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8、战争 ...

  •   法国电影太优雅,优雅到没有场面上的惊心动魄,哪怕是战火纷飞,也会消弥在法国人的浪漫与激情里。看到的,始终是如油画般的精致镜头,俊男美女立在当中,举手投足,眉目传情,依稀是夜半私语时的婉转暧昧。那战乱离伤,那爱人永诀,更显可歌可泣,荡气回肠。
      让娜说:有时候,我想你再也不会回来了。而那些……那些男人都盯着我,我长得漂亮,他们想跟我睡觉。这种感觉让我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她不爱亨利,亦不爱那些围绕在她身边花言巧语的男人,可她排遣不掉内心深处的恐惧不安,只能靠这种红杏出墙的方法来让自己不寂寞。一次又一次对感情的背叛,终于闹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丈夫与情人面对了面,互相大打出手,两败俱伤。她没能与情人高飞,也得不到丈夫的谅解。
      最难忘的是她在大马士革的公寓里蜷缩着,神情恍惚,似在痛苦中沉重的挣扎。缕缕阳光照进房间,孩子们正熟睡着,隐约能听见鼾声。而她,已经不为所动了,于是乎坚定的对丈夫说:我要离开。此时,孩子们已不在考虑的范围。越来越像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为了爱情,不顾一切。但她终究不是安娜,与其说她没有安娜抛夫弃子的勇气,不如说她还爱着路易。
      情人看清了这一点,不愿再等。
      林荫夹道,绿意盎然,春花秋月徒添悲伤。她牵着儿子的手,落寞地说:别叫先生,这儿没先生。红裙如血,鲜艳刺目的靓丽。然而她的人生,被自己搞得苍白如纸,太脆弱了,真真需要壮硕的肩膀去依靠,无关爱情。那脆弱不仅来自寂寞,更多的是战争里无法摆脱的动荡,丈夫从德国到了印度□□,又从叙利亚辗转到了阿尔及利亚……何时是个尽头?
      见面,是为了更为长久的分离。生离别,偏偏最可怕的是那种虚空感,未来永远也无法掌控的虚空感。惶惶度日,心灵的折磨,仿佛荒芜的野草,以疯狂的速度滋生在思想的罅隙中,一个不小心,将理智淹没。
      这是艾曼妞•贝雅和丹尼尔•奥图的第四次合作,由雷瑞•瓦尼埃执导的《一个法国女人》,据说是根据雷瑞母亲的亲身经历改编的,不是不令人困惑,路易打开了让娜的遗物,里面是一张报纸,上面载有一则新闻,写道:马迪尔斯先生病故。
      若是爱,为什么要有顾虑?若是不爱,又为什么会因此而殉情?挣扎、选择,然后再挣扎、再选择……人世的故事大都如此,东西方皆然,那廊桥遗留的下的一梦,不就是恨不相逢未嫁时么?
      雷瑞还有一部以战争为背景的爱情片《印度□□》,讲述的是二战后,法国人在最后殖民地度过的最后岁月。尽管这是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涉及的内容也很广泛:民族独立、政治斗争、殖民地生活……还是觉得一般。那坚贞不渝的爱情更像是一种感动,刹那间的情感爆发,占才会带着安南的小公主卡美逃命,背叛了祖国。之后的天涯飘泊,在苦难中使得情感一点点累积,彼此的相互扶持,希望厮守到老。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东方山水的画面,美若仙境,尤其是哈朗湾迷宫。碧幽幽的水,平如镜,是内心的平静吧?毕竟在这里,有永恒的自由。哪怕生命就此终结,也能得到幸福!是感动的,他把口水喂进她嘴里,他用手掌去替她遮挡毒辣的日头……周围岛屿林立,错乱复杂的让船只失却了方向,剩下随波逐流……在这里,有的只是白天与黑夜,时间,似乎被凝固了。
      多年以后,历尽沧桑的艾莉安娓娓道出往事:年轻时我以为世界上有些东西是紧密联系的,男人和女人,高山和平地,凡人和上帝,印度□□和法国……
      1954年,日内瓦会议通过了《印度□□停战协定》和《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印度□□人民抗法战争的胜利和法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终结。而占和卡美的故事,依然在印度□□流传,情证今生。或许这世上只有超越了生死界限的感情,才紧密相连到不可分吧!
      不过影片中还是有一处非常费解,那就是迪对他母亲说:法国人教会了我自由和平等。果真如此,又何来的侵略?还是在迪的眼中,法国人的统治,那不算侵略,而他所生活的土地,也并非殖民地!法国人宣扬的自由和平等是对法国人自己而言的,对那些在龙湾里等待着被挑选的劳工们,他们会讲自由和平等么?连说话连站立都不被允许……也许,是迪的身家背景太好,令他看不到底层的生活,就像卡美,如果不是为了追求爱情,她一辈子都会是那个生活在安逸中的尊贵小公主。又何来的命运颠沛流离呢?越□□员,这四个字代表的,与她的出身隔了多少重的世界呀?!
      所有的定数,都要从爱情开始讲起……
      卡美对养母艾莉安说:去法国吧,带着他,你的印度□□已经不存在了,它死了。人世的悲欢离合,叫她成长,决绝的告别过去,包括一切感情。但艾莉安没有她的洒脱,所以才有叹息,略带惆怅的叹息,未来如同印度□□,不存在了,占自杀了,卡美又走了。当她望着平静湖水的时候,记忆碎片纷纷飘来,她的大半生都给了印度□□,如今年华渐逝,想到最多的还是那片土地……印度□□,不再属于法国,也不再属于她。
      而凯瑟琳•德诺芙留给观众的,是一个孤绝的背影。天高水阔,人是那样的渺小,战争、革命、政治、和平……这些纠葛不清的漩涡是历史的进程,任何人也不能改变其中之万一,只能去默默地承受。
      凯瑟琳,这位法国影坛的常青树,素有冰美人之称,可惜她在《印度□□》中已不再年轻,远远不及《最后一班地铁》时的玛丽恩冷艳高贵。这也是一部关于二战的影片,1942年冬在德国占领下的巴黎,由蒙玛特剧院要排练一出《失踪》的剧目而引来的种种事端,人生百态陆续上演。
      感情是含蓄而激烈的,仅在最后一刻才会爆发,犹如烟花绽放,璀璨到了极致,渐渐落幕。并不是很喜欢玛丽恩与格朗之间发生的这一切,因为找不到源头,可爱情又需要什么源头?不是化妆间也会是别的地方,不知不觉间早就心心相印了。
      弗朗索瓦•特吕弗,大概是他也经历过法国沦陷,才把故事编的如此人性化,亲切温暖,处处展现出生活的细节。而他的镜头,也细腻朦胧,把所有的尖锐矛盾都隐匿在看似平静的剧院里,不见锋芒,却历久常新。犹太艺术家吕卡斯终于逃过了纳粹那魔鬼般的清洗,而法国,也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故事里说《失踪》上映后,几乎座无虚席,就像是《一个法国女人》中那个德国人的坚持,纵然柏林是日以继夜的被轰炸,剧院依然在上演戏剧。艺术是不能有断层的,否则就会失传,或许是欧洲人骨子里就有这样的风雅,千百年来从心灵深处捍卫艺术……不禁想到了上世纪60年代,当佛罗伦萨爆发洪灾时,半夜里整座城市都陷入一片汪洋,可居民们没有顾及自己的财物得失,全自发的涌向那些被洪水围困的博物馆,抢救文物,否则佛罗伦萨那200多年的辉煌历史不知要被摧毁多少?
      是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氛围,才造就出了蒙娜丽莎永远的微笑。诗一样的气质……可意大利女导演莉莉安娜•卡瓦妮的《午夜守门人》,则超乎寻常的大胆,阴暗、压抑、毁灭、绝望……险中求生,在死亡的边缘走钢丝,竟然走的毫无惧色,究竟有着怎样的精神支柱?战争虽然过去了,可阴影实在难消,这后遗症如影随形。不清除里面要表达怎样的是非观,假如说《沉静如海》有阳光下的暧昧,那《午夜守门人》就是无尽黑暗中的苦苦煎熬……什么是对,什么又是错?
      她选择回到他身边,能说是错的么?
      纳粹集中营,他曾为她细心的处理伤口,他曾为她亲手套上连衣裙,他也曾为她割下狱卒的头颅……太多的恩恩怨怨,数不清道不明,虐与被虐里,两个人相互依存。
      若说不懂她为什么回来,更不懂的是他在说出站在阳光底下我会愧疚的话之后,居然还摆出了对纳粹仍旧效忠的军礼。不是想平静的过日子么?玛克斯,这人简直是天使与恶魔的综合体,善与恶在他身上一点儿也不矛盾,那样自然的流露,人性的两面。剖析的纯粹而又不能够叫人舒服的接近,露西娅爱上他,注定是一场虐恋情深吧!
      迷雾未散,可枪声响了。不论有多少个人倒下去,旭日依旧。那连接生与死的桥梁,是起点也是终点,他还是那个纳粹军官,她也还是那个集中营里的犹太少女……他们手挽着手,在晨曦中回归。
      天堂地狱亦无所谓……
      还是有一点好奇,露西娅这个人物,她的身上毫无受害者的特征,甚至于偶尔还会闪现出一种痴迷的依恋。心理的复杂程度不能理解,也许同《洛丽塔》一样,都可以作为一份病例吧?!
      《午夜守门人》的确值得一看,只是看罢,心里的某些标准混淆不清了。莉莉安娜到底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观众什么?满眼的伤痛,不想看又不能不去看,因为这伤痛,是存在的意义。
      或许,这真的不是悲剧,而是属于《圣经》的人伦,更是属于世人那故意去忽视的心灵最阴暗的角落。只是玛克斯和露西娅敢于面对,没有是非,没有善恶,只有彼此。不能选择也无法选择。
      最后想说说《布拉格之恋》,尽管享誉国际,看不懂仍是看不懂,除却三角恋,米兰•昆德拉想要阐述的哲学思想,一点也没吸收。不过影片中的战争场面拍的很真实,苏联坦克开进了广场,一片混乱……像是纪录片,只是朱丽叶•比诺什看上去有点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