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第30章 最新更新 ...


  •   一夜尽来却无雨,只是落叶坠成冢。

      菊花开得满台。
      秋风吹过,将那黄色的长瓣吹成一地离殇。

      清晨,薄雾未散。成王李春秋就坐着一乘红顶轻轿往入宫的朱雀门而去。守门的城候官认得成王爷的轿子,令牌也不用看直接就放行了。其实今日成王的轿子里还坐着另一个人——成王府的典鉴殷羽庭殷六郎。
      隔着厚厚的轿帘,皇宫中冷冽的空气还是透了进来。殷羽庭鼻子冻得发红,那双浓墨色的眼也似冰冻了一般,黑黑的没有一点儿光。
      李春秋伸手给殷羽庭紧了紧身上的轻裘,埋怨他说:“奴儿穿的太少了。我说批那件狐狸毛的,你偏偏选这件兔毛的。”
      殷羽庭说:“那件狐狸毛的穿起来简直像个老狐狸,难看的很。”
      李春秋点着他的红鼻头,嗤笑道:“瞧你现在的样子,不像狐狸,倒像个乖乖兔。罢了罢了,丑媳妇早晚也要见公婆。”
      殷羽庭没好气的打掉李春秋摸自己脸蛋的手:“王爷不要打趣臣了。”
      他刚说完这句,那李春秋又揪起殷羽庭梳洗光滑的头发玩耍,非要给他做个宫廷贵妇的发髻。殷羽庭白了他几眼也是无用,两人在轿子里折腾的紧,倒是把四个抬轿的轿夫累得够呛。

      终于进了通向后宫的凤凰门。宫娥渐多,一队队的遇见了成王爷的轿子都停驻行礼。粉面无须的小太监们脚步细碎快捷,擦擦的步子踏破了满地的落叶。

      轿子停在了永福宫门口,薛妃的贴身宫娥迎将出来。那宫娥名叫金儿,是个伶俐的丫头。虽然李春秋是薛妃一手带大,但他成年以后就开始了军旅生涯,不久立下战功,是皇子之中最早册封为王的。封王以后,开府设院,自立门户,幼年居住皇宫的记忆逐渐稀薄,是以并不经常进宫看望他的母妃。

      这次李春秋要带兵攻打三国的消息早已在后宫传开,薛妃思念儿子,原本就想差遣金儿去成王府一趟的,却没想成王已先一步来到这里。

      金儿正欢喜薛娘娘愿望成真,兴冲冲出来迎接成王的车驾。等李春秋从轿中出来,一抬轿帘,又从里面钻出一位俊美无俦的青年公子。只见这位公子身披一件高领兔毛披风,身姿挺拔如竹,面色白若霜雪,深黑的瞳仁晶亮亮闪着暗光。他方出得轿来,见了金儿正惊诧疑惑的望住自己,抿着唇角温雅而礼貌的笑了一下。清秀的脸恬淡得就像早春二月的细雨,眉间的朱砂痣泛着红光,那脸上好似开了莲花般的静美。

      那宫娥金儿见了,羞红了双颊赶紧低下头去,向李春秋小声问道:“请问王爷,是否向娘娘禀报这位公子?”
      李春秋点了点头:“麻烦你禀报,本王携成王府典鉴求见。”
      金儿领命进去,不会儿出来恭敬的给李春秋殷羽庭二人引路。
      一扇扇宫门层层打开。正殿之上,薛妃身穿牡丹凤凰纹浣花锦衫,头梳流风髻,面上宫妆精致,端端正正坐在上位。
      李春秋觐见薛妃,带着殷羽庭行了大礼。薛妃降座允了平身,又给他二人赐座赐茶。待这些繁文缛节完毕,金儿领着小宫娥们端上茶果。
      那薛妃仔仔细细望住儿子李春秋端看面色,未语先掩面,声音哀痛凄然道:“皇儿又瘦了些。”
      李春秋淡淡笑道:“儿臣很好,母妃不用担心。请问母妃近日是否安好?”
      薛妃先点了点头,看着李春秋的眼眶有些湿润:“安好无恙。只是日夜思念皇儿。”
      李春秋与薛妃毕竟母子连心,虽然早已搬出皇宫自立多年,平日里也极少进宫看望薛妃,可此时见母亲落泪李春秋亦不免感伤。
      母子二人说了些体己的话,叙了些离愁别绪。那殷羽庭见时机差不多了,便向薛贵妃问了安好。
      薛妃自见到殷羽庭,便觉他不同寻常。先不论他是李春秋多年来第一个带进后宫的人,只见他生的这般眉眼俊朗,丰神秀骨,恭美姿仪,晶亮的眸子间流转着一股清气,一双飞彩长眉,眉心处却有一颗朱砂红痣,为他平添上几分妖娆邪肆。刚才那金儿已禀报过这殷羽庭是李春秋府上的典鉴,又令薛妃对他另眼相看。
      那殷羽庭开门见山的对薛妃道:“小臣有重要事情要禀报娘娘。”
      听他口气凛然,薛妃正色道:“你到底有什么事情要禀报本宫?”
      殷羽庭扫了李春秋一眼,对薛妃道:“此乃事关重大,小臣只能禀报给娘娘一人。”
      “哦?”薛妃蹙起眉头,坐在旁边的李春秋同样一脸惊诧,薛贵妃问道:“你不是皇儿府上的典鉴么?难道你要禀报的事情连皇儿也不能听?”
      殷羽庭面色如冰:“不能!”
      薛妃疑惑的望向李春秋。
      李春秋也只得苦笑一下,冲他的母妃轻轻点了点头。
      薛妃见李春秋如此这般,只好对他说道:“既然如此,皇儿就先回避罢。”说罢唤来宫娥金儿将李春秋引到后殿去了。
      有其他宫娥抬上来水晶幕帘,将薛贵妃与殷羽庭隔将开来。
      一条条晶亮的珠串婆娑了帘后宫廷贵妇的身影,直到宫门再次彻底关上,薛妃略显冷淡的声音才幽幽传来:“你可以说了。到底有什么重要事情只能禀报给本宫一人?”
      殷羽庭听到上位的问话,却并不着急回答,反而是气定神闲的仔细观察了宫殿的四角,确定没有多余的眼线才缓缓开口言道:“小臣,想与娘娘商议成王殿下婚姻大事。”
      这一语实在惊人,要知皇子婚姻都是由皇帝指婚。慢说一个是小小的王府下臣,就是母后母妃也没有左右的余地。
      薛妃听了这话,先是一惊,继而只当听了笑话,嘴角勾起一丝冷意,鄙夷的道:“你真是口出狂言啊。没想到,皇儿中意的人竟然是你这样不知好歹的黄口小儿。”
      殷羽庭道:“娘娘,小臣并没有口出狂言。”他抬起眼来,那浓黑的瞳仁流光溢彩,雪白的脸上却没有一丝表情:“如果娘娘与成王殿下想有一条活路的话,就一定要让成王殿下成婚!”
      “如今的局势对成王殿下十分不利,皇帝陛下要立大皇子李长平为太子是箭在弦上。皇后娘娘与郑国公的权势已经直冲云霄。如果再立大皇子为太子,那么这天下,有一半就是郑家的了!”
      薛妃一听这话,眉目肃然,隔帘盯住殷羽庭厉声道:“什么?你说天下一半是郑家的?!”
      殷羽庭道:“正是如此。”
      薛妃冷笑道:“笑话。这天下永远都属于李家王朝属于皇上!郑家再怎么掌握权势,又如何能与李家平分天下!”
      那殷羽庭也不急于反驳:“娘娘,您明知。。。”
      “放肆。”薛妃低呵一声。
      殷羽庭忙不迭的跪下叩首道:“请娘娘息怒。小臣相信,您明知小臣的意思。”
      时间仿佛停住,宫殿里静得针落有声。突然水晶幕帘之后传来薛妃清脆的笑声,只听那薛妃止住笑声才道:“皇儿果然没看错人。你叫什么名字?”
      殷羽庭暗暗舒了口气,抬起脸来:“小臣名叫殷羽庭。”
      那薛妃眼底放光,柔声笑道:“你这个孩子,既有远见又有胆色。不错,皇儿的婚姻也是我思虑之事。只是皇儿一向无心此事,况且大皇子还未成婚,按照长幼有序,总该是兄长先成婚才是。”
      “娘娘,”殷羽庭道:“成王殿下一定要先于大皇子殿下成婚才行!”
      薛妃听罢一怔,露出惊讶的表情。
      只听殷羽庭解释道:“与大皇子殿下有婚约的小姐乃是国舅的长女,他们姑表成婚,亲上加亲。。。”讲到这里,他故意压低声音道:“将来必定是成王殿下登位路上的一块难以撼动的顽石!”
      那薛妃听到这里,惊疑的瞪圆了眼睛,亦压低声音问道:“你刚才说的是登位么?”
      殷羽庭抬起眼来,那浓墨色的眼珠儿中深不见底:“正是如此。”水晶幕帘光影暗闪,将他眉间的朱砂痣映得发光。
      薛妃很快收敛了惊讶的神情,只是狐疑的盯着殷羽庭那张纤尘不染的脸:“这两个字,岂能轻易出口。皇儿只是一个庶出的皇子,登位与他遥不可及。”
      殷羽庭心知薛妃说的却也在理。按李春秋的资格与排位,确实与皇位相隔甚远。他静默半晌,一字一句的的回道:“如果成王殿下不能荣登大宝,娘娘,小臣,乃至所有依附成王的人,下场就会像秋风落叶一般凄惨了。”
      那薛妃未料他说出这种话来,瞪起了眼睛,问道:“你这是何意?”
      殷羽庭淡淡的道:“臣的意思是——娘娘眼前的荣华富贵只不过是清霜月影,一旦江山易主,娘娘觉得您还会剩下什么。”
      薛妃屏息凝神,一阵冷风吹来,将那水晶幕帘吹得叮当作响。那殷羽庭面如冰雕,越发显得那双眼浓墨一般的黑,赫然是国手的妙笔丹青也难描绘。
      “我会向陛下提起皇儿的婚事。也会尽力照你的意思去做,至于能不能成就此事,还要看陛下的决定。”薛妃良久才道。
      殷羽庭听罢跪地叩首道:“娘娘圣明。”他起身正要告辞,只听薛妃低声喝道:“且慢!”
      殷羽庭吓了一跳,刚抬起头又叩拜下去:“娘娘。”
      薛妃道:“殷羽庭,我如何能够信任你呢?”
      殷羽庭抬起头,双眸就像黑色的琉璃般暗光闪动。
      薛妃复问道:“难保你不会背叛我和皇儿。。。你有什么理由证明你值得我信任?”
      殷羽庭垂下眼眸,低声答道:“小臣为成王府幕僚,并不是为了服侍一个三皇子的。”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