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拜祖母如絮陈情 ...

  •   这一跪便一路跪到晚上。

      大夏国以孝治天下,丧葬之礼由来已久,礼数众多。其中便有停棺三日,哭灵三日的传统,若遇上身体不适的,说不得熬不过三日便要去了。苏家乃是锦州城中大户,此番苏老太爷大丧,不说族里其他人,便是全城也都是看着的,半分也马虎不得。

      及至子时,风雪终于停了,月上柳梢头,天地间一片惨白,将灵堂里映得越发凄迷。苏老太太早已回屋休息,棺前跪着的仅剩下三房家眷,本家的兄弟们则在院子里,“打纸钱”“写钱封子”。

      苏芷晴困得双目打架,饶是她久经锻炼,那小身板儿也快撑不住了。弟弟苏朔北早已在她怀里睡着,只因还有些发热,浑身难受的紧。

      黄氏早已疼得心都快碎了,此时更是蹙紧了眉头,终是忍不住开口道,“老爷,这夜里天寒,明日还有一整天,这般下去,孩子们怕是撑不住的。不若,先让他们……”

      话未说完,但听一女子突然打断黄氏,冷冷道,“嫂嫂久居京城,不比咱们这些乡下粗人,定是知道这规矩的。所谓‘丧之礼败兮不悦君子,烛之萎靡兮不见先祖。’您说是吗?”
      黄氏被噎了词儿,气的脸色发白,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说话的是二房苏之文的妻子赵氏,乃是一教书先生之女,早些年,苏家不过是锦州城一普通人家,是以二房三房的正妻出身都不太高。苏芷晴由且记得,年幼时曾与这位婶娘打过交道,此人向来迂腐的紧,又自以为乃是才女,出口最爱文绉绉的,黄氏对她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赵氏膝下有一子一女,儿子苏朔南是姨娘所生,长到七岁才养到赵氏膝下,并不亲厚女儿如絮倒是她亲生的。如今苏朔南年长稍长,如絮早上被她偷偷灌了一大碗参汤,身体好的很,是以她才这般“站着说话不腰疼”。只不过,二房的姨娘林氏还有一个女儿杏儿,如今才不过三岁,显然已是撑不住了。

      三房的孩子更是个个都小,三太太袁氏跪在赵氏后头,听她这般说,嘴唇咬紧下唇,却是一句话也不放声。苏芷晴想起袁氏比不得黄氏出身名门,又不如赵氏来的饱读诗书,乃是一介商贾之女,看样子性情是个逆来顺受的,儿女们受苦,竟也这般忍让。

      苏芷晴看在眼里,心中暗暗哀叹,不过是这般的宅门小院,竟也是暗流汹涌的很。
      诸人正是各揣各的心事,暗暗不语,却听见里屋里传来老太太一声咳嗽。隔了一会儿,那边厢点了灯,但见一个丫鬟慢慢走进来,朝几位大爷福了福身,随后才道,“老太太说,如今这天寒地冻的,孩子们怕是受不住的,子时过了,该是不会有吊唁的来了,让孩子们都进屋里休息吧。”

      夜深人静,人语声最是清晰。赵氏方才又那般掷地有声,显是让老太太听了去了。未料到婆婆如此不给自己面子,赵氏脸色白一阵红一阵,只拳头在袖子里攥成拳头,狠狠掐了掐手掌心的肉。

      黄氏和袁氏却都是松了一口气,急忙将孩子们一一扶起来都送过去。另袁氏着了姨娘秋寻跟着过去,照顾孩子们。

      苏芷晴跪的两眼发花,借了这机会才终于颤颤巍巍站起来,将弟弟抱起来,吃力得往老太太屋里走。

      如此一番,她也才看出来,苏家下一代人丁倒是兴旺的模样。
      除了大房一子一女,二房一子二女,三房更是有三子一女,看上去人数倒是不少。

      苏芷晴在一群孩子里最大,是以她抱着弟弟,当先走在前面,跟着那丫鬟入了祖母的小院。

      按着一般的情况,她此时该是对家中老太太房里、二房、三房里伺候的人略有所了解的时候。只不过长房久居京城,此番又是这么个情况特殊,苏芷晴仍是一头雾水,连祖母房中的大丫鬟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苏家老太太出身亦不高,是以对身边侍候的人没什么挑剔的。早些年那批伺候她的大丫鬟都到了岁数,她便统统放出去成亲,如今身边的都换了一批,苏芷晴看过去,竟是一个也不识的了。

      反倒是二房的如絮走的只比苏芷晴落后小半步,眉头微蹙,轻声道,“有劳青鸾姐姐了,如今已是深夜,祖母竟还未就寝,是我们这些小辈的不是了。”

      那带他们过来的丫鬟听闻脚下一顿,回头道,“二小姐能有此心,已是不易了。”说着,斜睨了苏芷晴一眼。

      苏如絮今年比苏芷晴小一岁,身量却比她矮了一个头,行走起来,步履翩翩,如弱柳扶风,身形瘦削,乍一看,倒好一个林妹妹般的人物。苏芷晴嘴角微微抽搐,只觉得这小姑娘的做派倒是与其母像了十分,一般的假惺惺。

      苏家老太太若不是被方才赵氏几声慷慨激昂的吟诗,怕是已经睡熟了。不过自然,若无方才那一声,只怕他们几个还在灵堂里跪着呢。此时倒是该歇歇赵氏了。

      苏老太太的房里铺了地龙,有专门的烧火丫鬟整夜的守着,地龙烧的旺极,一阵阵的暖意瞬间浸透了这些孩子们全身。
      苏芷晴忍不住舒服的眯了眯眼睛。

      只见房里只点着一盏油灯,苏老太太靠在炕上,身上一件蜀锦万寿纹厚夹衣,头上只一根拇指大夜明珠镶的钗子,素到极致,却也有掩不住的华贵。

      苏芷晴领着一众弟妹,给祖母见了礼,老太太看着这么多孩子,疲惫的脸上才露出一丝轻松的神色来,“外面天寒地冻的,你们那可怜爷爷也定是不愿你们冻着的,青鸾在外面腾了床垫,今日闹腾一日,你们也该乏了。现过来一人饮一碗姜汤,便去睡吧。”

      “祖母也该保重身体才是,今日本就累极,又为了我们强撑着身子,若是爷爷泉下有知,怕是……”提起死去的苏老太爷,苏如絮立刻一脸潸然泪下的表情,眼眶里竟是泪水莹莹,以绣帕掩面,又小声啜泣起来。

      她这一哭,提的又是苏家老太爷,其余的孩子又岂能不哭。苏芷晴最先反应过来,满心腹诽得捂住了脸,跟着嘤嘤起来。很快房间里又哭成一片,苏老太太有所伤感,也跟着叹息起来,“我知道,你们都是孝顺孩子。只你们那薄命的祖父已去了,你们莫要跟着哭坏了身子。”一边说,老太太一边也跟着抹起了泪。

      苏如絮听此,脚下轻盈,扑在苏老太太炕边儿,颤声道,“祖母……一定要爱惜身体,不可悲伤过度啊。”

      “我这一把老骨头,不知何时便也去了,有何可爱惜的。只要你们都好好的,我便好了。”

      几句话说的苏芷晴牙龈发酸,嘴角抽搐,若不是苏如絮方才提起这茬,老太太怕是现在已经睡下了。地龙烧的如此旺,姜汤常备,炕前的柜子上还隔着两三种药瓶。看那些精巧的瓷瓶,苏芷晴还见着几样父亲拖人自宫中捎出来的。日子过的这般滋润,老太太定是要长命百岁的。

      苏芷晴出生时,苏之合已在京城中站稳了脚,仗着岳丈的靠山,有了个小宅子,极少回锦州。苏老太太不喜京城,执意要留在老家锦州,其后苏家三老爷外出经商,她便常年与二老爷一家一起住,是以更亲近些也是平常。

      苏芷晴对祖父母也几乎没什么印象,原本就不多的哀伤心态也早已随着几个人华丽丽的演技消磨得剩不了多少。此时,她只愿苏如絮早些演完,让她睡觉去。

      眼见着苏如絮和苏老太太哭成一团,苏芷晴长叹一口气,慢慢向前一步,扶住“摇摇欲坠”的苏如絮,“祖母万万不可这般伤心,否则祖父九泉之下,怕是也不得安宁的。孙儿们半夜惊扰已是罪过,若再害得祖母伤心可真真是折煞孙儿们了。”一边说着,苏芷晴一边露出惶恐表情,她累了一整日,此时耷拉着眼睛,倒有那么几分样子。

      苏老太太听此,这才收了泪,感叹道,“终究是老了,你们可都喝完了?喝完了便去睡吧。此时睡下,也不过两个多时辰的休息。你们都还是小小年纪,莫要熬坏了身子。”

      随后,苏芷晴抓住机会,不待苏如絮再开口,便一口应下来,带着几个小的出了老太太的寝屋。

      外头三房的姨娘秋寻早已领着丫鬟们给孩儿们张罗好了。床上软榻上具是锦缎,几个小的数人一坑,勉勉强强也睡下了。横竖是便宜行事,苏家又不是讲究出身尊卑的豪门大宅,这一夜便也凑合了。

      苏芷晴和苏如絮在一张床上。她本就累的要命,即便旁边是让她浑身发麻的堂妹也顾不得了,很快就沉沉睡去,昏昏欲睡间,她仿佛听到如絮说了句什么,可惜实在太累,下一刻便陷入深沉的梦香中。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拜祖母如絮陈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