十五年来,她谨言慎行,把秦菀秋当作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呵护备至,终于获得阖府上下的尊重。至于她离奇的身世,人们只知她是丧子遭弃的下堂妇。然而这样的品貌这样的才学如何落得弃妇的结局,却无人知晓。
      陈玉荷是个绝色美人,连清雅秀丽的江南美人萧雨疏都略逊她一筹。即使如今徐娘半老粗布荆钗,仍然难掩丰姿。满园春色关不住。其间曾有秦傲的几个朋友向她求亲,拒绝了做妾室、填房不说,甚至有人要明媒正娶,仍被她一口回绝,丝毫不为所动。
      陈玉荷是个才女,琴棋书画无一不通,犹善琴曲歌赋。她为人本分,进退有度,但从不为刻意遮掩锋芒而荒废自己的本事,反而将一身才华悉数传给秦家小姐。
      她的亲生骨肉一月而殇,却机缘巧合的拯救了因母亲奶水枯竭而体弱多病奄奄一息的秦菀秋。十五年来,她将自己所有的母爱倾注到这个女孩身上。她无微不至的照顾,甚至宠溺,连萧雨疏这个亲娘都自叹弗如。而素来体弱多病的萧雨疏也放心的将女儿托付于她。这样一来,陈玉荷不但还清了当年秦傲的救命之恩,还成为秦氏一门的恩人,因而地位不俗,颇受礼遇。
      看着眼前这个活泼美丽的少女,陈玉荷的眼神中总是藏不住的溺爱。因为那一双同样灵动的大眼睛,她无缘由的相信这个孩子正是上天补偿她的。而她,会将一生的经验教训传授与她,不让她重蹈自己的覆辙。
      “奶娘,你干吗这样看着我啊?”陈玉荷凝固在脸上的幸福表情让秦菀秋觉得很不自在。“我娘呢?”
      “夫人一大早就去慈恩寺上香了,不然岂能容你这小懒虫睡到现在?”陈玉荷回过神来,逗趣的刮了下她秀美挺拔的鼻子,又帮她整理好凌乱的衣衫。
      “怎么又去上香啊!”她嘟嘟囔囔的埋怨着。
      半年前,西南吐蕃战事正酣,秦傲主动请缨到前线抗敌,一来为耻家恨,二来为博前途。他固然狠心抛下娇妻弱女只身赴险,爱夫心切的萧雨疏却每日食不甘味夜不安寝。从春寒料峭到炎炎夏日再到秋高气爽,这半年间,每逢初一十五,她总是到城南的慈恩寺上香为夫祈福,风雨无阻。近一个月来,西南捷报连连,她却噩梦不断。
      “唉,你这孩子!”陈玉荷抚了抚菀秋披散的秀发,嗟叹道:“你父母相隔千里,仍旧心有灵犀啊!”这声音中夹带着一丝酸涩,一丝羡慕,一丝无奈。如果当初他能这样一心一意的待她……想到这里,她苦笑着兀自摇了摇头,她做不了他的第一,甚至做不了他的唯一。这样的感情有如鸡肋,她宁可抛弃。
      这小小的动作并没有逃过秦菀秋的眼睛。豆蔻年华的她,心中那朵花儿正开得繁茂。她知道奶娘心中一定藏着一份深深的感情,只是那份感情不能像自己的父母那样开花结果而已。虽然她不懂那是怎样的一种痛,却能从她的琴声中体会到那种欲罢不能的哀怨。
      她走到橱柜边,取下了那把凝结了无尽缠绵的古琴。她知道此时只有琴声才能令她暂时排遣心中郁结的烦恼。
      陈玉荷端着细长的古琴,跪坐在琴桌旁。
      果然是《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秦菀秋知道,每每唱到这里,她的声音总有些哽咽。只不过这种哽咽细小微弱,一闪而过,旁人是听不出来的,而她听了十几年。
      陈玉荷突然停了下来。她的脸上挂着轻松的笑。
      “你可听出今天这琴声有何不同?”
      有何不同?秦菀秋一心沉浸在幽怨的曲调中,不曾留意琴声有什么变化。
      “不似往常清脆,反倒是有些沉闷硬涩。”陈玉荷弯指敲敲琴腹,回声果然污浊。
      秦菀秋这才想起几日前一不留神把一盏茶翻在琴上,再加之近日阴雨连绵……莫不是受潮了?她分明是羞红了脸,还嘴硬道:“定是奶娘每每弦动情丝,泪撒琴面,日积月累而成!”逞完一时口舌之快又十分后悔,竟然又提起这种伤心事!
      陈玉荷倒是不动声色,依旧面带微笑道:“只好麻烦你大小姐再买一把新的来了!”
      秦菀秋这才放下心来,拱手作揖道:“好说好说!只是菀秋蓬头垢面饥肠辘辘,怕是要被店家当作乞丐轰出来了……”

      华灯初上。
      当暮色吞没最后一丝夕阳的时候,秦府的马车终于吱吱嘎嘎驶回了升平坊。秦府的丫头香茗搀着萧雨疏下得车来。只见她面色苍白愁眉不展,眼神中说不清道不尽的愁绪。陈玉荷见状挥退了丫头,亲自上前搀住摇摇欲坠的萧雨疏。她只草草问了女儿几句,便在陈玉荷的搀扶下去了后院佛堂,吩咐旁人不要打扰。
      见母亲这副失神落魄的样子,秦菀秋犹是不解,不过几个没由来梦境而已,竟被搞得这般形容枯槁。她喊来香茗细细询问,那丫头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道夫人同平常一样烧香拜佛,跟大和尚讲些听不明白的佛偈。看这情形,竟是慈恩寺的高僧也无法化解母亲心中的业障。解铃还需系令人,父亲凯旋归来之日便是母亲心病得解之时。
      过了一会儿,陈玉荷备好了斋菜,从佛堂出来,秦菀秋正坐在游廊边的石凳上望月发呆。
      “小妮子望月生情了?”秦菀秋回头,正对上奶娘戏谑的目光。她佯装生气,扭过脸去不理她。
      陈玉荷抬头看看盈月,算算日子,竟是快近中秋了。真是白驹过隙啊!十八年前的中秋之夜,是她和他第一次相遇。如今,自己已经年老色衰,不知他过得可好?应该很好吧,妻妾成群,子嗣兴旺。
      “奶娘为何叹气?”陈玉荷一愣,随即失笑。自己竟然不觉中长叹一声。“奶娘老了,菀秋都长成大姑娘了!”她慈爱的抚着她的肩,“再过几个月就要及笄,快嫁人了!”
      “奶娘才不老!”秦菀秋转过身站起来,蓦地发现自己真的是个大人了,竟比奶娘还高出一些!她小声笑道:“真的不老,奶娘比我亲娘还要美三分呢,真的!”
      陈玉荷笑得凄凉。若不是生的美貌,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纠葛。碌碌一生有什么不好呢?只是曾经沧海,心境变了,一切都变了。
      “奶娘,我不想嫁人。”秦菀秋兀自说着,又转向莹白如玉的月亮:“嫦娥不是也离开后羿了吗?她一定是后悔嫁人了才逃去月宫的。”
      陈玉荷的心猛地一颤,这孩子无意间的话语挑动了她最痛的那根神经。她和嫦娥,也许是同病相怜吧!她原以为逃离了那座牢笼就能获得解脱,可她错了。那个男人犹如一道陈年旧疤深深的刻在她的心坎上,每到阴天下雨就会隐隐作痛。由爱故生怖,由怖故生忧。心魔犹在,何谈解脱?命数由天定,半点不由人。这个孩子命是好的,她有着自己年轻时的美貌,她有着自己所没有的高贵出身,名门闺秀,正室嫡出。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些足够了。只要再有那么一点小小的聪明,幸福就会被她牢牢把握在手中。
      “傻孩子,女儿家哪能不嫁人呢?你可知求亲的人都快把秦府门槛儿踏平了?”陈玉荷笑得自信。她当然要嫁人,她还有资格嫁给一个能够给她幸福的人。就像她的父母那样,一生一世,唯君而已。
      秦菀秋娇羞的低头,宛若一朵初绽的水莲。
      陈玉荷心中了然,情窦初开的年龄,哪个少女不怀春梦?

  • 作者有话要说:  备注:
      1、唐广德元年(763年)十月,在唐与吐番的战争中,吐蕃乘唐内乱攻克长安的作战。元年九月,唐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叛唐,引吐蕃军东进。唐边告急,骠骑大将军、元帅行军司马程元振闻报不奏。十月,蕃军进攻泾州(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南),泾州刺史高晖献城投降,并作蕃军向导。进攻邠州(治新平,今陕西彬县),守城节度使弃城逃跑。蕃军连续攻克奉天(今陕西乾县)、武功(今陕西武功西)等地,京城长安危机。
      2、泾原兵变:唐建中四年(783年)十月至兴元元年(784年)六月,泾原(治泾州,今甘肃泾川北)兵因不满朝廷不给赏赐而在长安发动的兵变。建中四年十月,唐德宗李适为解救被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围困的襄城(今属河南),征发泾原及诸道兵驰援。泾原节度使姚言率兵5000人途经京师长安,去援救襄城。军士冒雨寒而来,大多携带子弟,希望得到优厚赏赐养家,但一无所获。将卒们因不得犒赏,立即哗变,喧躁着占据京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