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1 ...

  •   “有人在家吗?”

      在厨房里踩在小凳上擦灶台的谢晓琼听到熟悉的声音,连忙扬声答应:“六舅娘,我在。”

      田氏闻声推开虚掩的门,看到五岁的谢晓琼一脚踩在凳上,一脚正要下地,小手上还紧攥着抹布,不由笑开:“阿琼好勤快,还晓得帮爹娘做家务。”

      五岁的小姑娘被表扬得心花怒放,忙不迭地邀功:“姥姥说她今天没空,让我把家里的活做了。一会我还要给弟弟煮粥,还要喂猪!”

      田氏又夸了她几句,因为还有事去做,也不耐烦同一个小姑娘闲话,问明白了谢父谢母确实不在家,就从布兜里掏出两个染了红颜色的槟榔给谢晓琪,又往她衣兜里放了一把糖,“你把槟榔和糖给你娘,跟她说你六姨的日子就在大后天。”

      谢晓琪疑惑地看着手里两个红彤彤的槟榔,“六舅妈,我六姨怎么了?”

      “有好事。”田氏笑着摸一下她的头,“舅娘先走了,回头你记得跟你娘说这事。糖别吃光了,啊?”最后一句交代,是怕小孩子嘴馋,把女儿家出嫁送给亲戚的礼糖给吃光,到时四姑以为他们礼数没到,就不好解释了。

      “哦。”谢晓琼乖乖地答应。送走了田氏,衣兜沉甸甸的诱惑人,她忍不住掏出来看,掌心里躺着几颗糖,糖纸红红绿绿喜庆得很。她把糖放回衣兜,唯留一颗躺在掌心里。她看了又看,咽了咽口水,看看厨房门外,忍不住剥开糖纸,飞快地舔了一下,又把糖纸歪歪扭扭地包了回去。

      甜甜的。她忍不住再三回味口腔里的滋味。

      不舍地又掏出糖看了看,到底是忍住了没吃。她是大姐,有好东西当然要留给弟弟吃,没有自己先偷吃的道理。

      擦好了灶台,隔壁猪圈了响起三头小猪哼哼唧唧的叫声,她连忙跑了过去。猪圈外并摆着两只潲水桶,桶里有姥姥用潲水和猪菜、稻麸一起熬成的猪食。

      三只小猪闻着食物的味道,又发觉了有人来,叫得更欢了。

      谢晓琼人矮力弱,拿着一个水瓢,只能舀起小半瓢的潲水,踮起脚伸长身体把水瓢伸到猪食槽上方,再倒下去。

      猪食槽是石头做的,长方方一个槽,谢晓琼倒进去的那一点潲水连一个底都没有没过。三头小猪倒是嗷嗷叫着挤到了槽边,埋头进去没有吃到东西,又不满地抬头来顶水瓢。有一只猪身姿矫健,前脚扒着猪栏,后脚一蹬,都快跳出栏来了。

      谢晓琼被吓到,退了两步,见它到底是没法跳出来,又靠了近前,学着姥姥喂猪时的做法拿水瓢敲猪的头:“再挤,再挤,就不给你们吃了。”

      所幸农村的孩子都是小小年纪都帮大人做惯了活的。谢晓琼虽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到底还是把潲水桶的猪食都倒进猪食槽里了。

      至于别的事情,比如铲掉猪粪,清理猪圈,这就不是她能干的了。

      谢晓琼洗了手,到厨房里看见锅里的粥也蹲热了,就寻思着把弟弟找回家吃中饭。

      谢晓琼有两个弟弟,大弟谢晓杰今年三岁,小弟谢晓康一岁半不到,刚刚学会小跑,说话还只能蹦单句,还不会组织逻辑说连贯的话。

      谢晓琼家跟本家的其他三户共住一个院子,其中五奶奶家跟她血缘近一点,其他两户三叔公和四叔公家血缘隔了有三四代了,虽然两个当家人也就比她爹大了几岁,但是辈分高,她都得叫叔公的。

      院子不大,也就五六十平。谢晓琼穿越院子从小门走向祖祠,小娃子几十步就能走到祠堂门前。谢家的祠堂是整个村子里最气派的,据说五代以前他们谢家出了一个县太爷。县太爷去别县上任,后来告老卸任,就回老家修了这个祠堂。祠堂左右两边还有住家,平时谢晓琼和族里的小孩们玩捉迷藏,就在月亮门之间窜来窜去找地方躲藏。

      祠堂大门前几排青石台阶,大门高高的,门边贴着常年不褪的红对联,进了门,就看到祠堂由两进厅组成。祠堂门常年不关,谢晓琼望见祠堂里光线暗寂幽深,一个人都没有,怕黑怕冷清的小弟当然不会在躲在里面黑黝黝的房间里,但是她还是进了外厅。外厅两边墙根下堆着住在这里的族人家的锄头、扬谷桶,担子等物。

      她又走过两厅中央的一方小天井,在内厅外沿站定。她太熟悉这里,闭着眼睛她都能回想起厅里的摆设情形:内厅里墙上贴了中堂和对联,底下一张老八仙桌,桌头供着一大两小三个香炉,炉里满积着旧年的香灰,炉沿边挂了干硬了的烛泪。

      祠堂里高高的青砖墙壁上,一边贴了骏马图,一边贴了寿星图。据说,这中堂、对联及两幅画图,都是她一个在县城里的学堂当先生的堂叔作的。

      谢氏家族从老祖宗县太爷那一代逐渐没落,新近这几代没有出息的子弟,个个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靠早出晚归地挣口粮过日子,到了她爹那一代,最有出息的一个就是这位画图的堂叔。但是据说他是举家住在县城里的,反正谢晓琼从来没有见过他。

      她想起每每仰着脖子看见的那两幅栩栩如生的画图,心里就忍不住羡慕和骄傲。羡慕是因为这是读书人才能做的事。读书人多了不得呀!骄傲则是因为不管这祠堂,还是这中堂、对联,都是村里别姓人家所没有的。谢氏家族的孩子对此,内心都隐隐有着自豪感。

      早归的南燕从天井上空飞了进来,在屋檐下徘徊,最后停落在墙上搭着的燕巢里叽叽喳喳地叫。谢晓琼觉得自己耽搁得久了,连忙穿过侧门来到祠堂右边——这里有两间隔着走廊相对的屋子,住了谢晓琼的大伯、她爹的亲大哥一家。

      再走几步又过了一道门,站定了,五步之外又是一道月亮门,门里左边人家是谢晓琼隔了三代血缘的一个堂伯家,右边两间屋子则属于她爷爷奶奶家的。

      谢晓琼跟自己祖父母并不亲,也没有想着去敲门问候。她出了侧门往左,沿着天井边的廊道上走。

      整座宅子安安静静,除了燕子啾啾叫声,谢晓琼的脚步声,就只有拂过耳边的穿堂风声。日光从天井上空落下来,映得墙衣的颜色浅浅深深。

      她人小腿短,又走过了两户族亲的屋子,来到走廊的转折处。这一处由高往低磊了几阶台阶,左侧边一个失了窗棂的大窗户里漏进了天光,把黑黝黝的走廊映亮了。

      谢晓琼走下台阶,逐渐走到走廊的尽头——右边两间屋被两户族亲用作各自家的厨房,左边则是她大伯家的厨房。

      他们家只有两间房,一间卧室,另一间隔做厨房和猪圈。哪怕谢晓琼人小懵懂,也隐约明白大伯家的屋子比他们家的多,似乎是更得祖父母喜欢的。

      祖宅的外围是一个小花园。说是小花园,大概也就在县太爷那一代发挥了这个左右。现在不肖子孙们不过在里面辟了两畦菜地,余边都是荒着的。春天万物复苏,里面的花木杂草长得热闹茂盛。目光越过风里摇摆的草尖,上村的祠堂就在眼前。

      谢晓琼松了一口气,小女孩一个人走过静寂的老屋,来到天光豁然开朗的室外,又听到热闹的人声,才终于放松下来。

      她穿过小园子,想绕道祠堂的另一边。祠堂背面是一间小牛栏,见她走近,圈在里面的牛就冲着她哞哞直叫,栏里牛粪味冲鼻而来。小女孩吓了一跳,快快地跑开了。

      祠堂的右边是一块几平大的空地。谢晓琼的大弟谢晓杰正跟村里一般年纪的几个小孩凑做一堆玩儿。

      谢晓琼叫他:“别玩了,回家吃粥!”又顾盼左右,没见到小弟,“阿康呢?”

      谢晓杰跪在地上跟小伙伴们斗弹珠斗得正起劲,也不管裤子被弄脏,鼻涕流出来也随手抹到袖子上,听了他姐问话,随手一指祠堂的小侧门,“在里边呢。”

      祠堂前面就是两个大水塘,谢晓琼怕小弟没人看顾出意外,顾不得骂大弟,赶紧闪身进了祠堂里面。上村的祠堂也就是十来平的样子。砖石砌高的案台上也是一大两小三个石炉,现在不是节气,没有供着香火。祠堂两边修了两排石凳,村里的大人凑做了两堆在上面玩纸牌赌钱,半大的孩子跟在自家爹旁边凑趣。

      谢晓琼在挨挨挤挤的人堆里没找到自家的小萝卜头,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冰凉透顶。

      “阿康!小弟!”她连喊了几嗓子,又拉过一旁的小孩问,都说没见着谢晓康,她顿时急着眼泪掉下来。

      她从侧门跑去平台,拉起大弟一巴掌就扇过去,“叫你看小弟,你把他丢哪了?”

      谢晓杰被打得“哇”就哭了起来。

      谢晓琼跺脚,带着哭腔骂他:“不准哭!快去找弟弟。”

      谢晓杰从地上爬起来,哭着跟姐姐跑下台阶,祠堂前的空地上还有三两堆小孩在玩,一个个都说没见到谢晓康。姐弟两个简直吓坏了,站在大池塘边哭叫:“弟啊,康啊。”

      他们的哭声惊动了聚在祠堂里玩赌的大人,有年轻后生跑过来问怎么回事,谢晓琼抽抽噎噎地答:“我小弟不见了。”

      谢晓杰涕泪齐下,“他掉池塘里去了。”

      后生吓了一跳,举目看到池塘水面风平浪静,只有一只老牛被绳子拴在岸边的竹竿上,正悠哉游哉甩着尾巴戏水,他轻轻一巴掌拍在小男孩背上,“别瞎说,叔一直在这呢,没见到有小孩落水。”

      谢晓琼姐弟像得了保证一样顿时安心不少,“真的吗?叔,那我弟去哪了?”

      后生心道我哪里晓得那个小萝卜头去哪了?他皱眉回忆,依稀记得谢家的那个小娃娃好像在祠堂里哭闹了一阵,最后被李家的青松哄好了。

      “李青松带走了,你去他家找。”

      后生甩脱了两个小娃娃,又自顾回去赌钱了。

      谢晓琼牵着大弟的手,急忙往李青松家跑去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1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