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四、学堂前奏 ...


  •   等到屋里只有小夫妻两人时,秦可卿问贾蓉:“你们方才过来时遇到什么事了么?”

      贾蓉笑了笑,“在府里能有什么事,难不成还怕我拐卖了你的宝贝弟弟?”

      秦可卿含笑道:“我听说兄弟老早就进了府门了,还以为被你带过来也会迷了道呢。”说话间,她往贾蓉全身打量了两眼,似笑非笑,却没有往下说了。

      贾蓉猛地省悟过来,前后审视着自己身上。先前爬起来时随意掸了两下,但后襟上仍粘着泥土呢。他嘴角抽了一下,遂上前抱住她笑道:

      “哪能呢,是方才送蔷哥儿出去,正好三人遇上了,我就想起一桩事来。父亲打算襄助蔷儿到家塾中读书呢,我见他们二人倒是年纪相仿,想着让秦钟兄弟结伴同去不正好么。于是就半道上找了个地站着提起这事来,一时说得高兴,不想转身时在假山下面滑了一跤。”

      秦可卿听了,忙站定仔细瞧好他并无大碍,这才放下心来。适才听他说了家塾的事,心里倒也高兴,只是还有些忧虑,“读书固然是好的,只是秦钟是我的弟弟,这事却不好开口。”

      贾蓉笑道:“我自有计较,你就不必忧心了。说起来,你我年少夫妻,恩爱和美,你平日里有多少事非要藏在心里,不能对我说的呢?”

      秦可卿听了,也只是低头浅笑。贾蓉一面搂着她往内屋走,一面瞧见了她这温柔婉约的模样,竟是心旌神摇,再想起那小子先前的话,心中不禁被触动,低声道:“你放心,我眼下虽不成器,将来总能让你依靠的。”

      秦可卿素来是知道他品性的,不想今日竟说出这话来,而且瞧他说话时的神色不见轻浮,却是比往日稳重踏实了些,心中自是欢喜受用的。

      秦钟回家后,几日无事。他又出过一趟家门,到街市上找了几本《论语》《孟子》一类的书,倒也不是从此发奋苦读的意思,只是想着先把字都认熟了吧。

      这一日,秦邦业叫了他过去,说要带他到贾代儒家里拜师叩头,以后就到贾家塾中上学了。

      秦钟也知道将来会进贾家的学堂,却是陪着荣府里的宝二爷去读书的。听了父亲的话,倒是有几分诧异。虽不知为何剧本不一样了,但想到能避开贾家那位衔玉而生的宝贝疙瘩,顿时觉得轻松了很多。

      每次想到那位主角,他心里总有些不自在。宝玉与秦钟之事,书中虽未写实了,但已是十分露骨。且不论两人是否有亲密之实,仅仅想到耳鬓厮磨言语缠绵,他也忍不住头皮发麻,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何况他不但没有那种癖好,也受不了男孩子身上带着脂粉气。

      而秦钟原先的做派,除少了些富贵之气,其余也与宝玉等人并无两样。这些时日他改变了许多,而秦邦业是个粗心的,瞧着儿子肯读书上进了,再没有不高兴的。他也自知只是个微末小官,将来儿子的前程,还是要在科场上挣回来的。

      秦钟原也想过这条路,若无家世倚靠,想要平步青云也只有期望金榜题名了。但打听到三年一秋闱,今科眼看八月就要开考,他必然是要错过了,也就打消了此念。

      进了学堂后,贾蔷看在他是贾蓉的妻弟份上,对他比旁人略多些关注照拂。然而秦钟想起在贾府中所见,贾蓉与贾蔷的亲昵之举,心中难免存了疙瘩,面上却也没有流露。只是有时听贾蔷说起要到宁国府去,他却是必要寻着探望姐姐的由头,也一道跟着过去,顺道也可品评贾蓉行事是否有长进。

      秦可卿的结局,他始终放在心上。眼下看贾珍还未出手,却不能不及早筹谋。但他现如今还未成人,况且远在秦家,遇事也鞭长莫及。

      他初来乍到时,曾在家中思虑再三,觉得此事的关节,还在秦可卿的丈夫贾蓉身上。秦可卿落到那般下场,无论是否出于被迫,也说明了她的丈夫是个不能指望的。

      虽说父为子纲,忤逆不孝是大罪,但贾珍犯的是人伦丑事,他头上毕竟还有长辈在,贾家也是要家声的。贾蓉若是能硬气些,贾珍还能为得不到媳妇就真打死这个独子么?

      贾蓉其人,最是惧怕他老子。但秦钟也只有死马当活马医,看那位姐夫还有没有丁点儿血性了。那日虽是用了些非常手段,幸而瞧着成效却是好的。

      转眼过了月余,秦钟虽不常与人攀谈交际,但也把塾中的青年子弟认全了。依他所见,其中大多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而正经求学向上的没有几个。

      倒是年纪最小的贾兰,现今不过比书桌略高些,却是个勤奋好学的。他见秦钟每日里埋头读书,从不与人胡闹,倒是时常跑过来讨论些学问。秦钟看到他,不觉想到他那个大上几岁的宝叔,怕是还在贾府里偷吃女孩家的胭脂呢。

      学堂中其余人,他都不甚了解。只是那一日,贾代儒有事,将学中之事交给长孙贾瑞管理。秦钟瞧着这贾瑞,想起他后来不知死活地肖想琏二奶奶、反被王熙凤施毒计害死之事。总归是一条人命,眼下也有同窗之谊,却不知此人是否可救。

      于是留心看去,却见贾瑞其人生性畏怯猥琐,偏见了生得齐整些的人,就偷偷摸摸暗里占些便宜。虽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不过正应了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要端正其品行,督导其言行,以期避过大祸,恐非易事;只怕到头来他仍是重蹈覆辙,如同拿着风月宝鉴也执迷不悟一样。

      他一面想着,一面提起笔写道: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

      停下笔,看着这行从书中摘录的话,自嘲地一笑。古贤圣人都言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眼下不过是个惶惶不知命途的小儿,还真是忧患何多。就是他自个儿,将来好也罢,不好也罢,若无擎天之力,也只能等天塌下来当被子盖了。

      秋去冬来,一场大雪落后,宁国府中园子里的梅花开了。尤氏与秦氏瞧见花开得正好,就邀请贾母等人过府赏玩。

      贾宝玉也跟着老太太等人前来,他贪看雪后的红梅景致,竟不觉越走越快,把同行的人都落在了后头。

      及到了会芳园中,却不想已有人在了,立于一树梅花下,看着那雪压的枝头,数着盛开的梅花瓣儿。宝玉乍看过去,只瞧见那人花瓣似的脸颊,以为是位小姐,情不自禁道:“你且站得远些,莫让积雪落在了头上,着凉了就不好——”

      话音未落,就见那人转身看了过来。宝玉此时也绕过树走近前,才瞧清了是一位十二三岁的少年。他负手而立,神情淡淡,容色竟把旁边的傲梅都盖了过去。

      宝玉一时瞧得痴了,连袭人等丫头从后赶上、唤着他的名字也听不见了。

      秦钟瞧见了来人,已然猜出了他的身份。神情虽未有稍变,心中却在想着,怎么还是遇上了。他看着几个丫鬟往这儿寻来,清咳了一声,出言提点眼前立着发呆的人。宝玉回过神来,却不顾寻他之人,而是笑着上前,问起秦钟名姓,就此攀谈起来。

      宝玉第一眼瞧见他时,原以为是个姑娘,现下虽知弄错了,但瞧着秦钟长得太好,平日里的痴病又发作了。但见秦钟神色淡淡,也当他和那些女孩子一样骄矜些,于是更像个牛皮糖似的,涎皮赖脸地缠了上来。

      秦钟心中虽恼,但毕竟是在贾家的府上,面上也发作不得。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四、学堂前奏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