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武当 ...

  •   俗话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话虽糙,意思却有点。
      宋青书那时还小,但也多少看得出他像施氏多些,那般温和细致的容貌,笑起来带了两分秀气,说是救死扶伤的医者倒也相衬。

      宋远桥自是不满他弃武从医,武当众人也总要叹气,惟独施氏,嘴上不说心底实际却是高兴的。她并非江湖人出身,到底是不喜欢刀口上舔血般提心吊胆的日子,虽说夫妻多年多少习惯,但宋青书能脱出总是好的。见儿子在他爹那得不到好脸色,她便另找了空拉了人嘘寒问暖,安慰连连,还说会让他外祖家收集了医书送来。宋青书一开始不知,时间长了才晓得她心思,当下除了含笑听着,也没有别的方法好应对。若他当真未曾习武,或许还能如了施氏所愿,不过若是如此,反倒未见能挨过俞岱岩的劝。
      最开始的宋青书委实对医理没什么好感。
      无他,没谁会喜欢和自己抢人注意力的东西,尤其他那时还是个孩子,喜怒哀了一眼可见。每次见那人宁可看书也不肯陪他玩,心里总觉得酸酸的,那时的他还不知道那就叫委屈。好在他年纪虽小却已发现那人讨厌吵闹,要想待在他身边就得乖乖听话。但即便如此,宋青书小小的心灵里也总忍不住想那人多看着他一些,否则也不会一听俞岱岩说教他练字便捉了笔不放。天知道书法折中东西对五岁不到的孩童毫无吸引力可言,且骨头太嫩根本写不好。宋青书依稀记得那人看他字的表情,隐约透着嫌弃,之后丢给他的字帖虽是亲手所书,却也并无温和指点之意。若非遇到施氏重病,又亲见了俞岱岩的痛苦,他大约真的不会学医。
      不,或许还是会的,因为那人是大夫,是号称连死人都能救活的医者。只他不会有这般对求医问道的赤诚。若真如此,以那人行事,纵使不会拦他翻越人存书,却也不会有这些年的指点教诲。
      如俞岱岩所说,若他只是喜好医术,实可直接拜入武当门下,由来门户之间只在同行。先不提他始终只唤了那人一声先生,并未称师,便他当真先后拜了一医一武两个师长,只当事人无话,外人也不会道什么。何况他父亲宋远桥虽不通医术,却还有师祖张三丰极擅于此,非时下一般医者可比,正可教导于他。然纵他人有千言万语可劝说于他,宋青书都无可能拜他人为师,只因那人虽未收他为徒,所传授者却早已不止医理。

      可旁人不知,于是有了被人捉着偷偷教导武功之事。
      莫声谷拉了年纪相近的殷梨亭做掩饰,自以为神鬼不知,实际早被长年留守武当的俞怜莲舟看在眼里,之所以未曾阻拦。一者宋青书毕竟年幼,就算有莫声谷细心教导,也不可能短时日进展到研习武当真正高超武功的地步。一者宋青书虽不肯入门,却始终未见拜谁为师,且毕竟多年心血,仍是想寻法子叫其改变心意。
      这等情形,宋青书一开始自是不知,他武功不弱,却毕竟习武时日短,阅历修为所限。但三四年下来,俞莲舟等人再如何疏忽也不该毫无察觉,莫声谷行事向来称不上慎密,不过是在后山随意寻了一处,如何能几年一直无人往来。他知此事是七侠一片关心爱护,是以心中为难也都受着,并不因此就对其传授之剑法随意敷衍,但眼见自己学完当前剑招,莫声谷一时想不到教什么拿了真武七截阵来晒……
      莫说羡慕嫉妒恨了,听闻失踪多年的张五侠并其妻子归来,宋青书根本是沙漠之中久居得遇甘露。之前几乎想下山投奔了人去,反正宋远桥施氏身体健康,俞岱岩之伤也不是如今他可治,前写日子他视若恩师的那人传来消息说有所眉目,他正可前去一观。叫是未得允许且不知如何对诸位长辈开口,只怕人早下了武当山。

      由来江湖人喜好争强斗狠,纵有武功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却是少有人能活到颐养天年的年纪,更别说似张三丰这般百岁高龄的人瑞了。虽不欲大办,毕竟武当掌门,开宗立派一代宗师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绝不会少了前来道贺之人,无论如何不能弱了声势。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各门派掌门使者的位置都要讲究,彼此间有仇有怨或者交好也要考虑……
      中途闻得寻到张五侠正往回赶这般消息,留在武当山上筹备寿诞的几人忙碌欢喜之下,免不了对门中弟子间的传言有所疏漏。

      要说武当众人在两个孩子之间何者更加爱护……感情是处出来的,一者未曾蒙面,一者看着长大,真要称量自是后者无疑。但前有弃武从医之举,又有张翠山失踪多年,几人不时念叨,现下见其归来门中长辈欢喜至此,思及其人往日对宋远桥的严加要求,免不了让人有“大师兄”失宠的怀疑。
      俞莲舟注意到有此传闻,皱着眉头把人叫来,本是出于安慰敲打之意,却不想见到的是少年一脸殷切期盼,道说是想知道五叔一家何时才能到达。
      试探之下发现竟真是发自内心并非作伪,意外之余只能承认对方确实无意于继承武当,并叹息如此嘉徒,武当偏无机缘收归门下。
      次日私下告知莫声谷私传武功之事已被发现,念青书这孩子不算外人,前事不究,只是莫再有以后。
      自小居于那人身边,于察言观色一事也有几分心得。宋青书告退离开,心下顿感轻松,心中只道待张五侠回转武当,自己定当与那张无忌好好亲近,使其早日适应接过。

      宋青书欢愉期盼之心自是不假,但他毕竟不是某人,没有看过古剑,不知道世上有句话叫纵然手中有剑,仍需天意成全。

      张翠山之子张无忌那儿暂且不提,被汝阳王府抓去什么,虽多少要吃些苦头,但对方还拿他换屠龙刀的下落,自无性命之忧。主事人又是王府倍受宠爱的小郡主,看来甚是冰雪可人,多年后再相见,也不知是否该道一声姻缘天注定。
      张翠山殷素素却是心急如焚。
      元人虽把持中原神器,却与汉人视彼此为仇寇,汉家儿女恨不得喝其血食其肉。天鹰教虽非正道,却于大结无亏,一样对鞑靼恨之入骨,如何能想到汝阳王府不声不响竟招揽到那么多能人异士。虽知对方意在屠龙宝刀,迟早会寻来要挟,但独子落在狼口……张翠山是正人君子,断不会肯说出谢逊下落,如此情形怎不叫人做父母的心中忧虑。两人回到武当之时已离寿诞无有几日,探得消息的各大门派已借口贺寿聚于山下。原本一行人前些日子便该回到武当,却因路遇阻拦及张无忌被掳之故拖到今日,眼下事态紧急,几日忙齐议对策。
      峨嵋立派祖师郭襄与张三丰交情深厚,又有殷梨亭与纪晓芙之事。人是失踪了,婚约却是未解,仍要算作姻亲。两派渊源甚深,虽说灭绝师太对屠龙刀志在必得切恨谢逊是极,但夕年张翠山殷素素本是被其掳走,两者结拜关系并未泄露,不知张无忌为其义子。以灭绝师太之性情耿直恩怨分明,峨嵋即便不能引为臂助,也不至于在今日寿宴之上,与其他门派一同进退。反倒是少林崆峒华山等派,少林虽镇日吃斋念佛,却未见得就好说话多少。
      宋青书外祖家本就居于武当山下城镇,这江湖人佩剑带刀的走来走去,时不时还大声吆喝拼斗一场,自是不可能视而不见,一边忙令家中子弟都缩在宅子里,莫要外出惹事,一边使了人从小路偷偷上山报信。
      施氏虽非江湖中人,却耐不住嫁的丈夫是,宋远桥即便未说什么,多年的枕边人她又怎么可能一点看不出,当下忍不住对其子多加叮嘱。宋青书虽年少,却是从小听着张翠山当年失踪之事长大,此时一提,哪能联想不到那容貌清丽温柔可亲的五婶身份。再有外祖家将山下传闻记下派人送来,自是明白这群江湖人心怀歹意。若能摄住他们使之不敢造次还罢,万一打起来昏了头,只怕到时什么名门正派豪侠义士都是白说,没什么手段使不出来的。反过来让施氏自己小心,回到房间一番准备不提。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章 武当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