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当前红人 ...

  •   虽说这不过是一场对贺正之的试探,但咏春苑的确年久失修,苏长策有意修筑,便也是在早朝之上,将此事告知众臣,询问众臣之意见。

      户部表明,国库充盈,别说是修筑咏春苑,若是皇上下旨要扩建,都不成问题。

      可户部这般一说,朝廷之中有臣子便是站出来,反驳了户部这番言辞。道修筑可行,但扩建一事,劳民伤财,万万不可。

      皇上在位三年,国泰民安,灾患年年虽说都有,但也并不是大灾大难,国库有富裕,倒也不错。

      但若真的大肆扩建咏春苑,花去这么些年积攒的银两,若日后遭遇突发情况,只怕应付不来。

      这观点,倒是和贺正之如出一辙。

      因为此事,朝堂之上众臣各执观点,倒是吵得如火如荼,结果苏长策也不过一句,日后再议,便是退了朝。

      几日之后,诏书便是施施然的落入众人的眼中。

      拟此诏书的,仍旧是贺正之。不过这次贺正之可没有像是第一次那般不愿,虽然苏长策在诏书之中决定修筑咏春苑。

      苏长策做了个折中的决定,修筑咏春苑是众臣心之所向,但却又怕太过铺张。他自然也明白其中之道理,便又是让贺正之拟诏。

      贺正之倒也没让苏长策失望,将诏书拟定出来,其中话语中肯,颇得苏长策赏识。

      倒也不愧为新科状元,这等文采,也是臣子之中少有。

      此等土木兴建之事,交由工部,户部拨款,也在图纸制好之后,按照预计而拨。

      倒也因此事为契机,至此之后的诏书,苏长策均是会将贺正之召进宫中,让他拟诏。

      庙堂之上,众臣都知晓,这贺正之是日渐与皇上亲近,虽说如今还在翰林院,任个从六品的职位,但想必很快便会升官。

      正如众人心中所想,苏长策觉得贺正之此人是一能人,平日看上去温吞近人,但实则心若明镜,凡事都进退自如,有个度,心中自然赞赏。

      所以,他也曾有过想要将贺正之编进工部,以监作咏春苑进度。

      但却是被贺正之婉拒了,“皇上赏识微臣,臣自感激涕零,无以为报,可臣除却满腹文采,并未有其他过人之处。且,臣并未有功,如此升迁,不能服众。臣信皇上英明,定当知晓臣之苦心。”

      贺正之说的,并不无道理。

      因此,即便与皇上走得近,众臣以为应该升迁的几个月之中,也不见有任何动静,不知不觉,倒让人忘了贺正之这个人物。

      贺正之平日仍旧是在翰林院修撰史书。

      只听一旁有人讽刺道,“前段时间还威风凛凛,直言进谏,好不容易能得拟诏机会,没料竟还是默默无闻。看来,皇上慧眼识人啊。”

      在这翰林院之中的,大部分文采均是不弱,可偏偏是这贺正之得了这机会,进宫去替苏长策拟写诏书,自然会有人心怀不满。

      这话一出,翰林院有些许人便是应和而笑,时不时瞥了一眼贺正之。

      只见贺正之仍旧笑若春风,对此并不在意,手中执笔亦是未停下。就算时常被人讥讽,也不曾见他反驳,倒也不知他是脾性好,还是忍耐力好。

      说出这番讥讽话的人,最怕的就是当事人一点反应都没有。

      连着好几天都是故意明里暗里讽刺贺正之,可贺正之半点生气的迹象都没有,对待他们与平日也未有什么不同,脾气温和得很。

      “以德报怨,君子之行,自然不必受小人之言所扰。”旁边有人见状,冷冷一笑,又是道,“古人常曰,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

      显然是看不惯这些人平日总是冷嘲热讽贺正之,这才出言相讥。

      “你!”那些嘲讽贺正之的人被人暗指为小人,心里自然愤愤不平。

      就在此时,突然一名宦官出现在翰林院之中。贺正之抬起眸子一看,他认得这名公公,正是经常在苏长策身边服侍的张福来张公公。

      “贺大人,主子召贺大人入宫。”张福来一张口便是这句,贺正之一听,才放下自己手中的笔。起身来,一整自己的官服,才跟上张福来的脚步。

      若换做其他人,必定会在路上询问,皇上是有何要紧事。

      可贺正之却是只字不提,一路上一直跟在张福来的身后,这倒是让张福来有些诧异。这贺正之的反应,算是荣辱不惊么。

      直到已然到了御书房,张福来向苏长策通报了一声之后,贺正之这才说话,“劳烦张公公了。”

      只见他眉目微弯,倒也没看出个什么端倪。

      张福来赶忙回了一句,贺正之这才推开御书房的门,掩上了房门。

      进了御书房,贺正之见苏长策正在垂眸批改奏折,只是静静的站在一旁。

      待到苏长策朱笔落下最后一字,揉了揉眉心之后,抬眸便是见到贺正之那不曾变过的笑容。

      “你来了。”苏长策淡淡一句,将手中朱笔放下。

      “是,臣见过……”贺正之应了一声,正要行礼,却是被苏长策阻止了。

      “这虚礼,四下无人,不行也罢。”苏长策显然对这些繁文缛节没那么多讲究,贺正之倒也没像平常那般固执,轻轻的应了一声。

      “此次让贺卿你来,笔墨纸砚已然备好。”苏长策此话一出,贺正之立即知晓,这次的任务,一样是拟诏。

      的确,这属于翰林院学士的职责之一,倒也无可厚非。

      贺正之轻笑一声,刚正襟危坐于低案前,门外却是响起一阵敲门声。

      “主子,吏部侍郎曹大人求见。”张福来的声音才门外响起,苏长策瞥了贺正之一眼,正巧见到贺正之准备站起身来。

      “贺卿不必回避。”苏长策其实还是有试探贺正之之意,上回升迁一事被贺正之婉拒,他倒是更为认真的观察贺正之此人。

      “是。”贺正之得了命令,才又正襟危坐着。

      “让他进来罢。”苏长策这才回了张福来。只听张福来应了一声,没过一会,曹侍郎才走了进来。

      曹侍郎见到贺正之,只不过怔然了一瞬,很快便是回过神来,并未多加在意。

      “臣见过皇上,吾皇万岁。”曹侍郎先是行了一礼。

      “爱卿平身,不知曹爱卿此番前来,是有何事?”苏长策问道。

      曹侍郎这才从自己宽大的衣袂之中,拿出奏折,呈上给苏长策。随后,他道,“秦州乃边塞之地,羌人蛮夷大有在秦州来去,此些人生性蛮横,柳扇治理秦州七年,羌人蛮夷无不信服。如今柳扇要辞官离去,几次上书朝廷,要求派人接替其职位。”

      就方才他递给苏长策的奏折,便是柳扇的上书。

      “既然如此,派人去接替便是。”苏长策随意的翻了翻曹侍郎呈上来的奏折,看他的神情,好似并未将太多注意放在奏折之上。

      “皇上不知,臣正是因为此事犯愁。”曹侍郎一拱手,回道。

      “怎么?”苏长策不禁挑眉,看着眼前的曹侍郎。

      “柳扇治理秦州数载,为人正直,赏罚分明,臣实在想不到,有何人能够接替柳扇。若不是因为如此,臣又为何与尚书大人迟迟不予柳扇答复?”曹侍郎回道。

      他方才也说过,柳扇已然上书朝廷好几次,但是一直都没有派人去接替。

      正是因为,他与吏部尚书都不知何人才是能够接替柳扇的最好人选。

      “我朝竟是没人比得上柳扇此人么。”苏长策猛地将手中奏折一扔,吓得那曹侍郎急忙跪倒在地,“皇上息怒!微臣绝没有此意,请皇上明察!”

      “你句句说朝中没人选可接替柳扇,不便说朕朝中无人么!”苏长策一脸恼怒,冷冷的哼了一声,让那曹侍郎冷汗连连,却不知该如何辩解。

      “请皇上息怒。”只听一柔和的声音幽幽的传来,苏长策转过眸子去,正是贺正之跪在面前,正匍匐在地。

      “贺正之,此事又与你有何干系?”苏长策眯了眯自己凛冽的眼眸,看着贺正之。

      “臣不过个从六品的小官,吏部之事,的确不在臣的职责之内。”贺正之抬起眸子来,对上苏长策的视线,还是那番泰然自若的笑意,“还请皇上听臣一言,臣愿受逾越职责之惩罚。”

      “你说。”苏长策倒也平息了一些,缓缓说道。

      “谢皇上。”贺正之先是磕了个头,随后才继续道,“臣认为,曹侍郎绝没有皇上所言的那番意思。”

      这贺正之,平日只做自己职责之事,不曾干涉过其他事,如今这般出言替人求情,倒是第一次。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当前红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